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天台宗>>正文内容

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浅说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捷 陈旭远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天台宗教育思想浅说

  文:张捷 陈旭远

  佛教教育发展至隋唐, 出现了天台宗等八大宗派, 宗派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佛教教育走向成熟。天台宗就是创立最早的佛教宗派。

  天台宗是隋朝人智顗创建的, 该宗因创建于天台山(今浙江天台境内), 故称天台宗。又因该宗以《法华经》为主要宣教经典, 也称为法华宗。慧文因看到龙树所著《大智度论》中“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之说及《中论》“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一偈, 悟得“一心三观”的观行方法并传慧思。慧思又由《法华经》义旨构成诸法实相论, 日间谈义理, 夜间禅观思维。慧思又传智顗, 智顗修法华三昧, 讲《法华经》, 讲解《大智度论》, 演说禅法, 著《小止观》、《大止观》等, 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方法, 构成以《法华经》为宗旨, 《大智度论》为指针, 由“天台三大部”和“ 天台五小部”及圆顿教观组成的学说体系, 始创天台宗。其弟子灌顶继承、讲说师学。中唐僧人湛然中兴天台宗, 使天台宗义理条理化。由于灌顶、湛然的鼎力弘传, 天台宗盛行于中唐前, 中唐后才走向衰落。唐末五代时, 天台宗又分为山家与山外两派。唐贞元二十年(804)日僧最澄学天台教义, 并带天台经论疏记返国建日本天台宗。十三世纪日僧日莲根据天台宗《法华经》的理论, 创建日莲宗。

  一、性具善恶, 人人能成佛的教育宗旨

  佛教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成佛”, 也是佛教学僧们修行的根本目的。儒家探讨人性论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唐代各宗也通过对“佛性说”的阐发, 从理论上为人人能成佛的教育宗旨寻找到了根据。天台宗的佛性说充分肯定了人人都有佛性, 佛性是先天具有的, 性又具善恶, 有善、恶之别, 天台宗的佛性说创造性阐发了“佛性”有善恶之分, 教人相信只要修善止恶, 就可修身成佛。具体说, 佛性有善恶之别, 在修习的行为中也有善恶行为之分, 无论是佛还是“一阐提”都是“性具善恶”,佛因不断性恶, 而有地狱之身。“一阐提”也因不断善性, 就可修善成佛。人人都有佛性, 佛性又具善恶, 学僧们就要不断修善止恶, 修身成佛。天台宗中兴人物湛然又进一步发展了其佛性说, 提出了“无情有性”的命题。“无情”是指动物以外的没有感情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有性”是指这些无情的事物也具有佛性。自佛陀创立佛教以来, 佛教有大、小乘之别, 小乘佛教认为少数人可以成佛, 大乘佛教认为众生悉有佛性,都可成就佛是,成佛是从生的事,“无情”不存在佛性有无问题。湛然提出“无情有性”的命题, 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具体体现,变化的事物又分有情众生与无情之物,佛性寓一切事物之中,草木砖石也都具有佛性。这使佛性说进一步中国化,佛教教育也具有了鲜明的中国色彩。

  天台宗宣传的人人能成佛的教育思想吸引了众多的学僧及社会人士, 智顗在金陵曾讲《智度论》, 由于宣讲有方,内容丰富, 使慧令等“皆舍其先讲欲启秤门, 率其学徒问津取济”,①甚至陈主也奉法承道。湛然教学时,大启上法, 旁罗万行, 尽摄诸相入于无间,即文字以达观, 导语默以还源, 乃祖述所传章句, 凡十数万言。心度诸禅身不踰矩, 三学俱识群疑日清, 求珠问影之类, 梢见罔象之功行, 止观之盛始。②

  于是,“学者悦随, 如群流之趣于大川也。”

  二、止观并重的教育原则

  天台宗创始人智顗提出了止观并重的主张, 在他之前, 南朝重理轻禅, 北方则重于实践, 把禅定作为佛教徒行动的指南。智顗提出止观并重, 并将之作为天台宗的最高修养原则,也是佛教教育的最高原则。

  “止”为梵文Santha的意译, 又译“止寂”、“禅定”等, 指通过坐禅入定, 扫除妄念, 未心一境, 达到寂静的境界。“观”为梵文Vipasyana的意译, 也译“智慧”等, 是在“止”的基础上发生的智慧。“止”即禅法的修习,“观”为佛教义理的研究, 止与观为佛教教育与教学中重要内容,是必须遵循的教育、教学原则。“止”与“观”本是佛家传统的修习方法, 定慧双修, 早在印度佛教教学中就已提出了, 有的从三学戒、定、慧的角度而讲, 有的从“六度”(戒、定、慧、施舍、忍辱、精进)而言。天台宗二祖、三祖都重视止观的修习方法,构成“一心三观”的禅法。三祖慧思认为佛教教育中不仅重视禅法, 还要研究佛教义理, 因定发慧, 由定入慧。“欲学一切佛法, 先持净戒, 勤禅定, 得一切佛法诸三味门。”③智顗则将止观并重作为修行原则正式提出。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 明确提出:

  泥洹(涅)之法。入乃多途, 论其要, 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 止乃伏结之初门, 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刘爱养心识之善资, 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 观是智慧之由籍。④

  为何要止观并重呢?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 斯乃自利利人, 法皆具足。…… 当知此之二法, 如车之双轮, 鸟之两冀, 若偏修习, 即堕邪倒。……以此推之, 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 从德团满之指归, 无上极果之正体也。⑤

  智顗并对“ 止”与“ 观”的含义有新的注释。他认为止有三义:

  息义、停义、对水止止义。息义者, 诸恶觉观妄念思想寂然休息。……停义者,缘心谛理, 系念现前停住不协。……对不止以明止者, 语虽通上, 意则记殊。⑥

  观也有三义:

  贯穿义、观达义、对不观观义。贯穿义者, 智慧利用穿灭烦恼……观达义者, 观智通达契会真如……对不观观者, 语虽通上, 意则永殊。⑦

  智顗对“止”与“观”的特殊解释, 如用“贯穿”两字解释“观义”就是对传统佛学观即“观想”(观察与思维)的突破与发展。

  智顗提出止观并重的修行原则的重要性在元照《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序》中可见一斑:

  若夫穷万法之源底, 考诸佛之修证,莫若止观。天台大师灵册亲承, 承止观也;大苏妙语, 悟止观也;三昧所修,修止观也;纵辩而说, 说止观也。故曰, 说己心中所行法门。则知台教宗部虽繁, 要归不出止观,舍止观不足以明天台道,不足以议天台教。

  由此可见, 天台宗的止观并重学说是重要内容, 是佛教学者与学僧重要的教学与修习的原则。“故入道者不可不学, 学者不可不修。”天台宗的止观并重学说是建立在“诸法实相”理论基础上, 由定入慧, 即由定见佛性,入涅槃,要达到“成佛”的目的, 就必须坚持止观并重。湛然说“能观心性, 名为上定;上定者, 名第一义;第一义者, 名为佛性。……若知烦恼及生死本来清净, 名之为寂;本性如空,名之为照。”就是将“法性”,“佛性”与止观相联,而讲止观学说的。

  止观并重的修行原则, 乃是佛教教育的最高原则, 也是佛教教育要培养的人的标准。止观并重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对佛教要进行系统的义理教育, 也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禅定的宗教修习。也就是既要有对佛理的认识提高, 又要有对佛理的理解、实践, 在行动中体会, 加深对佛理的认识, 并在实际修习中充实提高自我。虽然佛教义理是对“真如”、“佛性”的认识结果,但对佛教徒们来说, 却是间接的知识, 并非自身认识的产物, 故要不断修习, 提高自身。

  三、“五时八教”的教育方法

  五时八教是天台宗借佛祖之名, 在教育教学中采取的内容不同和受教者不同的教育方法。天台宗利用判教将佛说法分为五个时期, 并将五个时期所说之法, 分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称为“五时八教”。

  “五时”是就说法对象的根机利钝而建。分为华严时、 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时就是佛讲的道理深奥, 听者不懂, 效果不好。鹿苑时(也称阿含时)谅是佛向不了解佛教的听者, 讲小乘佛教《阿含》的一些浅近理论,受到观迎。方等时是佛向对已有小乘佛教基础的人讲授大乘的《维摩》、《思益》、《楞伽》等经。般若时就是对已有大乘基础的人, 讲大乘空宗的宗教义理。法华涅槃时是向宗教训练最深的听者讲《法华》、《涅槃》二经, 即佛教最高深的原理, 描绘了涅槃世界是永恒, 真实的世界, 诱导人们彻底看透人生去追求涅槃境界。

  “八教”分为“化法四教”(藏、通、别、圆)和“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

  “化法四教” 即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宗教训练深浅程度来确定宣教内容浅深的四种教法。其中, 藏教(天台对小乘的异称):以小乘义理为主, 依经、律、论进行文字上的解释与发挥,这是浅近的教法。通教:大乘的初门, 根据听众对佛理理解程度的高低, 或讲深奥的道理, 以通于别教与圆教, 或讲些浅近的道理则通于上面的藏教,“通”即为过渡之意。别教专对少数有高深佛学素养的人讲大乘教的特别教法。圆教:对宗教训练最举动的人讲奥妙的佛教原理, 即大乘教的极教。“化法四教”实际上是天台宗在教育教学中采取的内容不同的教育方法。

  “化仪四教”即是佛说法对根据受教者的智慧、才能所采取的仪式和方法。其中, 顿教即对“利根”(聪明)人直接宣讲大乘佛教原理, 如华严时。渐教即对“钝根”(理解力迟钝)人先说小乘, 逐渐引导他们接受佛教的宗教世界观, 相当于鹿苑、方等时。秘密教则为天台宗自称有一种神必不可思的能力, 能使程度深浅不同的受教育, 虽互为相通, 却各有收获, 或顿或渐得益相同。不定教即佛根据不同情况, 动用神通力量, 使受教者有不同的理解。

  五时是针对说法对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义, 按照教义的深浅, 难易来安排教学内容。“化法四教”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宗教训练程度的深浅而确定教学内容深浅的四种教法。“化仪四教”则突出了根据教育对象的智慧与能力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使不同才能、不同智慧的人在受教后均有收益。

  “五时八教”有似中国传统教育原则——因材施教, 即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 进行教育,但又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因材施教”, 五时八教更明确指明了依据什么来施教。第一, 佛教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实际, 而且考察施教的时间、地点、环境;第二, 佛教教育注重学生行为的考察, 即修养、习惯等宗教训练所要求的内容;第三, 佛教教育注重依对象的能力与智慧、根基利钝选择教法。五时八教是智顗在长期宗教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教育经验, 反映出一定的客观规律, 存在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它是建立在宗教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 理论依据是唯心主义的, 必然存在着缺点。八教所依受教育者的能力与智慧, 并不是今天所说的能力与智力, 而是相对于佛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五时八教的方法并没有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只局限于对佛教经典的研习、宗教实习的范围内。

  注释:

  ① 唐道宜《续高僧传》卷二。

  ② 宋赞宁《续高僧传》卷六。

  ③《诸法无净三味法门》,《大正大藏经》卷四十六。

  ①⑤⑧⑨《童蒙止观校释》,中华书局,年1988年6月版。

  ⑥⑦《摩诃止观》, 卷三上,《大正大藏经》,卷四十六。

  ⑩《止观大意》,《大正大藏经》,卷四十六。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