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高僧不二和尚
明代高僧不二和尚
杨亦武
明京兆房山县人,明代中晚期闻名天下的高僧,武当山大修炼家。俗姓孙, 法名园信,又名信翁和尚,自号孙不二,即谓“持之以恒潜心修炼,终生不改”之意。出家白云山,拜高僧德敬为师。早年在家乡的上方山兜率寺和幽岚山的红螺险佛寺僧居二十余年。其间曾云游江南的武林、淮安、六安和终南山等地,他每至江南诸地都要住上几年。明正德七年(1512)不二和尚到北京城内施食,受到明武宗朱厚照的褒奖,武宗皇帝接见了他,并御赐千佛衣一袭。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不二和尚入道教名山武当山中的虎耳岩修炼。据文献记载,不二和尚到达虎耳岩以后,岩中的野兽都避匿而去,可见其道行之高。虎耳岩确是一处世处净土,溪涧边卧着连绵的灵石,奇花异草幽放涧侧,岩上有两池清水,阔可二丈,旱岁不竭。初到虎耳岩,生活十分艰苦,他找到一处山崖,剪荆刈草,搭建茅庵三间,仅能容身,庵内仅有圆瓢等几十件简单的生活用具。渐渐的有行脚僧前来虎耳岩,不二毫不吝啬,尽其所有以供之。如此几年后,虎耳岩成了十方丛林。不二和尚法声远播,远近的信徒为之号呼哭啼,净处虎耳岩的不二和尚成了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僧,虎耳岩成了武当朝山的必趋之地。以至于不到虎耳岩犹如没到武当山,到了虎耳岩无缘面见不二和尚顶礼的,必痛哭而去。如果想一睹不二和尚的圣颜,须小心的在岩门外等待时机,也许几天后偶然有机会望见不二的身影,就已经是大喜过望了。因此,武当山虎耳岩闻名天下,每天都有有达官显贵到这里朝圣,每月都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和附近州县的供给。
有明一代,自嘉靖、隆庆以来,不二和尚的殊荣、在朝野的声望影响之大,没有哪位高僧可及。然而,此师务为密行,不以解显。所出应机之言,多依孝敬而论。金钱涌至,拒而不纳。有人施舍粮食,他就送给山中的常住和尚为供养之需。大师居虎耳岩四十余年,影不出山,趺坐一龛中如朽株。《补续高僧传》称道“虽利根之士好为奇谈,诡学者睹其颜,莫不肃然增敬。”
明万历年间,著名文学家王世贞、袁宏道曾先后前往武当山虎耳岩拜访不二和尚,并有诗作传世。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州,尧州山(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史上的“后七子”之主将。王世贞万历二年(1574)任都察院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提督军务,次年三月登览武当,游历凡四天。期间特地前往虎耳岩参拜不二大师,并留下了《由南岩寻北岩谒不二和尚》诗:
降陟虽疲迹,眺览用怡心。心怡体旦调,支策探道林。是时春初暮,遥绿结屯阴。一幡风空表,双树吐绿寻。初窥但绝壁,缓步得蓝精。开士人杜机,眄睐不能禁。延我坐芙蓉,啖我以林禽。清梵如流泉,曾闳海潮音。忽者西岫景,圆规已半侵。归来愧禽鱼,自得忘高深。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湖北公安人。明万历年间文坛“公安派”巨匠。举万历进士,知吴县。袁于万历三十年(1602)与其父袁士瑜及家人朝武当山访不二和尚。赋诗《虎耳岩逢不二和尚》,对在虎耳岩辟谷隐修的不二和尚大加褒赞:
幽岩幻出支公面,瘦壁玲珑点葱茜。百年一室锁青烟,涧石霜松几回变。师言少时住西山,南内风光眼曾见。武皇七年四月时,搭衣曾上戒坛殿。白头等死入名山,四十三年若流电。榔梅重得大十围,又见曾孙头似霰。衣深屈指数朝贤,青山阅人如邮传。元美伯玉今在无,可惜聪明死编撰。
《续辑均州志•卷之十六•杂识志叙》记述了不二和尚的一件奇事。贵州人霍靖州曾与同乡张进士、胡孝廉、昆仲五人前往武当山敬香。听说不二禅师在山修炼,能预知未来事情。随即参访。五人来到虎耳岩,适逢不二大师坐禅入定,不敢惊扰,各自默默地在座旁侍立。过了一会,大师慢慢睁开闭着的双眼,看到霍靖州一行,问明来由,请他们落座。相语良久,五位来访者各求指示。临行,大师拉着霍靖州的手说:“你慢行,我先送四位。”送到了门,大师忽然双目泪流,连呼“可怜!可怜!”而别。然后,转身送霍靖州。众人不解其故。两年后,贵州发生战乱,张、胡四人死于乱兵之中。恰巧,霍靖州不在贵州,而在浙江临安县任县令,才躲过一场劫难。
不二和尚入武当山虎耳岩修炼凡四十二年,法声远振。万历三十年(1602)坐化,寿一百二十岁。明代是武当道教的鼎盛时期,而作为佛教的不二和尚却在这里金声独振,并与武当山道教相容相合,交参传道,这不仅是武当山道教史上的一大奇迹,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奇迹。不二和尚圆寂后,明神宗朱翊钧的母亲慈圣李太后出藏金为其治塔于武当山紫霄宫后展旗峰葬之,明神宗朱翊钧委派钦差前往祭奠。
不二和尚修炼的虎耳岩,位于距武当山南岩西北十余里之山峦间。峰林苍茫,远离人烟。该岩坐北朝南,直望武当天柱峰,其岩为天然洞穴,宽大敞亮,确为理想的隐修之地。历代不乏隐修之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尚有王道人辟谷于此。岩中尚存小庙数座,俱已残颓。不二和尚墓塔位于和虎耳岩相对的展旗峰的密林中,与虎耳岩相距三华里。因山高林茂,人迹罕至。不二和尚塔共九极八角型密檐塔,宝珠刹,塔体为砖石结构,塔高8.16米。塔身四周雕有四尊石罗汉。塔前有台二崇,置有雕刻精美的石香炉、香案,塔院占地亩余,塔前两侧原有房屋,塔院四周有高大的砖石围墙,自塔院由下而上,须登多级石阶,皆有石栏。从塔院的规模看,它是现存武当僧道墓陵中规模最大者。塔前现有碑刻两方,一为《虎耳岩众信建碑记》,一为《遣官致祭碑文》,均倾倒于地。前者的年代不详,碑文记录了河南、山东、南京、北京、湖北、浙江等地出资建碑信士的名姓。后者立于万历三十年(1602)七月初,碑文乃是不二和尚圆寂后明廷所遣钦差祭奠不二和尚的祭文。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