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印度佛教>>正文内容

玄奘历尽艰辛赴印度求法和《大唐西域记》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玄奘(600-664)自幼出家,广读大小乘佛教经论,为求得重要得唯识经典《十七地论》的原本和解答自己学习佛法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决心到印度求法。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关中发生灾荒,朝廷允许民众可以到外地逃荒。玄奘借此机会西至故臧、伦敦,然后出玉门关,经天山南侧禄迦经天山南侧的北道(今新疆阿克苏)转到天山北路,经西突厥王庭所在的素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城)纵贯今中亚南部和今阿富汗北部,东向经今巴基斯坦北部,至今克什么米尔,然后经印度北部至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今尼泊尔南部,约在唐贞观五年(631)进入中印度,人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再此学习五年。此后曾外出巡游印度半岛的东部和西部,然后又回到那烂陀寺。在此讲学和撰述。当时印度恒河流域最强大的国家是羯若鞠闽国,都曲女城,国王名戒日。在佛教中最流行的是大乘唯识学派,其次是般若中观学派,此外小乘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等也有相当影响。
  玄奘在向印度进发的途中河旅行印度的过程中,随处向各地高僧学习,并且注意考察佛教古迹。他在那烂陀寺师事戒贤法师,跟他学《瑜珈师地论》等唯识学派的经典,并且广学因明(逻辑和认识论)、声明(语言文字、音韵、语法)、医学等。玄奘虽倾心唯识学说,但对中观学说也不排斥,曾写《会宗论》,会通调和它们的思想。他对小乘学者批评大乘不能容忍,写《制恶见论》进行批驳。他还在一次与一位顺世外道学者的辩论中获胜,由此名声为远近所知。在临回国前4年(641),戒日王在曲女城召请全印度的18位国王和众多官员、沙门、婆罗门、外道等,举行盛大的辩论大会,请玄奘为论主,宣讲《制恶见论》,破斥小乘。据载在十八天内没人敢提出质难。大乘信徒称颂玄奘是“大乘王”,小乘信徒称颂他是“解脱天”。此后,玄奘又应请参加节日王举办的为期75天的“无遮”(人人可以参加)施舍大会。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回到长安,受到奉太宗之命迎候的左仆射房玄龄等官员和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玄奘带回佛典657部,还有佛像、舍利等。玄奘在唐朝廷的支持下共译出佛经75部1335卷。
  唐太宗在洛阳会见玄奘时,听他讲述他到印度求法沿途的见闻和印度的风俗人情很感兴趣,对他说:“佛国遐远,灵迹法教,前史不能委详。师既亲睹,宜修一传,以示未闻。”(《三藏法师传》卷六)此后,玄奘口述,由应召前来协助译经卷。书中记述玄奘亲自经历的110国或地区,传闻的28国或地区的地理、交通、历史、政治、物产、文化、宗教、风俗、名胜古迹等广泛的内容。涉及的地理范围包括现在我国新疆地区、中亚南部和阿富汗北部以及伊朗、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诸国。文笔质仆,言简意胲。近代以来,此书受到国际学术界研究重视,有关的注释和研究的著作很多。198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季羡林等学者校注的《大唐西域记校注》,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