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心理学说中的理想人格构建
浅谈佛教心理学说中的理想人格构建
吴建云
自20世纪以来,西方心理学界、哲学界就开始对佛教心理学给予关注了。不少心理学家吸收佛教思想,在浩如烟海的经藏中寻求医治人类心理痼疾的良方。在当代西方社会,已经把佛教心理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来探讨。佛教一向是以心理分析见长于其他宗教和传统文化,佛教心理学探讨、论证的心理问题涉及现代心理学的方方面面。人格理论也在佛教中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对人格的形成与类别,人格的常态与变态的分析以及理想人格的界定和怎样达到理想的人格的问题皆有着深刻的讨论。
一、自利利他的理想价值诉求
佛教的价值体系是一种自他互利的双赢模式,体现在理想人格的终极实现上。佛教的"成佛"即是一种个体自身的智慧和德性都完满的终极性人格的实现,所谓修行即是在不断地趋近这种完满性人格的努力过程。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线性流变的一个无边界的过程,而承担生命流转的主体,在佛教各个思想派别中有不同的说法,在这里不去讨论各派别如何表述。但一个共同点即是相信人的人格总体是一个在多世累劫中不断积淀形成的,佛教称之为"异熟果"。并且对人当下的人格状况给了一个负性的价值评定,即充满了"无明"、"烦恼"的人身。佛教认为多数人受到宿世积集的因果的限制,受环境中声色名利的诱惑和恶劣环境的影响,不自觉地形成了道德与智慧都极度缺失的下等低劣人格。
而改变这种下等低劣人格的方法是不断地在消除愚顽与烦恼,这里从大乘有宗的真常唯心论探讨理想人格的实现更具代表性。这种观点认为人人都以如来藏或真常心为本体,圆满具足佛性乃至佛的三身四智等一切功德,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所谓佛教修持的目的就是自我塑造最为圆满的理想人格,也就是对本有佛性的自觉。而理想的人格不仅是自我的完善还是对他者利益的促成,这也就是佛教的"自利利他"。佛教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体系,而缘起论的最初形态是"十二因缘"。从无明到老死而成流转生死,从老死而反观十二因缘到无明而还灭寂静。佛教即是通过不间断的破除烦恼无明而实现人格的全满。实现的过程体现在自我出离凡尘的负性价值冲动和利他有情的担当情怀。出离而担当,出世而即世正体现了佛教的人格追求。自利与利他在佛教的理想人格中统一起来,这本身也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早期佛教《阿含经》中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任何事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有联系。因此要成就个体的圆满也就必须成就对众生苦痛和不幸的担当,也就是慈悲。"精神的践行,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实现。
二、人格形成以自力性为主
人格可以概述为:一个人内部决定他对其环境独特地适应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陈仲庚的《人格心理学》中讲,人格包括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四个方面。中国心理学界大多把人格定义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综合",具有结构性、层次性、多面性,由性格、气质、能力等组成。现代心理学言说的人格,在佛教中可以用"补特伽罗"来表示,即无始以来执着为实有的"假立我"在身口意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持久弥恒的性质。佛教讲众生根器不同,大体上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人格类型不同。据优劣总结为:地狱型、饿鬼型、畜生型、阿修罗型、人型、天人型、声闻型、缘觉型、菩萨型和佛陀型十种类型。这种分发即是佛教的不同人格在名言上的确立,也寓意着佛教徒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评判。
佛教认为不同人格的形成是自身先天的"个业"与社会环境的"共业"的合力作用。而成为何种人格,是卑劣还是高尚,关键在于其知见。树立正见,远离邪见,被佛教强调为塑造人格的首要。照见诸法无我的智慧和离一切相得清净心,是自我塑造理想的菩萨型人格的主导。
决定人格高下的关键,是"我执"的深浅和有无。我执越是深重,越是自私自利,越是人格低下,心中包容的境界也越小;我执越浅,其人格也就越高,境界也越大,正是所谓的"心包太虚,亮周沙界"。"我执"从深到浅、由有至无的不断祛除过程,就是理想人格的塑造过程。
佛教理想人格塑造的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先验自明的本体至上的。如来藏思想与中国汉文化融合形成的禅宗,更是强调了自在自为的心性本体的价值意义。禅宗认为,是凡是圣,在于是否觉悟自己心性,《坛经》中说:"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本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转迷成悟,可以再一念之间实现,顿悟成佛,所谓"一念悟即佛"。深受佛教禅宗影响的宋明理学,也高扬"人皆可为尧舜"。
今天,现代心理学已经走向了成熟,具备了许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当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碰撞的时刻,佛教人格观与现代心理学的人格叙述是否能很好地互动,对于人类发现自我、确立价值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代与传统的交通互诠更体现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善待。
参考文献:
[1](美)伯格,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第六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2]任继愈.佛教大辞典[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9.
[3]陈太胜.理解人性[S].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出自: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年14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