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2006 年妙峰山香路(中路)考察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6日
来源:不详   作者:邢鹏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6 年妙峰山香路(中路)考察

  作者:邢鹏

  一、引 言

  北京门头沟区的妙峰山作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祥地,素以香火鼎盛闻名,其影响力覆盖整个华北地区。妙峰山香会体现了老北京人的生活习俗,是北京民间民俗文化、华北民间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1925年4月30日,北京大学顾颉刚等五人,对妙峰山香会进行了为期3 天的实地调查,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中国现代民俗学调查。这次调查对香会及其组织、活动做出了多学科的分析,引起学术界的震动,并由此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研究。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大学曾联合组团来此调研,十多个国家、数十位学者将妙峰山作为研究中国民俗学的首选之地,众多学子以妙峰山民俗研究为题,成就了学业。2005年5月7日在门头沟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北京大学、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门头沟区文联、妙峰山风景区共同主办了“纪念妙峰山民俗调查8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在京西妙峰山树立了中国民俗学考察的首块纪念碑——“中国民俗学调查纪念碑”。这些活动无疑都说明了妙峰山进香活动在北京民间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本次考察活动的起因和概述

  在近代顾颉刚先生等学者对妙峰山进香活动进行科学调查和记载前,就已经有人关注到妙峰山进香活动并以绘画的形式予以了记录,在首都博物馆的书画藏品中有一幅清末佚名画家所绘绢本设色《妙峰山进香图》(见图1),描绘了当时前往妙峰山的五条香路之一的从大觉寺出发的进香线路。这条线路被称为中路①。对于这幅绘画藏品,经过首都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研究,认为它采用了中国传统山水绘画所特有的散点透视构图技法,带有了很强的纪实性效果②。其纪实性的特点引起了笔者的浓厚兴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笔者作为文物工作者希望通过亲自考察这条香路来与画作进行比较,既有助于人们对画作真实性的认识,也可促进人们对这条香路的了解。我们认为这条香路本身及沿途中的建筑等遗迹也都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纪念顾颉刚先生首次考察妙峰山进香活动81周年之际,笔者对当年进香的“中路”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记录。

  本次考察活动借助了多种方式同时对这条香路进行纪录,以保证结论的客观、真实。首先是采用了新兴的民用GPS 手持机③来记录沿途所行走的航迹。具体方法是笔者在每行进数十米,尤其是在香路的重要转弯处测定记录一个“航路点”的数值,包括该点位置的经纬度(误差约为6-8米,在树林等非开阔地带则会更大)和海拔高度。若将这些航路点的经纬度标记在地图或者坐标纸上就可以得到这条路线的平面图,若利用电脑三维绘图软件将海拔高度值与经纬度值共同标记,则可以得到一幅关于香路的三维图像。其次,为了能与绘画中的景物进行比较,在到达某个遗址时,我们都尽量选取近似于绘画角度的位置进行传统的拍摄记录,之后再辅以其它角度照片来补充成为完整的记录。再次,我们对香路各段的路宽进行了工具测量。

  此路为山间小路,现已近废弃,罕有行人,途中树木茂密,荆棘丛生,使得人工修葺的痕迹难以辨认。又因缺少文献记载,所以不能确定所走之路完全是当年的香路。笔者将航迹分为五段,其中可以肯定为香路的是第三段和第五段。这五段路程是笔者在一天内从7点由大觉寺门前出发至19点下山到达妙峰山脚下,历经近12个小时、徒步行进数十公里走完,所测航路点210个,列表刊布于文后。(见附表、图2)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三、沿途考察情况

  第一段路本是《妙峰山进香图》中所绘的最主要的一部分,但由于笔者是第一次前往妙峰山,从大觉寺南墙外(徐各庄)的小路上山后一直沿大路行进,向西南经周云端塔进入大工村。后向村民询问前往妙峰山的路线时才得知已经偏离了当年的香路。

  虽然没能直接走上当年的香路,却有其它收获:再次考察了“周云端塔”(第020号航路点)(见图3),且发现疑似与大觉寺或周围寺院相关的“塔院”等建筑遗迹。关于周云端塔的情况,舒小峰先生在《北京两处明代周吉祥塔考辨》④一文中已经介绍,不再赘述。1999年笔者曾考察过该塔,记得当年在途中曾发现过汉白玉六角型覆莲器物座。故而在本次途中特别注意了路边情况,行进至第009号航路点时我们发现路边有两块95.5cm×90cm 方形青石,其石质与周围山体不同,其形状规整,明显为人工加工过的。其旁的山坡上树林之间有人工使用砾石和黄土砌筑的护坡石墙并有台阶。拾阶而上,山坡被修理成梯田状的三层:下面的两层面积较大,长有多株高大树木,其间分布着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圆坑,在第二层中有一个圆坑的直径最大(第010号航路点),达到4.35米,坑东有二级古木油松一株,直径达45 厘米,编号为13780。该坑北半侧有半围合的用砾石和黄土砌筑的墙,墙高1.1米,厚0.6米,该墙顶部与第三层地面平齐。第三层则较窄,只有一排树木,地面之上半环形地植有侧柏,作拱卫状,这些侧柏的直径达40-45厘米,按照树上的铭牌标记为二级古木,如编号为13738、13739等,而这些树木北侧数米处即为一弧形的由砾石和黄土砌筑的矮围墙,残高0.8米,厚约1米。鉴于这些圆坑中都有砖石甚至砖石仿木结构建筑构件,周围种植松柏、筑半围合的矮墙,且所处地理位置为向阳的山坡,周围有若干寺庙,当时的僧人圆寂后一般多建塔埋葬等特点,笔者推测这里是周围某座寺庙的塔院遗址,圆坑大小即为塔之直径,坑内砖石就是建塔的材料,而矮围墙应该是塔院的围墙。这些塔倒塌后砖石构件被移到附近用做其它用途。例如在塔院之外南侧有一编号为08636的二级古木侧柏,其下的护土墙中就夹杂着一石雕屋檐的勾头滴水构件。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二段是按照大工村(第031号航路点)村民指点的方向,我们沿小路翻山到达标有“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的木牌楼前(见图4)。由于牌楼正中有“妙峰古道”四字及迎面而来的数名晨练的登山爱好者自称来自妙峰山,至此笔者认为重新找到了香路。在这段路上我们没有测定航路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三段是从木牌楼(第032号航路点)至某处山顶的开阔处(第106号航路点,距离一瞭望塔很近)。从木牌楼沿小路向山上行进,绕过几个不大的转弯再直行不远,大约距离木牌楼15分钟左右的路程,就可以看到在仅一人宽的小路上横着一道墙垣(第041号航路点),小路从残墙中穿过。墙体由黄土和碎石筑成,外表用泥土涂平,大部分脱落。下宽上窄,残高2米有余,基部宽约2米。路两侧墙体基部的石料处理得很规整,推测可能以前为发券的门洞(见图5)。通过墙垣再向前行进数米远即可看到两方清代石碑仆于地面(第042号航路点)。一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 仲春月吉日立的石碑(碑首为梯形,雕有草龙图案,碑额书“万古流芳”,碑文为“兹因金顶妙峰山中道寨尔峪……”),另一为同治七年(1868) 四月《重修寨尔峪茶棚》。将这里所见的景象及两方石刻的内容与画作相互联系,可以大体判定这里就是画作中“寨尔峪”。从画作中可以看到在墙体之外还有房屋数间(见图6),应该就是碑文中所说的茶棚了,而今这里却几乎看不到有地面建筑的痕迹,仅留有两碑一墙而已⑤。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通过了“寨尔峪”茶棚遗迹后继续前行,海拔也随之上升,小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起伏转折,更加崎岖陡峭。我们实测了一处略宽些的香路,路宽仅1.3米。人们因地制宜地选择铺路的材料:陡峭处就用石板、石块铺一段台阶和道路,而平坦处就只有黄土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又经过了约80分钟的一段弯曲且较陡的小路后我们看到了一处遗址(第078号航路点),那里位置较高、地势陡峭(见图7)。它处于山坡向阳处紧邻小路的一块平坦之地,地表留有数间只剩下残垣断壁的房屋,这些房屋似乎组成了一个小院。靠近上坡方向小路的房屋下还有用石块筑成的护坡,台明使用青石板做阶条石,墙体是用青砖和石块砌筑,由于屋顶部分都已不存,根据墙体残存推断是硬山墙。根据此处的地势、距离“寨尔峪”茶棚的路程分析,我们推测这里也是一处供香客休息的茶棚。从画作中看“上平台”所处的位置及周围的香路走势都与此处极为相似,故而我们认为这里是“上平台”茶棚遗址⑥(图8)。

  在这些房屋的遗址上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大型禽类的羽毛,我们在到达这处遗址前的路上(第070号航路点)曾看到一只黑色似鹰的禽类在空中盘旋、滑翔,二者联系起来看,这附近一定有鹰或鹫之类的大型禽类栖息(大觉寺附近有一座山名“鹫峰”,不知其得名是否是因有鹫类栖息于此)。沿香路从这些房屋前绕过“上平台”茶棚遗址,我们继续向山上行进,由此开始香路随山势变得很陡,有些地段近乎垂直,抬头向上看便是前边人的脚踵了。随着海拔升高能明显感到空气中的风速也加快了许多(第083号航路点,疑为《妙峰香道考察记》中所标记的“冷风口”⑦)。约一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瞭望塔附近的山顶(第093号航路点),经历了狭窄陡峭的山路后来到这里便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地势比较平坦开阔,且视野很宽广。

  从木牌楼至山顶的香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只有这一条小路,别无他路可走。而且沿途所见数处遗址遗迹与画作中所绘建筑极为相似(即“寨尔峪”茶棚遗址和“上平台”遗址)。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段应当属于当年香路的一部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第四段路程是从山顶的开阔处至门头沟区涧沟村。由于山顶开阔处有数条通向不同方向的道路,笔者按照登山爱好者的指点选择了向西的道路。当行进到一个低洼的缓坡处时,路边有一座孤零零的硬山墙老房子(第098号航路点),现为森林防火值班室,这里是否就是画作中表现的“罗菠地”呢,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仔细考察。而是随这里一位下班的村民(姓吴,男,家住涧沟村)沿着山脊向山上行进到达第136号航路点(疑为《妙峰香道考察记》中所标记的“五道岭”⑧)后才真正开始了下山的路程。从离开村民职守的那间老房子直到涧沟村,我们都没有再遇到什么遗址及建筑。在山梁上行进时我们能看到南边较远的山阴上有一条盘山公路,不断有车辆驶过,听村民说那是新修的通涧沟村的公路。开始下山时涧沟村已经清晰可见了,但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有些路段也很陡,而且碎石很多,笔者曾几乎摔倒(第150号航路点)。经过90分钟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妙峰山脚下的涧沟村(第168号航路点)。因这段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最终到达位于山谷中的涧沟村,而在绘画中没有太多表现,并且沿途缺少与进香活动相关的遗址遗迹、文字记载,所以笔者不确定它一定是当年的古香路⑨。但由于这条路是当地村民日常工作中所行走的,它应该是从涧沟村到达山顶开阔处最近的一条路。所以它是香路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妙峰山香路考察的最后一程是穿过涧沟村来到妙峰山脚下的“上香正路古道(入口)茶棚”(第170号航路点)最终到达金顶。由于第五段路程是被当地村民公认的一段香路,因此可以确定这一段是古香路的最后一部分。

  妙峰山香路(中路)考察测量记录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四、本次考察的意义

  首先,随着现代化公路的开通,人们前往妙峰山的旅途也方便了许多。而古香道也逐渐被人们所废弃并逐渐遗忘了。目前世人在对妙峰山香会的考察和研究中多将注意力集中在妙峰山金顶的庙宇、民间信仰和香会活动上⑩,很少再有人将香路本身也列为研究对象。而我们认为民俗研究工作不能管中窥豹:香路本身就是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而妙峰山金顶的庙宇、神灵造像都只是这条路线上的一个点。我们希望能以此次考察活动引起大家对香路的全面重视和保护,并希望能够对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其次,此次考察我们大体是按照《妙峰山进香图》所绘的中路路线进行的。笔者认为文物与考古工作者除了在书斋中进行研究工作以外,更应该亲自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而且应以目前的有效方法及各自擅长的专业方法来准确地记录历史信息,并为后人留下相关研究资料,完成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考察并标记了这条香路和香路沿途所见的茶棚等古迹,再将这些感性认识应用于对古人画作的欣赏、研究之中,感觉收获颇丰。

  第三,目前已有将GPS 定位仪的测量数据应用在考古记录中的先例,但记录的多为某个遗址的某一个地点,并且是二维记录,缺少海拔高度。《妙峰香道考察记》中虽有海拔高度却缺少经纬度坐标。而我们将时下最为流行的户外探险活动的记录航迹的手段——“线性记录”应用在考古调查活动中来记录一条古代的道路,这应该还是首次。如果开发旅游和户外运动,则本次测量并记录的航迹和航路点亦可作为参考。

  综上所述,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和眼光对妙峰山的中路香路进行了一次考察,在此仅做概述,以享读者。

  (作者为首都博物馆保管部文物保管员)

  ①张照辁、吴秦杰主编:《环北京休闲旅游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制出版,1998年8月,64页。

  ②李澄、孙秀清:《首博馆藏< 妙峰山进香图> 所反映的妙峰山香会习俗》,《首都博物馆丛刊》第9辑1994年,165-167页。杜欣:《馆藏清代纪实题材绘画作品录》,《首都博物馆丛刊》第14辑,2000年,170页。

  ③本次使用的民用GPS 手持机是:品牌为GARMIN、型号为eTrex Vista、产品名为“展望”的GPS 手持机。另,《附表》所列的各航路点的海拔高度为笔者在胸前位置测得,减去1.1米应为地面处的海拔高度。

  ④舒小峰:《北京两处明代周吉祥塔考辨》,《北京文博》2003年第2期,59-69页。

  ⑤《妙峰香道考察记》中也判定这里是寨尔峪茶棚。书中所标记寨尔峪茶棚的海拔高度为500米,而笔者测得为425米。常华:《妙峰香道考察记》,北京出版社,1997年,72页。

  ⑥《妙峰香道考察记》中所标记上平台茶棚的海拔高度为720米,而笔者测得为746米。常华:《妙峰香道考察记》,75页。

  ⑦⑧ 常华:《妙峰香道考察记》,76页、81页。

  ⑨笔者事后回忆:自第150号航路点至168号航路点(涧沟村)一段路程,因怕再次迷路而跟随吴同志走上了小路,这一段也应不是当年的香路,也因此无缘得见“修道路灯茶棚”。

  ⑩李露露:《清代〈妙峰山进香图〉》,刘锡诚主编《妙峰山·世纪之交的中国民俗流变》,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39页。

  但因笔者在考察活动之前所做的资料准备不足,仅看到了《妙峰山进香图》一份资料,对于《妙峰香道考察记》一书所记录的10座茶棚及其遗址(该书第2页)只见到了二三处,也缺乏关于香路的访问调查,这些都令笔者十分遗憾。

  本次考察的《附表》中210个航路点为人工取点记录。本次考察途中除第二段路程外,GPS 手持机一直处于开机状态,因而其自动地详细记录了本次考察的航迹。

  从户外运动角度考虑,这条线路的路程、安全性都比较适合短途旅行或者初级人员练习。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