佛教思想影响下的藏族丧葬习俗
在藏传佛教文化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与佛教教义有关的丧葬文化也逐渐形成、完善和发扬。与佛教思想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藏族独有的丧葬文化特性,特别是天葬对环境保护、人与动物协调共生中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佛教生命轮回与死亡观
在世界科学发展、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和资源破损的今天,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率相当普遍;而当人们死亡后,埋葬问题又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一项重大问题。藏民族如果有人去世,死者的家属、部落和亲朋好友等都不同程度地为死者念经、磕头,或搞慈善活动,禁忌一切不利他人之事,最重要的是要邀请七个出家喇嘛至少为死者诵经七天。这种料理后事的活动中包含着对死者事迹的回顾和报恩意识,以及对死者为家庭、部落、民族和国家曾付出贡献的赞扬,同时也有对死者在世期间无意或有意中所造罪孽的纠正和赎罪等内容。
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死亡,“虽然已获得了难得的暇满人身,但是不可能长期住留,最终必将走向死亡。以佛教教义而言,人的一生中一般有生老病死四种痛苦的阶段,死是最后一个阶段。人和宇宙都是由水、土、火、风四大种组成的,人将命终时,肉、血、温、风诸界次第融入于四大种隐没。此时自己四周包围的亲戚或朋友怎么哭喊大叫也不能回音,就是“四大种”的原位返回。别人的叫声等任何声音,慢慢减小,无法回音时耳朵的听觉正在失去,最后耳朵中又响低声的“嘟”后听觉就已停止,此时此刻,自己眼前展现的物体颜色由看不清到变成模糊,最终变成一片漆黑时就已停止视觉,与此同时饭和香的味道开始逝去,停止嗅觉,口腔里有点酸味并干枯时味觉已停止,最后他人的手和东西放在身体上失去触觉并感觉这些有如大山一样压在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血体已变成水源,从身体某部中排除水分,与此同时很难喘气,并停止呼吸就叫做“死”;过一会儿灵魂脱离身体而出,身体变凉就像被放弃的衣服最终成了尸体,死后不可能了结,必然要转生,而有了转生就离不开轮回。藏民族常常把身体和灵魂比做客房和房客。
二、藏族丧葬习俗概述
藏民族信奉佛教,认为“人死后,其生命同宇宙生命相融合,然后根据自身内部所孕育的业力再次从死向生进行流转。这种生和死的无限流转过程就是轮回转生说。任何生存的物质全都是由四大种元素组成的,四大种体形成的过程中有一种灵魂感,灵魂是人生命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先从光明中出灵魂,灵魂在空气中无颜无色,不定位置的流动着;无形无色的灵魂先从光明中出现后通过气层,再通过母体孕育,最后出现了生命,灵魂对躯体起主导作用。人死后尸体又返回至四大种元素是一种规律,在藏区处理尸体的方法一般有四种,它们分别为土葬、水葬、火葬、天葬。但最普遍的是天葬,下面将一一概述并分析天葬之所以盛行的缘由。
(一)土葬
根据历史见证,当今考古学家考证藏族早期石棺葬的土葬形式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土葬的目的是使死者的尸体埋在地下把血肉施舍给土壤中的昆虫,喂补它们饥饿的痛苦,解救他们薄弱的生命。然而,土葬在藏民族中并不盛行,采用这种方式的多数是传染病致死或刀伤、跌马致死的人。
(二)水葬
水葬是抛尸于不同环境的水中,如:黄河、长江、湖泊、海洋等,根据自己的方便而行。尸体由装满粮食的物品(袋子)拴住后抛在水中央,使尸体下垂在水中不浮在上面被鱼为食。人们深信这样能使死者转生为具有聪明才智、财满幸福的人。水葬也不盛行,它只使用于乞丐、穷人及无依靠的人。
(三)火葬
火葬的风俗在藏民族的生活中自古以来就有。接受佛教影响后,藏民族的火葬内容较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火葬前需准备一些供奉拜佛的材料。譬如:五谷粮食的颗粒和酥油,柏树枝等材料来焚香祭祀,并且邀请七个出家喇嘛念经,在念经的过程中按规则将一个个材料燃烧并将酥油撒体而圆满火化尸体。火葬要十三种材料,由十三种材料火葬的烟雾扩散到天空,既有积德,又有功能,有利于解救天界的无数个寻食者和饿鬼等的饥饿的痛苦,让他们心满意足的给死者及其家人带来幸福,但藏民族一般禁止此种葬式,因为只有大德高僧和为民谋利的大好人才有资格被采用这种葬式。
(四)天葬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哲学思想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一切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感性知识,而一切感性知识首先来源于生存环境。而天葬之所以存在,关键在于藏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天气温度。藏民族居住在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的高原,山高茂林,是野生动物和鸟类的天堂,一年四季温度都在摄氏零度下,纵横的高山拦住了交通便道,,既不方便来往,又堵塞了信息,人死后不得不存放在离自己帐篷不远的地上或送到山高边远的地方,可是气温偏低使尸体僵硬长久不能腐烂;同时长期搁在一处,使家人的心中产生无法接受的痛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尸体被搬到干净优美的高山上喂秃鹫。然而秃鹫不是随便就能聚在一起,它们需要招引。
招引秃鹫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事,由喇嘛充任,据说有特大能力的喇嘛在到葬地后即时招秃鹫,而能力较小的喇嘛要在出殡的前一晚上就开始念经招秃鹫。其主要法器有一根人腿骨做的骨号和一面小鼓。人们先在一高台上薰烧一盘加有糌粑等食物的柏支烟,待尸体划好后,喇嘛在尸体的上方坐下念经,边念边吹骨号并敲鼓,当然,最主要是吹骨号。在做法事一个小时后,秃鹫就会飞来,但也有几天不飞来的,甚至飞来也不吃尸体的现。例如,当秃鹫中的领头鸟不来或飞来后不吃第一口,其他的就不敢先动尸。头鸟最多吃两口就立刻飞走,这时尸体四周的群鹫群起扑上,半个小时内抢尸啄食完毕后飞在天空中。家人看见这种情形心理就会平衡许多,自己的心就像秃鹫一样飞翔在天空,一切悲欢离合的痛苦都会消失;同时也再次加深了秃鹫和藏人之间的情谊。
这种情感在长期的生活中融合在宗教文化色彩的天葬文化体系中,形成了天葬文化的特殊内涵。在佛教教义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佛经中有“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秃鹫,也就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把人的尸体当成“施舍”的主体教义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心理,从而使佛教教义和天葬相吻合。天葬文化成了民间最流行,人们心中最可靠的丧葬习俗,也成为藏族人民最能接受、在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
三、天葬在现代社会中的特别意义
天葬是环境保护,人与动物协调发展的良好方式选择。进行天葬的原因是: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内必须要转入另一个母体内再次轮回,那么在没经过母体内之前,人们(死者和家人,朋友)付出多大的慈善行事就会对死者的转生有多大的帮助,尤其是对乞丐,病夫,僧侣,动物等供奉给物资,捐献给生活用品,不破坏自然界的任何动物就有对自己(死者)轮回转生有诸多的好处。由此藏民族在幽雅安静的地方建立了“天葬场”,按规定的步骤来处理人的尸体,先把尸体奉献给另一个饥饿者,从死者的躯体开始作为捐献物。把尸体切开后供给秃鹫,饥饿的秃鹫们来吃尸体后解救了它们饥饿的痛苦,又将自己无私奉献的积德永存在后生的路中,前生的施舍的越多,转生后人越幸福。
秃鹫们吃了尸体后飞在天空,十八天内周游各地不返回地面,据说同时也把死者的灵魂带到优美的地方,譬如:圣神的地方见闻的越多,就对再次轮回的转生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藏民族认为秃鹫是大地的主人和神鸟,死者临死前或家人心中饱满慈善的热情,将死者的尸体无私捐献秃鹫会有极大的积德。再有,秃鹫不会把自己的粪随便排在任何一方,只会撒放在高高的山和深深的海中,这会使转生的灵童拥有健康、聪明、富裕之道。
据说秃鹫还有一个特异功能,知道自己的死期;临死之前,七天内飞到天空中不会降地,慢慢地在大气层中消失,不会留下身体的任何一部分,是返回“四大种”中的“风”。天葬不同于其他葬俗,它不仅具有占地少,污染小的优点,而且还有利于节约土地,节省财物等,被藏民族视为最纯洁、最神圣的葬俗,是一次最彻底的回归自然。
与土葬比较,天葬不留遗体、不修坟墓,而土葬违背了环境保护,珍惜土地等国策。在当今“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时刻,自己没有土地来葬埋,买地埋葬需要巨大费用。
与水葬比较,天葬是无污染、无浪费的葬俗,而水葬造成水资源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对水下动物的生存和保护等有不利影响。资料显示,“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浑了”是目前中国水利部门不得不面临的“四大难题”。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包括沙尘暴问题。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85立方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 /3。水葬绝对不能推行,必须依法制止。
与火葬比较,天葬是无害空气、无害生态的葬俗。根据资料显示,火葬在将尸体高温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骨灰也间接地污染着土壤。其他殡葬方法也不例外,尸体的固体残留物都会进入土地。殡葬对土壤环境的污染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作用时间也很长。尸体的火化过程都将产生多种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排入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故该葬俗对保护环境和净化空气有极大的不利,火葬的烟雾扩散到空中会污染空气,有害于人和动植物的生存。
崇信佛教的藏族自古就有放生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习俗与观念。藏文古籍中有记载: 吐蕃“五松”时期,,松赞干布把“不杀生”定为国法的头条,并严格执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放生和保护自然环境逐渐从“国法”转变成为藏族人民的“约定习俗”。藏族人把秃鹫视为神鸟,更有些地方民间认为,秃鹫是比丘的化身,受到严格的保护,不许任何人捕杀。藏民认为,把尸体施给那些本以其它小生命为食的动物后,它们就不会再去伤害那些小动物。这样可以保护许许多多动物的生命,视为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当今雪域高原已成为远离城市喧哗、适应野生动物生活的最后一方净土。这与佛教不杀生的教义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天葬提倡把尸体施舍给秃鹫、不留遗体、不修坟墓。因此节约了大量原本用于修坟墓的土地,很好的解决了人口多、土地相对短缺的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天葬不仅是一种布施性的葬礼法,是一种具有“环保”意识的葬法,对整个环境保护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