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南泉法系对马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池州学院学报   作者:尹文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平常心是道”是马祖道一禅师创立的洪州宗的重要禅学思想,是禅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以南泉普愿禅师及其弟子赵州从谂禅师、长沙景岑禅师为代表的南泉法系是洪州宗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继承与发展马祖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思想的主要力量。“平常心是道”思想经历了马祖道一的创立、南泉普愿的纯化、赵州从谂与长沙景岑等禅师生活化运用的发展历程。

“平常心是道”是马祖道一禅师(709——788)创立的洪州宗的重要禅学思想,也是禅学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相结合的经典表述之一,是禅学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以南泉普愿禅师(748——834)及其弟子赵州从谂禅师、长沙景岑禅师、子湖利踪禅师、新罗道允禅师等为代表的南泉法系是洪州宗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也是继承与发展马祖道一禅师“平常心是道”思想的主要力量。

一、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

从禅学思想的角度来看,马祖道一的禅学命题主要有三个:“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

“即心即佛”主要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佛在自心。此命题早已有之,二祖慧可即有“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之言,六祖慧能《坛经》更有“自心是佛”之说。马祖继承了前人说法,并大力弘扬。《景德传灯录》卷六记载马祖对此命题的一则阐述:

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心。达磨大师从南天竺国来,躬至中华,传上乘一心之法,令汝等开悟。又引《楞伽经》文,以印众生心地,恐汝颠倒不自信,此心之法各各有之。故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又云:夫求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不取善不舍恶,净秽两边俱不依怙,达罪性空念念不可得,无自性故。故三界唯心,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景德传灯录》卷二八中记载马祖对此命题的又一阐述:

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经云:识心达本,故号沙门。名等义等,一切诸法皆等,纯一无杂。若于教门中得随时自在,建立法界,尽是法界;若立真如,尽是真如;若立理,一切法尽是理;若立事,一切法尽是事。举一千从,理事无别,尽是妙用,更无别理,皆由心之回转。譬如月影有若干,真月无若干;诸源水有若干,水性无若干;森罗万象有若干,虚空无若干;说道理有若干,无碍慧无若干。种种成立,皆由一心也。建立亦得,扫荡亦得,尽是妙用,妙用尽是自家。非离真而有立处,立处即真,尽是自家体。若不然者,更是何人。一切法皆是佛法,诸法即解脱,解脱者即真如。诸法不出于真如,行住坐卧悉是不思议用,不待时节。经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

在这二则语录里,马祖极力阐述心佛之关系,自心是佛,自心即是佛心,并一再强调“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借此提醒学人注意自心,而不要向心外驰求。不仅如此,马祖提出了“三界唯心”、“一切法皆是心法”等命题来论证心与佛、物之关系,对传统粗糙而简单肯定的“即心即佛”之说是一种丰富与发展。他这一系列之论述进一步完善了“即心即佛”理论。

“非心非佛”思想为马祖首倡。《景德传灯录》卷六载马祖关于这一命题的语录:

僧问:“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云:“为止小儿啼。”僧云:“啼止时如何?”师云:“非心非佛。”僧云:“除此二种人来,如何指示?”师云:“向伊道不是物。”

“为止小儿啼”是禅僧应机说法的比喻。马祖在这里讲“非心非佛”,从字面看起来是对“即心即佛”的否定。其实,“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在词意结构上并不对等。“即心即佛”讲的是心与佛的关系,即“心就是佛”;而“非心非佛”讲的是对心和佛二者的同时否定,也可以表述为“不是心不是佛”。因此“非心非佛”并没有否定自心是佛这一命题。马祖讲“非心非佛”实际上是对禅僧修行时执着于“即心即佛”这一教条从而企图知解的否定。禅非坐卧,更不是知解,而只能直会。即心即佛是从本体论上说的,非心非佛是从功夫论上说的,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但是,很显然,单提“即心即佛”已导致禅僧执此为教条而陷入知解,故补说一“非心非佛”来截断知解之路,但又易引起人们理解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矛盾。至此,从理论发展来看,综合二个命题而建构出一新命题就很有必要了。“平常心是道”思想正是这一思想发展的产物。

马祖对“平常心是道”思想的论述主要收录在《景德传灯录》卷二八中: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即是法界。乃至河沙妙用,不出法界。若不然者,云何言心地法门?云何言无尽灯?

这一语录是马祖针对修行问题即从功夫论提出的。他指出道不用修,而是直会。所谓直会,即是运用平常心,而非知解。平常心即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平常心”是对“非心非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但“平常心是道”这一命题并不仅仅是功夫论的,同时也是本体论的。马祖为了回避人们对心佛的执着而陷入知解之路,提出了“道”这一范畴来代替“佛”或“佛性”, 事实上,“平常心是道”内在包含了“即心即佛”的思想。

人们对“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这三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赖欧功先生认为,“‘平常心’是道同时又充当了‘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的这两个命题的中介”。 吴立民等先生认为,“道一关于‘即心即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佛性思想体系,是一完整的逻辑程式,颇有‘正——反——合’的严密性质,就这一体系本身而论,它的逻辑推演十分完整,它是道一毕生思想发展的结晶。” 从本文上述考察来看,此三个命题确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推理过程,“平常心是道”是这一过程的终点。然而,三者并不是一个相互完全否定的关系,而是在一个基础上不断建构的关系。“即心即佛”是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石,是本体论的建构。“非心非佛”并不是对“即心即佛”这一心佛关系的否定,而是对执着于心和佛的行为的否定,因而是功夫论的建构,二者并不矛盾。“平常心是道”思想既肯定了“即心即佛”关于心佛之关系(本体论)的论述,又肯定了“非心非佛”对于执着心、佛行为(功夫论)的否定,前者表现在“平常心是道”这一命题的后三字“心是道”上,而后者则表现在这一命题的前三字“平常心”上。

因而,从总体来看,马祖在本体论上继承与弘扬传统“即心即佛”思想,在功夫论上又首倡“非心非佛”,最终综合二者,创立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但是,由于人们对马祖这三个命题理解的不一致,尤其是对“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矛盾的不理解,从而徒增纷争,聚议不已。

二、南泉普愿对“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纯化及其“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南泉普愿禅师(748——834),俗姓王,自称老师,河南新郑人,因卓锡南泉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境内),三十余年未下山,弘化一方,遂被人呼为“南泉”或“南泉禅师”。南泉与马祖其他弟子不同之处在于他出家后既熟读佛经,又刻苦修行。据赞宁《宋高僧传》卷十一〈唐南泉院普愿传〉记载,他十岁出家,投密县大隈山大慧禅师受业,“苦节笃励,胼胝皲瘃,不敢为身主”。三十岁时从嵩山会善寺暠律师受具足戒。此后他研习相部旧章,究毗尼篇聚之学。又游学讲肆,学习《楞伽经》、《华严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书,得其中之要旨。后于洪州参马祖道一禅师,得“游戏三昧,顿然忘筌”。公元795年,普愿挂锡池阳南泉山,“堙谷刊木,以构禅宇,蓑笠饭牛,溷于牧童。斫山畬田,种以饶食”。太和七年(833),宣歙观察使陆亘与护军刘公同迎请普愿下山传法,一时间获得数百信徒的礼敬。太和八年(834)二十五日晨,对门人说:“星翳灯幻亦久矣,勿谓吾有去来也。”说完即去逝。835年,弟子将其全身葬于南泉山之南麓,并建塔。后获谥号“修一”,塔名“实相”。 膳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刘轲为其撰写碑文。其弟子有契元、文畅等九百余人,有史可查者22人 ,著名者有赵州从谂、长沙景岑、子湖利踪、新罗道允等,南泉及其弟子形成的南泉法系与百丈怀海一支遥相呼应,成为晚唐禅宗的一支主要势力,也是洪州宗的一支重要力量。

南泉普愿三十岁(778年)时方往嵩山受具足戒,此后又游学讲肆,因此,他参马祖之时是在778年之后。此时,离马祖去逝(788年)只有十年时间,可以说,南泉普愿是马祖晚年的弟子。但由于南泉普愿的理论素养与实践修行均很优秀,故获得马祖及其同门的尊重,与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同号入马祖之室,时称马祖门下三大士。《五灯会元》卷三〈江西马祖道一禅师〉记载: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马祖)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由于南泉修行高迈,甚至有人将他喻为马祖门下的颜回。 有学者认为,“平常心是道”是马祖晚年提出的命题,这有其道理,南泉在马祖处学到的正是“平常心是道”思想。不同的是,南泉不仅仅继承了马祖“平常心是道”的思想,而且还给予了新的诠释,一心排解马祖逝世后各种因“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带来的思想混乱,纯化“平常心是道”的思想。

在《祖堂集》卷十八〈赵州〉里,南泉正面地用“平常心是道”来教学僧:

师(赵州)问:“如何是道?”南泉云:“平常心是道。”师云:“还可趋向否?”南泉云:“拟则乖。”师云:“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云:“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也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是非?”

南泉的回答表达了“平常心是道”所包含的四层意思:一是平常心就是道;二是平常心是不可拟之心;三是道不属知不知,超言绝相;四是“平常心是道”的境界犹如太虚,廓然荡豁。这四次意思中,一、二、三层在马祖那里就已发明,马祖说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是第一层意思,说平常心是无造作等即是第二层意思,说“非心非佛”思想即是说道超言绝相、不可在解是第三层意思,但马祖说得不及南泉明白、直接、有力。第四层意思当是南泉自家体贴出来的境界,马祖似无此等语。

南泉对“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纯化表现在他对一系列范畴的重新诠释上。首先是对“道”这一范畴的诠释。“道”本是道家词汇,佛教初入中华时,翻译者在格义时多用“道”来译“佛性”、“般若”等词。后来人们直接用音译“般若”或“佛”,而“道”遂被抛弃。但在禅宗中,各代祖师常常用到此词来指佛性、真如,如《信心铭》第一句即是“至道无难,唯嫌拣择”,马祖也常用此词。只是在南泉以前,“道”与“佛性”、“佛”等词常混淆使用,人们更多使用后者。南泉所做的工作即是要把这种情况颠倒过来,贬抑“佛”这一词,抬高“道”这一词,把“道”作为唯一指代至高原则与境界的词。如《祖堂集》卷十六〈南泉〉记载:

师(南泉)每上堂云:“……只如五祖大师下,有五百九十九人尽会佛法,唯有卢行者一人不会佛法,他只会道。直至诸佛出世来,只教人会道,不为别事。……大道无影,真理无对。等空不动,非生死流;三世不摄,非去来今。”

这里,南泉把“会佛”与“会道”对立起来,只承认“会道”,而不承认“会佛”,其目的自是“佛”这一词语容易使人陷入“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的聚议之中,因此不如舍此词而息此纠纷。进一步,南泉把原来“佛”所指称的内容归于“道”,“大道无影,真理无对。等空不动,非生死流;三世不摄,非去来今。”这是南泉的一个创举,客观上促使了禅宗的进一步中国化。“道”之最高地位之确立,对禅道之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要否定“佛”是不容易的。因此,南泉还得对“佛”诸词作进一步的诠释。这表现在他继承与误读马祖“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命题上。在马祖的语录里我们找不到“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直接表述,只有“非心非佛”与“不是物”的间接表述。查阅《景德传灯录》全书,“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除在伏牛自在语录中出现过一次,其余均由南泉普愿禅师说出。可见,“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主要是南泉的禅学命题。南泉几次提到这一命题,有一次说是“江西老宿”说的,他只是转述,这反过来或可证明这一命题确实首先由马祖提出,但可以肯定,马祖这一命题没有象“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那样受到其弟子的普遍关注,南泉才是这一命题的真正继承与发展者。南泉反复强调“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实是对马祖“非心非佛”与“不是物”这两个命题内涵的综合与纯化。南泉遇到了马祖同样的问题,即人们对心佛的执着,唤心作佛,认智为道。南泉曾批评地说:“如今多有人唤心作佛,认智为道,见闻觉知,皆云是佛。若如是者演若达多,将头觅头,设使认得,亦不是汝本来佛。若言即心即佛,如兔马有角;若言非心非佛,如牛羊无角。你心若是佛,不用即他;你心若不是佛,亦不用非他。有无相形,如何是道?所以若认心决定,不是佛;若认智决定,不是道。” 因此,南泉才反复地强调“不是心,不是佛,不是道”,因为“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更能直接明了地表达不要执着与心、佛、物的思想,更能截断意识卜度,知解之途,又可以避免“非心非佛”与“即心即佛”因字面相对而造成的思想混乱。

其实,南泉所反复强调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并不只有马祖“非心非佛”与“不是物”两命题的内涵,南泉为了凸显“道”而对心、佛注入了全新理解。《古尊宿语录》卷第十二〈池州南泉普愿禅师语要〉记载:

曰:“即心是佛既不得,是心作佛否?”师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情计所有,斯皆想成。佛是智人,心是采集主,皆对物时,他便妙用。大德!莫认心认佛,设认得是境,被他唤作所知愚。故江西大师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且教你后人恁么行履。今时学人披个衣服,傍家疑恁么闲事还得否?”曰:“既‘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和尚今却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未审如何?”师曰:“你不认心是佛,智不是道,老僧勿得心来,复何处著?”

南泉把佛看成是智人,心看成是采集主。如此一来,心佛皆成一物,“皆对物时”,落入因果之中,因而必须否定。南泉对心佛的否定是如此地彻底!相反,其对“道”之肯定也是十分彻底,如前所引,“道”既无形(“大道无影”),也无对(“真理无对”),无生无灭(“非生死流”),不落因果,超越三世轮回(“三世不摄”),超越时间(“非去来今”)。

另外,南泉提出了“冥会契通”、“直会其道”、“息心达本源”等修行方法,这是其“平常心是道”思想的一部分。马祖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南泉继承了这一点,一方面教学僧保持不拟之平常心,另一方面教学僧不依傍,“道通不是依通”,做个“毕竟无依自在人”,从而做到“直会其道”。值得注意的是,马祖曾教人“识心达本源”,而南泉教人“息心达本源”,这一细微之区别表明马祖更多关注其“即心即佛”理论,而南泉更多注重“平常心是道”理论。

南泉通过其创造性的努力,将“平常心是道”思想从马祖“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的聚议中纯化出来,心、佛被其一一否定,而“道”得以绝对凸显,因而十分彻底。克勤圆悟对此十分赞赏,认为其思想十分透脱,他在《题南泉和尚语要》中说:

老师真体道者也,所言皆透脱,无毫发知见解路。只贵人离见闻知觉,自透本来底,方得自由。若着法报化,便是依他,无自由分。是故发明卢行者不会佛法,只是体道,所以得衣钵。此皆过人行履处,千万人中难得一个半个,真药石谛当,直贵无事行履处也。

三、南泉弟子对“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生活化运用

南泉弟子九百余人,名僧辈出。“赵州禅”风行天下;新罗道允回国后,与折中创师子山派,为新罗禅门九山之一;长沙景岑、子湖利踪,白马昙照皆主化一方。本文只以赵州从谂、长沙景岑两人为代表分析他们对“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总体来说,“平常心是道”思想经南泉之纯化,理论建构已基本完成。南泉弟子所作的工作就是将此理论运用于实践,落实到生活之中,将其生活化,大胆运用和开发“平常心”,形成所谓的“生活禅”。这一“生活禅”主要表现在生活处处皆禅机,禅机即在生活中,用平常心去生活,在生活中悟禅。作为禅师,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接人接机。南泉已有这一端倪,如《五灯会元》卷三〈南泉普愿禅师〉记载两则语录:

一日,有大德问师曰:“即心是佛又不得,非心非佛又不得。师意如何?”师曰:“大德且信即心是佛便了,更说甚么得与不得。只如大德吃饭了,从东廊上西廊下,不可总问人得与不得也。”

师在山上作务,僧问:“南泉路向甚么处去?”师拈起镰子曰:“我这茆镰子,三十钱买得。”曰:“不问茆镰子。南泉路向甚么处去?”师曰:“我使得正快!”

南泉用日常生活之吃饭、茆镰子接引学人,此乃平常心之运用,“生活禅”之发端。但南泉对“平常心是道”的生活化运用并不很多,相反,他有时还出惊人之语,作惊人之举,如有名的“南泉斩猫”、“向异类中行”等。到其弟子赵州与长沙等人那里,理论的建构已很少,他们很少有如马祖、南泉那样大段大段的理论性的开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以平常事开启学僧的平常心,由此引领学僧悟“平常心是道”之理。

赵州从谂禅师,住河北观音院(今柏林禅寺),谥真际禅师。赵州从谂悟得南泉“平常心是道”之旨,将“平常心”运用得不粘不滞,极尽其妙。他以平常心说寻常语,以平常心行寻常事,少有死板的面孔和冷硬的言语,一切都是活泼泼地无拘无牵,形成了特有的“赵州门风”。今举几则语录:

1、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曰:“和尚莫将境示人?”师曰:“我不将境示人。”曰:“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庭前柏树子。”

2、有僧问:“如何是赵州?”赵州答:“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3、问:“外方忽有人问,赵州说什么法,如何只对?”赵州答:“盐贵米贱”。

4、学云:“未审和尚还修行也无?”师云:“着衣吃饭。”学云:“着衣吃饭寻常事,未审修行也无?”师云:“你且道我每日作什么!”

5、师示云:“老僧此间即以本分事接人。若教老僧随伊根机接人,自有三乘十二分教接他了也。若是不会,是谁过欤?已后遇著作家汉,也道老僧不辜他。但有人问,以本分事接人。”

6、问:“学人去南方,忽然雪峰问赵州意,作么生对?”师云:“遇冬则寒,遇夏则热。”

7、问:“承闻和尚亲见南泉,是否?”师云:“镇州出大萝卜头。”

8、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

9、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云:“吃粥了也未?”云:“吃粥也。”师云:“洗盂去!”

赵州以本分事接人,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接机,在其语录中比比皆是。从以上几则即可窥斑见豹。其中“庭前柏树子”、“东门、西门、南门、北门”为眼前之物,“盐贵米贱”、 “着衣吃饭”、 “遇冬则寒,遇夏则热、“镇州出大萝卜头” 、“吃茶去”、“吃粥”、“洗盂去”为日常生活中之事。而赵州却运用得灵活巧妙,或用之截断学人之分辨之心,或引领学人回归当下生活,在吃茶洗盂中参禅。虽然赵州的有些回答看上去答非所问,其实他仅仅是要告诉学僧不要向平常生活之外去寻佛觅道,道即在生活之中,即是生活之事。赵州无疑是“平常心是道”禅理生活化运用的杰出代表。

长沙景岑禅师,人称岑大虫,谥招贤禅师,住长沙麓苑(今麓山寺)。长沙虽不及赵州,但其对“平常心是道”禅理之运用同样灵活。下列三则语录即可见其一斑:

问:“如何是平常心?”师云:“要眠则眠,要坐则坐。”僧云:“学人不会。”师云:“热则取凉,寒则取火。”

问:“有人问和尚,和尚则随问答话。总无人问时,和尚如何?”师云:“困则睡,健则起。”僧云:“教学人问什么处领会?”师云:“夏天赤骨身,冬天须着被。”

问:“向上一路,请师道?”师曰:“一口针,三尺线。”曰:“如何领会?”师曰:“益州布,扬州绢。”

长沙景岑对学僧之问也是作日常生活的处理。在长沙,“平常心”即是人之自然之心,要眠时眠,要坐时坐,热时取凉,寒时取火;无人之时,则过着自在的常规生活,困时睡觉,健则起床,夏日少穿衣,冬日多盖被;这比之马祖、南泉用理论接机(如讲无造作、不可拟议)的抽象而言,则显得多么具体,多么活泼,多么生活化!而所谓“一口针,三尺线”,“益州布,扬州绢”同样是在引领学人回归当下生活,立处即真,当下即佛,无需向生活之外寻求。

“平常心是道”思想经由赵州从谂、长沙景岑等禅师的生活化运用,由抽象的理论走向了具体活泼的生活实践,使禅宗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接近道家之顺从自然的“无为”与儒家之“极高明而道中庸”思想,更加合乎中国“一个世界”的传统——即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终极理想——因而更加中国化。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