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的皈依法是“四皈依”吗?
藏传佛教的皈依法是“四皈依”吗?
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上流传的佛教主要有三大语系,即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无论哪个语系,只要是正宗佛教,都是以皈依三宝来衡量是否佛教徒,因为皈依的主体对象是佛法僧三宝,所以皈依法也叫三宝皈依法,简称“三皈依”。但在很多人中流行一种错误的说法,就是藏传佛教是四皈依,在皈依三宝之外多了一个皈依上师,这种说法严重曲解了藏传佛教的教义,如果长此以往,说的人多了,或许谬误就会变成真理。因此,这里大概谈谈我的看法。
归纳来说,鼓吹藏传佛教是“四皈依”的人概有三种:一种是不明藏传佛教教理教义,见藏传佛教信徒念诵皈依颂时,在皈依佛法僧三宝之前还念诵皈依上师,因此想当然地从念诵文句的数量误解藏传佛教的皈依法是“四皈依”,这种情况应该是多数;第二种是汉语不通达的藏族人,包括堪布、活佛等,他们由于对汉语不是很精通,见汉族佛教徒都说四皈依,也随顺着说四皈依;第三种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人,刻意鼓吹藏传佛教有四皈依,想以此来证明藏传佛教不是纯正佛教,以达到混淆是非的卑鄙目的。
藏传佛教并非有四皈依,理由有下面几点:
1.藏传佛教也是佛教,也信仰佛法僧三宝。
藏传佛教始自松赞干布时期,后由赤松德赞应请静命、莲花生大师创建桑耶寺,虽然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的不断发展,但藏传佛教的传承都是源自佛教发源地印度,这点有无数藏文文献资料可以作证。既然藏传佛教是源自印度正宗的佛教,自然也是以佛法僧三宝作为信仰主体,并唯以三宝作为皈依对象,因此也是三皈依,不存在“四皈依”。
2.上师是三宝的总聚体和现实代表,不是第四宝。
藏传佛教之所以在念诵皈依辞的时候,在前面加上皈依上师,这并非说藏传佛教有四宝——上师,而是说上师是三宝的具体人间代表。上师起到了代佛传法的作用,那么就视为佛陀;上师的修证境界是法宝,所以代表了法宝;而上师是僧,所以代表着僧宝。也就是说,藏传佛教是把上师当作人间三宝、现实三宝来皈依的,而不是说上师是三宝之外的第四宝。只要了解了解藏传佛教教义的人都会清楚知道这一点。在大乘流行的汉传佛教中,也是把师作为三宝代表来看待的,从《法华经》、《华严经》中都可找到依据。在藏传佛教传统说法中,也是说皈依上师三宝,并没有说皈依四宝。
3.藏传佛教重视上师也是密宗的特殊教义决定的。
对师的态度,根据教义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认识,在小乘教法中,把师当作僧宝、罗汉来对待;在大乘教法中,把师当作佛的代表来对待;而在密乘中,由于密法教义的特殊性,而把师当作佛陀在人间的化身来看待。佛陀也在众多密续当中,宣讲了自己将在末法时期化现普通上师的形象来利益众生的预言。特别是无上密续中,能够传予甚深四灌顶的上师一定是佛陀的化身,否则无法完备传授四灌顶。
因此,藏传佛教在皈依三宝辞前面加诵皈依上师,主要是突出上师的作用和功德,并非说藏传佛教有四皈依、藏传佛教有四宝。其实在众多经论中,都开示了师在佛教中的地位,不过只有藏传佛教更为突出的阐释了而已。汉传佛教典籍的《华严经》中,就重点宣说了关于应如何对待上师的经文。下面摘录一些,以飨大家: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如象王回观善财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欲亲近诸善知识,问菩萨行,修菩萨道。善男子,亲近供养诸善知识,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缘,是故于此勿生疲厌。
善男子,若欲成就一切智智,应决定求真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勿生疲懈;见善知识,勿生厌足;于善知识所有教教诲,皆应随顺;于善知识善巧方便,勿见过失。
……
善财承教,渐次南行,至那罗素国,周遍推求毗目瞿沙仙人,善财见已,往诣其所,五体投地,作是念言:
(一)我今得遇真善知识,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
(二)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
(三)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
(四)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
(五)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
(六)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
(七)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
(八)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
(九)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门故;
(十)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满足大悲水故。
……
善财承教,辞退而去。尔时善财童子,
(一)观察思维善知识教,犹如巨海,受大云雨,无有厌足,作是念言:
(二)善知识教犹如春日,生长一切善法根苗;
(三)善知识教犹如满月,凡所照及皆使清凉;
(四)善知识教如夏雪山,能除一切诸兽热渴;
(五)善知识教如芳池日,能开一切善心莲华;
(六)善知识教如大宝洲,种种法宝充满其心;
(七)善知识教如闫浮树,积集一切福智华果;
(八)善知识教如大龙王,于虚空中游戏自在;
(九)善知识教如须弥山,无量善法三十三天于中止住;
(十)善知识教犹如帝释,众会围绕无能映蔽能伏异道修罗军众。
……
善财承教,渐次游行,至补怛洛迦山,参礼观自在菩萨,既至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时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加趺坐,无量菩萨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善财见已,欢喜踊跃,合掌谛观,目不暂瞬,作如是念:
(一)善知识者,则是如来;
(二)善知识者,一切法云;
(三)善知识者,诸功德藏;
(四)善知识者,难可值遇;
(五)善知识者,十力宝因;
(六)善知识者,无尽智矩;
(七)善知识者,福德根芽;
(八)善知识者,一切智门;
(九)善知识者,智海导师;
(十)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