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与修持
六字大明咒的功德与修持
桑吉银登仁波切 开示
在苦难的末法时代里,芸芸众生都在受着轮回的折磨。例如:婚姻、家庭、工作及生老病死。这是一种痛苦,也是一个事实,但要想摆脱这种痛苦的现实--"轮回",我们只有求助于伟大的佛法,求助于一位脱离轮回的大觉者--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彻底觉悟的佛陀。他为了利益众生而化现为菩萨。他与诸佛都具有同一本质。观世音菩萨是大悲觉悟的根本,是慈悲的象征,观世音菩萨即是佛、法、僧。也是本尊、上师、空行、护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根本上师,是诸佛的总汇,获得了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即获得了诸佛的加持,理解了观世音菩萨的本质即理解了诸佛的本质。
同样,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咩吽"是诸佛的智悲在声音上的显现,它包含了佛法中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在各种密咒中,没有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更为殊胜的了。六字大明咒在我们生命的各个层次具有特别而强大的力量,可以转化我们,六个种子字可以完全净化六种有毒的烦恼,而这些烦恼都是无明的显现,会使我们造身、口、意恶业,因而形成六道轮回,让我们在其中受苦。持诵六字大明咒,贪、嗔、痴、忧、嫉、爱,可被转化成它们的真性,六部佛的智慧在觉悟心中展现。当我们持诵六字大明咒时,六道轮回中的六种烦恼无形中被净化。因此念诵六字大明咒可防止再生于六道中,也可以驱除六道本具的痛苦,同时可圆满智慧心的修行,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字大明咒也可以强有力地保护我们免受伤害和各种疾病。
念诵六字大明咒是一种简便易懂、并易接受的修行方法,同时它又涵盖了整个佛法的本质。据《庄严宝王经》所述,如果持诵一亿遍六字大明咒,你体内所有的微生物都将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当你死后,若有人吸入你遗体燃烧时冒出的烟,他都能免于堕入恶道,甚至单个的咒音--嗡、嘛、呢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加持与解脱力。佛具有超人的能力,据说他能准确地知道一场持续十二年之久的暴风雨中会落下多少雨滴,但他并不能完全描述持诵一遍六字大明咒所具有的功德。
在我们修习观世音菩萨法门及任何法门时都有一个次第:前行、正行、后行。"前行"是什么呢?是皈依和发心,如果没有前行的皈依和发心,则在下一个次第"正行"就不能成为依靠,所以说皈依是学习佛法中最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关键在于他是否皈依了佛、法、僧三宝。皈依三宝能使我们无论遇到任何苦难都不会心生恐惧,如果对皈依三宝的决心不够,认识不足,则所修的法门也就起不了作用,成就不了功德。又比如说,皈依就像一个罩子,依照人的体型从头到脚形成一个保护罩,我们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获得一个保护罩,我们就是要按照这个保护罩来全面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最终才能与上师本尊相应。修"正行"之时必须要无任何杂念,是在一个定心境界中修持,这是我们以凡人的境界通过修持得到的。并且在修正行的过程中,不应带有贪、嗔、痴、烦恼心以及嫉妒心,也不要嘴里念着"嗡嘛呢叭咩吽",而心里却想着其它的事情。
如果在一个互相嫉妒和心有杂念的心情下持诵,是一种不够彻底的修行。所以说,我们要用慈悲的心念诵六字大明咒,用恭敬的心祈请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和保佑。"后行"就是闻诵各种心法之后的回向,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回向时不应带有杂念,比如说,今天我修法是为了工作顺利能赚大钱,这种偏见的回向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回向给所有众生,特别是这几年大自然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灾难(火灾、洪灾),凭借修法我们把功德回向给落难的众生。若只是一直在修行法门而不回向,那所积累的资粮与所修的法门也就失去了意义与功德;或是修法时产生后悔、怀疑的心,也就失去我们原本的善念了。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或遇到任何美好的事情都要回向,那么我们的善心不但不会失去,而且会不断地增长它的功德。再说到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火灾、洪灾以及柳州因暴雨发生公交车落难的事情,使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轮回的痛苦。轮回是痛苦的根源,并且轮回是痛苦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加强解脱轮回的心愿。要如何解脱呢?在众多的法门中,最如意、最相应的法门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
大乘经典记载,观世音菩萨把他的咒语献给了佛陀,佛陀反过来赋予观世音菩萨特别而神圣的工作--帮助全法界的一切众生成佛。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当下,精进地修习观世音菩萨法门,持诵六字大明咒,即身成佛的机会是有的。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