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新都宝光寺塔创建原委略记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新都宝光寺塔创建原委略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宝光为蜀中古刹,名胜首善之丛林也。稽古《塔寺三宝感应录》①载:肇自周灵王四十一年,值西域阿育王②四十三年之时始创也。育王深崇佛法,将释迦佛舍利,建八万四千宝塔,命耶舍尊者,举手障日,役诸神力,分布天下,必吉祥殊胜地方可建之。在震旦③者一十有九,面蜀得其三。三者为何?一则宝光曰福感也,再者彭县曰龙兴也,三则德阳曰孝感也。

  当是时,寺不曰宝光,而曰大石者,因育王取西山大石为基,安舍利于中,故寺由塔而立名也。隋初,蜀王秀④闻之,作镇井络,令人掘取是石,寻缝及泉,不见其际。于石旁凿一小片,问识宝者,云“黳玉”。时有智诜律师,爱惜古迹,乃于其上起木浮图九级。新都旱涝,士民祷塔前,祈而有应,故名福感也。

  唐贞观初,大地震动,此塔摇扬欲倾倒,郭外数人见四神,形如塔量,各以背抵塔四面,率免于倒。至僖宗⑤避黄巢乱幸蜀,驻跸于此,就寺为行殿,遗础二石犹存。驻五载,一夜舍利放光烛天,僖宗惊异,召悟达国师⑥,询及所以。掘地见石函,藏舍利十三颗,光明莹彻,不可方物。宗叹曰:“真宝光也!”遂命师重修塔十三级,冠以金顶,更名“无垢”。后师亦闭坚固子⑦六十粒于塔。

  宋圆悟国师⑧居此,敕封“大觉”,又名大觉寺。降及元朝,寺不曰“大觉”而曰“宝光”者,系人主口封,所谓地因人而名,人因地而显。而宝光之名,从此始焉。明邑绅杨寿山⑨墓,在县西里许,自吏目扬玟以阴骘⑩,每寺普斋僧,遇高僧指授此土,旧渠寺塔影遥映其中,名曰“玉笔点银河”。盖明正德间,出杨廷和乔梓11,捐修白业,寺极闳丽,有诗记事。经献贼12屠蜀,塔存寺焚无遗矣!

  清康熙间,梁山双桂堂破山明之法嗣笑宗密,剪荆开山。密传尔生,生传从芝念,念传恢彰阔,则规模大定,佛阁壮观。嘉庆时,无垢塔坏,有新授部郎,高名橿,其尊人明远者,独力培修之。传至月耀,耀传妙胜长老。道光十二年,由阙请经旋寺,凡经楼、罗汉堂、满院皆新,百废悉举,并增置斋僧田三百余亩。师力稍绵,护法李君会通13实助力焉,丛林中兴之盛无能逾者。妙传真印,继修七佛、天王、念佛堂,殿宇重新,姑不备述。相续传灯,夏则安居诵律,冬则加香打七,养贤育才,陶冶凡庸,使源远流长,久宏法化,而利济众生也。光绪三十年,世昌和尚建第二舍利塔,纯用石质,其舍利系清福师由印度楞伽山14拜请得者,佛真身舍利也。三十四年,付法静照和尚。

  民国元年,预修两廊,以历年苦积,购石柱百二十余根,计工不赀。四年冬,传法无穷和尚。八年春,静照出游普陀。秋七月,东廊焚数十间。集众筹募,无穷苦心奔驰,募数千余金。九年冬,东廊告竣。十年春,付法贯一,时静照普陀返,复议修西廊,赖经济艰窘,无穷复募一千金之多,其所以有成者,而都监广种捐二千金。十一年冬,西廊工讫,添修两廊,钟鼓楼较前宏敞。是役也,外仗官绅檀信之博施,内凭退院住持之经理,其功德岂浅鲜哉!

  今民国十六年,新都监督王君15,政通人和,革命维新,修改县志,佳会难逢。远揽宝光塔寺,取实建创原委,嘱记贯一。兹呈管见,略述本末,未善考详,智者正之。(责任编辑:广学)

  【注释】

  ① 《塔寺三宝感应录》:即唐代高僧道宣所著的《集神州塔寺三宝感通录》。

  ② 阿育王:意译无忧王(约前268~前232年),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他信奉佛教。广建寺塔,对佛教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③ 震旦: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

  ④ 蜀王秀:被隋文帝封为蜀王的第四子杨秀。

  ⑤ 僖宗:即唐僖宗李儇,881年初,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他南逃入蜀。

  ⑥ 悟达国师:即知玄,洪雅人,宝光寺唐代开山祖师。

  ⑦ 坚固子:据说,释迦牟尼去世后火化的结晶称舍利,高僧去世后火化的结晶称坚固子。

  ⑧ 圆悟国师:即克勤,彭州人,宝光寺宋代祖师。

  ⑨ 杨寿山:明代新都状元杨升庵的高祖父杨寿山,曾祖父杨玟、父杨廷和。杨廷和为明代首辅大学士。

  ⑩ 阴骘:即阴德。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淮南子·人间训》:“有阴德者必有阳报。”

  11乔梓:《尚书大传》卷四载,南山之阳有木名乔,高高然而上,比喻父道;南山之阴有木名梓,晋晋然而俯,比喻子道。后以乔梓比喻父子。

  12献贼:统治阶级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的污称。

  13李君会通:即李会通,又名李祖德,广汉卫千总。

  14清福:法名真修(1862~1940年),清末高僧,曾三次赴南亚各佛教国家迎回佛舍利、贝叶经、缅玉佛等。

  15王君:王文拔,四川安岳人,1927年8月任新都县知事,民国《新都县志》总裁。

  来源:宝光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