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当前我国文化发展主要面临八方面问题
2007年9月2日,第四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在四川成都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答《学习时报》记者问
记者:当前,文化是个热门话题,众说纷纭。我们就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谈起吧,究竟什么是文化?
许嘉璐:我认为,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所有成果。文化必须是人类创造的。比如黄果树的瀑布、九寨沟的风景不是文化,那是大自然的赋予。但是,在黄果树瀑布旁边筑个小亭子,九寨沟藏族姑娘的热情接待,那就是文化。大猩猩、狗熊画的画不是文化,尽管它可能价值几千万。因为文化正是人类从动物里分化出来的一个要素。有的学者说“文化就是人化”,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有了“文”,而且“化”了。狭义的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谈文化应该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区分开,但是二者又难以严格地区分。
记者:文化包涵的内容非常丰富,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化?
许嘉璐:要把握文化,首先要将它条理化。我将文化分为三个层级:
表层文化(又称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最易感知的文化,是围绕衣食住行所体现的去取好恶。物质本身不是文化,但“去取好恶”赋予在上面就是文化。
中层文化(又称为制度文化)。中层文化包括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等。这一层的特点是要借助物质来体现底层的文化。
底层文化(又称为哲学文化)。底层文化就是人的个体和群体的伦理观、人生观、世界观、审美观。也有人说包括价值观,其实它是伦理观、人生观、审美观的综合。
记者:您所说的文化的三个层级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许嘉璐:我觉得,表层和中层反映着底层的内涵,底层内涵渗透于表层和中层。表层和中层的变化渗漏到并影响着底层,底层引导并制约着表层和中层的变化。表层的变化影响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表层和中层相互影响最为直接,它们相互牵动和制约。表层、中层和底层是彼此交互的,同时,他们也是完整的一体。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完整的情况,这就是文化的复杂之处。社会是复杂的、文化是复杂的,这三个层次就不会是完整的。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层级之间要容纳不同的东西。但是,如果各个层级之间出现断裂的话,就会造成社会的断裂。如果我们的文化、艺术、宗教不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而是与西方生活方式相应,将西方的生活方式作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就要影响到法律、政策的制定,最终将导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观、价值观荡然无存。
记者:关于文化三个层级的划分,十分清晰,易于理解,不过,三个层级之间是否也有融合的情况?
许嘉璐:文化本身是一个混沌、庞大的体系。从纵向看,在一个文化整体下有种种亚文化,亚文化下面还有很多次亚文化。所谓亚文化,比如以地域划分,有西部文化、广东(岭南文化)、江南文化、东北文化等等;以民族划分,有汉族文化、蒙族文化等等;以行业划分,有机关文化、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军队文化、农村文化等等;以人群划分,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俗文化与雅文化等等。所谓次亚文化,比如西部文化,既有陕北文化,也有青海文化。文化的层级和系统间相互纠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陕北文化基本是农村文化,蒙族文化既有大众文化,也有精英文化。
记者:您认为文化发展有什么特点或者说规律?
许嘉璐:我体会,文化发展有这样几个规律。
变动不居,文化相对停滞和过速都是危险的。文化变化的速度与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速度成正比。人类真正具有文化,是在形成了社会,有了劳动剩余时间之后,但那时的生产力并不发达。工业化使得生产力成百、上千倍提高,文化发展也随之加快。
文化变化的速度是国家活力的表现。文化发展慢,反映国家活力不足。文化相对停滞和过速都是危险的。文化相对停滞,国家就处于相对危险的时期了。但文化发展过快也不好,就好像人跑得太快容易丢掉身上带的东西一样。在快速发展中最容易丢失的就是精神和传统。丢掉传统的东西就要无根,就要迷茫和迷失。
文化变动的动力,从社会上说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是,文化作为复杂的系统,还有其内动力,这就是层级和系统内部的彼此冲撞。文化的外动力,就是异质文化的接触和冲撞。
多元多彩,对于文化的不同,人力只能进行干预和引导,而不能掌控,文化多元多彩是必然的,这也是文化发展所必需的。文化就是人化,人的复杂性导致行动的不统一性,而不同的行动又造成了文化的不同基元;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人有了意志之后,总要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文化也随之不同;文化是人的思想、言论、行动的综合。对于文化的不同,人力只能进行干预和引导,而不能掌控。我们要使大家统一思想和行动,就应当用高尚、向上的东西加以引导。
多元多彩是文化内动力的基础。如果文化发展停滞了,多元多彩的性质就会减弱。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时代是不是多元多彩,可以从文化是快速发展、还是相对停滞中看出来。
吸收异质。基于不同地理、历史、文化、生产等因素而形成的文化就是异质文化。
“质”的差异有程度的不同,近缘和远缘的不同。青海的“花儿”和陕北的陕调属于近缘,非洲的调子和我们属于远缘。远缘可以变近缘。
表层文化很少表现“质”的差异,而在中层“质”的色彩就浓了。佛教、道教与其他宗教,京剧、昆曲与意大利歌剧,国画与“西洋画”,中国与西方的家庭观念的差异要比德州烧鸡与肯德基烤鸡的差别大。“质”的差异最主要在底层,越趋向底层“权重”越大。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儒学和道教的实质差别就在底层,就在于它们看待伦理、看待个人价值的观点和态度不同。
异质文化的接触和冲撞有战争、商贸和移民三种方式。战争是短暂的,且破坏严重。商贸是由线性扩散的,比如我们通过丝绸之路向沿途传播中华文化,带回西域和波斯文化。但是,这是局部的和缓慢的。移民将文化由面扩散,快而全面。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移民都是成块儿的。在移民和商贸中又产生了通婚,通婚是文化融合最快的方式之一。商贸和移民是和平方式,是双方自愿的,因而能彼此吸收,也是最稳、最深、最持久的。
雅俗互动,二者没有高低之分。雅文化与俗文化是互动的,二者没有高低之分。所谓高级与低级的区分,在于百姓是否欢迎,内容是否引人向上,是否能引起人们精神的愉悦。雅文化加工精细、欣赏者少;俗文化加工比较粗,和原生态距离不远,容易取悦受众,欣赏者多。
俗文化是艺术的源头之一,雅文化是在俗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在250年前,京剧是唱野台子戏的,是俗文化。进京后经过精雕细刻才最终形成雅文化。中国的诗歌起源于诗经,最初很大一部分就是男女调情的写照,但后来成为了经典。经汉乐府、六朝文人诗,后来慢慢形成了可以唱的律诗,之后又出现宋词、元曲、元杂剧。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最初都是说书的话本。雅文化从俗文化中吸取营养而提高,反过来再推动俗文化。这种互动循环往复,推陈出新,文化才得以前进,这是非常重要的规律。
表动底静,一个社会文化的断裂与否,主要看中层和底层的关系。表层文化就像地球上的山河,底层文化就像大地母亲。山河的形状可以改变,但山河之性无法改变。底层就是本性,最为稳定;表层、中层要向下渗透,久则撼基,其中中层尤其关键。一个社会文化的断裂与否,主要看中层和底层的关系。比如,我们是吃烤鸭、板鸭还是炖老鸭,这没有关系;但是,歌曲、诗歌是让人颓废,还是催人奋进,这就很重要。如果中层文化和底层文化相抵触,这个断裂就将形成社会的危机。
记者:当前文化发展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许嘉璐:当前的文化问题我简要概括为以下八点:
1、底层欠晰;2、中层彷徨;3、表层无属;4、俗而无章;5、亚者乏力;6、高雅孤芳;7、文化自觉;8、纲举目张。
首先底层文化欠细、欠明朗。我们现在提倡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又提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但这又不完全是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仁、义、理、智、信,也不像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我们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支柱是什么,目前还不够清晰。
现在中国城市的表层文化属于哪一家?风靡城市的消费主义、时尚侈靡之风是什么文化?俗文化目前也没有章法,几乎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亚文化也十分乏力,比如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保护情况如何?虽然民族还在,但文化已经没有太多力量了。这样下去很危险。中华民族的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民族亚文化乏力,中华文化整体的活力也不会强。地域亚文化、社区亚文化也是如此。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民族的文化自觉,纲举则目张。所谓文化自觉就是领导阶层和知识阶层要对民族文化重要性、传统文化中的良莠、文化前进的方向具有清醒而明确的理性认识。自觉还有待提高。自觉是纲,底层文化是纲,纲举则文化、教育、社会管理这些目即张,中层文化、表层文化也就会逐渐变化。
记者: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
许嘉璐:我认为,当前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三层并举,沟通古今。建设我们的文化需要表、中、底三层一起动,只举一层是不行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剖析文化的层次,促进三层同步建设。
二要着眼青年,关注农民。着眼青年的道理不用多说了。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且在农民那里还保存着我们优秀的文化。民族的希望在人民之中,在农民之中,在城市的普通家庭里。
三要全民启蒙,学校任重。虽然不能要求人人都能达到理性的高度,但我们还是要通过全民启蒙来实现文化自觉。“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启蒙的任务最重。学校是传播、创造文化的重要场所。
四要自觉开掘,贵在创新。“八荣八耻”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但要让人们知荣知耻,光凭发文件、做报告、贴标语不行,还要靠大量中层的东西。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学、艺术、风俗等中层文化,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用人们愿意接受的方式和手段去宣传、去渗透。我们要自觉地去开掘藏于民间、代表民族精神和民族前进方向的点点滴滴。但是,只是一味照搬肯定不行,关键还在于创新。
文化问题是一个民族得以强大的最根本问题。全国人民的文化素养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文化素养提高了,这时手里的设备和头脑中的技术就可以成倍的发挥作用。文化的强大不仅能够增加精神实力,还可以增加经济实力。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重要的出口产品。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是汽车,也不是WINDOWS和INTER,而是文化产品。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靠观念的更新与开放,促成体制与机制的改革。不能光坐而论道,我们要行动起来,为中国文化建设献计献策,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