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禅理、说禅修,延伸禅宗文化
谈禅理、说禅修,延伸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六祖慧能“顿悟自性,见性成佛”的禅宗传播,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实现和完成。六祖以其朴质简洁、清新明快的传教风格,创顿悟成佛之说,使禅宗顿教法门风行天下,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文化节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9月10日下午至9月11日全天举行的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
围绕“六祖禅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来自海内外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展开了积极探讨,既涉及禅宗对心性伦理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等禅与社会互动关系的话题,也涉及禅宗思维方式与东方智慧、禅与如来藏说的交涉等学理性研究,还有日、韩等禅宗历史及研究的介绍等,内容丰富多彩。研讨会现场,高僧大德、专家学者们精辟的见解和风趣的演讲,不时赢得听众的热烈掌声。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56篇,其中在研讨会上发表的有24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杨曾文认为,禅宗在社会各阶层民众中传播,除了阐释“识心见性”、“即心是佛”等禅法思想外,还在各种场合以十分灵活的方式向信众弘传与中国传统理论十分接近的佛教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引导广大信众净化心灵,增进道德情操的修养,行善止恶,促进家庭、社会的和谐。这是禅宗之所以能够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得到广大信众支持和信奉的重要原因。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姚卫群则表示,作为中国佛教中影响较大的一个宗派,禅宗展示了极具魅力的东方智慧。禅宗之所以有生命力,在中国广泛传播,与它相对于其它佛教宗派更注重深入社会生活有关。禅宗的这种特点源自于强调“入世”的中国传统文化。
来自台湾法鼓大学的副教授杨蓓着重阐述了禅修对于心理健康的正面影响。她指出,大多数人在追求功成名就时往往疏忽了内在心灵的踏实感。以“放松”和“放下”为原则的默照禅修,能使禅修者焦虑、忧郁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逐渐走向心理健康的道路,佛教称其为解脱的智慧。
“禅宗六祖文化的研究,重在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学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薪火相继,慧灯长明,会通诸宗,回归当下。”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教授王邦维在研讨会最后作此总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