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礼记•学记》中为师之道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探求   作者:刘介民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礼记•学记》是先贤圣哲们阐述为师之道的经典之作,其诸多精辟之见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是为师者必备的素质。《学记》已经充分、自觉地表达了这种尊重规律的观念。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道为最先。而要传道,教师首先得正身。要身教,切实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念,以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知识感召学生,激励学生,就必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被广大教育家奉为金玉良言,不无道理。《礼记•学记》把教育作为“建国君民”之本;把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之本;把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师德的基本要求。它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大学之师应为“经师”、“人师”、仁爱之师、善教之师。

一、教师必须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即“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学记》中有三段精辟之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意思是: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教育的正确方法是防患于未然、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磋琢磨。可见,古人早就将教育的功能确定为教给人正确的言行,培育其善端而克制其不良欲望,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接着《学记》分析了教育失败的原因:“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意思是:邪恶的念头已经发生,然后再来禁止,因为错误的观念已经坚不可拔,教育亦难以胜任。适当的学习时期过了才去学,虽然努力苦学,也难有成就。东学一点西学一些,却不按照进度学习,只是使头脑混乱毫无条理而已。没有同学在一起研讨,切磋琢磨,便落得孤单落寞而少见闻。结交不正当的朋友,会导致违背师长的教训,不良的习惯,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学记》还指出:“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意思是: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也明白教育之所以衰落的道理,然后就可以为人师表了。即一个具有君子品德的人,只有掌握了教育的规律,了解教育成功的方法和教育失败的原因,方可成为合格的老师。

二、教师应善于掌握并运用教学方法,必须了解学生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学记》中有精辟的阐述:

(一)善教者,要善于引导、鼓励、启发学生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思是:所以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只引导而不强迫,使学习的人容易亲近。教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得以充分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使学生能够自己思考(以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亲近又能自动思考,这才是善于晓喻了。故君子之教喻也,是循循善诱;道而弗牵,是诱导而不硬牵;强而弗抑,是诱导而不强逼,开而弗达,是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达成结论等,说明善教者大都在教学中循循善诱。孔子的学生颜渊称赞他的老师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朱熹则将其概括为“博文约礼,教育之序也。”

(二)善教者,要能因材施教,善于长其善而救其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意思是: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在学习的时候,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或有得少为足的毛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扩大优点来挽救过失的。这段话提醒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常犯的四种过失:一味贪多, 不肯多读书,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性,才能有针对性地挽救其过失。为师之道,教师应爱每一个学生, 针对其存在的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此必须具备洞悉心灵的能力,并能全方位把握学生的所长与所短、优势与劣势、优点与缺点,然后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扬长避短。

(三)善教者,应当知识渊博,能够言约而意达,深入浅出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减,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意思是: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向而努力不懈。教的言语虽然简要却通达晓畅,含蓄而允当,很少用比喻而且容易明白,可算是能使人继承其志了。“学高为师”的古训表明,渊博的学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但要将满腹经纶表达出来为学生接纳,教师还应具备流利的口才、良好的表达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这些都是教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意思是:君子知道求学深浅难易的顺序,对于个人的特性差异都能了解,然后方能因材施教。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有能力作老师。

三、古训师德风范,是一种人格感化力和影响力

作为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高尚的师德风范。《学记》中关于师德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爱生敬业是师德的核心,爱生敬业是师德之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神圣职责,就是传授知识,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爱心是师德的基石,从古到今优秀的教师都爱生如子、有教无类,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就是典范。孔子的学生陈亢原以为孔子教给其儿子的知识一定比教给其学生的多,有一次,他问孔子的儿子孔鲤,其父教了他什么?孔鲤说其父教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这些知识孔子早就教给了他的学生,故陈亢感叹道:问一得三也,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据悉当孔子听到其学生颜渊去世的消息时竟放声痛哭,悲伤之至,其爱生如子的情感可见一斑。教师爱生还体现在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及因材施教上,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自信、学业有成。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师爱学生要像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其优点,而予以适当之肥料、水分、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仁爱之师不仅要爱学生,而且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真正做到有教无类,时刻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告诫: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职业是需要奉献的事业,教师应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投身于教育事业,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敬业是师德的保证。学识浅薄、孤陋寡闻者只能误人子弟。《学记》中有力地抨击了那些不能敬业的庸师。《礼记•学记》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意识是:自己没有心得,没有独到见解的人,不够资格作老师。按《孔丛子•嘉言》的说法,孔子实明确反对“繁辞富说,博而不要”。孔子以为学习、学问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果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那才是司马迁之父谈公说的“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孔子虽热心授业传道,但无悟性者他还是不情愿教授的,所谓“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其必也听语乎!教师之要不在于背经诵典,也不在于让学生机械背诵,更重要的是能够倾听学生发言中的创造性的萌芽,栽培学生的独树一帜的个性,并因势利导,调整自己的教学。就是说只会记诵书本而没有领会,这种人不能做别人的老师。可见,作为老师必须知识渊博且能融会贯通。《学记》还指出:“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意思是:现今之教人者,口里虽然念着书本,心里并不通达,故意找些难题来问学生,讲一些枯燥无味的名物制度,让人听不懂,但求多教,不管学生明不明白。而且教人时没有一点诚意,又不衡量学生的程度与学习能力;对学生的教导违反情理,学生求学也违逆不顺。如此一来,使得学生愈来愈厌恶学习而且憎恶师长;以学习为难为苦,而不明白学习的快乐与好处。这段话指责了当时的一些教师教学生只是看着简册念, 讲解多而快,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不按照学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以致于学生厌恶学习、憎恶老师。因此,只有懂得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艺术、爱生敬业的老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赢得学生的爱戴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而不厌,教学相长,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师生切磋,弦歌互答

《学记》中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意识是: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

一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所在。从《礼记•学记》看为师之道,知道了不足,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感到了困惑,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艺术,像孔子那样既向社会学习、向前人学习,又虚心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相长。孔子晚年仍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治学的三境界;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作为尊奉的信条;他自谦道,仁爱我不如颜渊,辩才我不如子贡,勇猛我不如子路,认真我不如子张。这种学而不厌、谦虚好学的精神令人感佩。

在《陶行知文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的态度,终将被历史所淘汰。

(三)用爱铸师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光荣职责,而为人师表,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生的,对社会的影响是永久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书育人是师德之本。《学记》也论述了老师的示范与表率作用。“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意思是:良匠的儿子,想必也能学习补缀皮衣;良弓的儿子,想必也能制作畚箕;刚学驾车的小马,都事先把小马系在车后,而车子就在马的前面,让马跟着学习。师德的外延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这说明长者和师者是孩子和学生的表率与示范。正因为老师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影响, 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师德,并力选德才兼备者为师。因此《学记》云:“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为君也。”意思是:能够作老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作领袖。所以能作一个好老师就是学作领袖的开始。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见,能称得上大学的地方,并不是因为那里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因为那里有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即“经师”;大学之师决不能是“记问之师”或“照本宣科之师”。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 其所作所为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而大学教师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事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还必须是“人师”,在品行上堪为学生的楷模。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教师而言,身教重于言教,做人是育人的前提。故大学之师应为“君子儒”,而非 “小人儒”。

《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站在教育第一线的大学教师直接担负着这一重任。具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超常的口才、科学的教法、丰富的经验、美好的风度等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善教之师。而只有善教之师才能因材施教、长其善而救其失;只有善教之师才能循循善诱,博文约礼,遵循教育之序;只有善教之师才能言约而意达、辞简而意明,深入而浅出。《礼记•学记》中为师之道的精湛与深邃,至今仍闪烁着真理之光,堪为今之为师者尊奉的嘉言鼓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今天乃至于未来都值得我们珍视和借鉴。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