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森林覆盖率地区为何遭生态灾难?
“有一种观点曾被广为宣传,并作为林业政策制订的依据———森林覆盖率达到20%,生态状况就会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就进入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沈孝辉今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到接近20%,然而全国的生态状况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好转,雪灾、洪涝等自然灾害愈演愈烈,主要原因不是森林数量不足,而是质量太差。”
沈孝辉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现已达到18.21%;人工林面积8亿多亩,居世界第一。但森林质量不断下降的趋势,已危及国家生态安全。“正是质量最高的原始、天然林被大量采伐,并转化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才导致全国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沈孝辉说。
据悉,福建省是我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达到了62.96%;而福建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建瓯市,为80.05%。但在2006年,建瓯市与同为闽北森林大县的建阳、顺昌等县市,遭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洪涝灾害,全市18个乡镇、街道,34.9万人口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6.7亿元。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遭遇如此惨重的自然灾害?沈孝辉说,根本原因是长期的农林经济结构对天然林资源过度的掠夺,遭到了大自然的惩罚。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瓯市靠山吃山,建了很多农林资源消耗型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过20多年的掠夺性砍伐,造成了99%具有最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的天然阔叶林不复存在,而生态服务功能较差的果树、毛竹、速生桉树等经济林木成了“森林覆盖率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无法维持森林蓄水保土和生态安全的起码要求。
沈孝辉说,建瓯市是我国现代森林低质化、人工化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森林中,中幼林和针叶林的比重在不断扩大。人工林的77.4%是中幼林,一亩人工林的蓄积量不到两立方米,不及天然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的三分之一;人工林中,针叶纯林又占了三分之二,个别省份高达95%,人工针叶纯林抑制了下层植物的生长,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作用差。因此,以“消灭荒山达标”著称的湖北省谷城县,尽管大规模种植人工针叶林,但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46%。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下属世界资源研究所曾于2000年12月发表了一份《世界森林报告》。该报告着重提出:“世界应考虑的是森林的质量,而不只是森林的数量”。
“这份报告恰好击中了世界森林问题的要害。”沈孝辉认为,我国林业应从简单的木材生产和造林转变到森林可持续经营上来,从注重人工林向注重自然林转变,从注重规模向注重效益转变。克服对森林数量扩张的单一偏好,转移到注重森林质量的整体提高。否则,当原始林和天然林在持续砍伐中萎缩、消失,只依赖人工林中幼林的增长,维持一定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即使绿化“蛋糕”做得再大,也只是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深层的生态危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