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日常法师:《论语》(一)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日常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开讲《论语》的主要目的

讲《论语》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文化得背景跟我们学佛做人得根本意趣,我在这里主要就是希望由这个地方,引发大家一点兴趣。真正的儒家的思想,《四书》上面的真正道理,我们眼前懂得很有限,但是如果我们肯去实践,脚踏实地照着去做的话,一步步去做的话,那将来我们渐次深入的。本质上的儒家基本精神,他是偏重于告诉我们:你必须从实践上面,换句话说,实践上身体力行去做,你只要去做,那自然将来你会渐次的明白,否则的话呢?就是讲很多道理,讲那个道理也没太大的用场。这是儒家的基本精神。

那么通常我们中国人讲做学问,这个儒家讲的所谓“学问”跟我们现在的“学问”他有很大的基本的差别。现在我们的学问主要偏文字,啊!你文章写得很好,能说善道,这个叫做学问;那儒家,古人所讲的学问,这是末流。什么叫末流?枝末。不是不要它,枝末。比如说一棵树,那根本最重要,那根本伤掉了,那个树一定会死的,枝末断掉一点没什么关系。有了根本以后,如果光溜溜的一个树干那也不行,那的确那个树要长得好的,要有那树干、树枝、树叶,那么这样子才是圆满的。所以这个文字、文章不是说不要,要的。这个是他主要的,从根本上面生起来,又回过头来辅助那个根本。所以那个《论语》上面有几句话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你那个行为呀,你要照着身体力行,你觉得你的条件还够,做这种事情以外,精神也好,时间也好,有余,那才去学文。那文要干什么呢?“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学了这个文以后,扩大你的生活圈子,以文会友,不仅仅在家人,在家里面是孝悌,这是一切的根本,于是是你学了这个文呢?可以广泛地接触,这个接触不是说,大家今天去玩一玩,那世间来说是吃喝玩乐,不是哦,这个是说“以友辅仁”,有了那个朋友去切磋琢磨,使得我们这个“仁”,对儒家的根本,才能够啊,继续不断地使他增长。

儒家的基本做法

所以在这个地方啊,学文的根本在哪里呢?这个中心,儒家也并不很明白地告诉我们,那为什么不告诉呢?实际上,说得简单一点,告诉了也没有用。比如我们现在讲佛,讲了半天,我们只是说,我们相信佛,那佛到底是什么?我们无法了解。但是假定我们照着它去实践,一步步去做的话,总有一天,不但我们自己会了解,我们也能够自己成佛。

这个地方我们先了解儒家的基本做法,现在呢?先求了解,他了解也是一件蛮重要的事情,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他有很大的错误在这个里头。人必须去实践当中,然后才能够了解,最开始的时候应该有个最基本的,启发他的好乐,这个需要的。就是说,到这里啊,为什么要来呢?大家好高兴的来,来了以后大家实际上慢慢地在接触、学习当中才会知道。这里我是举一般的情况来说。

《孝经》跟《四书》是儒家的最基本思想,看看这些,对我们究竟的意趣何在?

相关链接:

日常法师:《论语》(一)

日常法师:《论语》(二)

日常法师:《论语》(三)

日常法师专栏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