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人文杂话>>正文内容

早早见了性,你愁这命不立?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4日
来源:中国道教   作者:梁崇雄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龙门心法》,这本书名有点像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笈的书,其实是王常月祖师于清康熙二年十月在金陵碧苑传戒时给戒子讲经说法的开示,由其弟子邵守善、詹守椿记录下来,共有21个专题,又名《碧苑坛经》。常月祖师悯念世人愚迷,爰开戒律,让大众能够“弃暗投明,直入清虚之路,改邪皈正,径登中正之门”,又恐劣根浅智,不能解悟妙典真经,于是“常言直说”,也就是用很直白的话把修真的奥妙很浅显地说出来,“拨转迷心,挑开慧性”。这本书历来受到老修行的重视,后人评价其“精粗毕具,内外交修,诚求道之阶梯,修真之捷路,果能身体力行,自可直窥奥妙”。

全真北宗传统上主张“先修性,后修命”,常月祖师继承了重阳、七真以来的家风,把心性的修炼列为头等之事,他说:“我请大众密密行功,不要去着意修色身,且去那正经生死上修法身,若能密行降心耐性之功,早早见了性,你愁这命不立?”他把色身比作房屋,把法身比作房子的主人,认为“主人有宝,何愁房子不齐整,主人若有病要死,或是惹了祸,招了灾,套去了,你那齐整房屋,却与谁住?”再者,“色身有租的房子,不是买的,主人去后,还归泥土,分还地水火风四大也,若能密密修成个不着相的真法身,岂愁这色身不会安顿一个好去处么?”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我们修道的基础在于修心性,而着相地修其他外在的东西并不是修行的正路。

修心性的第一步要“皈依三宝”。大家都知道,道教徒入门就是先皈依“道、经、师”三宝,而且每天早晚还要在像前口诵礼拜,常月祖师正是看到大众将之视为泛常,并不曾嚼破皈依端的,所以毕竟沉迷邪法,不免轮回,于是又开示了皈依“真三宝”。他说:“所说真三宝者,皈依意,使念无生灭,则道宝可得而明;皈依心,使机无障碍,则经宝可得而悟;皈依身,使眼无见,耳无闻,鼻无嗅,舌无尝,手无妄动,足无妄行,不染邪淫秽污,躬行苦行,劳其筋骨,饿其饥肤,隳其肢体,舍其形骸,则师宝可得而感矣。有能感动师慈,传经授道者,必自己皈依自己之身、心、意,为真三宝也。”为什么这么重视“身、心、意”呢?如果我们身上的耳目,不能够忘记曾经的见闻,这样不是沉迷于色,就是着意于声,声色尚存,则身不真,身不真如何能够感动明师呢?如能身持端正,心养灵根,意合真常,则念念虚空,湛然泰定,名为皈依三宝了。皈依三宝以后,身固则精全而体健,心灵则气清而慧通,意诚则神凝而性现,精气既定,神智变化,玄妙不测。那么如何皈依身、心、意呢?常月祖师又分别作了开示:

第一,关于身,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这个身虽然是父精母血交姤成形,具有各种功能,但却不是常久良善之物。如果善用它,就成仙成佛,成圣成贤;不善用它,就会成魔成怪,成鬼成畜生。我们“既已出家,欲超生死,必须发心,皈依此身,方为妥当。不然,则六根外用,三毒内生,万祸千灾,九魔十难,皆由身起,如何能够修行入道?”皈依身,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行持戒律”,只有自觉地通过戒律和行住坐卧四大威仪的约束,收服狂骸,使耳不听声,目不视色,庄严妙相,端正慈悲,将我们的狂身变为法躯,这样师宝就可以皈依了。

第二,关于心,人的这个心又比这个身更加险恶异变,不可测度。要皈依此心,须明白此心,亦非良善之物,贪声好色,犯法遭殃,一切不好的果报都是由这个心招来的,“若欲修行,不自皈依此心者,岂能悟透玄机,得明正法?”皈依心的方法,就是“持戒入定”,好比烈焰熏烧,非水不能灭火,这个定就是水,专制狂炎,当心中无明火发之时,就需要定来灭这火了。“心火正炽,定水潜降,化烈焰为慧风,变无明为良知,转色声为空虚,改灾难为吉祥,移祸因为福果,解冤孽为眷属,消劫运为玄风,俾凶恶为贤良,使淫奢为诚朴,去愁苦为欢喜,疾病瘥痊,饥荒丰稔,鬼魔消灭,仙佛现前,迷而复悟,枯而更荣者,皆是定力也。”当我们做到心平气定,气定心明时,这样经宝就可以皈依了。

第三,关于意,人的意念可谓“神通不测,或往或来,变化多端,倏生倏灭,如龙如虎,不可擒拿,如影如风,不可把捉,无形可见,无声可闻,耳不能听,目不能视,口不能说,鼻不可嗅,舌不能尝,心不能知,奇幻诈伪,千谋万虑”。善用它,可以成真入圣;不善用它,就会流浪欲河,沉沦苦海,永无出期。“欲修大道,若不皈依此意,必难安定。”皈依意,必须“慧光明照”,就是以我们的智慧明了觉悟,“一念未动之前,定水澄清;一念已萌之际,灵光不昧。”只要我们做到一念纯真,就“上可通天,下能格幽,鬼神失色,日月失明,造化失权,阴阳失机,妖魔遁迹,世界真空”,这样道宝就可以皈依了。

总而言之,“身不皈依师宝,则放纵凶强;心不皈依经宝,则昏迷暗昧;意不皈依道宝,则偏邪不正。不正则失中,失中则慧光不生,定力不固,戒行不严,神不能凝,气不能聚,精不能动,意不能诚,心不能明,身不能修矣。”常月祖师将“身心意”与“道经师”、“精气神”、“戒定慧”等三宝概念融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修性证道之理论,指导着道门弟子的心性修炼。

皈依三宝,只是修性工夫的入门,接下来还有许多工夫要做,如需忏悔以往所犯的种种罪业,断除认识上的障碍,舍绝一切爱缘牵缠,严格地持守戒律,清静自己的身心,求师问道,参悟玄微,报答所承受过的恩德,要立大志,发大愿,阐教弘道,济度众生,最后达到智慧光明,神通妙用,了悟生死,功德圆满。

常月祖师得了丘祖以来六代秘传的大乘妙道,无上心法,他意识到要振兴教门,匡正人心,必须将之公开广泛地传播出去,让更多尚且执迷不悟的人也有机会闻经悟道,因此他制定了三坛大戒的规范,通过传授戒律,也同时开示弟子后学如何去修心炼性,做一个合格的道教徒。

常月祖师讲的一个故事:有一戒子,自云受戒后,忽遭魔难,开斋破戒,无所不为。一日,夜间梦到阴司,遭到一鬼卒的喝骂,那鬼道:“前日诏书分付,凡修道持戒之人,命终之日,许具衣冠进去。有光明者,从正门进;光小者,东角门进;无光者,革除戒名,锁械西角门外,按牌赴审。你这道人,又没有光明,一团黑气,与我一般,混充道人,快走快走。”一手执铁棍打来,戒子惊醒,明明记得,随即翻身下床,净了面手,取火焚香,大生恐惧,悲哀忏悔,痛改前非,精严不怠。忽一日梦游地府,仍系向日所游之地,见执铁锁铁棍的鬼卒跪道:“请问仙长,要到何所?”戒子回言:“我因云游到此,不敢惊动大王,就此回去。”那鬼卒言:“大王有例,凡有戒行光明仙长到此,须到茶厅,先请坐下,问下名号登簿,以便稽查。”戒子回言:“并无公事,不坐罢了。”随即回身,忽然出境,因向大众告知:“前游被鬼打骂,后游跪接问名,本系一心之进退,即有两样之看承,岂非一悔前非,依然本相,鬼神之道,可不怅哉!”

由此可见,修道关键在修心,心正则气清神明,是宇宙间顶天立地之人,到此时也不枉进道门一场了。相反的话,身为一个道教徒而不知修心,自己尚且心不正,行不正,更别说去正人了,那么你干再多的事业,也只是徒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