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溯源
佛教图书馆馆讯 第九期 86年 3月
藏经阁溯源
香光尼众佛学院 释自朴
释名
佛寺收藏佛经的殿堂,称为“藏经阁”。自古至今,因收藏方式和建筑结构的不同而有许多相异的名称,如:经藏,经库、经房、经阁、藏阁、藏殿、法宝殿、修多罗藏、大藏经楼、毗卢殿等。
收藏与建构
收藏经典有不同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以普通的书架,排排并列,采此方式的建筑,一般在佛寺的中轴线最后一进,如有二层正殿(或一层的),下层为“千佛阁”,上层居中设三世佛,并沿壁立橱柜安置藏经,中间设条桌供读经用。这种安排建构称为“壁藏”。有称毗卢殿(或阁)的,即采此方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供法、报、化三佛及万佛之像,左、右庋置大藏经,后设观音大士;下层奉毗卢遮那佛,旁列十八应真罗汉、二十威德诸天。
另一种是于经棚中设置机轴,以供旋转,相传由南北朝善慧大士傅翕(A.D.497-569)所创。他因看到文盲不能读经,便造了这种机制,让他们推转,转一圈就等于读经一遍,含有自转法轮之意,这方式称“转轮藏”简称“轮藏”。安置轮藏的建筑物,须特建一间殿阁,常为两三层高,在地下设一大转轮轴,轴上安一八面(六面)大龛,龛上每面置一抽屉储经,这个龛能推著转。转轮藏殿即用此方式收藏,殿前皆设有傅大士像,又列有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表示天龙八部,或四大天王乃至手持刀箭之天魔鬼神等像,皆表护持经法,不使转轮停止之义。因此建筑费工,只有大寺才有,如河北省正定龙兴寺、北京万寿山等处可为代表。
渊源与流传
佛教收藏经典,最早渊源于印度迦腻色迦王(A.D.130)曾令五百贤圣造三藏的注释各十万颂,并以赤铜作鍱,镂写论文,缄封于石函,建窣堵波,藏于其中。(见《大唐西域记》)
而我国则于南北朝开始盛行设立藏经的地方。五代时,由于吴越王笃信佛教,曾敕令天台宗的德韶国师建立经藏,数年之后,仅杭州便有十所经藏(见《十不二门指要钞》),可见当世各大寺院渐于伽蓝增建经楼,为总汇一山一寺历代相承法宝经典的馆库。
其后佛教传入韩国、日本,也仿照我国设立藏经的地方。如韩国《高丽史》记载,高丽宣宗四年(A.D.1085)三月,王临幸兴王寺,庆祝大藏殿落成。又高宗三十八年(A.D.1251)九月再刻大藏经,举行经板堂的落成仪式,现今伽耶山海印寺有大修多罗藏,内藏有《高丽大藏经》的板片。
在日本,因佛教的传入,写经风气渐兴盛,各大寺也纷纷造立经藏,其形态:有单层式的,如京都府醍醐寺经藏、岩手县中尊寺经藏;有双层式的,如奈良县法隆寺;又有“校仓(高架仓库)造”的,如东大寺本坊、法华堂、劝学院等经库。其规格有方五间、方三间、三间三面、三间二面等不一而足。堂内多仿我国经藏安置傅大士及胁侍二菩萨像,传教大师像等。
现代藏经阁
自南北朝直至宋代以后,因大藏经的开版,各地珍藏历代相承法宝经典的建筑更属必要。随著科技文明的推进,藏经的广为流传,通常较大规模的藏经阁,内部所珍藏的并不限于佛教典籍,凡能资益研习内学的传统世典,亦为藏纳的范围。尤其现代各大佛教道场中所收藏的,除藏经、一般佛典、佛教丛书、期刊杂志、辞典、类书及传统世典外,更搜集大量当代有关思想、宗教、语文、科学等中外名著。其性质、藏书范畴、管理、使用方式,负责管理的执事权责乃至建筑结构与设备,则与现代图书馆相似,故有渐改称佛教图书馆的趋势。
【参考书目】
1. 《佛祖统纪》卷三十四。
2. 《护法录》卷四、卷五。
3. 〈塔庙志〉,《释门正统》卷三。
4. 《历代三宝纪》卷十二。
5. 《广弘明集》卷二十二。
6. 〈无为军崇寿禅院转轮大藏记〉,《镡津文集》卷十二。
7. 释慈怡编,《佛光大辞典》,高雄县:佛光,1989。
□書訊法音叢書(7)——《無我》將於五月底出版《無我》最詳盡的著作」。本書除了詳盡解說佛陀的無我教義外,也和印度哲 學中的吠檀多哲學、奧義書哲學及西方哲學的無我觀做比較;同時也說明了無 我的精義和究竟境界,因此,不論有心研究哲學、宗教的學人或想精進修行的 人都不可忽視它。此外,本書有助於辨別及去除存在於現世中的許多邪見,使 我們長養智慧,消除煩惱和痛苦。 無我是佛教的核心要義,但由於具義理精深縝密,有時些微的偏差和執取 ,就遠離佛陀所說的無我的本義,但許多人誤執邪見而不自知,因此,佛使尊 者在《無我》一書中,詳列實例說明種種的不同,對有心想認識「無我」深義 者,這是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本書歡迎助印、索閱、來函請附回郵二十元,寄:嘉義市文化路 820號, 香光書鄉出版社收。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