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山的古庙及其民俗轶事
百花山的古庙及其民俗轶事
任正通
一
百花山,绵亘于房山区境之西北,其最高点海拔2035米,属太行余脉。东临首都,北界门头沟。百花山距房山城约九十公里。山上草木繁茂,物种丰富,山顶地势平缓,方圆有两平方公里左右。在山顶及山腰上有两座古庙。正顶偏东,有一处庙宇,名为显光护国禅寺(简称显光寺)。山门前有十一棵落叶古松,径一围有余,高十五至二十米不等,估计树龄均在数百年以上。山门里曾建有佛殿,如:下娘娘殿、上娘娘殿、老爷殿及皋殿等。皋殿为两层,是全寺的一座最高建筑。显光寺最后几代传人,依次为:长安、东海、新友、大井。新友和大井在土改后还俗,据说仍健在。
据传,那时每逢阴历五月十六日至十八日,是山上的庙会时节,四方善男信女,结队纷至沓来,远的来自宛平、海淀、涿州、涞水、易县、涿鹿等地,近的来自附近几十个村庄。焚香拜佛,布施求渡,许愿还愿,虔诚倍至,有的布施骡马牛羊,有的施舍油、盐、糕点,无多有少,各尽所能。每逢庙会,都有许多人帮庙里写账、收供,做饭、扫院,在这偏远山区,一年一度的庙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心灵,凝聚思想的作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兵工厂迁到这里。百花山地区成了抗日根据地。肖克、杨成武、焦若愚等都来过这里。
土改后,僧人还俗。1961年,山前山后的村民,为建礼堂,把庙上的砖、瓦、条石及木材等拆走挪用。从此,庙宇成了残垣断壁,只剩门前的十一棵古树。尽管如此,直至“文革”前,有一些远近村民,每值庙会时节,还来这里焚香许愿。
1991年5月,笔者在山下莲花庵村一农户家,发现了五八年吃食堂时,从山上运下来的一口大磬,是当时为了掌握开饭时间用的。该磬为生铁铸造,厚两厘米,直径约六十至七十厘米,高约五十厘米。用木锤敲击,声音浑厚,能传十里开外。磬的外壁铸有九行隶书文字。略谓“系浙江人氏,在京西百花山护国显光禅寺重修新造佛殿,禁足拾有数年,永无下山募化银钱,至于今日造大磬一口,开山第一代传曹洞宗第三十七世讳(上)旵(下)洪和尚。”其后有“儒徒赵廷云法名福璋”等十二个人的名字。最后还有“道光四年吉月吉日”字样。
曹洞宗为佛教禅宗五家之一,为良价(公元807—869)及其弟子本寂(公元840—901)于江西创立。当时正值晚唐时期。自此后推一千年,恰好是清嘉(庆)道(光)年间。所以说,洪和尚为曹洞宗第三十七代传人,可信。至于显光禅寺何时始建,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所铸大磬之文字上看,肯定在道光四年之前。从“拾有数年”字样上看,可知旵洪入主显光寺,应在嘉庆中期,且由“始建”至“重修”的时间差距及“古松”树龄上推断,说显光寺创建于明末清初,似乎是可以站得住脚的。再往前追溯,即苦无资料可供佐证。
二
在百花山下的山腰上,曹家坊村迤北,有座叫瑞云禅林的古寺,(后称瑞云观,)经多次重修,现在寺内建筑,(除佛像及壁画已破坏)基本完好。据当地老人讲,寺里最后两代住持为长明和乐山,由于一度香火不盛,又因与附近村民发生过争执,感到难以维持,遂将整座寺院卖给了当时在柳林水北山堂上修行的蔡老道和道姑小支莲等。蔡老道和小支莲带领二十几个徒弟经营瑞云寺之后,勾结当时北洋军阀,压制附近村民,广置田产,仅庙前庙后就达一百二十多亩,且附近各村均有所辖土地。他们还养殖牛羊,备有枪枝。当时军阀曹锟、吴佩孚、段琪瑞等及京剧名流杨小楼都来过此处。曹锟还题写了“瑞云丛林”匾额,嵌在了山门上。他们的光顾,为这深山古寺“增光”不小,也使瑞云寺又达到了一个香火鼎盛时期。瑞云寺,庙宇座北朝南,占地约五千平方米。寺后清泉汩汩,庙前溪流潺潺,南北青峰壁立,东西丘壑相连,整个庙宇青砖白墙绿瓦,古朴典雅。庙前四棵古松(原为五棵,1964年被风吹倒一株)挺拔俊秀,山门高十米宽五米,巍峨大方。进山门,迎面有个小牌楼上写“小西天”三个大字。前院呈长方形,青砖墁路呈田字形,两侧为东西坛场各三间,带前插廊,正面为过佛殿,三间,前后插廊。过佛殿两侧为东西禅房供人居住。穿过佛殿为后院,为正方形,青砖墁路呈米字形,两侧东西禅堂各五间,带前插廊。正殿三间为前后插廊结构,建于高台之上,高于所有殿堂,威严肃穆,东为老爷殿,西为药师殿。整座庙宇建筑;中轴对称,古朴合谐,错落有致。
在庙宇东墙外,有残碑两通,一通正面朝下,半掩于地面,另一通则靠在墙上。上有篆额“功德碑”字样。下面碑文近五百字,由于剥蚀严重,很多字迹已难辨认。碑文文首三行依稀可辨,略谓;“大明京都顺天府宛平县清水社百花山古□”,“谷积山赐瑞云禅寺住持祟安领□众□焚修祝延”,“圣寿今上皇帝致此”等等。碑文完全清晰者为第八行、第九行,文曰:“近于大明正统二年钦奉”、“圣旨安太监主重修三十□次又嘉靖三年□□□。”全文最后有:“□大明嘉靖八年岁次己丑十月十五日立”字样。从以上碑文,可判断,瑞云寺于大明正统年重修,且非首次,那么该寺始建应在明初或明以前。
此碑中间部分,第六行第五字开始为:“此寺□□王帝任□□圣言之如□□建至……”第七行有“汉明□帝修完”,接着有:“又至唐明帝重翻三次又於元□元□二……”第八行:“□住持活佛祖又重翻……”从这些文字中,也难做出瑞云禅寺始建年代的判断。首先汉有明帝而无汉□明帝,而后唐有明宗李。其次,“元□元□”中经仔细辨认,疑为“元祐”、“元贞”。若是,则“元祐”为宋哲宗赵煦的年号,“元贞”又为元成宗铁穆耳的年号。经与专家研究,认为一般碑文中不直称“××帝”,只称年号,以免犯讳。又依惯例,在碑文中,不可能不记朝代同时出现宋、元两朝年号。据此,这点只能存疑了。
在专家踏勘中曾在残砖乱石中发现“辽砖”残块。又参照庙后又一通“明碑”的碑文。说瑞云寺创建于辽、金时代,还是可信的。
在瑞云禅寺东北一华里左右的梯田里有一通完整的“功德碑”,碑高三百厘米左右,宽约一百二十厘米,厚为二十厘米,由一青石驮托,碑首双龙盘绕,中有篆额“大行禅师通圆懿公功德之碑”十二个字。碑文约二千五百字。“为涿郡范阳乡贡词赋进士武诞实撰序书丹篆额。”文末有“大明癸已□文月日□化建塔立碑……”等字样。碑文记述了大行禅师的生平及功德业绩。大行禅师俗姓刘,祖籍易水,后迁于德兴府矾山,七岁出家,随师修行,“游历二十余载”。“凡有所行,在人意表,至大定己亥,公年三十,具戒奉师,住釜水大明寺”。按大定己亥,即金大定十九年。(公元1179年)釜水,地址未考。又据:“迨至宁改元,癸酉,公年六十四,赐紫衣□贞祐乙亥,复赐紫衣并能圆大师法号”可知。时至“至??四岁、六十二岁时德行之高声名之显,已达一定程度。但此时大师是否已入主瑞云寺,仍难推断。唯一可供参照者,为第九、第十和第十一行碑文。记有:大行禅师的师傅“年七十四,有疾弗豫”而命曰:“汝居白峪去者,公曰:诺。”后师傅元寂,大行禅师“观瑞云形势甚可爱也,比□□大寒,南带龙泉,松桧阴森,果栗荣茂,千变万状,丛华目前,山路险阻,人迹稀少,真道人所居也。位十年,居禅僧二百众,洞风远播,四方檀信作斋送供,不知具几也”。依这段碑文,如果认为:大师遵师命而在“白峪”(疑为百花山一带之地名)创建瑞云寺,若确,则瑞云寺始建于辽、金时代,即为可信了。
(《房山文史资料》第6辑)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