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圣米石塘和蟠桃宫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张玉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圣米石塘和蟠桃宫

  张玉泉

  在史家营乡柳林水村正北的崇山峻岭中,有许多胜迹,是房山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建在莲花山上的两座庙宇:一是圣米石塘(简称南庙),一是蟠桃宫,即圣母石塘(简称北庙)较为著称。

  这两庙相隔两梁一沟五里之遥。座落在南山腰的是著名的圣米石塘;北部山腰的是蟠桃宫。两庙均选在半壁崖塘上,地势十分险峻。“境险而僻,非好奇选胜者莫能至”(房山县志·卷三)。昔日那红墙墨瓦,气派非凡的建筑群,如今已成废墟,满院残垣断壁,荒草萋萋,一片凋零的景象。

  一

  圣米石塘(南庙)建于唐代。据今已有千余年。主庙原叫长星观建在莲花山主峰北侧,一面靠崖三面为高墙围起。院内有三进殿,一进为山门,两侧有钟鼓楼(尚完好),二进殿为主殿,三进殿建于崖壁内为两层,曾叫千佛殿(原为寺)东西两侧为道士住房(均无存)。主殿前两侧有三人搂粗的千年古松,高耸入云,生机昂然。据《房山县志》载:“其庙南向,前殿三,正殿三,两厢各三。东北隅有石塘,上有泉滴如檐溜下,承以池,可供十数人之用。”清道光十三年又在水洞东面的悬崖峭壁之上凿横沟一道,引崖水入洞旁池中,以弥补洞水之不足。庙西院外道下为塔坟,尚有三座残破的和尚塔坟。坟地内有茂密的杏林,有的很古老。据庙中残存断碑载:唐高宗李治传旨,在逍遥谷召见王远知、蟠师、董奉三人。王远知“善得引新吐故之术”深得高宗赏识。高宗问王需要什么,王说一不求官,二不求钱,只要茂山清泉。高宗让其到京西任选。王等选中了莲花山。于是在此兴建庙宇。庙建成后,王远知、董奉等为前来看病者不收药资。病愈后在庙西植杏树。小病者愈后植一株,大病者愈后植五株。数年后便成林。此法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庙前右侧有二园溜溜的山石崖,崖上有一山洞向南敞开,该洞曰圣米洞,洞深15米,宽约6米,高约3米。洞壁上端嵌有“重修圣米石塘圣泉寺造石佛碑”的字样,为明代嘉靖年所立。洞底有一层米粒大的光润的白石碴,称圣米(已被沾污)该洞由此得名。洞口用白灰墙遮挡,留一门两窗。洞里有佛的宝座。两尊佛的雕像还十分完好,已被推倒在洞口乱石堆中。其中一尊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七月十九日造。宝座前有人工垒成的供桌尚完好。佛座的顶端有人工打的洞口可钻出到莲花峰背面。相传当年师徒两僧在此修行,老僧外出化缘,让小僧吃洞中的石碴。老僧归来以为早把小僧饿死了,一见小僧吃得白白胖胖,十分惊奇地问怎么回事,小僧说吃圣米吃的。后来老僧为独占庙宇,把小僧推下山崖,佛祖用莲花托儿把小僧救起。几乎家喻户晓的神秘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此寺不知从何时改为道观)。

  山崖的东侧有一个狭窄的平台,台上有牲口棚和碾子房遗址。碾盘和轱辘尚存。碾盘直径约两米,厚约40公分。相传,这千斤重的碾盘出在30里外山下柳林水村西。是一夜间用神牛拉上来的。由此往上还有一小山洞,里面有一具少女的干尸,据说是民国初天津一富翁之女为远离尘世,出逃到此观入道修炼,家中不允,派人追回。不久便死于家中,遗嘱家人身后将尸送回圣米石塘道观中,家人将姑娘的尸首送回,安放在山崖小洞中。

  二

  出圣米石塘向北高耸的山石攀援,此地名曰“阎王爷鼻子”,走在连山羊都难以通过的悬崖峭壁上十分惊险。再过南天门外一道两米多远半尺宽的窄路,底下是千丈深渊,要紧贴崖壁往前挪动,才能抵达蟠桃宫。

  蟠桃宫座落在莲花峰北一断崖的平台上。它修建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人称蔡老道(蔡义先)主持营造的,该庙建筑依山就势,三座庙宇,百余间房(唯山门存)正殿座落蟠桃宫的正中,右山花后有水洞,长约l0米,宽约8米,高约3米,水深2米许,清澈见底。顶端滴水如珠,此洞称圣水洞。当年蔡老道曾用此水为军阀曹锟的二姨太刘氏,为段琪端的二子,吴佩孚以及一些社会名流治愈病症。自此蟠桃宫的圣水和蔡老道的名声大震。曾被称西山圣水和西山活佛的蔡老道一时名扬四方。有关军阀、达官贵人和社会名流曾多次布施和许愿,资助大洋,为该观的宏伟建筑提供资金来源。

  从东侧一砖砌拱门进院,门楣嵌有石匾,阳面为“洞府”阴面为“古真堂”。向西即进蟠桃宫了,该宫“形势巍峨,有众星环拱,万流仰镜之慨”(见《京西莲花山蟠桃宫碑记》)。从蟠桃宫正殿向北仰望,高高的悬崖上有座彩色菩萨雕像。身高约4米许,面目清秀,身着长袖兰袍,双手端钵在胸前,脚踩莲花托儿,菩萨站像两边站有童男童女,身高2米,石雕刻工精细,栩栩如生。

  正殿东北端,通过洞府拱门往北有一个天然洞穴,向东敞开,进深10余米,宽约12米,中间断续隔开,高约4米。正中有三尊神像,已破残,像前有石垒供桌。此洞为聚仙洞,是当年蔡老道独坐洞内接受“法旨”的地方。由此再往东有座三合院,北房原是两层小楼因烧香失火,后又建三间平房,这是著名京剧演员杨小楼的别墅,他投资两次共花3.5万大洋盖的。杨小楼曾在此地避暑、避难三次。

  正殿西侧是老爷庙。老爷庙往北为独立成院的娘娘庙。此两座庙宇为曹锟的二姨太和段琪瑞的儿子,以及其他上层人物及其亲属还愿时兴建的。现仅剩残墙断壁,只有娘娘庙里那只雕刻精美的小石狮还忠实地蹲在残门外坚守岗位。

  从此庙向西绕过一道山谷是一座绿荫覆盖的小院,小院西侧是蔡老道的墓地。蔡老道坐化于民国二十五年春(1936年)死后用木炭固定在一个佛龛内。丧事办了近一个月,之后把尸体安放在用砖石砌成发券洞内(现已无存)。

  从蟠桃宫西门沿婉蜒的山谷下行,即“十八盘”,“十八盘”从山顶端曲曲弯弯几经蜿转直到山下。面路原比较平坦(现长满蒿草)路宽两米,外有一米高的护墙,这是通向北庙、南庙的主要交通干道,也是蟠桃宫第一景观“犹如蛇行伸向峰峦”,香火鼎盛时期长有成帮结伙的人由此上山。两观数十名道士、道姑的吃喝用等物资均由此源源运上。

  综上所述:南北两观,虽建筑年代不同,建筑规模不同,但建筑格局却大同小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吸引过四方的百姓进香、还愿和登山寻梦。曾为后人留下了璀灿的文化。

  附:

  重修圣米石塘碑碣

  圣米石塘者古山之峻秀我皇万里锦秀江山出尘修真乃上人养性必仿于明山自摩诃鸠工正林极其轮奂上人游吟山右明山一献引动修真道人之耳进此察其地坦详南北途薪水可以建一小古刹远世勿著自高扬明道人重致之建锐志苦心常忧小禅佛住不齐以为忧也未思工程浩大独力难成故募化四方贵官众善人等辏其资帛品其木石瓦片塑其全身晨昏上??推塌风雨之桩塑亦有湿之怀因年深夷兹含巡衲高达不忍坐视滴漏复地动修建募化四方以助良缘共成圣事菩萨殿山门里楼阶之外禅堂流芳不朽抑且以后之善人继于将来云尔其功德非渺小也京都顺成门内报子街弟子张。景训施钱壹佰参拾吊玄阳水村住人弟子刘应钦施钱伍拾吊道衲高永达徒北孟元印杜元英刘元芳高元柱告

  大清嘉庆十三年仲夏月吉日谷旦

  秋林铺任玉佩敬撰

  创造莲花山蟠桃宫碑记

  京城迤西皆山也有号为莲花者峰峦杰出林木医然翠微诸峰拱揖相属乃者几西子役敷坐山陬凭高四瞩□触余怀见此山可以造佛可以栖真爱即胜地开为道场名之曰蟠桃宫中室两响妃西王母一室妃观音菩萨北一室妃后汉关系宫之南有石洞三日九莲日长生曰聚仙里为菩萨山石佛天工无烦智巧亦有石洞曰长春曰上清而一洞通天落其贯彻灵奇昭著因以为名方外蔡君提举宫事饬材洁工自春徂徐莽招提成岁侯则民国第一甲子也工事有秩暇曰载过无秽既治无虞经变革后俗山牛上矗青霄清磬法镜时出林表发人深省逸想出世以自人境加桎梏于易风殊庄严禁筑幻为亭台清净园林坏为容室喧车马於人境加桎梏于山灵致足喟也惟莲花一样萧然物外自得天全将以励开洞之浩行契泉壑之真趣庶几游神合莫地偏北远云雨阳谷张稷臣书丹。

  中华民国十三年岁次甲子桂上斡

  (《房山文史资料》第10辑)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所缘境与所知障
下一篇:上方山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