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
胎息是道家修持的高级境界,历来受到炼丹家的重视。但是,对胎息的内涵,一直存在不同的理解。为此,对胎息作一番系统的考察和研究便很有必要。
一、胎息释名
胎息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方术列传》:“方士王真能行胎息食方”, 但最早给胎息作出解释的是东晋的葛洪。他在《抱朴子内篇·释滞》中说:“得胎息者不以口鼻嘘吸, 如在胞胎之中, 则道成矣。”从后文所述方法看, 抱朴子是把吸气后的闭气,同胎儿的不以口鼻呼吸作类比, 并以此称之为胎息。但早此的《胎息经》却与抱朴子的说法不同。《胎息经》,《道藏》又作《高上玉皇胎息经》,作者及成书年代已无考,《抱朴子·遐览》中即有著录,可见其成书当早于东晋时期。此经虽没有说明胎息名称的由来,但从该经陈述的内容看,显系指呼吸深长,神气合一,纳气丹田的一种方法。后来不少炼功家据此对胎息一词作了种种与抱朴子不同的解说。
一种解说是,将抱元守一、神气相守的柔缓呼吸,同胎儿的“母呼亦呼,母吸亦吸”那种纯静、安详、自在之态相类比,认为“ 静极纯阳日长”,“ 故欲专气致柔如婴儿”(《胎息经疏略》);认为“胎息者,如婴儿在母腹中十个月,不食而能长养成就,骨细筋柔,握固守一者”(《太清调气经》) ;认为“胎息者,如婴儿在母腹中,气息自在也”(《修真秘要》)。另一种解说是,将柔缓的丹田呼吸(吸从脐吸,呼从脐呼)同婴儿的通过脐带呼吸相类比。《云笈七签》说, 丹田呼吸“如婴儿在胎以脐相通”,故谓之胎息。《脉望》还从丹田在炼功中的重要性作了进一步说明:“丹田,性命之本,道士思神,比丘坐禅,皆聚真气于脐下,良由此也……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丹田为气之本源,圣人下手之处,收藏真一所居,故曰胎息。”再一种说法是,将气沉丹田的深长呼吸同婴儿在胎中“取气于脐管(深长) ”相类比,说真人“其息深深”,“老子所谓复归于婴儿者,胎息之谓也”(《灵剑子导引子午诀注》);说“儿在胎中,无吸无呼,气自运转。养生者呼吸绵绵,如儿在胎之时,故曰胎息”((《养生四要》) 。
综上所说,《抱朴子》所说的胎息和以《胎息经》为代表所表述的胎息,显然是两种全然不同的呼吸状态。《抱朴子》的胎息,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闭气的状态,它属于闭气法范围,而《胎息经》的胎息,则是一种自然的丹田呼吸状态。应该说,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胎息。早于《抱朴子》的《胎息经》没有对胎息的名称作过解释,但后代炼功家根据《胎息经》表述的内容和具体炼功体证,认为所以取名胎息,是因为柔细深长、悠然自在的丹田呼吸,同婴儿在母胎中通过脐带呼吸的神态相似。这样的理解是准确的。这种解释同道家始祖老子“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的说法,是一致的,并且显然是受到它的启示和影响。
二、胎息的特点
胎息是炼功高度入静时的一种特殊呼吸状态。
它有下述四个特点:
1. 呼吸柔长细缓,若有若无。经过收心敛神,神息相依,气沉丹田等修持之后,主体形成了柔长细缓的腹式呼吸。《胎息铭》说,“吐唯细细,纳唯绵绵”,正准确地表明胎息时的气息流动状态。
2. 神息相依,神气合一。在收心敛神之后,逐渐做到神息相依、神息相抱乃至神气合一,这样便会达至胎息状态。《胎息经》说, 修习胎息要“固守虚无,以养神气”,“若欲长生,神气相注”,相注之法则是“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胎息经疏略》谓胎息时“令能专气抱神,如婴儿然,则一团纯阳,还老返童长生也”。它们都强调胎息时的神气合一状态。
3. 丹田呼吸。在收心敛神、神息相依之后,主体便逐渐形成丹田呼吸。丹田呼吸有别于一般的口鼻呼吸,它要求意守丹田,呼吸皆行于丹田。这是腹式呼吸的一种表现。《摄生三要》说,胎息“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如在胞胎中一般。故实现呼吸注意点从口鼻到丹田的转移,也是胎息的重要要求。
4. 伏气结胎,内气氤氲。经过收心敛神、神息相依并形成了丹田呼吸之后,丹田部位会逐渐出现气感,随着气感的不断增强,还会出现活跃的气团。此时修习者的呼吸与内气活动完全凝结在一起,不分彼此,好像是丹田在呼吸,又好像是内气在跃动。《胎息经》说:“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道真集》说:“止有一息,腹中旋转,不出不入,名曰胎息。”《玄微心印》说:“须知伏气黄庭,即胎息之法。”他们说的都是这种内气和呼吸之息凝结一起的状态。
据此,可以说:经过收心敛神、神息相依的修炼,逐渐形成柔长细缓、神气合一的丹田呼吸,最终实现伏气结胎、内气氤氲的状态,这便是胎息。
三、闭气不是胎息
目前此较普遍的看法是将胎息分为两类, 一类以《抱朴子》的胎息术为代表, 其核心部分是闭气;另一类以《胎息经》、《胎息精微论》为代表, 其核心部分是神气合一、丹田呼吸。实际上《抱朴子》胎息术应属于独立的闭气法, 同《胎息经》为代表的胎息法, 存在重大区别, 二者缺乏最基本的共同点。将《抱朴子》胎息术列为胎息法一类,是很大的误会。
《抱朴子》说:“得胎息者, 能不以鼻口嘘吸, 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初学行气, 鼻中引气而闭之, 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 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 常令人入多出少, 以鸿毛着鼻口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 久之可以至千, 至千则老者更少, 日还一日矣。”显然,《抱朴子》是将停息闭气和婴儿在母胎中未行鼻口呼吸相类比, 因之称为胎息。但胎儿依靠脐动脉和脐静脉同母体进行气体交换, 依然不断进行吸气和吐气, 所以将闭气称为胎息十分勉强。汉晋时代, 已经出现行气、闭气修炼法, 葛洪跟从祖葛玄学的, 显然就是当时流行的行气、闭气法。因为葛洪将自己修炼的闭气法称之为胎息, 所以后人便不断仿效, 创编出许许多多以闭气为核心兼及意念存想活动的方法, 并都称之为胎息法。如《胎息真仙章》(《太清中黄真经》) 所授功法,便是以闭气为大要, 并结合存想活动的;《云笈七签》收录的《胎息口诀》,则是一种闭气结合导引、存想、内视的综合功法。
相传为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所著的《胎息精微论》,曾对胎息时行闭气提出严厉批评。文中说:“今之学者或传古方,或受非道,皆闭口缩鼻,贵其气长,而不知五脏壅闭,畜损正气,殊非自然之息。此繁劳形神,无所益也。”又说:“若抑塞鼻口,拟习胎息,殊无此理。”这是因为闭气法同胎息法是两种全然不同的修持方式, 它们各自通过独特的手段来激发体内气机, 各有自己的优势和功效。如果想通过神气合一、丹田呼吸来实现伏气结丹的胎息状态, 那就不适宜强行闭气。司马承祯从这一角度提出劝诫, 是有道理的。苏轼谈炼胎息的体会, 也很能说明问题。他在写给其弟苏辙的信中曾指出,“养生之方, 以胎息为本”,但他觉得炼胎息时,“气若不闭,任其出入,则眇绵洸漭,无卓然近效”;“若闭而留之,不过三五十息, 奔突而出, 虽有微暖养下丹田, 益不偿于损, 决非度世之术”。他想在以《胎息经》为代表的柔缓细长呼吸法,和以《抱朴子》为代表的“胎息术”实为闭气法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他说,“云闭气于胸膈中令鼻端鸿毛不动,则初机之人安能持三百息之久哉! 恐原不闭鼻中气,只以意坚守于胸膈中,令出入息似动不动,氤氲缥缈,如香炉盖上烟,汤瓶嘴吸上气,自然出入”;又说,“遇欲吸时不免微吸;及其呼时……微微自出尽,气平则又微吸。如此,出入原不断”。苏轼的这种变通之法, 实际上已经不是《抱朴子》的“胎息术”( 即闭气法) , 而是接近于《胎息经》一类的呼吸法了。这是因为上述两种方法之间, 根本无法找到契合点。他后来在《上张安道养生诀论》中, 便不再提上述这种变通了的“胎息法”, 而是竭力推荐闭息,说自己“近来闭得渐久,每闭百二十至开,盖已闭得二十余息也”。
总之,闭气和胎息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区别,二者之间缺乏最基本的共同点:
1. 闭气无息,胎息有息(微息)。闭气是带有一定强制性的非自然态的停止呼吸,它在一定时限内阻断气息进出;而胎息则是深度松静下的自然呼吸,它持续进行柔长细缓的气息交流。闭气时一方面保持了深吸气时的态势,另一方面又进行了忍气,不使气流进出,这样既维持了肋间肌和膈气较强的张力,又增加了内压力,闭气正是通过这种较强的张力和内压力,影响全身的血脉和内脏器官,从而催逼内气萌发和运行的。胎息则是通过神息相依、神息相抱的丹田呼吸,来实现伏气育丹。这是两者最基本的区别。
2. 闭气时的注意点在胸膈,胎息时的注意点则在丹田。闭气是在深吸气后进行,深吸气时,除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外,辅助呼吸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背肌等) 甚至咽喉肌、鼻翼肌也参加活动,而闭气时,则要在一定时限内维持这种吸气时的态势,故作功注意点自然会落在胸膈部位。胎息则不同。胎息是一种微细柔缓的丹田呼吸,它要求纳气和吐气都在丹田进行,故其注意点便落在丹田。
3. 闭气有念, 胎息无念。闭气是人为的阻断气流进出,虽然此时已停止吸气,但吸气肌仍保持原来的态势,仍有较大的张力,所以心理上有相对的紧张度,并出现控制吸气时态势的意念活动;加之有些功法还结合存想,更使意念活动增强。这样,入静度相对说就要浅一些。而胎息则是深度寂静,完全没有意念活动, 表现了气息绵绵、神气合一、高度宽松的态势。因此,入静度就深得多。
4. 闭气是依靠相对延长停止呼吸的时间,逐渐找到闭气和放松肌体的平衡点,来实现功境的优质化,来提高作功的效率。也就是说, 闭气时一方面要保持吸气时的态势,相对延长停止呼吸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要始终保持松静的心态,两者如能保持平衡,则不但可提高功效,还能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胎息则是依靠不断弱化气息和元神的活动,逐渐找到神、息、气(内气) 的结合点,来实现功境的优质化, 来提高作功的效率。胎息时要让丹田呼吸、凝神气穴和伏气结胎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出现元神恍恍惚惚,气息细细绵绵,内气氤氤氲氲这样一种优质的功态。实现这样的功态,将会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
综上所述,闭气和胎息是两种存在重大区别的修炼方法。《抱朴子》胎息术,显然应归于闭气法一类。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