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十世班禅圆寂20周年纪念特刊:第3辑
《西海都市报》十世班禅圆寂20周年纪念特刊:第3辑
十世班禅 著名的国务活动家
班禅副委员长是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他关心国家大事,为维护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西藏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竭尽了全力。——万里
班禅副委员长是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他关心国家大事,为维护和发展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西藏的发展、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繁荣,为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世界和平竭尽了全力。
他担任过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在审议、修改宪法时,提出过许多重要意见。在全国人大审议各项法律时,他总是认真思考,联系实际提出重要的修改意见。
他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拥护党的十三大路线,拥护改革、开放。他多次强调,国家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西藏的繁荣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
1987年自治区人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学习、使用、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近十年来,他视察工作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几乎整个西藏以及其他藏族聚居区。每到一地,他都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改进工作起了重要作用,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戴和尊敬。
他曾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出访尼泊尔、澳大利亚、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等国,并经常在国内会见外宾。在这些国务活动中,他实事求是地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的国情和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西藏的建设成就,既讲成绩,又讲不足,语言生动,内容翔实,博得了外国友人的敬重和钦佩。
(摘自1989年2月16日《人民日报》《万里在十世班禅追悼会上的悼词》)
1956:印度之行
一
1956年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世界各国佛教信徒集会印度,隆重举行大法会等纪念活动。班禅大师和达赖喇嘛应邀前往印度参加纪念活动,并准备在出访期间朝拜佛教圣地。
11月25日班禅与达赖分乘两架飞机先后到达新德里巴兰机场,受到印度纪念委员会主任、副总统拉达克里南希和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烈欢迎。尼赫鲁向达赖、班禅献了哈达。欢迎的群众将一个个红色、黄色、紫色、绿色的花环挂满了班禅大师、达赖喇嘛的胸前。许多信徒挤向前去,向两位活佛的双肩、袈裟上抛洒香油,芬芳的花香久久地在身体周围飘散。当天下午,班禅大师和达赖喇嘛在印度总统府受到总统的接见。
11月26日,这一天班禅大师的访问活动被安排得非常紧凑。上午,班禅大师与达赖喇嘛前往总理府拜会了印度总理尼赫鲁,接着参加了“佛教对艺术文学和哲学的贡献”座谈会。这次座谈会规格较高,由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工作委员会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举办,尼赫鲁总理致开幕词。班禅和喜饶嘉措在会上发言时,都谈到了中国共产党宗教信仰自由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问题,让众多国家的佛教徒了解了新中国的和平友好主张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中午,班禅大师与达赖应邀和尼赫鲁总理在总理府邸共进午餐。
这天晚上,中国驻印度大使潘自力为班禅和达赖举行招待会,招待会在新德里的大使馆花园举行。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非常美丽,庭院宽畅,楼台壮丽,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高大的木棉树上,盛开着簇簇红花。
班禅和达赖以主要贵宾身份出席招待会,他们与欢迎的使馆工作人员见面后,步入主楼大厅。这时一对孔雀从外面飞来,悠闲地在草坪上行走,突然转过身,展开屏来,美丽多彩的扇形尾羽,久久竖起,微微颤动,像竖琴发出低微的弦音。
印度佛教协会在新德里为班禅和达赖举行招待会,招待会由印度国防部长凯·纳·卡特莱主持。班禅大师在会上发表了他到达这里的第一次公开讲话。他说:“我们应该祈祷和努力促进我们的宗教文化,世界和平和世界各国之间的更好谅解。”
历时4天的“佛教对艺术文学和哲学的贡献”座谈会结束,举行纪念释迦牟尼涅槃2500周年大会闭幕式。印度总理尼赫鲁致闭幕词。班禅和达赖先后在闭幕会上致词。班禅大师致词时说,希望这次国际会议有助于团结人民,从世界上消除贫困、疾病和恐惧。
在告别新德里之前,印度总统在总统府设宴招待班禅、达赖两位大师和陪同访印的代表团。晚上,新德里市政委员会在拉姆利拉广场举行欢迎两位大师的万人大会。
当班禅大师与达赖喇嘛在尼赫鲁的陪同下登上主席台时,欢迎人群全场起立,不停地热情欢呼。班禅大师的讲话热情洋溢,充满激情,表达和传播了中国人民的友情与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受到全场听众的赞赏和欢迎。好客的新德里市民将写着美好祝词的红绸卷轴、地毯及精美工艺品等礼品敬送给两位贵宾。
二
1957年1月6日,班禅大师与达赖喇嘛及随行人员乘专车返回新德里。这时,周总理在印度进行了重要的国事访问。1月7日晚上10时,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访印结束,将乘专机回国。班禅大师、达赖喇嘛和潘自力大使以及使馆人员前往巴兰机场欢送。
在班禅大师和达赖喇嘛出访尼泊尔参加释迦牟尼纪念活动时,曾遇到一件使班禅大师感到遗憾甚至气愤的事。释迦牟尼佛诞生地兰毗尼在尼泊尔境内,原计划安排班禅、达赖等结束在印活动后再去尼泊尔朝拜兰毗尼。当两位活佛在孟买参观时,周恩来总理正好要去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便约请班禅、达赖同往,好有时间谈谈心。我使馆人员转告班禅大师总理之约请后,班禅欣然同意。
我使馆人员去向达赖喇嘛的随行官员负责人阿沛·阿旺晋美转达总理之约请时,阿沛也即表同意。但在具体讨论达赖行程问题时,却遭到了紧紧追随达赖喇嘛左右的分裂分子们的反对。他们借口去尼泊尔乘飞机无安全保证,坚决阻挠达赖此时前去。
班禅大师闻知此讯,怒不可遏,决定自己和总理同去。周总理考虑到西藏内部的团结,派人劝说班禅大师,也应照顾和体谅达赖处境的艰难。最后班禅大师为了顾全大局,讲求团结,继续同达赖喇嘛一同参加了所有活动。大师严肃地说,“我是属于祖国的,这次出访是以国家领导人员的身份参加活动,不为国家利益着想怎么行呢?”
三
1957年1月中旬访问加尔各答时,班禅与达赖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加尔各答是访问印度的最后一站。在参观访问即将结束时,围在达赖身旁的分裂分子,以噶伦堡有上万西藏来的各地僧伽俗人名义,请求达赖前去讲法灌顶,给予祝福,同时也邀请班禅前往。1月19日,达赖喇嘛亲自到班禅大师下榻处,一是话别,二是劝说班禅与他同去。
那时,班禅大师在政治上已经开始成熟。他看穿了分裂分子企图借机强求两位活佛去往噶伦堡,以达到挟制两佛与他们共同叛国的阴谋。
因此,班禅大师回答说:我已决定不去噶伦堡,就像你已决定去噶伦堡一样,无法改变。
班禅、达赖出访印度期间,拉萨形势极不稳定。张经武报经中央同意,给班禅和达赖两人发去一封电报,催促他们早日返回西藏。
班禅大师将他所知的一些情况,通报了达赖喇嘛,并极力规劝他不要去噶伦堡,最好是一同乘飞机从加尔各答去北京一趟。但达赖执意不听。
其实,达赖喇嘛一到印度,就寻找向尼赫鲁寻求政治庇护的可能性。其间,周恩来总理因国事在印度访问,曾在会晤印度总理尼赫鲁时,告诉尼赫鲁在这方面要起好作用。因此,达赖的政治庇护要求受到尼赫鲁的拒绝。
周总理在印度期间,在新德里三次同达赖和随行人员及他的两个弟弟谈话。周总理在三次谈话中,一再转达中央和毛主席关于至少六年内不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的方针,进行耐心说服教育,让达赖不要听信帝国主义和夏格巴等人的谣言,并劝他乘飞机早日返回西藏。周总理还对达赖喇嘛语重心长地说,你达赖喇嘛在宗教上讲有神的一面,而你的神气只能在庙里,如果离开了庙,没有了神堂,你的神气也难以体现。总理劝达赖不要辜负毛主席对他的信赖和关心。
达赖也想起了毛主席在给他的回电中提到的在北京愉快相处的情形……达赖喇嘛在周恩来总理的耐心教育和毛主席恩泽感召下,终于同班禅大师先到加尔各答,于1957年1月22日离开印度乘汽车返回西藏,但依然在归程中去了噶伦堡,住了近一个月,直到4月1日才返抵拉萨。
班禅大师和随同达赖赴印的阿沛·阿旺晋美从加尔各答于1月29日搭乘国内派来的专机返抵拉萨当雄机场。班禅大师回到扎什伦布寺后,紧紧握住迎接他的日喀则分工委同志的手说:总算回到家了。这句普通的家常话中,包含了多少辛酸喜悦。
出使四海 传播友谊(上)
一
班禅大师复出后,参加了许多重要的外事活动。
1985年4月底,班禅大师和彭冲副委员长共同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国事访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受到国会议长和使馆官员及旅居澳洲藏胞、华侨代表、留学生的热烈欢迎。
大师一行参观了先进的牧羊场及墨累河流域自然保护区。那里成群的袋鼠、稀有的考拉熊、琴鸟、鸭嘴兽等珍禽异兽吸引了班禅大师,看着这些热带动物自由自在地觅食,大师迟迟不愿离开。主人还请他们居住在土著人的古老茅屋里,欣赏异域情调的土风舞。
热情的主人为他们安排了许多参观项目,他们走访了名城悉尼、墨尔本的一些教堂、毛纺厂、肉类乳品加工厂,与所到之处的官员们交流感情,介绍我国的建设成就、民族情况和宗教信仰自由的现行政策,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
访问期间,班禅大师应邀到旅居当地的藏胞和佛教徒家做客,为信徒们讲经、灌顶。他多次讲到西藏与祖国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祖国的统一、祖国的富强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劝旅外藏胞回西藏看看今天的巨大变化。他说,从历史、现实和藏族的前途看,我坚持祖国统一这条路,这并不是一时的、被迫的,而是永久的和坚定的,是符合藏族人民根本利益的。
二
接着班禅大师和代表团乘飞机前往新西兰。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空,俯视塔斯曼海上星星点点的绿色岛屿,像漂浮在蔚蓝色的海水上的棋子一样。他们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受到了政府官员及使馆人员的热烈欢迎。在主人的陪伴下,大师一行参观访问了牧场和肉类、羊毛、乳制品加工厂,这些产品是新西兰向国际市场供应的主要商品。畜牧业在新西兰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新西兰的草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26.8万平方公里的47%。据陪同人员介绍,新西兰有乳牛、肉牛978万头,绵羊5640万只,而全国人口才310多万。班禅大师惊叹,新西兰真是个畜牧业先进的国家呀!他们在牧场看到了先进的管理草场的办法及电器化的剪毛、挤奶方法。班禅大师感慨万千。这一切留给他深刻的印象,远远胜过了对温泉、湖泊等山水的观光印象。
在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班禅大师和代表团成员们欣赏了土著毛利人热烈的舞蹈表演,参观了土著人信奉的宗教祀殿。这使他联想起国内众多寺庙,都占有独特的山势、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后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向国内外开放,一定会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班禅大师回国后又去西藏地区考察,经过对比,感慨甚多。1986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期间,大师在北京新闻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港澳记者提问时说,我这次回西藏,发现西藏又有了很大变化。举一个例子,过去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因为公路太差,坐汽车一路上受尽颠簸之苦。现在修了柏油路,很快就可以进入拉萨市区了。更重要的是,西藏开始从封闭的状态走向开放,这是西藏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变化。当时,班禅大师还认为,西藏必须要进一步开放。他说,我们可以利用西藏独一无二的地理自然风光,搞好旅游业。旅游者从世界各地一来,就会给西藏带来世界各地的信息,会促进西藏的发展。
十世班禅大事记(四)
1979年6月15日至7月2日,出席五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会上被补选为五届政协副主席。
1980年,班禅到西藏进行了两个月的视察,对中央作出的关于西藏问题的五条决定给予了极高评价。
2月25日,班禅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要像爱护眼珠一样维护民族团结。
8月,班禅去藏区视察前,邓小平同志约班禅到家中谈话,称赞他是“我们国家一个最好的爱国者”。
8月30日至9月10日,出席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会上班禅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0月1日,班禅乘火车从兰州来青海视察工作,到达西宁火车站,青海省党政军领导前往迎接。这是班禅自1962年以来第一次到青海视察,在青海55天的日子里,班禅先后视察了3个州、12个县和西宁的一些工厂、农村、牧区、学校、医院、农场,还走访了一些农牧民家庭。在塔尔寺、佑宁寺、隆务寺等十多个寺院进行了讲经、摩顶等宗教活动。
12月17日至26日,班禅出席中国佛协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致开幕词。会上被选为名誉会长。
1981年5月23日,首都各族各界人士隆重集会,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三十周年,班禅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了题为《西藏民族发展繁荣的伟大转折》的重要讲话。
1982年6月,班禅视察西藏自治区。
10月,班禅视察甘肃甘南地区。
11月13日,班禅视察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时说,宗教活动不能损害国家利益。
1984年1月20日,同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会见西藏爱国人士参观团。
9月2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他希望宗教界人士带头做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的模范。
1985年,班禅和彭冲副委员长一起率领全国人大代表团,去澳大利亚、新西兰作国事访问。(摘自曲青山《十世班禅大师编年事辑》)
出使四海 传播友谊(下)
三
1986年11月22日,班禅大师应邀访问尼泊尔。他与出席世界佛联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贡唐仓活佛同机前往。到达加德满都后除参观访问,他每天都要接受旅居尼泊尔藏胞的朝拜。此后,又专程前往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参拜一天。其间,在大师驻地清凉宫后园举行了一次讲经法会。藏胞们专门搭起一个讲经法台,原计划只准400多人进会场,结果当天早上竟有3000多人前去听法,这充分表现出藏族同胞对大师的敬仰和对祖国亲人的一片深情。在尼泊尔体育馆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佛联会开幕式上,两架飞机在上空盘旋,第一架飞机像天女散花似的从空中撒下朵朵象征吉祥的鲜花,第二架飞机则将香料撒向会场,立时会场上弥漫着浓浓檀香气味,扑面而来的香气,使与会者遐想迷离。
11月28日,尼泊尔国王和王后热情地接见了班禅大师。大师说:“四年前,在国王和王后访问我国时,我们在日喀则见过面。当时,国王曾邀请我访问贵国。我说,随着两国关系友好发展,总有一天我会访问贵国,四年后的今天,这一愿望实现了。我非常感谢尼泊尔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接待。我国十分重视发展同贵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我对贵国也怀有特殊的感情,这次访问是我一生中的大事。我们赞成尼泊尔政府关于兰毗尼的发展计划,中国愿意在此修一座中国寺庙。”国王说:“上世纪50年代,我国在发展对华关系时,曾受到外来的压力。历史证明,我们坚持的政策是正确的,有远见的。过去在我国为维护自己特性最需要的时候,中国给予了帮助,这是我们和全体尼泊尔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
最后,国王欢迎班禅大师再次访问尼泊尔。王后也说,佛教徒一生中应三次朝拜兰毗尼。
大师对国王和王后再次邀请表示感谢,并说:“我期待再次访问贵国。”
班禅大师这次不寻常的访问,获得了圆满成功。
四
1988年5月,班禅大师又一次率领中国人大代表团出访巴西、玻利维亚和乌拉圭等南美国家。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班禅大师率领的中国人大代表团,受到巴西首都群众和巴西国会领导及官员的热情欢迎。巴西官员称班禅大师、中国人大副委员长阁下是中巴友好的信使。他们向大师介绍了巴西的历史。班禅大师在政府官员陪同下,参观了巴西中部起伏平缓的高原热带草原牧场。巴西所产的马、牛、猪的总头数,在南美诸国占首位。在盛产咖啡和可可的亚马孙河平原,大师看到挂在树上的一串串紫色的像草果样的可可、像青藏高原生长的黑刺果似的咖啡豆,他兴致勃勃地摘下一两颗,放在手心看、嗅,询问它们的生长特点。他想,在西藏墨脱能长香蕉、巴蕉,能不能试种这美洲的奇异饮料呢?当他品尝了殷勤的种植园主敬上的香喷喷的咖啡茶、可可饮料后,顿觉神清气爽,连连称赞巴西咖啡味道纯正、回味无穷。当他了解到巴西咖啡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居第二位时说,想不到一种适宜本土发展的经济作物,也能成为国家经济出口产品的支柱。
随后中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毗邻巴西的玻利维亚共和国。在首都苏克雷机场受到议会领导、官员、使馆及华侨代表数百人的热烈欢迎。
代表团参观了拉普拉塔平原上的栏兰查科草原,来到了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泊喀喀湖畔。面对清澈的湖水,大师想起地球那一面的美丽富饶的西藏、青海,青藏高原有大大小小的湖泊15000多个,其中纳木错湖、扎日南木湖、奇林湖、唐士拉攸木错湖,面积都超过1000平方公里。位于藏北的纳木错湖是西藏湖泊之冠,蒙古语称滕格里海,意为“天湖”。湖面海拔4718米,比玻利维亚的喀喀湖(海拔3812米)还高出906米。长江源头的雀莫错湖,湖水面积8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923米,黄河上游的扎陵湖、鄂陵湖,面积都在500平方公里以上,海拔也在4200米以上。他多次祭祀过的青海湖,海拔与喀喀湖接近,因为含盐,在阳光下,水色变幻无穷,神秘而又壮观。还有被誉为“上面的碧玉湖”的羊卓雍湖及唐古拉热泉都将会成为旅游胜地,只是目前还需要对外多加宣传,对内要注重开发和保护。
玻利维亚经济以矿业为主,锡的产量居世界第三。因为我国藏族和许多少数民族所使用的生活用具和敬佛供器铜制品中,都要用到锡,大师参观了锡冶炼厂及加工厂,也参观了畜产品加工厂。
离开玻利维亚后,班禅大师和人大代表团成员,乘飞机从太平洋西岸到位于大西洋东岸的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代表团成员在低山丘陵的草原上参观,看到优质草场上生长的牛羊,体型比我国高原藏系羊大,皮毛、牛羊肉品质都较好,甚感改良牛羊、牧草的重要。班禅大师在旅途中,仔细向陪同的当地官员询问、了解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科技成果、市场出口等问题。
班禅大师回到青海、西藏后,向许多干部、科技人员和牧民群众多次讲到牧草、牛羊品种的改良问题。
班禅大师及代表的这次南美之行,受到国际友人的热情欢迎和周到的款待,他也向外国朋友们介绍了我国的国情、政策和实际情况,博得了国际友人的敬重和钦佩。
班禅大师是我国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所到之处,把吉祥的花雨洒向那里的人民,使友谊之桥如彩虹般架起。
十世班禅大师会见德国总理。
1986年,十世班禅大师在尼泊尔参加第十五届世界佛教徒联席会时,会见尼泊尔领导人。
班禅大师是我国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所到之处,把吉祥的花雨洒向那里的人民,使友谊之桥如彩虹般架起
心系青藏 情暖高原
一
1980年,班禅大师到青海时,由扎喜旺徐陪伴,在湟中县很有兴味地参观了民间绘画艺术展览,仔细欣赏农民画后,大师说,这些农民住在塔尔寺附近,明显受了藏族绘画艺术的影响,希望省、县领导支持,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农民的文化素质。
在北京,青海电视台拍摄的电视片《格萨尔王》前部,请班禅大师审看。大师看过后说,用先进的电视艺术宣传藏族的历史,本身很好,意义重大,但是要仔细研究藏族文化、历史,以及藏族的民俗民风,不然就会出笑话。比如,在格萨尔时代,那时还没有广泛用铁器,用铁链捆人、做镣铐就不对,当时,只能用毛绳、皮绳或木器、石器。可见,大师对民族文化的关心及渊博的藏族文化历史知识。
1983年大师在青海时,同意青海博物馆的请求,用援藏基金会经费购买进口专业胶卷,帮助拍摄藏区寺院的建筑绘画艺术。他亲自书写信函,让所有寺院支持青海博物馆的拍摄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终于在1988年印制出版了精美的大型画册《藏传佛教艺术》。大师出席了发行仪式,盛赞挽救了一批珍贵的藏族文化艺术遗产。这一珍贵的画册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对保护西藏的文化,对后来修复许多寺庙和文物,都起到宣传和参考作用。
班禅大师在青海塔尔寺、四川德格印经院视察时,多次建议挽救一些珍贵的佛经和历史典籍。由西藏自治区资助50万元,重印《甘珠尔》和《丹珠尔》等著名经典100部,畅销各地。
1987年班禅大师再次来青海,9月20日,在青海人民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视察工作时,他饶有兴趣地仔细翻阅成果展览室陈列的藏文、蒙古文、阿拉伯文等文字类图书、期刊和画册,了解了藏文图书、期刊和画册的出版情况,并详细听取汇报。当知道从1954年到1987年,已经出版少数民族文字图书12913种后,大师高兴地对社长桑结加和编辑们说,成绩不错,希望多出少数民族文字的好书,加快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大师参观后还和全体编辑合影留念。
二
在拉萨召开的藏语广播工作会议上,班禅大师接见了青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藏语播音员李毛、格勒等。大师说:“藏语广播很重要,我很早就喜欢听广播,多年来一直坚持。青海的藏语节目办得好,群众喜爱听。我虽然是安多人,可是安多话说不好。自小我身边的人多是西藏人,我在学习、生活中都讲拉萨语,但听安多话听得懂。在广播语言中,要注意语法修辞,通过广播,要提高我们藏族人民的语言文化水平。”
班禅大师还十分关心民族地区新闻报刊的宣传作用,高度评价报刊在宣传党的政策、联系群众,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知识和民族素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支持办好藏文报刊,创办《西藏科技报》。
班禅大师为《西藏日报》创刊30周年题词:
整整三十个冬夏春秋,
党的喉舌人民的益友,
为西藏的革命与建设,
颂扬无数的业绩成就。
反映真实才取信国人,
报道喜讯能鼓舞民众,
宣传深入会推动社会,
字字如甘露滋润雪域。
班禅大师注重民族文化教育、科技和广播、电视及报刊、展览会的巨大教化作用。他本人经常通过广播、电视和报刊,发表讲话、刊登文章,将中央的精神传达给广大民族地区的各族群众。
三
1985年,班禅大师担任中央代表团副团长,前往拉萨参加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的活动时,与代表团团长胡启立、副团长李鹏等视察了拉萨地面卫星接收站、西藏大学和西藏革命展览馆,在参观“西藏概况”展览后,签名留念。班禅大师还在其他场合和会议上讲,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学习、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权利。学习、使用、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是权利的问题,并且关系到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成果,提高本民族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本民族发展进步的大事。1987年7月,班禅和阿沛·阿旺晋美共同提出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的建议》在拉萨发表。由于班禅大师复出后,大力倡导积极发展藏民族科学文化,在众多有志于藏学研究的人士共同努力下,创办杂志、出版图书,积极推动了中国藏学学科研究的发展。
四
班禅大师十分关心和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农牧业生产和各族群众的生活。由于青海黄河龙羊峡电站的兴建,库区的农民需要搬迁安置。而移民地恰卜恰地区干旱缺水,居住有汉、藏、回几个民族。为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发展农牧业经济,1983年海南藏族自治州提出修建一座水库,以改善移民区群众的生活和环境。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于1984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预期1987年7月竣工蓄水。
班禅大师闻悉此事后,非常高兴,于4月16日致函姚依林:
水电部的报告及您的批示,我已阅。此事对加强民族团结很有益处,因此,如果该工程可行,请有关部门尽量予以重视。
后来,因施工单位的拖延,竣工时间要推迟至1990年10月。水库所在地共和县领导到北京找班禅副委员长,反映情况。班禅又于1987年2月5日给姚依林副总理写信:“共和县在百般无奈情况下,找到我,希望维护当地人民利益,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我认为:建水库属龙羊峡水电站的移民安置工程,关系到周围三万多人民的生存。现黄河水已蓄上来,如不按期施工,将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国家资金紧缺,不容浪费。综上,应督促铁道部,使之下属单位遵守合同,以大局为重,本着民族团结的原则,尽快纠正错误,圆满完成任务。”他又在信上恳切地说:“这项工程一直得到了您的直接关心和支持,我代表当地各族人民在此表示深深感谢,请您再继续给予关注,解决他们的困难。”在姚副总理的关心下,工程顺利进行。
这年10月15日,班禅大师来到龙羊峡水电站建设工地视察。龙羊峡是黄河上游龙青河段第一座梯级电站,有“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称,坝高178米,水库容量247亿立方米,机组单机容量32万千瓦,枢纽以发电为主,可兼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装有4台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128万千瓦,年发电量60亿千瓦时。龙羊峡水电站从1978年开工,到1989年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班禅大师看过水电站模型后,又前往工地视察。他要求电站建设者们致力开拓,一定把我国的这一重点水电站工程建设好,希望为黄河两岸的各族人民造福。他称赞龙羊峡水电站大坝是矗立在黄河源头的一座象征民族团结的大坝。
化解矛盾 造福人民
一
在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班禅和彭冲、习仲勋、粟裕、杨尚昆一道,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重新走上了国家领导人的岗位。
这时的班禅大师,已经历了政治风浪的考验,锻炼成为一名热爱祖国的坚定的政治家。他准备到甘、青视察。1980年10月1日,班禅大师前往青海视察工作。
班禅大师先去塔尔寺参拜,这藏传佛教的圣地,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中也受到冲击,拨乱反正后,经中央批准进行初步修葺,重新开放了,并且重新举办了正月十五酥油灯花会展览。
大师听了塔尔寺住持的汇报后,感到满意。在西宁他还听到,在扎喜旺徐副省长的主持下,1979年10月8日,青海省委已经给喜饶嘉措大师公开平反,召开了追悼会。大师听到党和政府已经为这位爱国老人昭雪平反,深感欣慰。
班禅大师在西宁又看望了拉茂兄长夏茸尕布。他俩早在一年前全国政协会上见过面。那时,夏茸尕布刚从尖扎县劳动改造的地方返回西宁,复职原来的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后又被选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们俩轻松愉快地侃侃而谈,大师倾听了夏茸尕布复职后所做的工作,与今后的长远打算。后来,班禅大师多次称赞夏茸尕布说:“我们一些藏族干部,无论是开展工作,还是处理各项事务,若能像夏茸尕布那样洞开重门就好了。”在夏茸尕布的陪同下,班禅到尖扎县视察了拉茂德虔寺,那里的宗教活动也已经开始。在马克唐村,大师想起三十多年前孩提时的他,就是从这里被班禅堪布厅和塔尔寺的大喇嘛们用八抬黄轿迎请到了塔尔寺,在这里坐上了十世班禅的法座。看到黄河沿岸农村丰收后的景象,他深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不同凡响。
班禅大师善于学习,熟悉祖国和西藏的历史,对解放前后新旧两种制度有切身体会,深刻了解新社会藏族群众的生活变化。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祖国衷心热爱,使他能够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对共产党、对祖国,仍然赤胆忠心,忠贞不二。
乘愿复出后,班禅大师以大智大慧和豁达胸怀,竭力贯彻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二
班禅大师于1980年10月,与扎喜旺徐、夏茸尕布、卓加和嘉雅经师一起来到美丽的青海湖,由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地方领导陪同,举行了隆重的“祭海”活动,求海神护佑青海高原风调雨顺,牧草丰盛,牛羊肥壮。那天,班禅大师香汤沐浴,身着大喇嘛法衣,供献牛羊祭品,在鼓钹声中,再次朗声诵念《平安经》为祭。湖上祥云朵朵飘过,蔚蓝的湖水顷刻变幻出深紫、浅蓝、橙黄、淡青、玫瑰等奇异美妙的颜色。当一阵雨珠飘洒过后,一道巨大的彩虹从海心山上突然升起,高高的,弯弯的,亮亮的,艳丽无比,似乎在颤动,在微笑,在显示天地自然精灵美的魅力和神勇无比的威力。当大师了解到,青海省已经开始试验联产承包制,省委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重新对28个生产大队的38万亩垦荒土地退耕还牧,他感到很高兴。他指着青海湖畔的黑土滩,惋惜地说:“我在解放初路过这里的时候,草长得有马镫高,我靴子上的尘土都被草清扫掉了。现在却成了几寸高,大量地乱开草地,老鼠出没,杂草丛生,好牧场很快变成了黑土滩、黄沙滩,牛羊吃啥,牧民吃啥?我们要尊重科学、保护自然生态,不然,光靠念经是不行的。另外,还需要制定必要的草原管理和保护法令。”
三
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少年来在广大牧区遗留下来的省区之间、州县之间的草场纠纷,在生产体制改变的新形势下,又表现得非常突出。
情况反映到中央,便由班禅大师出面解决。
1983年春天,班禅大师到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召集两省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先给玛曲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领导做工作,并请民族地区边界专家、中央民委政法司司长辛文波作了边界历史的介绍,希望互让互谅,达成协议,搞好团结,共同建设草原,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
然后,大师到了兰州,给甘南州领导、拉卜楞寺活佛和尼玛乡牧民们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讲明利害,希望团结、互相协商,停止纠纷。由于班禅大师亲笔写的信函用的是藏文大篆,中央急需一份汉译材料,可是兰州地区的年轻译者们竟无人能辨认。经人介绍,信被连夜送往西北民院的老教授段克兴先生处。
段教授曾经在色拉寺学习藏文和经典13年,精通藏文。他翻译过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当时他正住医院。段教授对班禅大师无限景仰,他连夜赶着译稿,通宵达旦。翌日上午,将班禅大师洋洋万言的书札准确无误地译好,交甘肃省委转呈中央。大师的书函,依旧不误时地传送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和拉卜楞寺贡唐仓活佛手上。
贡唐仓接到大师的亲笔书函,立即与甘南州有关县乡领导谈话,又亲自前往群众家中,召集有影响的老牧民征求意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1 984年9月,甘肃省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尼玛乡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乡前滩草山划界协议书》在兰州签订。这份由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夏茸尕布和甘肃省政协副主席贡唐仓及两方各10名群众代表共同签名的“协议书”中,规定以额尔瓦河为界,公路以北及河之西的草场属河南县柯生乡;公路以南河之东的草场属玛曲县尼玛乡。并对从1960年以来,双方为争草山伤亡人员的家属给予适当的一次性生活补助。
在草山现场,双方群众在领导和活佛的监督下,共同献牲煨桑,对着神圣的经典和“协议书”发愿起誓,自觉遵守协议规定,世代和睦相处。
一起因草山纠纷而结了几十年的冤仇解开了,几十个民族地区的草场、地界纠纷和积怨,也一个个协商解决了。特别是解决甘肃夏河县桑科乡和青海泽库县多禾茂乡、甘肃夏河县科才乡和青海河南县智合茂乡、甘肃夏河县甘加乡和青海循化县岗察藏族乡草山争执问题的三份协议书,都由班禅大师亲自签字生效。
人们都在传说,每当草原上不同村落的牧民剑拔弩张、械斗一触即发的时候,只要班禅大师一出现,互相仇视对垒的人们便会匍匐在地,静听大师发话。但是班禅大师却说:不是我们说了几句话就算,主要是靠政策,还要参照历史,照顾现实,实事求是,互谅互让,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公平合理地把争执问题解决好。在具体工作时,正如贡唐仓活佛讲的那样,一是靠群众对我们的信仰,二是找到群众中威望高、大家信得过的人,首先做通他们的思想工作。这些人的思想通了,其他工作便好做了。
1955年,十世班禅回青海
1954年9月,班禅进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第二次会议,会议结束后又到全国各地参观,经过8个多月后,仍沿青藏线经西宁返藏。
班禅是1955年4月25日下午5时从兰州乘飞机抵达西宁的。 4月26日上午10时,省人民委员会举行座谈会欢迎班禅大师,12时半在寓所接受省城及本省各地佛教徒的朝拜,晚8时在人民剧院举行招待晚会。
班禅的一天
我陪同班禅一个多月,对他的生活规律有所了解。
班禅的住处选择在青海省政府后花园。
早晨基本上都是7点多起床,8点钟开早饭。到了10点钟他和经师进入经室念经,大约一个小时。念完经到会客室休息,由我给他放留声机,那时没有电视机、音响等先进电器,留声机也是手摇式的,他喜欢听什么,我就坐在那里给他放。
班禅的一日三餐是这样的:早餐比较简单,除了各种小菜外,有七八种面点,有包子、饺子、花卷和各式糕点等。酥油茶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他特别离不开酥油茶,到外边活动还要带一热水瓶酥油茶。中餐和晚餐就比较复杂了,一个大圆桌上摆上三种餐,有藏餐、中餐、西餐,由他自己任意挑选,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厨师们各有分工,谁擅长做什么都把自己的绝活拿出来,保证大师吃得满意、高兴。给他做饭的厨师有他自己从西藏带来的,还有一位是从北京聘来的。他的随从人员给我讲了班禅聘这位北京厨师的故事。说在北京班禅每次吃完饭后这位厨师就对撤下来的盘子分析琢磨,哪个盘子吃光了,证明这个菜班禅爱吃,哪个盘子动得少,表示班禅不太爱吃,有的盘子班禅根本没动,那就是班禅不愿意吃。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基本摸清了班禅的口味。班禅返藏时向民委提出要带这位厨师一同回西藏。
除了一日三餐之外,班禅也喜欢吃些水果,那个年代不比现在市场上什么都有,当时火车还没通到西宁,交通不便,市场上没有什么水果。为了接待好班禅,他吃的水果是派专车从兰州买回来的,不论是苹果、梨、橘子、香蕉都是一级品,在装盘之前都要精心挑选,洗了又洗,化验后才能端上来。
班禅接待客人,一般都是安排在下午时间。
精彩的辩经会
班禅于5月14日与其随行人员前往塔尔寺朝拜。
塔尔寺是班禅从小受到供养、并正式坐床的地方。因此,他对这里的每一座殿堂、佛塔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班禅在塔尔寺住过较长的时间,在当地的僧众中影响较大,许多人曾在塔尔寺朝拜过班禅,对他有深刻的印象。青海的僧众已经几年未见班禅了,有机会目睹班禅的风采,都是由衷地高兴。因此,远近许多藏族群众早几天就来到这里等候看望班禅大师。
5月15日班禅大师进行摩顶活动。虔诚的教徒们让班禅给自己摩顶,视为一生中最高洁、最神圣的降福,能让班禅摸一下自己的头顶比什么都荣耀,以往每年班禅都定期放朝,那时所有平民都可以到扎什伦布寺朝礼,得到班禅的摩顶。现在班禅来到青海,能够得到大活佛的摩顶机会实在难得。许多藏族群众提前两三天就排起了长队,等待这一机会的到来。摩顶那天,班禅吃过早饭就坐在由四个人抬的轿辇上,上边打着华盖(一种黄色的大伞)前往摩顶的场地,坐定后开始摩顶。到了下午6时许结束。还有些平民没有被摩上,只得遗憾而归。他们虽然没被摩上,但总算是见到了大活佛,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5月16日讲经,会场在大经堂,座无虚席,经堂外面的大院里听讲的人也坐得满满的,寺外的街道上也有很多人听讲。讲了大约有两个多小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他口齿利索,我虽听不懂藏语,但从听众的表情来看,对他的演讲是十分佩服的。
5月17日进行了精彩的辩经会,这也使我大开了眼界,我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辩经会那天塔尔寺的僧众全部参加,大家穿上新衣服,头上戴着黄色船形帽,执事喇嘛指挥着乐队奏乐(乐队中有芦笙、镜钹、喇叭等),奏乐开始后全体僧众向班禅叩头。然后辩经会正式开始。有4个辩经师上场,每两人为一方,用藏语对仗,且唱且舞,且舞且用手掌击掌做节,你来我往,你刚住口,我便接言。就像大专辩论会一样,分成正反两方,各自陈述自己的见解和理由。要想取胜既要靠渊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还要靠临场的随机应变,机智对答。下面的喇嘛听得如醉如痴。最后由主持法会的喇嘛依据辩经师们对佛经的领悟理解、临场的发挥表现、口语的表达能力来判定胜负。
班禅归故乡百里迎大师
在塔尔寺逗留几天之后,班禅一行于5月21日前往循化县文都乡麻日村省亲。
自从1941年班禅行辕堪布会议厅派出官员找到他并确认他为九世班禅的转世灵童,从循化县接到湟中塔尔寺供养时算起,到返回诞生地已有13个年头。这是他第一次返回故乡。头一天夜里他一夜都没有睡好觉,急切地想着家乡是什么样。
消息不胫而走,化隆、循化还有尖扎一些乡镇的藏族群众,早已恭候在化隆通往循化的公路两旁,他们赶上牛羊、搭起帐篷在公路边安营扎寨,盼星星、盼月亮地想见到佛爷。从扎巴、昂思多、巴燕到循化—百多里路全是朝拜者,他们跪在地上,身前摆放着贡品,有牛羊、人民币还有白洋。在我们的车队经过他们的面前时,尽管班禅大师挥手向他们致意,但他们跪在地上频频磕头却不敢抬起头来,待车子走了很远后,我看到他们才慢慢地抬起头来看着已离去的佛爷。
来到文都乡麻日村已是夕阳西下了,“啊……这就是我的出生地。”班禅站在大门前,细细打量着自己的家,推门走进室内,只见窗明几净,清爽整洁,他的母亲这看看,那摸摸,高兴地说:“还和以前一个样,一个样啊!”
22日上午,为了满足乡亲们的愿望,班禅又坐在法台上,为一眼看不到边的朝拜的人们摩顶。下午到文都寺进行宗教活动。第三天在故居前摄影留念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故乡。送行的人们或跪或站地久久不愿离去。
返回西藏
5月26日下午5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刘春和其他陪同人员顺利完成陪同任务后,在青海省交际处为班禅饯行。
5月28日上午9时,班禅离开西宁,各族各界代表300多人送行。
欢送班禅的仪式格外热烈隆重。路口扎着彩楼、牌楼,道路两旁遍插彩旗,高悬上千响的鞭炮。欢送的群众身穿节日的盛装,手持花束彩带,敲着锣鼓,欢送班禅大师返回西藏。
(摘自《中国档案报》 2003年4月4日)
探访香日德班禅行辕
过去:写在史册的光荣
香日德寺原称“班禅香日德寺”,现称“班禅行辕”。寺院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和我们同来的都兰县精神文明办公室王主任介绍:“当时寺院分作两处,一处为宗教活动场所,藏族称‘德钦颇章’;另一处是专门接待过往宗教上层人员和有关使者的地方,即食宿站,藏族称‘德钦拉让’,位于现香日德镇政府所在地,20世纪初被洪水冲毁废弃。现在只剩上柴开村的‘德钦颇章’。”
时值下午,雨后高原六月的阳光温煦。班禅行辕前庭草绿花香,一派祥和气象。
香日德寺声名远播,与九世班禅大师有着重要关系。1924年,九世班禅从西藏堪布厅派堪青担任香加旗王爷,堪青在寺院原址附近历时四年重建大经堂、僧舍、斋房,又将原有的“德钦颇章”修葺,易名为“班禅驻西宁办事处香日德站”,使之成为藏传佛教领袖来往内地的主要住宿地。
上世纪30年代,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失和,盘桓于内地,其间在香日德寺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里,九世班禅设立行辕,召开堪布会议,举行佛事活动。
九世班禅是位爱国爱教的高僧大德。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师从自己的经费中挤出了三万元捐赠前线,又拿出两万元认购公债。他告诫全体僧俗官员,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人人捐款,慰劳前线,救济离乡难民。
十世班禅大师曾数次莅临香日德寺,最久的一次在这里住过将近一年。香日德寺注定和九世班禅、十世班禅的爱国主义行动联系在一起。
1949年10月1日,十世班禅从香日德寺致电毛主席、朱总司令,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忱欢迎和拥护。
1952年1月下旬,十世班禅一行在香日德举行声势浩大的进藏誓师大会。这是自九世班禅离藏后,班禅首次入藏,算来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
现在:都兰的人文景观
我们来到香日德寺时,管家格桑恰巧外出。格桑的助理普琼是个沉静的年轻人,他告诉我们,现在的班禅行辕是在班禅大师的关怀下,由政府筹措资金,历时三年建成的。
1987年2月,当两层楼式大经堂和僧舍、寺门等主要建筑竣工后,西藏堪布厅活佛尕金洛桑曾美受班禅大师的指派,前来寺院担任堪布。普琼说,他就是从那时候从西藏来到青海都兰,当时还不满十岁。
普琼指着班禅行辕寺门前一块青黑大石说,那是班禅大师的上马石。寺门两侧都有精美壁画,出自藏族画师丹青妙手。走进行辕,庭院开阔;正中是主体建筑大经堂。经堂两侧墙壁有药师佛、长寿佛等绘画,据说都是出自扎什伦布寺的艺僧之手,正中供十世班禅等佛像。我们到来时,僧人们正在经堂给当地一牧民家做法事,诵经声与法锣声交织,佛家气息扑面。王主任说,由于九世班禅、十世班禅名尊位重,前来行辕膜拜的信教群众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从玉树、甘南、拉萨等地遥遥赶来敬拜。
在大经堂侧后,设有行辕堪布和管家的僧舍。僧舍内都供有十世班禅大师佛像。在二楼,普琼特意带我们来到为十世班禅大师设置的经堂和卧室,室内的大师宝座和卧床都堆满了僧民敬献的哈达,表达着对大师的怀念之情。
近些年来,班禅行辕在当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不断在修葺和新建。在大经堂左侧,是一处转经走廊。转经走廊呈“匚”型,墙壁绘有释迦牟尼等佛像1108幅,还有一世班禅到十世班禅画像和一世堪布到十世堪布画像。这些佛像描金绘彩,笔法生动细腻,是上品佳作。转经长廊的另一侧设有200多个转经桶,桶高1﹒8米,和壁画、千幅佛像共成班禅行辕的一道风景。
将来: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班禅行辕自重建开放以来,把弘扬佛法和爱国爱教结合起来,树立了良好形象。寺院地处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聚居地区,僧众认真履行十世班禅大师“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成为了都兰县民族团结的样板。王主任说,为了挖掘班禅行辕的人文教育价值、弘扬大师爱国主义思想,引导信教群众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都兰县正在努力把班禅行辕建设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来临。(作者:李羌)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