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寿”
孔子的养生思想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主要源泉。尤其是,他的“仁者寿”的概念作为儒家养生学的基石,不仅是历代养生家的炼养旨要,而且也可成为今天养生保健的行为指导。
一、概念的提出
孔子提出“仁者寿”的概念可见《论语•雍也》。其中说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什么是“仁”?孔子所谓的“仁”,主要是指“爱人”,“仁者,人也”;就是要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政治典章制度、社会道德规范,实际上也包括既定的生活方式;“克己复礼”就是要按照既定的社会规范为人处事。
在今天看来,与人为善,按照社会规范为人处事,是伦理道德问题,与养生并没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把“仁”与长寿联系在一起呢?在孔子看来,“仁者”具有以下的心理特征:“仁者爱人”,有爱心;“仁者乐山”,热爱自然;“仁者静”,心灵平静;“仁者不忧”,心胸坦荡;等等。在今天看来,“仁者”所具有的这些心理素质对于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的确具有养生的功能。
关于“仁者寿”,在主要纪录孔子言论的《论语》中并没有更多的说明。《礼记》中的《大学》据说是“孔氏之遗书”,又说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大学》中有一句话说道:“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注曰:“富则能润屋矣,德则能润身矣,故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德之润身者然也。”这里的“德润身”中的“德”当然是指“仁”;因此所谓“德润身”与“仁者寿”实为同义。“德”为什么可以“润身”?因为有“德”,因而“心广体胖”;心中无愧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心灵“广大宽平”,因而“体常舒泰”。《礼记》中还有《中庸》一篇,据说是孔门传授心法,由孔子之孙、孔子门人曾子的弟子子思所作;其中引孔子所言:“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在这里,孔子以舜为例子,说明“大德”,“必得其寿”。朱熹特为注曰:“舜年百有十岁。”明确指出舜因为“大德”而得以长寿。
现存《孔子家语》一书,为三国魏王肃所撰,书中有不少孔子的言论,其中一则说道:“哀公问于孔子曰:‘智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对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
二、历代的诠释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通过诠释儒家经典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而建构起来的;同样,儒家养生学是历代学者对于儒家经典中有关养生思想的不断诠释和发挥。虽然孔子没有对“仁者寿”作更多的解释和论证,但是,“仁者寿”这一概念作为儒家经典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并在不断的诠释中发挥出新的内涵,从而构成了儒家养生学的基石。
西汉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认为仁人没有贪欲,内心清净平和而中正,因而多寿。宋儒邢昺的《论语注疏》在注释“仁者寿”时说:“仁者寿者,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静,故多寿考也。”认为仁者无忧无虑、清心寡欲、性情平静,所以长寿。显然,这里都是从养生学的角度诠释“仁者寿”这一概念。
宋代大儒司马光在诠释“仁者寿”时说:“孔子曰:智者乐,仁者寿。盖言知夫中和者,无入而不自得,能无乐乎!守夫中和者,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能无寿乎!……《中庸》曰,有德者,必得其寿。盖言君子动以中和为节,至于饮食起居,咸得其冝。则阴阳不能病,天地不能夭,虽不导引服饵,不失其寿也。”在这里,司马光把“仁者”诠释为“守夫中和者”,“以中和为节”的君子,要求以“中和”为人处事,并认为这样就能够长寿。这也是一种对“仁者寿”的养生学的诠释。
当然,在儒家那里,“仁者寿”还有另一种解释。东汉儒家荀悦在所著《申鉴》中说:“或问:仁者寿,何谓也?曰:仁者内不伤性,外不伤物,上不违天,下不违人,处正居中,形神以和,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寿之术也。”也就是说,仁者既不伤害自己的身心,也不伤害他人他物;既不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违背伦理道德,所以吉祥好事连连不断,而不会有天灾人祸,这就是长寿之术。同一时代另一位儒家徐干在所著《中论》中说:“或问孔子称仁者寿,而颜渊早夭……岂圣人之言不信,而欺后人耶?故司空颍川荀爽论之,以为古人有言,死而不朽。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身既殁,其道犹存,故谓之不朽。夫形体者,人之精魄也,德义令闻者,精魄之荣华也。君子爱其形体,故以成其德义也。夫形体固自朽弊销亡之物,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言也哉?……孔子曰:仁者寿。此行仁之寿也。孔子云尔者,以仁者寿利养万物,万物亦受利矣,故必寿也。”在这里,“仁者寿”指的是品德高尚者死而精神不朽,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诠释“仁者寿”。
无论是从养生学的角度还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诠释“仁者寿”,都要求人有仁爱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不仅身体上能得以长寿,而且品德上也能不朽,这正是“仁者寿”这一思想的真正内涵。
三、科学的证明
“仁者”究竟能不能长寿?或者说“仁者寿”是否能够成立?这归根到底是一个医学问题,需要医学来论证。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概述了四种养生家,即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其中说道:“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行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对于这里所谓的“圣人”和“贤人”,唐代著名医学文献学家王冰注曰:“圣人志深于道,故适于嗜欲,心全广爱,故不有恚嗔,是以常德不离,殁身不殆。”“次圣人者谓之贤人。然自强不息,精了百端,不虑而通,发谋必当,志同于天地,心烛于洞幽,故云:法则天地象似日月也。”在《黄帝内经》看来,“圣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能够洞悉天地自然之道,能明了为人处事之理,因而能调节好自己的欲望;又由于有仁爱之心,而不会生怨恨;生活于世俗之中而无忧无虑,安适而愉快。“贤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能够按照自然规律为人处事,恰如其分。这里的“圣人”和“贤人”大体相当于儒家的“仁者”;所以《黄帝内经》的这两段论述可以看作是对孔子“仁者寿”的一个证明。
现代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主要内因之一是“七情”,这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变化过大,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防止这些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自身的道德修养。现代中医养生学直接把立志养德看作是精神养生中的调神养生法之一(参见王玉川:《中医养生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51~55页),认为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并且还认为,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达大度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
此外,现代生理学和生物信息反馈疗法研究也证明,坚定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有益于健康长寿。这一切都是对孔子的“仁者寿”养生思想的印证。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