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浸润在人性的源头里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静思晨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立志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生活之苦所逼而有修道以求解脱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自我。对后者而言,生活体验与挫折只会使他更加坚定信仰。

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

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是在于色身,而是在于气质。气质是由修养培养成的。

退一步、让一步来成全别人,即是修养,即是修行。

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专用词,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心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修行主要是“修心于内而显于外”,心在内没人能看见,唯有藉着行于外的整齐来显示内在的清净。

修行得自己来,靠自己的精进来启发自己灵明的觉性。我们不能期望无修自成的果实。

修行并非所谓的长篇大论,也不是高深难解的抽象概念,而是如实且深切地了知人性的本然。

活生生的往生(注),当下即是净土。(注:死对宗教者而言,为新生命的再启发;是舍掉旧的更换新的,走向更好的天地,故曰“往生”。)

修行不是最后一口气往生西方,而是活生生的往生极乐世界,换得慈悲清净。

立志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生活之苦所逼而有修道以求解脱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自我。对后者而言,生活体验与挫折只会使他更加坚定信仰。

修持菩萨道,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萨,要不断付出而无所求。将心力、劳力、物力……皆欢喜施舍,则人生幸福安乐。

爱语——柔声悦色,令人闻之欣慰、见之敬爱。能恳挚——诚笃,培养爱语,则可扫除一切人我烦恼,解开心结郁闷;化干戈为玉帛,转暴戾成祥和。

利行——身、口、意摄持善行,利益众生,慈悲济世,即无上功德。

同事——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身处苦难娑婆,应须自我净化身心,以身作则,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并鼓励众人一起力行菩萨道。

一般人常误以为“打坐”才是禅,其实打坐修禅,目的是要修得心净、意诚、气静。禅、静、诚是不能分离的。

静坐是为调身、调心、调气,要调得身心一如,动静一致。

静坐深思,主要用意是:聚精凝神、蓄精养睿,反观内心自性,以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亦即是:止恶——诸恶莫作;持善——众善奉行。静坐不离此意,能此即谓真修行。

一切言行举止,能精神统一,心念一致,就是禅定。

正信佛教里的禅定叫三昧,意即正定,是靠日常生活中磨炼所成就,属修道的手段之一。

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使心住于一境。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无时无刻无不是修持参禅的好机缘,不管是人与事……

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的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禅。

证严法师看望孩子 (阮义忠 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红山文化与龙
下一篇: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