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乐亭皮影艺术与佛教的渊源
论乐亭皮影艺术与佛教的渊源
张欣
摘要皮影的诸多方面都与佛教有着许多联系,而在业界,对于皮影与佛教的渊源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本文通过探究乐亭皮影在中国影戏中的地位、发展概况及佛教在唐山的传播概况和传播形式来追溯皮影与佛教的关联;通过梳理皮影造型、表演、剧目中的佛教渊源来概括皮影艺术中的佛教因素;通过分析皮影戏发展过程中佛教因素的淡化与民族性的增强来揭示皮影带给我们的文化启示,强调增强民俗性与民族性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乐亭皮影 佛教因素 民俗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我国优秀的戏曲剧种之一,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乐亭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影戏中的影响最大,是皮影艺术中造诣最高的流派之一。著名戏剧史家周贻白先生在其《中国戏剧史长编》一书中,将唐山皮影几乎作为一般影戏的代称,足见它在中国皮影戏中的影响和地位。
一 乐亭皮影的产生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说唱、民间歌舞和滑稽戏三种艺术形式组成,其中舞蹈是最原始的形式。而舞蹈也正是人类最早的宗教祭典活动。原始人在出去打猎之前扮成各种野兽的形态跳舞,边跳舞边呼喊,来酬谢神仙或祈求幸福,叫做载歌载舞。
原始的歌舞是自然的东西,而后来逐渐发展到人为的东西。原始的宗教崇拜是一切戏曲形成的根本。由原始人的自然崇拜,到部落氏族的人为崇拜,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国家的产生,宗教便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工具。
佛教是外来的宗教,统治阶级为了利用它,便使它中国化了并赋予它强大的力量。从汉代起的2000多年时间中,佛教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虽然其间有兴有衰,但都没有一个宗教能夺取它在中国的正统地位。所以中国的一切文化现象都与佛教有关。而最早的自然崇拜信仰到后来的人为宗教崇拜,都深深地影响了皮影艺术。
唐代的僧侣为了更通俗简单而准确地完成道德训诫,会将经文编成通俗的文字,用演唱的形式进行宣讲,这种形式被称为“俗讲”。俗讲僧人在宣经布道时会借助于图像,后来逐渐演变为俗讲完全脱离了宗教,成为民间说唱形式。所以文化界普遍认为变文是俗讲的底本。
关于变文与皮影的关系,通过一些民间传说可以考证。其一是《大手厮与乐亭皮影的传说》:乐亭有一个残疾人一只手很小,另一只手却大得像蒲扇,因此得名“大手厮”。为了养家糊口,他靠背人过河为生。他连背10年,从不耽误。观世音菩萨被他感动,给他留下了解救苦难的经卷,大手厮开始念诵经文,为一方百姓解救苦难。大手厮死后,经文流传下来,影戏班找着经文唱影,来消灾解难。人们都说,正是由于观音菩萨留下的经卷,才使乐亭皮影唱红了。
当然这些只是传说,但是也可以印证宣卷这一佛教行为的确和皮影有着很深的渊源。
二 乐亭皮影艺术中的佛教因素
1 乐亭皮影人物造型中的佛教因素探究
皮影的人物形象大体可以分为生、旦、净、丑几大类,按性别、年龄、忠臣、奸雄来造型。因为面部表情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只能采用脸谱化的表现方法来区分人物特点。乐亭影的面部造型均来源于佛像造像,乐亭影戏班社也都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生行与旦行——生行称作“生”,旦行称作“小”,在乐亭皮影中代表正面人物,在造型上与庙堂中观音菩萨的形象相似,女性额骨比较突出,在造型上上额较生行稍稍向前弯曲。这和皮影的起源传说与观音菩萨有关是脱离不了关系的,也反映了神在民间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大行——称作“净”。人物造型夸张大胆,额头部分宽阔饱满,眉毛浓重,眼大而圆。脸部颜色一般采用黑、白、红、绿4种。白脸代表奸邪,其他颜色的脸造型粗犷,人物性格随脸色不同而有所不同,造型的总体特征仿照四大金刚、开路鬼王的塑像,与庙堂文化密不可分。
丑行——称作“花生”,基本以笑脸示人,胡子向上弯曲。上下眼脸清晰明了,张着嘴眦着牙,嘴唇、舌头都能分得清清楚楚,雕刻得细致入微。表情滑稽可笑,处理上畸形夸张,一出场就能把观众带入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通过对照比较乐亭影戏的人物造型与佛教人物造型,乐亭皮影与佛教之间存在的种种联系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乐亭影戏中一些正面人物的造型,均是依照佛教中菩萨或佛的塑像进行刻画的,而一些反面人物则是以庙堂中的阎王等形象为原型,这种造型也是乐亭皮影的一个特殊风格。
2 乐亭皮影局目中佛教思想的体现
据唐道宣撰《隋京师日严寺瑞石影像缘》,粱武帝时,有西域僧携八楞紫石英色一块,安庐山西林寺像顶上,后送日严寺。大业末,“石中金光晃晃,疑似佛像”,“道俗同睹,往往不同,或见佛塔菩萨,或见众僧列坐,或见帐盖幡幢,或见山林八部,或见三涂苦相,或见七代存亡。”
东晋著名高僧庐山的慧远法师,听西域来的游方僧说起“佛影”之事,于是决定在背山临水的胜境盏一座龛室,请高明的画工翩做佛像,再借助阳光箍出“佛影”供佛教信徒们瞻仰朝拜,这就是有名的“佛影台”。公元412年(义熙八年)5月,怫影台竣工。第二年9月,慧远法师写了《万佛影铭并序》,同时谢灵运也写了一篇《佛影铭》。慧远《万佛影铭并序》云:“体神冥化,薄影离形。回晖层岩,凝映虚亭。在阴不昧,处暗逾明。婉步蝉蜕,朝宗百灵。应不同方,迹绝而冥”。描绘出佛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岩壁上时隐时现,如梦如幻的图景。“在阴不昧,处暗逾明”,其效果正与天竺神迹相似。谢灵运的《佛影铭》有云:“望影知易,寻响非难。形声之外,复有可观。观远表相,就近暖景……若灭若无,在摹在学。”不仅与慧远的描述相近,而且还从“影像”联想到声响,佛陀弘法的妙音犹如在耳际了。
《法苑珠林》卷十四记,唐麟德二年(665年),益州郭下法聚寺的地藏菩萨像“放光,乍出乍没,如似金环。”麟德元年(664年),“巧匠张净跟”在画佛像时,“至第七躯,即放五色神光,洞照内外,近皆睹,经于七日,光渐隐灭。”
《高憎传》卷三,记西域僧“求那跋摩”于元嘉元年(424年)在始兴灵鹫寺宝月殿北壁,“自画作罗云像,及定光儒童布发之形。像成之后,每夕放光,久之乃歇。”
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柑以光影、镜影、幻相说法的伎艺传到中土来,就毫不奇怪了。又据《太平广记》卷二八五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大历中,有一术士在陟圯寺大斋会上,“台彩色于一器中,驿步抓目。徐祝数十言,方饮水再三,成《维摩问疾》变相,五色相宜,如新写,逮半日余,色渐薄,至薯都灭”。说的就是用影戏来表现世人的转世轮回过程。
3 乐亭皮影唱腔艺术中的佛教渊源
“余因疑唐五代时僧徒夜讲,或有装屏设像之事。如余言果确,此当为影戏之滥觞”。这是孙楷弟《傀儡戏考源》中的结论。他认为俗讲就是影戏的前身。杨祖愈也提到唐代受到俗讲影响的说唱艺术“转变”与宋代影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转”指演唱“变文”,“变”指“变相”也就是图像,用来描绘佛教故事,宣传教义。俗讲时,变文和变相相结合,使讲述的佛教故事及教义更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记忆和传诵。
孙楷弟的研究不仅仅是从“古书中求其故”,他还“以今影戏观之,亦有可徵者焉。”他从当时的滦州影戏中找到了证据,并总结出乐亭影戏中的硬唱与变文很类似;在变文中可以找到与乐亭影戏中的赞名称相同,并且格式相同的词格。硬唱,就是乐亭影戏中的硬辙类的词格,而变文中也存在着一些硬辙类唱词,这一点,乐亭影戏与变文讲唱是一致的。乐亭影戏中的七字句词格与变文讲唱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变文讲唱的遗传,这从1958年发现的明代影卷《薄命图》中得到了证实。而变文讲唱中的五字句至今仍遗存于乐亭影戏的唱词之中。佛教中的赞类音乐属于梵呗中的一种,其音乐起伏跌宕,旋律典雅舒缓,如“四大祝延”、“八大赞”等,有五句赞、六句赞、八句赞、十句赞等形式。乐亭影戏中的赞从名称上看,应受佛教的影响较多,赞的形式也与佛教中的赞一样,属于长短句结构。只不过影戏中的格式只有一种,赞词也没有佛教中的文雅。
乐亭影戏中的伴奏乐器据资料考证也与佛教有着密切的渊源。据刘彦君《图说中国戏曲史》中记载,最初的影戏没有乐器,只有一个木鱼。最早滦州影戏的艺人们就是手敲木鱼颂唱影经宝卷。使用的剧本叫作宣卷,就是宣讲卷中意义。直到现在,影戏内行们见面时并不说“你们唱的什么戏?”而是问“你们宣的什么卷?”。如果这些记载确实可信,那么乐亭影戏就是在佛教俗讲的基础上经过发展和演变而来的。
三 乐亭皮影发展过程中佛教因素的淡化与民俗性的增强
早在唐以前,就有佛僧利用光与影的原理使佛影显相。唐代盛行佛教,俗讲僧人常用影人作为死者灵魂进行超度,称作“变相”,其实是照搬佛陀的一种说法方式而已,为了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
到了北宋,影戏出现了非常繁荣的景象,开始表演历史故事、世俗故事,佛教的印记逐渐淡化。然而从有关文献和前人所做的实地考察来看,宋以后,尤其明清以来,影戏演出场所多在寺庙、演出剧目多为佛教内容、戏中主角多为观音菩萨等,都提示影戏与佛教仍有难以分割的密切关系。此外,东北地区满族的皮影戏演出场合也多与做佛事相关;北京影戏艺人在唱影戏时要坐在蒲团上,称为“蒲团影”;山东皮影戏的唱腔犹如念诵经文,也都昭示出我国影戏对于佛教的依赖性,一直没有完全消失。
乐亭影戏自金、元时期,经过艺人们的长期探索与实践,不断得以改进和发展,在表现形式和唱法上得以逐步完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受地理环境、乡土民俗、经济状况和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以唐山为界的东、西路影两大流派。
东路影起源于唐山东部,位于渤海之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当地有钱的乡绅富户每逢节日或喜庆之日,都会请当地著名的艺人到家里演出。影戏艺人们经过潜心研究,不断实践,吸收了当地民歌、吹歌及乐亭大鼓的曲调,唱腔越发优美、抒情,极具民俗特点。在高述尧老先生编写的四大部影卷中,加入了大量的抒情唱词,经过艺人们精巧细腻的演唱,曲调婉转动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使乐亭皮影成为影戏中的奇葩。
西路影源于唐山西北部,位于丘陵地带和燕山山脉。在唱腔和表演上与东路影无明显区别,只在道白时的发音、吐字由于受当地语言的影响而与东路影有些差异。由于当地居民性格豪爽,语音刚健,西路影形成了唱腔高亢粗犷,节奏简明轻快,语音质朴刚健的风格,民间素有“快马擎刀”的说法。
综上,中国影戏融合了文学、绘画、音乐、雕塑、歌唱、演技及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与中国宗教、民俗、戏曲、美术等多种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乐亭皮影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佛教与民俗共同融合于乐亭皮影之中,也给了我们颇具意义的启示。笔者以为,这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它必然与其他文化样式,譬如宗教、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次是正由于其他文化元素的渗透,使得这种民间艺术更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得以维持其神秘性,而这神秘性与深刻性,正是一种民间艺术得以长久存在并可能发扬广大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田青:《中国宗教音乐》,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2] 秦忠:《佛教图像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音乐 舞蹈》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版。
[4] 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5] 齐永衡、王树生、李晓阳:《唐山皮影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6] 佟欣:《半生皮影情——魏力群教授的皮影艺术保护之路》(一),《中国发明与专利》,2006年版。
[7] 韩溪:《门当户对说人影》,《大舞台》,2002年版。
[8] 杨祖愈:《论中国影戏的起源》,《戏曲研究》,1989年第3期。
[9] 孙楷弟:《傀儡戏考源》,上杂出版社,1952年版。
[10] 姜昆、倪锺之:《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 刘彦君:《图说中国戏曲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张欣,女,1969—,河北唐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师手风琴教学,工作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出自: 《作家·下半月 》 2010年8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