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玄奘與印度佛學——從玄奘在印所著的三論說起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吕澂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在我國過去許許多多求法印度的高僧裏,其能窮究精微,並發抒創見作出貢獻,給予印度佛學以一定影響的,算來只玄奘法師一人而已。
  玄奘怎樣窮究了當時印度佛家的精粹學說,這從他在印時的廣泛參訪以及回國後十九年間有系統的翻譯工作上可以看得出來,早年我已有過論列(見拙稿《慈恩宗》第二、三節,載《現代佛學》一九五三年九月號),現不重述。至於他以獨到的見解對印度佛學作出貢獻,則主要在於他學成將返之時(約當公元六四一年),連續用梵文寫出了三部論著——《會宗論》、《制惡見論》和《三身論》。這些論著都曾傳誦一時發生了影響,《續高僧傳?玄奘傳》、《慈恩傳》、《古今譯經圖記》等備載其事,稍後的《開元釋敎錄》卷八還據以作了扼要的敍述說:
  初,那爛陀寺大德師子光等立《中》、《百》論宗,破《瑜伽》等義。奘曰:「聖人作論終不相違,但學有向背耳。」因造《會宗論》三千頌,融會《瑜伽》、《中》、《百》之旨。先有南印度王灌頂師名般若毱多,明正量部,造《破大乘論》七百頌。奘申大乘義破之,名《制惡見論》,千六百頌。諸師咸曰:「斯論窮天下之勍寇也,何敵當之!」又東印度拘摩羅王因奘通化,初開信門,請問諸佛何所功德。奘贊如來三身利物,因作《三身論》三百頌以贈之。王曰:「未曾有也! 」頂戴歸依。——斯之三論,義府幽奧,五印度境盛傳流布。是知道風昭著,德行高明,學蘊三冬,聲馳萬里。印度學人咸仰盛德,旣曰經笥,亦稱法將,小乘學徒號奘為「木叉提婆」,唐言「解脫天」;大乘法衆號「摩訶耶那提婆」,唐言「大乘天」。斯乃高其德而傳徽號,敬其人而議嘉名。
  的確,玄奘三論所發揮的思想,對於當時印度佛學的闡揚有其重要的意義,而玄奘最後獲得很大的榮譽也是與三論的寫作分不開來的。可惜三論都沒有翻譯流傳,僅僅留下了一些零星資料,它們的主要內容如何,現在只能作簡單的推論了。

  先說《會宗論》。這是和會中觀與瑜伽行兩派爭端之作。印度大乘佛學的顯然分裂,乃由淸辨(約公元四九○——五七○年)所引起。這在他所著《中觀心論釋思擇焰論》第五品(《入決擇瑜伽師眞實品》)裏指名道姓地痛駁瑜伽宗義。事實表現得十分淸楚,無庸懷疑。當玄奘到達那爛陀時,寺中早已形成了兩派對峙。玄奘師事的戒賢是瑜伽行派護法(約五三○——五六一年)的嫡傳,而持反對議論的師子光則屬於中觀派淸辨一系。他們各趨極端的見解,在那爛陀似已無人再作調和之想了。但是玄奘到來,獨提出主張予以會通。《慈恩傳》卷四說:
  時大德師子光先已為四衆講《中》、《百》論,述其旨破《瑜伽》義。〔玄奘〕法師妙閑《中》、《百》,又善《瑜伽》,以為:「聖人立敎,各隨一意,不相違妨;惑者不能會通,謂為乖反;此乃失在傳人,豈關於法也?」愍其局狹,數往徵詰,復不能酬答,由是學徒漸散而宗附法師。
  這說明了玄奘曾與師子光當面辯論過幾次,已經使他啞口無言,徒衆離散。但這只是從兩派說意各別的一點來解釋的。玄奘接着還作了會通,而寫成《會宗論》。《慈恩傳》在前段引文之次卽說:
  法師又以《中》、《百》論旨,唯破遍計所執〔性〕,不言依他起性及圓成實性,師子光不能善悟,見論稱「一切無所得」,謂《瑜伽》所立圓成實等亦皆須遣,所以每形於言。法師為和會二宗言不相違背,乃著《會宗論》三千頌。論成,呈戒賢及大衆,無不稱善,並共宣行。師子光慚赧,遂出往菩提寺。
  據此,好像玄奘簡單地應用三性的觀點就和會了兩派,這顯然是說得不夠全面的。因為《瑜伽》的三性理論,淸辨早在他的著作裏反復駁斥了。瑜伽宗徒雖也有過辯解,但並未得着定論。玄奘要再提出三性來作溝通,絕不會只是舊調重彈,而必然有更進一層的說法的。我想,這可從護法的《廣百論釋》裏得到一些啟示。《論釋》的末品卽《敎誡弟子品》,註疏家看成是屬於廣立正義的部分(見文軌《廣百論釋疏》卷一),其中有一大段涉及三性的辯難,依圓測所傳,它正是淸辨和瑜伽宗徒的對論(見《仁王經疏》卷一)。護法於此並不偏袒瑜伽一方,卻另外提出中道的看法。他說:
  如是等類隨見不同,分隔聖言令成多分,互興諍論各執一邊,……未會眞理,隨己執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應捨執着空有兩邊,領悟大乘不二中道。
  護法這一種看法,玄奘對它很有會心。他在鷲嶺北初次聽講此論時,卽大感興趣,隨聽隨譯,還自慶成功,作了兩個偈頌(附在譯本之末)。其中有兩句說:「故我殉命訪眞宗,欣遇隨聞隨譯訖。」這幾乎是,表示他不顧生命的危險來到印度求法,就以得聞護法之說而感到滿足。因此,他在調和兩派的論著中,不會不用這種思想來作指導,甚至還可認它為護法的正義(《仁王經疏》卷一有此一解),所以能博得戒賢等人的稱讚。靖邁的《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附有玄奘小傳,談到此論時就說:
  並造《會中論》,融會瑜伽、中觀之微旨,以靜大乘之糾紛。
  靖邁將論名寫作《會中》,可能依據他的所知,論文的主要內容是以中道理論來作會通的。
  《會宗論》在那爛陀寺流行之後,一時間曾平息了中觀,瑜伽之爭,但並非說兩派從此就再沒有爭論了。據義淨所傳,玄奘離開了那爛陀近三十年,他那番議論的影響依然存在,大家仍認為兩派立說各據一意不必互相是非。所以義淨在所撰《略明般若末後一頌贊述》中說:
  瑜伽則眞有俗無,以三性為本;中觀則中無俗有,實二諦為先。……。旣識分綱,理無和雜,各準聖智,誠難乖競。
  這只是一方面。另方面,中觀學者還有從此立說更趨極端的,連淸辨的議論都以為不徹底,這也可說是經過玄奘一度調和之後所激起的反應。

  次說《制惡見論》。關於此論的寫作與傳播經過,據《續高僧傳?玄奘傳》等的記載說,先有南印度摩臘婆國王師般若毱多(慧藏),係小乘正量部學者,他依其部執作了《破大乘論》七百頌,東印的烏荼國小乘信徒卽用為武器來向大乘挑戰。當時中印的統治者戒日王要請那爛陀寺派遣四位大德去烏荼面論,玄奘亦膺其選,但未能成行。玄奘就寫出了《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以代舌辯。戒日王見到此論雖很讚歎,但又希望全印學者公決這一場是非,他便邀玄奘去參加曲女城大法會。(據《西域記》卷五,此會是一年一度專門討論佛學的集會,其年恰逢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會期,於是兩會就合併舉行了,唐人因此稱它為「九旬大施」,也稱其第一階段為「十八日無遮大會」。見《古今譯經圖紀》卷四,《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五。)此會約集了十八國國王和各國的大小乘學者、婆羅門、耆那敎徒等,連同那爛陀寺的一部分僧衆,共六千餘人。在這一會場上,將玄奘的《制惡見論》寫本懸掛起來,徵求辯難。過了一十八日,竟沒有人能發論端。因而玄奘的主張獲得完全勝利,他那被佛敎群衆推尊為「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聲譽就更加遠播四方了。
  這些記載大體可認為是事實,但說會期十八天中無人發論,則未免有些誇張。《慈恩傳》卷七附載玄奘於永徽五年(六五四)回答印度普提寺小乘宗師慧天的一封信,其中就說:
  昔因遊方在彼,遇矚光儀,曲女城會,又親交論。當對諸王及百千徒衆,定其深淺。此立大乘之旨,彼竪半敎之宗,往復之間,詞氣不無高下。務存正理,靡護人情,以此輒生[淩-氵+欠]觸。罷席之後,尋已豁然。今來使猶傳法師寄申謝悔,何懷固之甚也!
  從這段信文可見大法會上不單慧天曾有異言,卽一般小乘信徒也是反復辯論過的。只是玄奘的主張終於說服了會衆,而留下深刻的影響,所以在他離印十年之後慧天還向他表示慚愧的心情。
  《制惡見論》可能是給反對大乘的一切小乘、外道的一個總答辯,而內容極其廣泛,靖邁就說它制十八部小乘,破九十五種外道(見《古今譯經圖紀》卷四)。但據現存的資料,只能想見論中和小乘對辯的幾個重要問題:
  其一,小乘一般不信大乘經典出於佛說,《破大乘論》大概也提出了這種非難,所以《制惡見論》重新引用《大乘莊嚴經論》所舉成立大乘為佛說的七種理由,而對每一理由各別作了七個比量廣為論證(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十)。玄奘是最擅長因明的。他曾批評過他的老師勝軍斟酌了數十年才寫定的一個此量(這也是成立大乘為佛說的),給以改訂而成為傑作(出處同上,又見《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五)。因此,《制惡見論》立了那樣多的量一定很有精彩,可惜未流傳下來。現存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註解那七種理由的大段裏也有一些比量,或卽出於玄奘之所立亦未可知。
  其二,小乘正量部主張心外有境,這和瑜伽行派唯識之說正相反對,所以依據正量部義寫成的《破大乘論》攻擊唯識是它的一個重點。它首先否定了瑜伽行派所說的阿賴耶識。以為卽使引用《解深密經》來作證明,說什麼由於恐怖,使凡愚的人們聽到有此一種識,會發生我見,所以佛不隨便在小乘經中談到它,其實人們生來卽有我見,經文那樣的解釋顯然是毫無意義的。玄奘《制惡見論》對此作了反駁說,我見有的是與生俱來,所謂俱生我見,也有的是由於不正確的分別所構成,所謂分別我見;前一種盡人皆有,並不妨礙修習聖道,後一種則不然,所以佛不為凡愚說有阿賴耶識免其發生分別我見,還是有其充分理由的;當然,不能因為佛未在小乘經中宣說,卽以為並無此識。玄奘這一分析,根博得當時大乘學者的佩服,連《破大乘論》的作者也暗中驚歎,因而戒日王三次約他和玄奘面論,都設辭推卻了(見《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十)。
  其三,正量部還主張內心可以親緣外境,如手取物一般,這又和唯識理論發展到陳那時代所形成的「帶相緣境」之說相反。所以《破大乘論》的攻擊唯識,卽集中於「帶相」的一點。它以為按照大乘的說法,在一般情況裏人心所瞭解到的只是自心變現的影像;但大乘家又說到了眞實的智慧親證境界的實相時,就不容再有影像介於其間;這豈非自相矛盾,恰好證明帶相之說,根本就不能成立的嗎?據說《破大乘論》提出這一非難,曾使大乘學者無從回答而沉默了一十二年(見《宗鏡錄》卷七十),直到玄奘作《制惡見論》才得了解救。玄奘以為帶相說,原來包括兩種情況:一般心思因變現境像而說為帶相,這樣的帶是變帶,相是相狀;至於親證實相,就由挾持俱起而成帶相,帶是挾帶,而相是體相。因此,情況雖然不同,但無妨都說帶相,唯識理論依舊不可動搖(見《成唯識論述記》卷四十四)。玄奘這一解釋,有力地說服了論敵,按其實際,不外以心境不離的意義來成立唯識。所以玄奘的門下,也傳說曲女城的大會上是提出一個此量(一般稱為「眞唯識量」)來壓倒一切異論,而它卽以境不離心為其論宗的(此量大概出於《制惡見論》中,詳見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五)。
  玄奘強調了「以不離為唯」的說法,使陳那的帶相唯識理論達到更加完善的地步;其後,陳那一系,隱然成了瑜伽行派的正宗,不能說玄奘的闡揚對它沒有影響。

  後說《三身論》。關於它的內容記載最少,僅知道它是讚揚佛德的作品。從當時印度的情況看,在較大的佛敎寺院裏,禮佛之次都有短讚,齋時靜夜更少不了朗誦長篇。一般所用的就有摩咥哩制吒(母兒)的《四百讚》、《一百五十讚》,陳那的《雜讚》(和《一百五十讚》之作)以及釋迦提婆的《糅雜讚》(再和陳那之作)等等(見義淨《南海寄歸傳》卷四)。玄奘酬答鳩摩羅王有關佛德之問,不取現成的贊佛作品,而另寫了《三身論》,他顯然是要突出佛有三身的意義的。大乘三身之說,到了那爛陀寺有了一羣可稱為佛地論師的(如戒賢、光友等)以後,依據《佛地經》義,將三身和唯識四智理論結合起來,已得着新的發展。這羣論師還以其新說相標榜,光友(卽波羅頗蜜多羅)於唐初來華翻譯之時,卽曾透露過這一點。他當翻譯《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說到三身之處,特別添加了轉識成智之說(現對勘梵、藏本此處原無其文),並矜為新異。因此,李百藥為此論譯本作序就說:
  其《菩提》一品最為微妙。轉八識以成四智,束四智以具三身,詳諸經論所未曾有,可謂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借此可以看到佛地論師有關三身學說的特點。玄奘是繼承其學的,他在作《三身論》時自然會據以發揮,因而對於傳播其說影響後來,以至有《現觀莊嚴論》者等瑜伽、中觀混合派的說法,也起了作用。

  玄奘在印,雖然僅僅寫了那三論,其內容可考的又僅僅只有那幾條,可是已很顯然,他對當時印度佛學的關鍵性問題,都曾以其精湛的知見,作了必要的闡明。他於全部佛學中重新論定了大乘佛說的意義,又於大乘學說中進一步明確了瑜伽與中觀相對的綱宗,還於瑜伽宗義中圓滿貫通了帶相唯識以及轉識成智、束智具身等理論。至少可以說,印度大乘佛學後來一段時期的發展,必然和玄奘那些貢獻有不少關係。我卽本此意,略就所知試為論述,聊以表達紀念先哲的微忱!
  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日初稿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