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禅魂
王安石(1021-1086年),北宋抚州临川人,字介甫,晚号半山。庆历二年(1042年),21岁的王安石中进士,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领三司条例使,实行变法。由于旧党的反对,不法分子作乱,加上新法不够完善,自己又不能兼听,结果王安石变法失败,二次被罢相。熙宁九年(1076年)七月,罢相后的王安石知江宁府(金陵,今南京),终老一生。
青年初朝佛
王安石早年游金陵时,便与僧人慧礼交情甚笃,后来他在淮南做官时,深为慧礼的“行谨洁,学博而才敏”所折服,作了一篇《扬州龙兴讲院记》来赞颂慧礼。在皇祐年间任舒州(在今山东省滕州市)通判期间,王安石又写作了《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和《璨公信心铭》来表达他对禅宗僧璨大师“穷之弥深”之思想的敬仰。治平、熙宁之际,王安石与当时的名僧惠洪交往甚密,两人酬答之作就有五六首,他把惠洪比做“凤”与“鸥”,以表钦羡之意。
但总体来说,那时的王安石禅意淡薄,他曾题诗江宁府定力院寺壁,云:“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开得夕阳东。当时诸葛成何事,只会终身作卧龙。”可见,王安石虽然身在禅院,却仍不忘功名利禄之事。
修持半山堂
按照宋制,宰相解位,都要带个外任的职衔,到某个地方资禄养老,不必管事。王安石被罢相后,从汴京(今河南开封)来到江宁,隐居于金陵城东北角的半山定居。宋时,这里离城约3.5公里,离钟山也约3.5公里,处在半途之中,因此被称为半山堂,王安石晚年也自号半山。元丰二年(1079年),朝廷又拜王安石为左仆射,封舒国公,后改荆国公,但他始终隐居不问政治,诵经礼佛,一心参禅。
初到金陵,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沉重打击,使王安石原有的痰火症时时发作,加上旅途疲劳,他逐渐饮食不进,骨瘦如柴,依枕而倚,众人以为他不久人世,他也嘱吴国夫人准备后事。不料,王安石笃信佛教后,在家修持,皈依三宝,恪守五戒,念经参禅,病体大有好转,在半山度过了他最后的10年晚景。
王安石大病痊愈后,于元丰七年(1084年)奏请皇上将半山堂舍所宅院捐为寺宇,神宗准奏后赐名“报宁寺”。王安石善终后,就葬于寺后山上,与青山长存。
频攀佛学顶
最能体现王安石晚年学佛成果的,莫过于他自己著述的《楞严经疏解》了,这部著作满寓他数年学佛心得,可惜没有流传下来。王安石对《金刚经》也作过深入研究,他概括这部经是“理穷于不可得,性尽于无所住”的要义。当时的高僧洪觉钦佩王安石深博的佛学根底,誉他“详诸师之略,略诸师之详,有表一家识妙之处”。
王安石虔诚地学佛参禅,难免遇到一些亲朋故友的不解和非难,但他丝毫不动摇。他曾对同乡后辈朱世英说:“成周三代之际,圣人多生儒中;两汉以下,圣人多生佛中。”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不满王安石这种抑儒崇佛的思想,王安石反辩道:“子固失言也,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不敢从。”这种独立卓绝的思想,也反映在他《读孟尝君传》一文中,世人皆称“孟”得士,而他独讽其是“鸡鸣狗盗之雄耳”。
最早的禅词
词为“诗余”也,词在王安石那个时代的士大夫眼中,属于“艳科”,专以吟咏男女之间爱情和感伤而作。王安石却能突破这种旧式境界,以词的形式来表现禅理,首开北宋词人的风气。王安石皈依三宝后,作赞词数首。
钟山佛寺很多,王安石常在附近读书作诗,与钟山日夜相伴,这里是他礼佛参禅的好地方,所以他写作了很多关于钟山的禅诗。“飞来山上千寻路,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王安石以“山”喻“佛道”,以“日升”喻“光明境界”,这也是他生命的归宿。
凭吊费寻踪
明初,建都于金陵,半山堂邻近皇宫,被划为宫廷禁苑,“报宁寺”逐渐废败,仅留茅屋数间。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特意在雨后新晴之日去寻胜,到半山堂凭吊前贤,并作忆旧词一首《渔家傲·王荆公新居》。
而今,半山堂仅存“半山亭”一座为标志,瓦屋数间不辨古今。有人凭吊后作诗慨叹道:“悔昔未握佛陀手,位极人臣亦招愁。参禅跳出圈城外,安祥瑞相度晚年。”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