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雪域丹青--藏族画家尼玛泽仁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作者:沈秀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是谁日夜仰望蓝天,是谁留下远古的呼唤?当世界各地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去打量西藏这块神奇的土地,去探寻藏民族博大的文化传统,顽强向上的精神世界时,无不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西藏,地球和第三级,神秘、纯洁、艰苦,那里生存着一个坚强的民族。尼玛泽仁,十世班禅亲赐画师,用画笔去描绘雪域高原,去歌唱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他的画具有强烈的文化感、历史感、宇宙感,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他把藏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艺术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灵魂的追问

  “南极、北极、青藏高原是人类生命的极限地,藏民族占领了地球的最高点,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是一个奇迹!”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一代代顽强生存下去?是对土地和神明的崇敬,是对来世的渴盼,是千百年来积蕴起来的顽强勃发的生命力,藏传佛教深入了他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唐卡(藏画)应运而生,把艰深的教义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告诉人们,在1300年前的时间里,唐卡一直服务于宗教,许多年后的今天,尼玛泽仁仍然清晰地记得气势恢宏的德格印经院、绚丽多彩的壁画、庄严生动的铜雕和泥塑。

  雪域高原,一个清澈的精神家园,人们认为秃鹫是连接天地的灵物,可使灵魂在苍穹、高地、雪峰间自由翱翔。尼玛泽仁的《天地间》以粗犷的构图,大胆生动的色彩再现了西域独有的葬礼习俗。《魂兮归去》以对比强烈为构图中心,把人们对天国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地梦想》里,画家以冷峻的色调,夸张的构思,展现了宇宙空间里日月山川岩石的广袤荒远;新作《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中,红土地上,强烈的高原日照使大地仿佛停止了生命,唯有黝黑的人们在顽强地劳作,只有飞扬的尘土,坚硬的石块陪伴他们。有着漫长岩画历史的藏民族,同样有着岩石坚韧昂扬的精神。

尼玛泽仁作品: 极地的梦 1992年作 绢本

  尼玛泽仁的画作中,没有蓝天白云,没有风吹草动见牛羊的浪漫情怀,而是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对西域民族,对中华民族,对人类的精神进行了深沉的思索。站在他的面前,你会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直抵你的灵魂深处,此时此刻,你无法分清,他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哲人。

走进历史深处

  “没有历史感的作品是浅薄的。”藏民族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在尼玛泽仁的作品中得到弘扬和升华。《辉煌的遗迹》中,深蓝的背景,日月重叠,金色的古格王朝遗址凸现在画面中央。那是1000多年前的雪域的辉煌,虽然只剩下断壁残垣,但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形成了一条长久不息的河流,日月能证明客观存在曾经的辉煌。《有故事的土地》里,莽莽群山,一队人马风尘仆仆的向东跋涉。客观地讲述了一个故事,那时藏区连年战乱,于是宗教领袖带领随从,骑马三年,穿越祈连山,到达凉洲与元朝联合,共商统一大业。这说明藏民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密不可分了。

  如果说,上述画作更多的是对藏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境遇的深切关注的话,尼玛泽仁的另一些作品则更多对整个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在《最后的净土》、《天韵》、《远古的音符》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战争、灾难的诅咒,对和平的向往,对纯真和完美的追求。尼玛泽仁不是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用灵感、用激情去创作。在他的画笔下,泛黄的历史册页显得鲜活,历历如昨。宝贵的生命,美好的生活,以动人心魂的美丽形态展现在眼前,勾起人们久久的思索。

回忆与希望

  尼玛泽仁的画多次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班牙、奥地利、印度、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总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引起轰动,获得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好评。印度最高文化官员文森特·萨提说:“尼玛泽仁的作品很辉煌,给人以很强烈的美的享受,深刻的内涵,精堪的艺术令人震撼,作品尤如喜马拉雅山一样博大,充满了独特的情怀。“梅花香自苦寒来”,个中甘苦,外人很难体会,而作为一个艺术家,最大的痛苦是来自内心的,每一次创新与蝉蜕,都是一次阵痛与煎熬。他的画以深厚的藏画为根基,结合了国画和西画的构图、色彩和其他技法,把藏画从宗教服务发展到一种新的成熟的艺术形式且独秀于林,从这个角度讲,有人说他是藏画的达·芬奇。

  尼玛泽仁,这位54岁的康巴汉子,14岁和40岁两度进四川美术学院深造,长期生活在藏区,对藏族历史和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他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他说:“艺术要有灵魂,艺术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我力图表现这个民族在纯洁的蓝天下,在喜马拉雅山莹莹的雪峰下,人们的坚强和死的从容,如同看到终极真理,用什么形式是次要的,因为客观存在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只要能够在艺术中融入生命。表现一个民族的特性,你的作品就能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

  尼玛泽仁,曾经多年临摹唐卡画,如果沿着前人的道路走下去,无疑是驾轻就熟的,但是他没有坐享其成,他要走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经过几十年的默默求索,他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他的作品充满了圣洁、爱抚、远离世俗,面对一片纯净的土地,表达了超越时空的永恒真理,追求宇宙的顽强生命力,体现博大、深沉。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在一栋临水而居的别墅里,面对记者,尼玛泽仁兴致勃勃地谈起了过去和将来,眼里交过别样的光芒。

【尼玛泽仁简介】

1944年出生于四川省巴塘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为已故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藏传佛教传统绘画研究员,四川省美术家学会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常委,获四川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现供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尼玛泽仁先生致力于将一千三百年的藏传佛教绘画发展成现代艺术,是开一代新派的画家。他的新藏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得大奖。其中:《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合作)、《牧马图》三件作品分别获得1982年,1995年、1999年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颁发的全国画展金奖;《辉煌的遗迹》、《扎西德勒》(合作)两件作品分别获得1982年、1994年全国画展银奖;《元蕃瑞和图》还于1995年获得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金奖。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