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相应性”的视角看非理性的论辩之风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4日
来源:不详   作者:李音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从“相应性”的视角看非理性的论辩之风——李音祚

  一、问题的提出

  古往今来,对于各种学术论点的争论现象从未停止过,在特定的时期,还因为有相互争论的社会环境而造成了思想界空前繁荣的现象,我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直被视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巅峰期而永载史册。回顾早期佛教的发展史,也是在与诸多久已存在的外道的论辩过程中逐渐脱颖而出的。能有自由地表达思想的社会氛围确实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心灵的觉醒。然而,分析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前提的,不能笼而统之地得出某种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到佛教的修行领域里,真的适用于“真理越辩越明”吗?本人在前一段时间,偶然看到了某些佛教网站的论坛中那种激烈的辩论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原本是清净、庄严、和敬的佛教怎么会被弄成如此乌烟瘴气,这哪里是在讨论佛法,简直就是在交叉感染式地释放意念病毒。从那执着的心态和互相漫骂的激烈程度上看,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文革时期,不同派别之间的人们,为捍卫“最高领袖”的革命思想而打语录仗的惨烈状况。

  可以想象,那些以崇敬的心情,希望借助网络上佛友们的“探讨”而学习佛法的初学者们将会受到怎样的心灵冲击和负面性的影响。由此,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佛陀当年给僧团的信众们所设立的“六和敬”的原则是大有深意的:“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是构建了与修行相应的基本的环境氛围,是保障修行的前提性条件。换句话说,若做不到“六和敬”的基本要求,则很难与有效的修行相应。

  本文尝试着从“相应性”的视角,对当前社会上某些所谓学佛之人所发出的不和谐声音及其弊端进行简要的梳理。需要说明的是,本人也深知自己的局限所在,并无意在已是纷乱不堪的局面下再生事端,这里所表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只是为了能够使众多和我一样尚行进在过程中的人们自我反省,自净其意,以期能唤醒佛教修行者的自觉意识,共同对构建和谐和敬、健康向上的佛教内部环境,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对某些喜好论辩者的心态分析

  回顾当初,我在学习了几年佛法后,确实也曾有一种难以遏制的论辩冲动,感觉周围的许多人都有问题,总想用自己所学的佛法理论给人们以“指导”,结果是冲突有增无减,但却于事无补。现在回想起当初那真理在握的幼稚心态,真是令人汗颜。因此,我特别能理解那些热衷于以辩论方式指点江山的佛友们,也不想进行那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苍白的评说。我只想用自己的经历谈一点感受,希望能对部分有缘的初学佛者,产生某些“清热解毒”的“泻火”的作用。

  佛经中“盲人摸象”的寓言,除了告诉我们每人都有自己难以自知的局限性以外,还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人所感知到的“现实”对他们自己来说,是绝对真实的。由此使我联想到,活跃于当论坛上的某些“善辩者”,我宁愿相信他们的原始动机大多是出于护持正法,捍卫真理的,但他们也许忽视了一点,不相应的争辩很容易偏离原始的动机,导致“意念病毒”的交叉感染。只有与听闻者内心相应的道理才会使人们真正的受益。

  对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佛法不是用来论辩的,而是用于自省的。那种期待着以不见面的口诛笔伐的辩论方式降服并教育对方的努力一般是很难奏效的。对某些原本就不信佛法的所谓“挑战者”,不论辩论的结果是输是赢,也还是不信。在闯入论辩的擂台之前,人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我真的有需要通过辩论来解决的问题吗?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吗?我参与辩论的真实动机何在?必要性在哪里?

  当自己思考了这些问题后,想必就不会盲目地跳入“论辩的擂台”并深陷其中了。对那些思考后仍执意地参与辩论的人们,我还想问:即便自己已能很熟练地掌握佛教的名相,所讲说的道理也都有经典的依据,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具备了像佛菩萨那样度化众生的慈悲心和相应的方便善巧呢?反思一下,通过修学佛法,自己真正受益了吗?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真的很满意吗?我真的是在帮助他人解除烦恼吗?

  当我们静下心来,带着这些问题反观自己的时候,就有可能逐渐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在自己尚处于迷茫的探索阶段时,那种难以自控的表达欲、辩论欲,实际是自身的一种业力的呈现,它不仅使得自己无中生有地产生出自我毁伤的嗔怒之火,而且还具有释放“意念病毒”的危险性。人大多是很具有模仿性的,辩论之风很容易令那些因思想空虚而游荡于网络之间的人们执着上瘾,造成意念层面的“交叉感染”,其负面效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在娱乐圈中,有些被追星族们疯狂崇拜的明星们,自己却非常痛苦,他(她)们找不到有效的自我解脱方式,往往以酗酒、吸毒、乱性、赌博等强刺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烦恼与压力,更严重的就走上了轻生之路。在佛教圈内,或许也面临着形式不同,本质类似的现实处境。有些人或许是遭受到许多不如人意的人生境遇,因而把难以遏制的“无名火”发泄到了辩论的擂台上。可以想见,带着负面情绪参与的非理性的论辩,将会对观众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非理性的辩论心态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执着和对自身局限性的不自知状态,这也是“盲人摸象”的寓言所带给人们的启示。佛教的道理都是为了化解矛盾,解除烦恼痛苦而创设的,如能如理如法地修学,本应该是越学越通达,越学越解脱才对,这才是所谓的“受益”与“相应”。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越学越沉重,越学越痛苦的现象,也正是这些人才更热衷于以执着的心态投入到发泄式的辩论浪潮之中。这除了污染佛教的内外环境外,没有多少正向的作用。

  三、简析佛教领域中某些非理性辩论之风的起因

  凡夫的所谓“观点”无非是基于自己的立足点所得出的管中窥豹式的看法。辩论者一般都试图把“绝对真理”纳入由自己的知见所构筑成的理论框架之中。哲学家把佛教视为一种“理论范式”,伦理学家把佛教当作“道德准则”,唯物主义者把佛教比作“精神鸦片”,而佛陀却只把自己的教理喻为对治不同病情的“药方”。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景观,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由于某些观察者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正常的表达,变异为伴随着嗔恨的极端性发泄。

  某些经常出没于“擂台”上的论辩者总是倾向于把佛经中某些因机设教的言论,经过一番格式化的逻辑安排,推向足以产生对立倾向的极端性观点。那原本是用于化解当事人“心结”的方便语,被惯于分析的人们抽离出特定的历史背景,撕来扯去地弄得面目全非,然后被“组装”到自己的“理论”之中。那种实质是以争胜负为目的辩论,制造出许多染污心识的观念泡沫,使许多迷茫的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更加莫衷一是的困惑与烦恼之中。

  佛陀的教法,就其本质而言是通流无滞、生动活泼的,他以“法无定法”的解说方式,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个解脱烦恼,提升境界的成功案例。而当今的某些研究者却总想把它们“定格化”,以便进行“静态分析”和“标准化的解读”,由此造成了“理性地肢解”状态,各种形式的争论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在佛菩萨看来,任何由语言构筑成的教理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橡皮泥”,只是“随顺”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理解程度、喜好倾向等而捏出的“有形的玩具”而已。

  佛法在随顺众生的流传过程中,经后世有成就的修行者不断的努力,逐渐形成了适应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各种方便法门。这原本是为了方便接引不同根基的各种教门,却逐渐演变成了某些执着的信徒们自赞毁他,争论不休的“战场”。这或许是创设教门的宗师们所不曾想到,更不愿看到的结果。六祖慧能曾说:“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这才是宗门祖师们共同的心声。而现在的某些学佛人,固执地以自己的喜好为正法的标准,动辄规劝他人改换门庭,在言下不相应的状态下,大兴辩论之风。

  难以自控的表现欲、发泄欲促使许多人贸然地闯入了争输赢,论是非的“擂台”,他们盲目地在自己心智够不着的层面上进行思辨性的探索,这也是产生诸多无意义争论的重要根源之一。芭蕾舞式的表演只适用于演出性的“展示”,而修行则需要脚踏实地。原本的真实本不需要想象性的描述,凡有言说皆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只是过河之船的功用而已。这就需要基于相应性的原则,面对真实的问题寻求真实的解答,解开烦恼的心结才是探讨问题的根本所在。

  四、如何避免在学习佛法过程中的无意义的争论

  佛陀在大涅槃经中曾说:“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方等亦如是,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由此可知,相应性问题是学习佛法的关键。无论是大乘佛法的究竟义理还是禅宗的某些公案,都需要依据相应性的原则来学习,否则,其负面效应就太大了。适于私密性的对话或许并不适于大范围的探讨,这一切皆取决于当事人的方便智慧。药是有治病功效的,但若被误诊或自己吃错了药,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佛陀当年在讲说某些深层次的道理时,也是非常慎重的。在《法华经》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面对舍利佛的殷勤启请,佛陀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这对修行人来说真可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啊。它明确地告知人们,不够资格的人(包括学识水平,福德资粮,理解程度等综合性因素)听到超乎其理解范围的道理时,是会因自己的无知狂妄而惹出大麻烦来的。

  人若能只在自己确实感到受益的领域内,用自己感知到的、体悟到的、用自己的身心检验过的切实有效的道理与相应的有缘人分享,想必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无意义的,引生烦恼的争论了。现代人似乎很喜欢用引经据典的方式和逻辑推论去揣测他人的境界或证明自己的观点,偏好思考那些自己摸不着、搞不懂、也与自己毫不相关的所谓高难度问题,这不仅对自身和他人的修行没有实际性的帮助,还可能造成那些盲目的追星族更加严重的迷乱。

  无论是什么样的思想观点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对当事人自身而言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人们需要通过理性判别的是其合理量的大小以及它对自己的相应性程度如何等基础性问题。佛陀曾说:“世人与我争,我不与世人争。因为,世人认为有的我也承认其有,世人认为没有的,我也认为没有。”若能本着这样随顺的心态去接人待物,一定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基于争胜负的辩论,大多是戏论而已,其作用只能是乱人心智,明智者应及时舍离。

  好高骛远地追求玄妙的义理是我等凡夫之人的通病,这很容易产生迷信般的心理崇拜,从而偏离了理性的修行之路。依本人的浅见,对那些超出自己目前的理解范围,也无从判断、证明的事理,最好不要去妄加揣测,更无需根据自己的尚不清晰的想象去争论是非,还是以搁置或暂且存疑为好,否则,很容易自误误人。最好只学习、思考那些自己大致能够理解,并且确信是对自己有益也有用的道理。这样才能够保证不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光。

  在佛法义理的层面,唯有通达后的“以深解浅”方不致出现“打语录仗”式的思维混乱。从基础性的教理逐渐学习到大乘了义经典,在知晓佛陀的讲法因缘和说法过程后,再回过头来反思、体悟、意会教理的内涵,也就自然消除了令人困惑的义理层面的所谓相互矛盾的现象了。某些问题主要出在人们所谓“标准化”的理解方式上,表现为脱离了佛陀说法时的具体场景和相应的理解背景,只按照字面的含义来推敲概念、段落及其义理的逻辑性、合理性……

  习惯于依据文字推理的研究者,对某些大乘佛教的义理或禅宗公案的意趣是很难找到理解渠道的,因为它需要的是意会而不是逻辑判断。大背景包容小背景,相应的语言应对于相应的心境,对于较深层次的解脱的义理,只能说与具有相应程度的人听,它是至虚、至净、至空的,又是离虚、离净、离空的,说到最后,它既不是这样,也不是那样,你能感受到什么程度,它对你而言就是什么样子。最终的义理都已是超越概念,要靠意会地感通了。

  结语

  唯有在“六和敬”的原则下所进行的探讨或学术争论才是有益的,因为它确保了人们正确的心理动机,使得外在的争论形式并不影响到内在的和敬的本质。藏传佛教中有着“辩经”的必修课,它对提高修行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在论辩的过程中,辩经者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违背佛陀的教诲。从心态上说,不能只想着为了取得胜利而打败对方;在言语上,要避免诽谤和恶口;在行为举止上,要防止嗔怒或轻蔑的表情。这种操练是有严格的规则的。

  面对着日益躁动的社会环境,有益的佛教修行应该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的宁静与安详。这当然需要许多相应的福德资粮。对尚未染上“辩论瘾”的修行人来说,及时地撤离“擂台”应该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对许多尚在“寻找”入门处的准备学佛的人们来说,最好能避免充当“辩论赛”的观众。这样,或许能对净化当今佛教的社会氛围有所助益。佛教的十善恶的标准并不难理解,在行持上也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性手段,剩下的只是“自净其意”的功夫了。

  一种充满善意的安详的心态,究竟能对这个灾难频繁的世界带来何等重要的改变是难以估量的。对此,身为佛弟子的人们,确实应有一份义不容辞的担当。我衷心地祈愿人们从自身做起,共同培育那慈悲与安详的心,因为真正需要并值得与人分享的正是慈悲与安详。污染环境的并不只是有毒气体,也包括伴随着不良意念的烦恼的噪音。面对着由众生共业所导致的灾难性气候,需从净化心理的天空开始。“心净则国土净”佛教如是说。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