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暮江吟》——四层美两行泪一个梦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网   作者:汪宏华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在白居易看来,即便白日已经西坠也不足惜,依旧能从残阳余晖中发现一天中的最美,比如“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景呢?我们可以设想,一起一伏的水波在斜阳的照射下,会出现何种反射?必定是迎光的一面为红色,背光的一面为碧绿的水原色。由于每一条波纹的迎光面和背光面都各占一半,所以总体上江面就是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诗实际是同时展示了水和光相互映衬的两种美:水具有的是皱褶起伏的动感美;光具有的是明、暗或者说红、瑟间隔的纹彩美。一时间,残阳顿显生机,不再晦涩,不再凝重。

尽管夕照逐渐逝去,暮色低垂,但诗人依旧留恋忘返,他还要继续寻找。或许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一流诗人的气性都是相通的(现代如顾城),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向黑暗向逆境挑战的欲望。白居易在第一句设定常人不敢留驻的“黄昏”这一“垃圾”时间之后,接下来又选择了“九月”这个寒意袭人的深秋,而且还是一个月色黯淡的“初三”的夜晚。它们都分别是一天、一年、一月中的低潮期。那么,诗人在黑夜里找到了什么样的光明呢?一颗颗细小的冰冷的露珠放射出来的光明!因为它们具有晶莹剔透、纤尘不染的特性,所以能在黑暗中熠熠生辉、与众不同。就仿佛是宝贵的夜明真珠。这便是秋夜之露珠才具有的清澈闪亮的品质美。(露珠和夜明珠的发光原理不同,作者意在比喻。)

那么初三夜晚的细长弯月又能带给人什么样的美感呢?力量美!就是因为它细长、弯曲,所以看上去像是一张拉满弦的弯弓,充满着蓄势待发的张力。

综合而言,水波之律动、波光之潋滟是夕阳下人的肉眼能够看到的两种外在美;露珠之闪烁,弯月之内含则是幽暗中只有心灵才能感悟到的内在美(具体由“真珠”与“弓”两个联想事物作外在的比拟)。并且,波浪和月还存在动能和势能的对比,波光和露存在反射光和自发光的对比。这四种相互交织的对立统一的美便构成了诗人眼中“可怜”(可爱)的日月天地。

《暮江吟》警示我们,在人生与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盛与衰,没有绝对的老与少,没有绝对的吉与凶,只要善于发现,只要心态积极,现实中很多平凡的事物都值得称颂和珍惜,它们都是构成完美宇宙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此时的白居易也用这首新诗展现了生命之老当益壮、炉火纯青的美。

美,或者更美……诗中二十八个文字就仿佛“大珠小珠落玉盘”,直震撼得晚生我不由流下两行热泪,多情如当年“江州司马青衫湿”。

真想一梦回到唐朝!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