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身之於心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2日
来源:明伦期刊第4期   作者:邢光祖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题目:身之於心                                                      作者:邢光祖
本文:
如果容许我作概括性的论断,中西思想上的另一个基本区别,可说是身之於心的不同。
外国人对於国家社会,是以自身为出发点;中国人对於国家社会,则以本心为出发点。外国
人讲究的是身体健康,流弊所至,所以唯「力」是尚;中国人讲究的是心理健全,归根结蒂
,以「诚」为主。外国人说:「於身有益;」而中国人则谓:「於心无愧。」
一般地说,外国人毕竟是外国人,所以是外向的,向外观察,向外拓殖。中国人毕竟是
中国人,所以是中道,对中求正,对中求全。因此,在外国,像六祖慧能或陆象山一类的人
究竟是为数极少;在中国,像哥伦布或麦哲尼一类的人也不多。
由於外国人以「身」为出发点,唯「力」是尚,所以产生所谓民主科学和技术的主张而
不谈伦理,正唯如此,西洋的民主是对人争权,科学是对物争利,技术是对天争功。由於中
国人以「心」为出发点,以「诚」为主,所以产生所谓修心养性和敦品的学说而罕言权利,
正唯如此,中国的修心是於心求正,养性是於性求真,敦品是於品求全。外国人的对人争权
,对物争利,对天争功,这是一种三「争」运动,所以多少是侵略性的,拓殖性的。因为中
国人的於心求正,於性求真,於品求全,这是一种三「求」主义,所以永远是平和性的,保
守性的。
由於外国人从事於权利之争,酿成倾轧冲突,所以必须用宗教来弥补心灵的虚空;由於
中国人从事於诚正之求,产生静敬辞让,所以毋需把宗教来润饰内在的虔诚。外国人把宗教
当作苦口良药,中国人把宗教当作人生的点缀。外国人的宗教洋溢於巍峨教堂之内,中国人
的宗教则安放在五内方寸之中。外国人必须传道说教,而中国人是得道行教。也是为了这
一原因,外国人必须职业的牧师,而中国人则个个可以当牧师。
权利场中,外国人营营扰扰,所以需要法治。人生台上,中国人来来往往,所以讲礼
治。一个「法」字,象徵西洋整个文化;一个「礼」字,揭出中国全部精神。笔者曾经说过
,「法」是冷的,无情的;「礼」是暖的,有情的。


                        第4期 公元1971年6月发行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