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西资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西资岩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吴佐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西资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西资岩考察报告

  吴佐建

  泉州有“泉南佛国”之称。早在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泉州就建造了位于九日山的延福寺。其后历代建造佛寺有名称可考的多达400多座,现尚存近300座。被列为全国重点佛寺的开元寺、龙山寺,被列为省级重点佛寺的有承于寺、崇福寺、海印寺、铜佛寺、雪峰寺、天柱岩、大慈林、草庵寺、南天寺、科山寺、西资岩等。西资岩位于金井镇岩峰村卓望山,拥有摩崖石刻西方三圣大石佛、护法神石雕,以及明末易学大家蔡鼎史迹等名胜古迹,被誉称福建省规模最大的唐代佛教艺术品。该处已纳入《晋江市 1998 — 2010 旅游业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拟将西资岩建成集生态、旅游、文物、宗教为一体的人文景观。

  西资岩环境一览

  西资岩的岩石构造主要是花岗岩。在1985年以前,是采石区。因为工人乱采石使西资岩许多宝贵的一面消失了——原先的十八岩景已不复存在。原在观易亭附近有蔡无能亲笔书写勒于石壁上的三个大字“古卓望”,其笔力遒劲,另人赞叹,但是,“古卓望”也被乱采石的工人毁坏了。现在,我们仍可以在西资岩看到当时采石留下的一个个采石窟,只是往往还可以在采石窟附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文物保护界严禁开山采石”。虽然,古迹被毁,但是,这些遗留下来的采石窟,犹如人造的悬崖峭壁,也别有一翻情趣。

  西资岩,山峦低缓,树木落落错,大石佛寺座落在山麓之中。西资岩大石佛寺前有一方大平地间开着一口放生池,立两座多宝塔,在茂林修竹之间饶有生意。现在的西资岩还可以看到有鸽子在附近觅食。

  但是,在附近的一些采石窟里还存在乱倒垃圾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不在文物保护界里)。

  西资岩的主景区介绍

  现寺庙为华侨蔡本油在 1935年重修,架构采用钢筋水泥仿木建筑工艺,由五开间二进深单檐硬山顶的前殿、五开间三进深重檐歇山顶的大殿与庭院两边长达10米的庑廊组成。平面布局呈“同”字形。高大轩敞,气势雄伟。相传蔡本油家道贫寒,只在海边码头帮忙挑担搬运,到了除夕将近,船只也停下来过年,无担可挑。蔡本油拿着扁担,孑然一身来到西资岩大寺中,躺在宫口石头上晒太阳。耳中听得附近鞭炮响声,此起彼落,心中知是廿三日各户在向宫神佛辞年。他静坐多时,却未见有人来,心中百感交集,遂跪在大佛前祷告:“大佛阿大佛,你是庙宇破落,金身并无装修,以致无人前来辞年;我蔡本油一身落魄,也无才调可做年兜,大佛是神,蔡某是人。而今命运相同,今大佛您得指点我一条出路,我蔡某如能发迹,定要重新庙宇,重修金身。今以这扁担为准,我将扁担竖在宫口,大佛指点看扁担倒啥方向,我去那个方向谋生。”于是把扁担竖在宫口,一放手扁担倒向东南。于是蔡本油在亲堂帮助下到了菲律宾,后来果然成为糖业巨商,遂捐巨资重建西资岩,三尊大石佛俱用金箔装扮。故事传开,俱说大佛灵应,香火鼎盛。

  三尊石佛是利用山上一堵天然岩石雕凿出来的圆雕立像——“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尊,均赤足立于莲座上,三者相距 0.75米。

  阿弥陀佛居中,身高 4.50米,宽1.62米。赤足立于莲座上。佛像略前倾,背连山石,头挽螺髻,面部丰满,额中有吉祥痣,唇厚颐丰,垂耳至肩,神情深厚而慈和。身着褶纹简练流畅的宽袖袈裟,袒露右胸,左手平胸托举一朵小巧的莲花,袒露的右手前垂作接引状。足下双仰莲座,高 0.95米,雕刻工整而秀丽。

  阿弥陀佛左旁为观音,像高4米,头顶高髻,容貌端庄慈祥,耳垂有花饰,右手下垂以姆指、无名指及小指夹宝瓶;左手当胸作弹指状。胸前挂璎珞宝串,衣袖连缀花边,雕镂精美。阿弥陀佛右方立大势至,姿态衣着略同观音,神情稳重严肃,左手拈诀下垂,右手上举施说法印。大势至与观音足下的莲台略低,只有0.76米。莲台下方镂刻海潮纹,佛像头后镌圆形佛光及云彩纹。大佛像右岩面有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重修寺宇的崖刻1段。两侧有石雕护法神两尊,各高2.86米。

  大佛之外的西资岩

  一、白衣庵及真武殿

  大佛寺往西有一座题额“白衣庵”的玲珑小庙,庙中就山中石镌出一尊1米多高的坐鲤观音像。

  大佛寺东高阜处,又有朱子祠、真武殿、阎王殿一列观庙。其中真武殿,为石结构,里凿造真武大帝及侍从雕刻石像,高二米余。真武披发跣足,身着盔甲,手执宝剑,脚踏龟蛇,形态威开逼真。左边侍从手拜印符;右边侍从手执黑旗,造型生动。是泉南一带罕见的道教神像石雕之一。

  二、蔡鼎史迹

  蔡鼎,字无能,因诉陈魏忠贤罪状,避难微服潜归故里,并于寺之西畔筑“观易亭”潜心研究易学。著有《易蔡集解》10卷50万言,为有明《易》学一代宗师。寺西侧建有一座三开间三进深的明先贤“无能蔡先生祠”,是里人为纪念蔡鼎而建的专祠。祠中悬有“国师”匾一方并奉有他的神主。在西资岩的一方石壁上,还保留着蔡鼎书写的“慧眼”二字。

  三、台海关系的见证

  在西资岩下崇义庙前竖立的《新建崇义庙碑》,记载了该主神从台湾风山传回福建,并在闽南拥有众多信徒的情形,反映了闽台民间信仰的密切的亲缘关系。碑文如下:“原夫兴基建庙,藉人力以奏功;维岳降神,关人心之诚敬。钜任之举非苟焉已,有其诚必有其神矣。溯自飞凤山之钟灵,在台众生受其拯救之恩。实繁有年,王衍香火而来唐,其时英灵已溥,由沙堤近薰于西资。当此南都沐佑,遐迩均沾,即金厦两岛及漳石二镇,亦携男带女接踵来岩,或求治病,或求解烟,符水丹沙遂服立效,足徵圣恩之浩大诚无远而弗届耳。兹建圣庙于西资,甚得地势之吉,穴称金狮,庙号崇义,坐岩山而前映,拱围水以来朝。今庙爰兹告竣,唯善信之至诚,斯神灵之感应欤!末非敢擅笔,承诸董敬勒碑志,委原幕叙而书之。光绪辛丑年重建崇义庙 荔月吉日。”

  西资岩有许多防空洞,是八二三台海战争的遗迹,是两岸渴望统一的见证。当时文明一时的前沿小学就设在西资岩。前些年在一座废弃的防空洞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标语“用我们的歌声和读书声压倒敌人的炮声”。在崇义庙和大佛寺的后面分别有两个在石壁里凿出的岩洞,十分壮观。

  西资岩的历史传说

  一、有关的初建年代争议

  过去,对西资岩的初建年代有两种看法:

  ①寺大门左边的乾隆乙酉年(公元 1765年)《重修西资岩纪德碑》:“相传创始在隋、唐间,岁莫可考。”

  ②《福建通志》、《泉州府志》:“此寺始建于宋·绍兴十八年(公元 1148年)。”今石壁保存“有宋绍兴戊辰年(公元 1148年)王圆、蔡婆养合出七十千文助筑宝殿”崖刻。

  据专家鉴定,西资岩三石佛是唐晚期镌刻(福建省文物局),为福建最早的大型立雕像。央视国际《考古中国 第三部 藏宝现身之沉舟帆影》亦称“西资岩依山凿刻的五尊大佛,是研究晚唐泉州佛教艺术的珍贵实物”。现在一般西资岩原来有五尊崖刻石佛雕像,现仅存三尊,是晚唐作品。而两尊石雕护法神是后人再建。

  二、后世重修保护

  据清代道光《晋江县志》载,西资岩建于宋绍兴十入年(公元1148年),明天顺三年(公元1458年)修葺,后废。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里人陈起鸣、陈起彬。但是,在西面庑廊立的《重修西资岩记》及《重修西资岩纪德碑》日期分别是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和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而佛像右岩面重修寺宇的崖刻是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可见,清代时西资岩有重修,时间大概在公元1760年左右。

  现代规模较大的一次修葺是华侨蔡本油在1935年重修,后来因为“七七事变”而停滞,但也差不多完工了。

  五八年金门炮战,西资岩经历了炮火的洗礼,但损坏不大。文化大革命期间,西资岩在这场浩劫里也承受着巨大的考验,蔡本油装扮在大佛身上的金箔被刮得干干净净,大佛据说也受到一定了的破坏。

  1984年,蔡本油的子孙又将西资岩稍加修葺。

  1985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将西资岩石佛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资岩的文化底蕴

  一、文字底蕴

  西资岩前殿门斗宽敞,三个高3米长、1米高、题着“西资古地”四个楷字。(清光绪举人蔡谷仁的手笔)

  寺庙后的山崖高处有古人镌刻的“泉南胜概”四字。

  大门的冠头楹联“西佛千年来福地,资生万物洒慈心”。(蔡谷仁之父道光进士蔡德芳所题)

  此寺自隋唐以来,阅世一千余载;有人于明清之际,著书数十万言。(清·进士吴增撰书)

  古佛意云何,认否一千年前,石上现身初说法;名贤来隐此,赢得三百载后,山中历劫有遗书。(衡阳沈莹撰书)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