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绍隆佛种 续佛慧命—广东省佛教教育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1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0多年的佛教发展史可谓一部佛教教育史,佛教之所以能绵延至今,薪火相传,与一代代佛门弟子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在佛教教育事业上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广东是较早传扬佛法之地,三国时期便有梵僧前往讲经说法,其后历代都不乏高僧大德在此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特别是六祖慧能在广州光孝寺落发受戒,开演东山顿悟无上妙门后,“南宗顿悟禅法”被争相参学,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开创了广东佛教教育的新时代。从此以后,岭南僧众几乎都以南宗禅为依归,针对不同时代众生的机缘,不断推陈出新,开创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

近代以来,广东佛教教育一路艰难,坎坷前行。据文献记载,民国初年,广州、梅县等地都曾筹办过佛学院,但都因各种原因很快夭折。1933年,太虚大师在潮州创办岭东佛学院,也因多种挫折最终停办。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广东佛教教育才得以重新起步。1983年,韶关南华寺举办僧伽培训班。1988年,汕头市开办僧伽培训班。此后,广东多地都相继设立佛教培训中心,开办各类短期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岭东佛学院于1991年复办,云门佛学院于1992年创办,尼众佛学院于1996年创办,曹溪佛学院于2000年创办,至此,广东形成了以4所佛学院为主体,各类短期培训班为辅助的佛教教育体系。4所佛学院提出了各自的办学宗旨。岭东佛学院以“学修一体化,学院生活丛林化”为办学方针,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住持正法,续佛慧命”为院训,坚持“三学为纲,修行第一”的原则,始终把学僧的品德修持放在整个教学的首位。曹溪佛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学修并重,教证合一。借教悟禅,振兴佛教”,将培训4类人才(如法修行人才、弘宗演教人才、寺院管理人才、护持寺院人才)作为曹溪佛学院培养人才的方向目标。云门佛学院以“藉教悟宗,农禅并重,学修并进”为办学宗旨,坚持农禅并举的家风,让法师和学僧一起出坡(劳动),动手劳作。广东尼众佛学院以培养爱国爱教,具有一定的佛学水平和文化水平,以及寺庙管理能力的青年尼众僧侣与弘法人才为办学宗旨,坚持“解行相应”的教学方针,实行“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的教学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对全国佛教教育来说,广东省岭东、曹溪、云门和尼众4所佛学院虽起步较晚,但由于有着禅宗修学的传承历史,以及近现代的佛教教育经历,再加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短短的十几年已成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培养和输送了千余名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优秀僧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佛教僧才青黄不接的局面,比较好地适应了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曾告诫全国佛教界:“佛教当前的任务,第一是培育人才,第二是培育人才,第三还是培育人才。”佛教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佛教事业的兴衰成败。有僧住世,代佛宣化,方可使法轮常转,灯灯相续。时不我待,广东佛教教育事业还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崇高的责任感担负起培育高素质佛教人才、振兴佛教事业的神圣使命。当代高僧佛源老和尚曾为云门佛学院撰写院歌,现抄录如下,以此作为本文结语:

大觉欣开选佛场,普天花雨散华藏。

三车虚设怜诸子,火宅同离赴乐邦。

衣里明珠当自悟,如来家业勇承担。

宝山已入休空手,高坐白牛见法王。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