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院的基本制度
四、藏传佛教寺院的基本制度
藏传佛教寺院有比较完整的寺务和教务管理体制、系统的学经和学位晋升制度以及独特的法嗣继承即活佛转世制度。每个寺院及扎仓有经高僧修订的综合性规范文件,称“甲邮”,对各项管理制度、佛事安排、学习教育、行为规范等做了详细规定,一切事务基本上遵照“甲邮”执行。由法台或其他住持每年向僧众宣读一次。
藏传佛教寺院实行以赤巴(法台)负责制为主的寺院事务和教务活动管理制度,少数大寺和大多数小寺则实行寺主活佛负责制。格鲁派具有代表性的拉萨三大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庙集团,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代表和宗教界的最高权力和教育机构。三大寺分拉吉、扎仓和康村三级管理组织。拉吉是全寺性的委员制管理组织,实行任期制,任期一般十年左右;是各扎仓堪布、堪苏(卸任堪布)组成的全寺议会,推选一高僧任赤巴(总法台),甘丹寺的赤巴(法台)是格鲁派独一无二的宗教领袖;其办事机构为大经堂(措钦),下设措钦吉索、措钦协敖、措钦翁则等职;拉吉在扎什伦布寺称堪布会议厅,塔尔寺为噶尔卡会议(委员中增加所属六族的僧侣代表)。扎仓是寺庙的中坚组织,是以学科分类的完整的教育单位,其主持为堪布,也实行选贤任期制,下设强佐、格贵、翁则、雄赖巴等;大寺院设多个扎仓,有的小寺不设扎仓。康村是按僧人籍贯划分的基层社区组织,管理僧人的日常生活、学习、财务、交往和维修等事宜,三大寺共有107个康村。少数大的康村还设米村,如扎什伦布寺有62个米村。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掌握西藏政教大权,实行地方政教合一统治外,包括青海在内的局部地区也形成过不少大小各一的局部政教合一制度,以夏日仓为首领的同仁县隆务寺、以拉布坚贡为首的称多县拉布寺、以古哇仓为主的尖扎县古哇寺等等,都是局部地区的政治和宗教文化中心。这些寺院的寺主活佛具有更多的特权和更广的影响。
藏传佛教寺院具有比较完整的学经和学位晋升制度,大部分僧侣在大寺接受佛教经院教育,包涵哲学、文学、医学、艺术、建筑、天文历算、地理等内容。学经僧人称贝恰巴(读书人),在各寺院编入按不同学科分类的“扎仓”(专科学院)。学员主要通过闻思修,达到学贯显密理论的境界;学成后注重讲、辩、著,服务佛教的进一步传播。学员的必修科目为三学五部大论,即戒为《律经》,定为《现观庄严论》(谈菩萨修行证果),慧为中论(佛教的最高哲学思想)、因明(锻炼逻辑思想、抉择正见)、俱舍(辩诸法性相为佛学入门书)。按各寺院或扎仓传统使用不同课本(称为油恰),以拉萨三大寺7显宗个扎仓的7种教材为主,全藏格鲁派寺院采用7个课程系统,分别称杰尊油恰、郭芒油恰等,各寺学经僧人在本寺学业结束,则按教程系统加入更大的寺院或三大寺的相应扎仓深造并攻读学位。其他教派也有本派、本系统高僧撰写的通用教材。学僧一般分13个班级左右,学15年以上,按各教材系统和寺院实际,在侧重内容和年级设置方面有所差异。如贵南县鲁仓寺11个年级、需学15年:因明4级4年、般若4级5年(考取中级佛学学位)、中观2年、俱舍班2年、戒律班2年(噶然巴班)。学习重视辩论和背诵,考核采取口头立宗答辩。五部大论概括了经、律、论三藏的教法内容,其它学习的经论注疏文献,各寺采用的教本不尽相同,甚至连各扎仓也不尽相同。
五部大论毕业可申请格西学位,三大寺的格西分拉仁巴、措仁巴、朗色、多仁巴四个等级。塔尔寺等还按医学、历算等不同学科授予专科学位。最高学位拉仁巴在拉萨祈愿大法会上产生,旧时经大乐审定后由地方政府授予。4年后,有资格升坐宗喀巴宝座甘丹赤巴(法台)。其任期7年,自宗喀巴至1959年共97任甘丹赤巴,这些高僧地位尊高,大乐、班禅也礼让三分,并可转世为活佛。
在高僧法位继承上,藏传佛教普遍实行活佛转世制度。活佛转世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方式,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论及佛“三身说”(法身、受用身、化身)为依据。活佛,藏语称智格,意为化身,即佛所具有的三身之一,原指佛菩萨为救度有情众生而随缘显示的一种身相。把转世的高僧大德称为“智格”,并不是指“活着的佛”,而是具有色身、未超脱轮回、又因灵肉二元、可不迷本性,不断受生再生接引众生之佛菩萨在人间的化身。这一制度最初由噶玛噶举派采用。此前藏区主要通过师徒传承(包括部落家族内部)以续法统。13世纪初,据噶玛噶举派创始人德松钦巴1193年圆寂时的预言,1204年出生的噶玛拔西被认定为转世灵童,即第二世噶玛巴,活佛转世由此始。1992年,17世噶玛巴·邬坚赤烈经国务院批准坐床继位。16世纪,格鲁派大乐、班禅两大活佛系统确立,活佛转世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于是各教派普遍采用,形成了众多转世系统。
大乐喇嘛,藏族称“杰瓦仁波切”,普遍认为是观世音菩萨在人间的化身。1546年索南嘉措认定为哲蚌寺法台根登嘉措的转世,迎请入寺,格鲁派开始正式采用活佛转世,成为哲蚌寺第三世寺主活佛。1578年索南嘉措应邀来青海湖畔仰华寺,与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会晤,互赠尊号,俺答汗尊称索南嘉措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大乐喇嘛”(意为救世金刚海慧圣僧),首次使用“大乐喇嘛”称号。1653年五世大乐应邀到京,清顺治帝封其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大乐喇嘛”,赐金册金印。至今转十四世。
班禅系统始于后藏扎什伦布寺安贡活佛系统,地位仅次于大乐,藏族称“班钦仁波齐”,被认为是无量光佛的化身。五世大乐年幼时,前后藏教务由导师洛桑确坚主持。后来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给洛桑确坚赠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1745年,清圣祖玄烨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印。额尔德尼为满语珍宝之意,与藏语仁波切同义。至今共转十一世。
活佛转世包括圆寂后念诵迅速转世祈祷经、占卜、观神湖寻访、搜集筛选候选灵童、认定、献哈达赠佛号、剃度受戒、坐床继位等一套比较规范完整的程序和制度。每个活佛系统各有佛号,每一世各有法名,有的还有封号。1793年乾隆制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活佛转世采用“金瓶掣签”制度。其后十、十一、十二世大乐、八、九、十一世班禅经掣签认定,其余免于掣签。活佛认定方式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