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不抱怨的世界》:紫手环不是万能的
如果你最近看到有人戴了紫色的塑料手环,不要奇怪,这个人很可能正在进行一项名为21天“不抱怨”的自我修行。这项由美国牧师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发起的活动,现在已经有80个国家、600万人正在参与这项活动。方法很简单,当参与者发现自己抱怨时,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21天戴在一只手上为止。
按照鲍温的说法,当人们抱怨时,所想到的都是负面、灰暗的东西,目的无非是获得周围人的同情、获得心理满足或者推卸责任,实际上是在召唤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而如果我们不抱怨,总是从正面来看待事物,那么事情就会向健康、有利的方向转化。
看过澳大利亚人郎达·拜恩《秘密》的人,肯定会觉得这个观点似曾相识。从总体来看,《不抱怨的世界》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看做是《秘密》的姊妹篇,同样强调吸引力法则的重要性,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现实;同样是在讲述观点的同时,引用名人名言来作为佐证,当然还有大量的事例,即让按照作者的方法取得成效的人现身说法,证实其方法的有效性。
无意义的抱怨让我们浪费了时间、虚耗了情绪、恶化了人际关系。如果把这本书看做是提醒读者应该注意控制情绪的书去读可能更合适些。但是,如果以为不抱怨、只从正面看事物就可以求仁得仁,则未免把我们的世界和人生都简单化了。抱怨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过多的抱怨并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变化。但是,如果没有用户的抱怨,生产商可能还会以为自己蹩脚的产品非常完美;如果没有公众的抱怨,政府官员也许只会坐在办公室看报纸,而没有动力去改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抱怨实际上也是像压缩弹簧一样紧张的现代人发泄情绪、减轻压力的常用方法。作者列举了很多因为参与不抱怨活动而境遇改善的人,但是这毕竟只是参与者中很少的个案。
作者还强调说优秀的人都不抱怨,我想这未免也有些言过其实。抱怨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抱怨看成了问题的答案。积极的态度、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这些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个人努力、良好的心态和人际关系,还需要很多外在因素的配合。对于大多数人,需要引导的是少一些自怨自艾,多一些在情绪宣泄之后的奋起。如果认为仅仅戴上紫手环,21天不抱怨,就会心想事成,则未免有些天真。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