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无锡将建“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人民网苏南频道无锡   作者:古召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蓝绿相依、绿网交织,绿楔深嵌,绿链相接”

“一带 、一网”

水生科技、水体景观、水乡文化、水城印象

“宣言”

-----编者按

3月24日从无锡市规划局获悉,《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概念规划》近日已编制完成。

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作为无锡市实施太湖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锡市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项重要的生态文化工程。规划目标将无锡建设成为国家湖泊生态建设标志性工程、国际湖泊生态合作示范性工程和生态保护建设尤其是水污染治理的国际交流活动基地,成为面向世界的湖泊生态文化新地标,树立无锡生态城市建设和人与生态和谐共赢的典范。

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概念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从宏观层面上,以太湖一级保护区规划确定的空间管制要求为基础,打造生态增长极,构建以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生态之城。二是从中观层面上,由太湖向城市空间延伸,构筑一个“蓝绿相依、绿网交织,绿楔深嵌,绿链相接”的以生态网络系统为核心的太湖生态博览园。即形成“一带 、一网”为主的规划结构,一带指环湖生态带,沿太湖、梅梁湖的湖滨地带包括马山、十里明珠堤、阖闾古城、十八弯、渔港、梅园、鼋头渚、山水城和太湖新城滨湖地带的生态系统空间;一网指生态河网体系,包括直湖港、洋溪河、长广溪、尚贤河、梁溪河、梁塘河、骂蠡港、蠡河、大溪港、京杭大运河等湿地与河道,形成与城市交织共生的生态河网。三是从微观层面上,以“博览馆与会展集中建设区、专题建设区”为主,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博览空间。博览馆与会展集中建设区包括博览馆群和会展区,博览馆群以展示世界湖泊生态为主;会展区以世界湖泊生态大会及国际湖泊生态会议为主,建设区将作为具有生态标志性、生态示范性和生态景观性的标志建筑,建立永久会址。专题建设区,根据各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色设定,构建以“水”为核心的水生科技、水体景观、水乡文化、水城印象四大博览体系。

十里明珠堤

保护太湖生态无锡宣言 200899 无锡

今天,我们出席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建设第二次专家咨询会的全体代表在美丽的太湖滨城--无锡,向我们这个正在迈向生态文明的时代,发表保护太湖生态宣言。

湖泊是自然演化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宝库,是多样性生物的家园,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湖泊孕育了我们这个地球上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灿烂文化,也滋养了辉煌的中华文明。

湖泊是这个世界上较为脆弱的水生生态系统,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令湖泊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这种状况,威胁着湖泊的自然存续,恶化着周边人们的生存环境。湖泊生态的重建和恢复直接关系到湖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当地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太湖,素以美丽和富饶著称。她包孕吴越,通江达海,养育了富饶的江南农耕文化,催生了中国最早的工业文明。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太湖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最大的尊重,对太湖生态环境危机的发展保持最大的警觉。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太湖生态治理的不懈努力及其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人类负责、对未来负责的形象。我们同样欣喜地发现,江苏省无锡市在太湖治理方面所付出的巨大艰辛及其成果,让人们增强了治理和保护湖泊生态的信心。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和世界上所有湖泊生态治理一样,太湖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与全人类共享不断发展的湖泊治理科学技术,而且还需要分享不断丰富的湖泊生态文化。只有这样,湖泊生态治理才能取得进步,湖泊生态改善才能得以巩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湖泊生态环境也才能支持子孙万代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高度赞赏并支持无锡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的创举,我们把这样一个创举认作是太湖生态文化的标志--不但展示太湖治理成就,也引导民众参与太湖治理过程;不但展示和交流全球先进的湖泊治理技术,也展示和交流全人类最美好的湖泊生态文化。我们因此呼吁,全球关心湖泊生态的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际组织、企业机构和广大志愿者,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建设"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用这样的方式,参与太湖治理的历史过程和太湖生态文化的发展过程;用这样的方式,守护我们的湖泊,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文明,迎接我们的未来。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