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大藏经》的装潢
满文《大藏经》的装潢
陈芳
佛教历过2000余年的传播,早巳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宗教。而藏、满等文字佛经的翻译,不仅保存了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同时也丰富了东方文化的内涵。清乾隆三十八年至五十五年(1773一1790年)内府木刻朱印满文《大藏经》共108函(夹),每函经页数量多少不等,多者如第一卷达728页,少者如第四卷仅173页。其装帧形式受古印度贝叶梵文经影响,称为“梵夹装”。传统的梵夹装是用夹板将经页夹好后,连板带经于正中或两端钻一两个透孔,然后穿绳,捆绕成册。这种装帧形式在许多佛教流行的国家都比较盛行,我们将图书的每一面纸称为“页”,就是受到贝叶的影响。
满文《大藏经》的装潢不同于传统的梵夹装,其每函(夹)均无钻孔,经页由精雕细绘的护经板夹护,然后通过层层包裹、密密缠绕的方式,将经页精心保护起来。每函由经页、内层护经板、内经衣、外层护经板和外层经被组成。经页为素色纸,朱色双面印刷,长73厘米、宽24.5厘米,由内层上下护经板、外层上下护经板保护。
内层上下护经板,皆为木质外包金黄色织锦面制成,长73.7厘米、宽24.6厘米、厚2.3厘米,其中内上层护经板装饰最为华丽,板面分别由金色、黄色、红色织锦层叠覆盖,中部略微凹进,正中以泥金恭书满文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的敬语,及本函(夹)第一部经名、卷数,两侧各彩绘佛菩萨一尊,每尊佛像右下角以藏文、左下角以满文书写佛菩萨名号,又在两尊佛像的框边由右至左,以汉、蒙、藏、满4种文字直书该函(夹)第一部经名及经页数。内下层护经板与上层不同,其板面绘四尊护法神图像,每尊像的右侧以藏文、左侧以满文恭题该佛名号。版框左右两边分别以满汉文直书该函(夹)第一部经名、卷数。整函经页全部按顺序码放整齐,侧面四周呈现出八吉祥图案,两端一面拼成喷焰摩尼图,另一面则拼成火焰图,火焰图中又拼成该函第一部经名字样,图案均以朱色为底,绿、蓝、白、黄4种颜色绘出纹样。这样不仅可使经页美对整齐,而且一旦码放错乱或丢失,四周图案即出现紊乱,对于使用和收藏都很方便。
外层护经板长77.5厘米、宽27.5厘米、高3.7厘米,底平,上面微微隆起,木质红漆描金,正中凹进部位由左至右以泥金绘出胜利幢、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磐肠、宝伞、金轮等吉祥图案,两端有泥金绘镂空雕刻花纹,花纹正中有一狮子头像。
为便于搬运及收藏保护,内层经页、护经板以丝质黄色绣有金线云纹的经衣对角包裹起来,经衣一角有条长约20厘米、宽约3厘米,与经衣质地、颜色相同的绦带,用以捆绑。再用外层经板上下保护,用长约25米、约宽3.5厘米的经带将经函捆扎起来。经带以绿、蓝、红、白、黄5种颜色的丝棉线斜纹交叉编织而成,一端安有鎏金铜环扣,环扣一边与经带固定,另一边用以束紧经册,方便实用。捆扎完毕后,外面再用150厘米见方的黄色丝棉经被包裹。整个经函(夹)装帧繁密,体积很大,须两人合抱才能抬起。
满文《大藏经》装潢考究,富丽堂皇,代表着清内府书籍最高水平。其色彩的运用,看似耀眼浓重,但仔细观察却仅有红、黄、蓝、白、绿5种颜色。用来包裹的经衣也层层不同,有织锦、绫、绸、缎、丝棉等材料,同时织绣出不同的纹样,与护经板交相辉映。整体设计华贵典雅,装潢精美绝伦,堪称清代藏传佛教典籍中最富特色的珍品。
经页四周的泥金彩绘八吉祥图案
满文《大藏经》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