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博物馆免费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陈蕴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当年,康有为将建立博物馆作为变革要务上书光绪帝,蔡元培则认为博物馆可以“增进普通人之智慧”。今天,非文物建筑与遗址类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了,值得特别称道。

记得在美国访学期间,参观了不少博物馆,特别是华盛顿与纽约的博物馆让人叹为观止,馆藏如此丰富,却完全免费开放。在赞叹美国国力强大的同时,更感怀于免费制度背后提高国民素质的主旨。美国也有许多博物馆收费,但会在周末有半天实行免费,以保障低收入者同样能够进入博物馆,包括美国私立哈佛大学的博物馆也是如此。令人欣喜的是,今年中国公立非文物建筑与遗址类博物馆全部免费对公众开放了,这当然是好事,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了。这也让人想起一百多年前中国的改革者们为建设博物馆而付出的努力,在他们的眼中,博物馆可是国家富强之本。

洋务运动开始后,国人开始“师夷长技”,许多留洋者回国后留意介绍博物馆,只是名称不一,思想家王韬将Museum译作博物院,一直沿用至今。1868年,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教堂附设近代中国第一座博物馆,华人若得主教介绍,亦可免费参观。1874年,英国教会在上海建立“亚洲文会博物院”,虽然对华人每周仅开放两个下午,但以其收藏丰富且免费,仍具相当影响力。教会所办济南广智院也是免费开放,因其宗旨就是“启发社会教育”。以后外国人又在天津、旅顺、广州等地建立博物馆。当时上海文人详细记载博物馆情形:“汇集西国新异之物,陈设院中,上而机器,下及珍禽奇兽。入其中者,可广见闻,可资格致,诚海外巨观也”。对于国人而言,免费或付很少的钱进入博物馆观看“海外巨观”,确是一桩幸事,眼界因之大开。

敏锐的变革者们从中看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将建立博物馆作为变革要务上书光绪。变法维新要解决的政治制度及社会问题何其多,而康氏为何要将看似无关变革宏旨的小小博物馆作为要务向光绪呈报?因为在他看来,博物馆能“开民智悦民心”。梁启超也倡导“开博物院”,办学会以振中国,上海强学会将建设博物馆作为四大“要务”之一。光绪帝接纳建议,下令重奖鼓励兴建博物馆,对捐资30万两者,“恩赏给世职,并给匾额”。虽然变法并未成功,但建设博物馆已成为变革者的共识。1905年,实业家张謇建成南通博物苑,向社会公众开放。自此,国人自建博物馆逐步出现于大城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更加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中央博物院筹建之初,蔡元培亲自制定“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民众教育”的办馆宗旨,因为博物馆可以“增进普通人之智慧”。随着社会教育的全面推展,博物馆日益增多,据《中国博物馆一览》(1936年版)记载,当时各类博物馆已达77座,其中不少可以免费参观,如广西省立博物馆、天津市立博物馆、各地国货陈列所等。即使收费也较为低廉,如上海博物馆收费1角,团体半价,儿童免费,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一直到1946年因经济困难才开始收取低廉费用。博物馆免费是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因为下层民众收入水平低下,没有闲钱进博物馆。当时学者就倡导博物馆免费开放,即使收费,也应像美国一样,每周六专门对劳工免费开放一日。令人感动的是,抗战时期,重庆各界人士克服重重困难,依靠捐款建立“中国西部博物馆”,尽管经费短缺,博物馆却始终坚持一周六天的免费开放,因为他们深知一个民族要生存并完成抗战建国的使命,需要掌握科学知识、拥有文化素质的国民。中央博物院在抗战时期也曾举办过为期两周的免费展览,参观者竟达10万人之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目前中国拥有各类博物馆2300多座,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有限,但倘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对提高民众素质的作用也不可估量。因此,今天非文物建筑与遗址类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是一项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强化民族认同的伟大举措,值得特别称道。近代改革者们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