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庄浪云崖寺等石窟的调查简报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董广强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庄浪云崖寺等石窟的调查简报

  董广强

  内容摘要:庄浪地区有许多的小石窟,如陈家洞、云崖寺等,本文是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前人未曾注意到的问题和现象,对洞窟的年代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庄浪石窟;云崖寺;陈家洞;简报

  中图分类号:K854.1;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8)03-0044-11

  2005年7月,甘肃省文物局中小石窟调查组东部小组对庄浪石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作初步整理,供各位学者研究参考。

  云崖寺石窟位于庄浪县城东30km的韩店乡黄草村,该石窟是以云崖主山为中心,在半径5km的范围内,分布有大寺、西寺、红崖寺、佛沟、朱林寺等,形成了一个石窟群。本次调查由于西寺石窟山体坍塌,道路断绝,难以到达,没有进行调查,对其他几个石窟都进行了实地调查。另外,对位于通边乡陈家堡村的陈家洞石窟也进行了调查,在此一并予以介绍。

  一 前人的调查和研究情况

  由于庄浪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与外界的交流活动,加之石窟分布较为分散,未能形成一个大的整体,保存情况也比较差,因此,学术界对这一处石窟的关注还很不够,早期基础性的调查工作也较为缓慢。早期的文物普查中,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曾组织对云崖寺进行过简单的调查,但并没有较全面的文字或图片成果的发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配合文物出版社出版图书的需要,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管所等对陇东地区的石窟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但出版的《陇东石窟》对云崖寺石窟的反映并不很全面。20世纪90年代,张宝玺主编的《甘肃石窟艺术,雕塑编》出版,也仅是在甘肃石窟分布图中标注了庄浪石窟,文字和图版较为简略。20世纪90年代,程晓钟开始对庄浪石窟进行了多次调查,并先后发表了《庄浪云崖寺石窟内容总录》、《庄浪陈家洞石窟》等,使学术界开始对庄浪石窟有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认识。之后,程晓钟又会同敦煌研究院的孙修身、兰州大学的杜斗城等先生再次对云崖寺石窟进行调查,并绘制了部分线描图,最终形成为《庄浪石窟》一书,这是迄今为止对庄浪石窟最完整的调查研究成果。

  本次调查对凡能到达的洞窟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和测绘,并且对一些洞窟的年代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二 洞窟介绍

  1 云崖寺石窟

  云崖寺石窟所处的主山,位于整个石窟群的中心区域,下有云崖寺河(图版27),主要洞窟(第1-10窟)分布在高约80m的峭壁上的一个突出大致水平状岩石平台上,个别洞窟的位置较高,需开凿和架设栈道方可到达。另外还有部分洞窟分布在山体下和后山。

  第1窟,平面方形圆拱顶,高1.30m,宽1.24m,深0.90m。正壁开凿一方形小龛,高0.76m,宽0.63m,深0.10m。窟门呈方形,高1.02m,上口宽0.54m、下口宽0.75m,进深0.32m。

  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布局为正壁龛内一坐佛,龛外两壁各侍立一弟子,左右壁前各立一菩萨。

  坐佛残高0.65m,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图1)。

  第2窟,平面方形平顶,前壁已毁,形制不清。洞窟面阔2.28m,进深1.65m,高1.65m。窟内三壁前均有坛基,上有方形佛座,并各有一佛,为三壁三佛的布局,每身佛两侧都有胁侍菩萨。佛作低平肉髻,面相方圆,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内有僧衣;袈裟下摆在佛座前作人字形分为左右两辦,衣褶摆布流畅。菩萨残损严重,基本形象尚完整(图2)。

  第3窟,方形敞口浅龛,高2.25m,宽2.58m,深0.60m。龛内石胎泥塑一坐佛,着双领下垂袈裟,结禅定印,结跏趺坐。壁画残存背项光,绘有火焰纹和忍冬纹(图3)。

  第4窟,形制为摩崖敞口浅龛,高3.65m,宽3.80m,进深1.03m。龛内高浮雕一佛二菩萨三身像。中间主佛高2.53m,佛作低平磨光肉髻,面相圆润,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着双领下垂袈裟,双手分别结与愿印和无畏印。袈裟下摆层叠于台座前。左右两侧胁侍菩萨高2.80m,姿态基本相同,头戴莲辦宝冠,宝缯从冠两侧弯曲下垂于上臂外侧;颈下有桃尖形宽项圈;一手持花置于胸前,一手握圆形并结有丝带的饰物于身体外侧下垂;披帛自双肩下垂,又在膝部交叉回绕(图4)。

  第5窟,俗名玉皇阁,在原有的洞窟前面有现代建造的木结构建筑。洞窟形制为平面近方形的平顶敞口,宽3.26m,进深2.73m,高2.70m。窟内后壁有高坛基,坛基上塑像为现代作品。

  第6窟,平面横长方形为平顶,方形窟门。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又凿出数道坛台,于上塑像。窟高4.70m,宽7.20m,深4.25m。两侧壁上各凿两层坛台。

  正壁坛基上塑三个束腰形须弥座,上塑一佛(图版28),佛两侧各塑一身胁侍菩萨,两侧壁塑十六罗汉,在上层的小坛台分别塑有小型的菩萨、天王以及城门等建筑,其中的城门等建筑可能是表现佛经故事的某情节(图5)。

  第7窟,平面横长方形为平顶,方形窟门,高4.14m,宽9.50m,深6.10m。四壁前均有坛基,左右壁面上又凿出数道坛台,于上塑像。正壁有三个束腰须弥座,左右壁前正中各有一束腰须弥座,座上有仰莲式佛座,各塑一佛(图版29),身后有莲辦形背光,并在贴体的位置凿出内凹的身光。两侧壁主佛两侧均有胁侍菩萨,各须弥座之间有较低坛基,从现存的残迹看,在低坛基上也塑有小型佛像,总体为五佛供养。

  窟门左右两侧亦有退台式高坛基,两侧各塑三菩萨共六身造像。两侧壁上各有三道通长雕凿的坛台,上作小型造像,大多已经残毁(图6)。

  第8窟,方形敞口龛,残。

  第9窟,方形敞口,正壁前凿高坛基。窟高5.10m,宽4.7m,深3.60m;正壁坛基高1.25m,宽1.40m。坛基上为近代塑像。

  第10窟,平面纵长方形平顶,窟内沿四壁凿低坛基。窟内高5.07m,宽6.90m,深8.38m。窟门方形,上部残毁,残高4.54m,宽2.59m,进深1.63m。造像及壁画无存。

  窟门左右两侧各立一块石碑,为万历十二年(1584年)的《主山云崖寺成碑记》和《云崖刊石撰书碑》。《主山云崖寺成碑记》碑文较长,现将部分节录于后:

  主山云崖寺成碑记……国初,为安王属士,厥田亦为所有。及王绝故,洪熙初元敕赐韩藩,钦遵恒业,迄今二百余年。然立刹虽远,萁(葺)理未竟,住持释子真晓,仰承德意,多方募化,鸠工集赀,凿石为洞,佛像、伽蓝、护法诸身法身,咸以石为质,彩饰刻画,各极工巧。厥初时重修气象,巍然一大备矣……厥山接迹秦巩、关山,绝顶有五方佛洞,下为绝崖

  几千寻,云崖腰有千佛、药师、七佛、曰月菩萨诸洞,与夫弥陀、观自在世音二洞,偕原古迹建造……大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甲申十月乙亥初四日……

  《云崖刊石撰书碑》:……普满上修五方佛洞,圣像未毕;清印中修中洞一座,睡佛、菩萨不周,谨题。山西太原府榆次县北乡杜氏第三嗣,少而恭敬父母,侍毕送终。晚景出家,投师在敕赐中林山和合寺临济八代仲公和尚剃度为僧,启名真晓,看读经典,学佛无为,心狂厌世,不足云游,在红崖寺禅工受忠山,留洛住静,日诵法华……庄头胡邦其、刘五宗见得本寺颓口,诚恐坍塌,具启韩国王,赐给令旨帖文,招住持释子真晓、徒如满,在寺住持,焚修香火……大明万历十二年岁次纪纲月支应钟日……

  第11窟,平面方形平顶,大口。窟内造像为一佛四菩萨。正壁一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左右壁各一菩萨(《庄浪石窟》一书误为佛)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双足被衣饰遮盖。另在正壁和左右壁交接处又各侍立一胁侍菩萨。三主尊头部全部残损,两身胁侍菩萨也残毁严重。

  左右壁的菩萨保存较为完好,其服饰、坐式等与其他所见菩萨有所区别,坐式和佛相同,身着交领广袖衫,腰间系带,衣服下摆呈人字形覆盖在台座前,摆布方式和袈裟相同,帛带自双肩垂下,并在腹部前交叉上绕至左右两小臂,又从身体两侧垂下,飘带从双肩下垂至时间。

  第12窟,方形平顶,敞口。正壁前有方形佛座,左右壁前有低坛基。窟内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主佛结跏趺坐于佛座上,除头部残缺外,奇他部分保存完好。两菩萨仅存残迹。

  佛内着僧衣,并于腹间结带,外着双领下垂袈裟,袈裟下摆分左右两片覆盖在台座前。从双臂的姿态看,双手似结无畏和与愿印。

  第13窟,摩崖方形浅龛,利用崖面自然内凹稍作加工而成,左右壁为泥墙。龛高1.40m,宽1.60m,深0.18m。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庄浪石窟》一书误为菩萨)。佛着褊衫,坐于工字形须弥座上,袈裟下摆在佛座前呈三辦形。虽未直接表现出莲花座,但从袈裟的折叠方式看,其座下是有莲花的。弟子身穿袈裟,内着交领衫,双手置于胸前。

  佛、菩萨头部均残毁。佛残高0.90m,内着僧祗支,外着通肩袈裟,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络跏趺坐于叠涩须弥座上,袈裟下摆呈圆弧状覆盖在台座前。台座高0.51m,宽0.45m。菩萨残高0.80m,上身内着交领衫,外着袈裟,壁画残毁严重,仅可见背项光的痕迹。

  第14窟,摩崖方形浅龛,利用崖面的自然内凹稍作加工而成,左右壁土坯砌筑,正壁前设工字形佛座。龛高1.45m,宽1.65m,深0.50m。

  龛内塑一佛二菩萨,造像、壁画都严重残毁。正壁佛像仅存袈裟下摆部分,两侧壁的造像仅见残迹。

  第15窟,方形平顶,敞口。正壁前有方形佛座,左右壁前有低坛基。内部造像为一佛二菩萨(图7)。

  第16窟,俗称湘子洞(图版30),位在悬壁上,僧人在窟中闭关修炼,故不能进入考察。从外观看,是一个规整的前后双室窟,前室圆拱形敞口,后室为方形平顶,内部形制和造像不清。

  第17窟,摩崖造像,残毁比较严重,仅存左侧一身雕像的上半部分以及背光边缘的雕刻大形。

  整个摩崖造像有密集的桩眼,上下5排,左右9排,桩眼之间的距离不等,总宽度在13m左右,高度在7.50m左右。从桩眼总体分布的情况看,原来造像应该是三佛组合。

  第18窟,窟形甚不规则,平面近于圆形,窟顶为不规则弧形,正、右壁有坛基。窟内造像壁画无存(图8)。

  第19窟,平面近于圆形,平顶,方形窟门,窟内浩像壁画无存(图9)。

  特1窟,方形平顶小窟,目前不能到达,通过望远镜观察可以看见窟内的部分内容。窟内正壁一佛坐于方台上,右壁一菩萨,左壁难以观察造像组合应该是一佛二菩萨,保存基本完好。

  窟外左壁有明成化十年(1474)的题记,内容为:

  大明进睹慧耳达闻圣心□□

  皇帝圣寿万岁名人见在□□

  佛定菩萨善手圆满

  潜佛僧人谈道宗

  □壁僧人张道进

  成化十年九月初三日功□□□

  另外,此次调查对前人未能编号的一些明显的窟龛痕迹进行了调查编号,现列举如下:

  第20窟,位于第10窟左侧,大型敞口平顶龛,高5.30m,宽5.50m,深2.50m,无壁画塑像。

  第21窟,位于后山,方形平顶敞口,高2.07m,宽2.30m,深2.27m,窟门深0.65m。窟内正壁前有小坛基,高0.25m,宽0.60m,深0.45m。左右壁前有通长坛基,左侧高0.30m,宽0.45m,右侧高0.35m,宽0.43m。

  第22窟,位于后山,方形平顶,敞口窟,高2.25m,宽4.26m,深4.10m。残缺严重。窟内三壁前有低坛基。正壁坛基高0.36m,深0.60m,左右壁前坛基高0.36m,深0.35m。

  第23窟,位于后山,并列双龛,龛外上方有桩眼。右侧龛高2.21m,宽3.60m,深1.60m;左侧龛高1.40m,宽1.90m,深1.80m。两龛间距为隔0.50m。

  第24窟,位于后山,平面圆形,高2.70m,宽2.70m,深3.20m。右壁前残存小坛基。

  附近山崖上,尚有多处洞窟痕迹,均难以到达考察,全为空窟,故不再进行新的编号。

  2 朱林寺石窟

  位于云崖寺石窟西北4kin处,紧靠庄(浪)平(凉)公路,共编号5个,现分述如下:

  第1窟,位于最高层,高不可攀,从外观看为敞口圆拱浅龛,现存一佛二弟子一菩萨,原组合应该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方形佛座上,双手分别结无畏和与愿印。弟子身着袈裟,双手合十而立。

  第2窟,位于最底层,为横长方形敞口平顶窟,面阔5.92m,高2.20m,内部造像已经无存,原有造像应该为涅槃像。

  第3窟,方形平顶,高1.90m,宽1.46m,窟口外侧有口沿。

  第4窟,高不可攀,仅可见竖长方形的窟口,内部形制不清。

  第5窟,高不可攀,可见竖长方形的窟口,窟口外沿有口沿。

  3 大寺石窟

  位于云崖寺东侧1.5km处的山崖上,共有洞窟12个,现分述如下:

  第1窟,方形平顶敞口,正、左、右三壁前凿有高坛基,窟高3.66m,宽3.65m,深3.50m。

  第2窟,圆拱形敞口龛,高2.32m,宽2.75m,深0.60m。龛内形制很不规则且破坏严重,龛外侧有密集的拱形桩眼。

  第3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3.10m,宽3.18m,深2.10m。正壁凿一坛基,高0.60m,宽0.61m。窟内造像无存,仅有少量的壁画痕迹。

  第4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3.81m,宽4.13m,深3.98m,正壁前凿一低坛基,高0.55m, 宽0.95m。

  窟内造像无存,壁画存少量,其中一身供养人的形象比较清晰,头戴乌纱帽,冠带上翘,身穿绿色长袍,拱手而立。

  第5窟,平面方形,高3.03m,宽3.64m,进深3.30m,平顶,敞口。正壁前凿一低坛基,高0.80m,宽0.87m。

  窟内造像壁画残毁无存,右壁有三方刻石题记,最内一方高0.22m、宽0.16m,为“大明国陕西平凉府/静宁州主山寺/主持僧无想/韩府内臣李/大明嘉靖拾一年”。另外一方高0.31m,宽0.29m,破坏比较严重,可辨识文字为“巩昌卫右所百户黄六/军余具……”,可能为开凿功德题记。第三方为石匠的题名“白水县石匠杨文孝王锦”。

  第6窟,摩崖圆拱形浅龛,高4.45m,宽4.15m,深0.78m。内作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

  坐佛高2.86m,低平肉髻,面相浑圆,短颈端肩,身着低领通肩袈裟,衣裾短小,呈八字形悬垂于座前,双手残损严重,原来似结无畏印和与愿印。佛座工字形,高1.32m,宽2.00m,深0.98m。左侧菩萨高2.85m,束发高髻,短颈端肩,面庞圆润,左手下垂似持一物,右手上举于胸前似持一花蕾,帔带自双肩垂下,上身衣饰不明,下身着长裙。右侧菩萨高2.89m,束发高髻,右手下垂持一圆环,圆环有帛带,左手贴体下垂。颈部有桃尖形项圈,上身衣饰不明,下身着翻边长裙。帛带自双肩垂下,披帛自上臂下绕,在双膝处交叉上绕(图10)。

  第7窟,方形平顶,敞口,高5.80m,冤6.60m,进深5.40m。

  第8窟,方形平顶,敞口,高3.50m,宽9.40m,进深(残)2.90m,窟外侧有土坯墙的遗迹。

  造像无存,壁画存部分,在佛背光内侧纹带内可辨识一身手持金刚杵的护法神像。

  第9窟,方形平顶,敞口,高4.30m,宽4.55m,进深8.85m。窟内正壁前有低坛基,上有大型石雕圆台,台高1.30m,直径1.38m;左右壁上开凿两层坛台,正壁上方有一层坛台,高度与左右壁上层的相同。

  第10窟,方形平顶,敞口,高2.48m,宽2.48m,进深3.10m。内正壁前凿出台阶式的坛基,下层坛基高0.35m,进深0.60m,上层坛基高0.62m,进深0.60m造像、壁画无存。

  第11窟,方形平顶,敞口,高2.20m,宽3.70m,进深3.25m。正壁前有通长的坛基,前两侧各有一方形低坛基。

  窟口外上方雕刻太极图和忍冬纹图案。

  第12窟,方形平顶,敞口,高2.40m,进深3.00m。正壁前有方形的低坛基。

  4 红崖寺石窟

  位于云崖寺东南5km处,编号洞窟14个,其中第1—9窟分布较为集中,第10、11窟在一起,第12—14窟在一起。

  第1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2.15m,宽5.30m,残进深2.25m。无造像,有部分壁画,泥皮两层叠压。上层为大面积的白粉,下层有壁画,较残缺,可辨识墨线人物、着色武士、风火轮等。

  第2窟,俗称文王百子洞,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4.00m,宽4.50m,进深5.50m,窟内正壁前凿较宽的高坛基,上塑一佛,高浮雕背光。左右壁上开凿出四层小坛台,上沿均为屋檐式,台上塑小型塑像。

  窟顶有部分壁画,绘八卦图。

  第3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4.17m,宽5.00m,进深9.30m。窟内前部有土坯墙的遗迹,三壁上方凿内凹式坛基,正壁者高0.94m,宽1.64m,左右壁高0.94m,宽0.90m。正、左、右三壁前用土坯砌筑有高坛基。

  窟内造像破坏严重,正壁造像无法推测判断;两侧壁造像从残存的背光看造像当为各五身。

  第4窟,距地面约13m,无法登临,只可从外部地面观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宽约4.50m,高约3.50m,进深约4.00m。窟口右侧接砌1.00m左右的土坯墙,前壁也有1.50m左右的土坯墙与右壁的土坯墙相接。

  第5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4.25m,宽5.25m,进深5.25m,窟内正、左、右三壁前用土坯砌筑坛基,正壁前的坛基略高,左右壁上方各开凿内凹的小坛台,高0.45m,进深0.92m。

  窟内造像已经完全破坏,从破坏的残迹来看,窟内正壁原来应该有三身造像;壁画存在叠压现象,表层绘制《西游记》故事画面。

  第6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2.30m,宽2.50m,进深3.00m。正壁前开凿一个二层台阶式的高坛基。

  窟内造像仅存残块。

  窟外左侧还有前人未编号的一个洞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龛,高2.40m,宽2.05m,深0.90m。造像、壁画无存。

  第7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2.50m,宽3.95m,进深1.70m。壁面素平,没有坛基。

  窟内壁画、造像完全无存。

  第8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2.12m,宽2.66m,进深1.72m。正壁开凿一个二层的台阶式高坛基,坛基一层高0.45m,深0.20m,二层高0.51m,深0.39m。一层坛基两侧靠壁面处各有一小型的坛台。

  窟内壁画、造像完全无存。

  第9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龛,高2.20m,宽2.80m,进深0.66m。

  窟内壁画造像完全无存。

  第10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龛,高3.28m,宽6.50m,进深0.50m。

  窟形严重残损,壁画、造像无存。

  第11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2.90m,宽3.30m,进深4.90m。正壁前凿低坛基,左右壁前凿台阶式坛基,左右壁上方凿内凹式小坛台。正壁前坛基上用土坯砌成三个多层式须弥座,居中一个,两角处各一个;两侧壁坛基上各塑六身坐像。

  第12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4.70m,宽5.40m,进深10.40m。正壁前凿一方形坛基,上有土坯砌的佛座。正、左、右三壁上开凿八层小坛台。

  窟内造像壁画残毁无存。

  第13窟,平面方形平顶,大口,高2.96m,宽3.20m,进深4.46m。窟门高2.93m,宽2.04m,厚度为0.21m。正、左、右三壁上凿两层坛台,正壁前凿有横长方形的踏脚台。从窟内造像残迹看,上层坛台塑造小型的塑像,下层坛台两侧壁塑造小型塑像,正壁塑造主尊。从背光残迹看,正壁有三身造像,左右壁的下层坛台上各有11身造像,推测左右壁上层坛台各有13身造像,正壁上层坛台上的造像不详(图11)。

  第14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高2.70m,宽2.40m,深3.80m。正壁前凿二层台阶式坛基。

  5 佛沟石窟

  位于云崖寺石窟东约5公里处,编号5个洞窟,均高不可攀,仅可观察第1窟的摩崖造像。

  第1窟,摩崖造像,造三身立佛像,高度略有 差异,为4.70—5.10m左右。表层风化严重,仅左侧一身佛像比较完整。高肉髻,面庞方正,身着褒衣博带式的双领下垂袈裟,内有僧衣,并于胸部结带,双手结无畏印和与愿印。三身佛均有背光,上方凿有排水的人字形浅槽。

  第2、3窟,仅可看见方形的窟门,窟较深,内部情况不明。

  第4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小龛,窟内的造像、壁画无存。

  第5窟,平面方形平顶,敞口龛,正壁有圆拱形小龛。

  另外在附近的崖面上还有数个窟龛,均为方形窟门或龛口,桩眼大面积地分布着,都难以仔细调查,故不编号。

  6 陈家洞石窟

  位于庄浪县东北30km处通边乡陈堡村,山崖上存9个洞窟,或空无一物,或有近代的塑像。河岸边用巨石雕凿的三佛造像保存较好。

  三佛皆为浮雕摩崖造像,高5.80m,总宽度5.20m,石质较好,风化不很严重。三佛等高,形象基本相同,均为高肉髻,方面大耳,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有僧衣,并于腰间结带,双手施无畏印和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图12)。

  佛背光中,雕有千佛,现存13身。

  造像所处的崖面外侧有雕凿的题记,文字是“泰和口年(1201—1208)四月二十一日梁石记至”。洞窟内部有“天德四年(1152)石匠陈晋记至”的题记。

  三佛造像的后方十余米处的高台上,建有六边形空心佛塔一座,现存四层半,塔顶已经残毁,高约8.30m,从内部的残迹看,原有楼梯、楼板等,可以直通顶层。

  三 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1 洞窟形制的分类

  根据调查结果,洞窟形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摩崖造像,有3例,为云崖寺第17窟、佛沟第1窟、陈家洞石窟等。

  2)圆拱浅龛,有2例,为云崖寺第4窟、大寺第6窟,朱林寺第2窟。

  3)方形浅龛,有6例,为云崖寺第3、13、14窟及佛沟第5窟。

  4)小型方形平顶洞窟,有11例,为云崖寺第1、4、11、12、15、19窟及特工窟、佛沟第2、3窟,朱林寺第3、5窟等。

  5)大型方形浅龛,有6例,为云崖寺第5、6、7、8、9、20窟。

  6)大型平面方形平顶窟,云崖寺第6、7、10窟,红崖寺石窟的全部洞窟,大寺石窟除第6窟以外的全部洞窟。

  7)前后双室窟,仅云崖寺第16窟1例。

  2 造像组合

  1)三立佛,摩崖造像全为这种组合。

  2)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云崖寺第1窟、朱林寺第2窟。

  3)一佛二菩萨,云崖寺第4、14、15、特l窟,大寺第6窟。

  4)一佛二弟子,云崖寺第13窟。  5)五佛,云崖寺第7窟。

  6)一佛二主尊菩萨二胁侍菩萨,云崖寺第6、11窟。

  7)三坐佛,云崖寺第2窟。

  8)一佛,云崖寺第3窟。

  3 对年代的基本判断

  佛沟第1窟和陈家洞石窟的摩崖造像从整体风格看,与附近地区北魏晚期的造像完全类同。如麦积山石窟第135窟中的北魏晚期的一佛二菩萨石造像以及庆阳北石窟由泾州刺史奚康生在永平二年(509年)开凿的第165窟中的七尊立佛等,都是高肉髻、褒衣博带袈裟,内着僧祗支,并于胸前结带。由此可以判定这两窟造像是北魏晚期的作品。云崖寺第17窟外形已经严重破坏,无法断定其原有的造像风格,但综合地看,庄浪地区开窟造像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北朝晚期和明代,而在庄浪甚至更广泛的地区很少发现明代有造摩崖大像的传统,而北朝时期造摩崖像却是很多,所以云崖寺第工7窟也应该是北魏晚期的作品。

  云崖寺第3窟的造像头部残毁,身体外部的塑泥也已大都脱落,从石雕所表现的衣纹、手、脚等风格看,衣纹折叠呈尖角形,脚形扁平且下垂,这些特征和麦积山石窟的北魏晚期的造像相似,如第142窟等,所以认为云崖寺第3窟是北魏晚期的洞窟。从第11窟右壁主尊菩萨的交叉形帛带、发带以及衣裾下摆的摆布方式和第12窟造像衣饰来看,与麦积山石窟北魏晚期的佛、菩萨多有相同,如麦积山第121窟内菩萨等,而云崖寺第15窟内的造像也表现出同样的风格云崖寺第11、12、15窟可确定为北魏晚期开凿的。朱林寺第3、4、5窟以及佛沟第2、3窟,虽不能仔细地调查,但其窟形都为小型的平面方形、平顶洞窟,这种窟形在麦积山石窟是北朝时期的主流窟形,可以认定这些洞窟为北朝晚期的。

  云崖寺第1、2窟是方形平顶的小窟,这种形制是麦积山石窟整个北朝时期的基本窟形。右壁菩萨的宽项圈、双腿处呈平行状的帛带以及双肩垂下的发带等,与麦积山北周时期的菩萨相似,应该是北周洞窟。云崖寺第4窟和大寺第6窟,佛低平磨光肉髻,面相丰润,体态饱满,袈裟的质感略为单薄,在台座前呈人字形分为左右两辦,摆褶流畅;菩萨着高花冠,宽项圈,手持莲包或提环。这些都与麦积山北周塑像一致,如第22、62窟等。当无疑问,云崖寺第1、2窟是北周时期的洞窟。

  特1窟难以全面观测,但可以观察到右壁的菩萨,袒上身,斜披络腋,下着裙,身材较粗短,另外还可看见正壁佛的袈裟衣角,从这些特点看,与武山木梯寺石窟第5、7窟内的造像相同,应该是宋代的作品。朱林寺第2窟位置较高,仅从拍摄的照片较模糊地观察,造像风格与麦积山石窟第127窟后期塑造的一佛二菩萨相似。第127窟的这一组造像时代约在宋、元之间,所以可将朱林寺石窟第2窟确定在宋元之际。

  云崖寺第6窟和第7窟从窟型以及内部造像的艺术风格看,是同一时期的洞窟。第10窟明万历年间《云崖刊石撰书碑》说“普满上修五方佛洞,圣像未毕”,五方佛洞就是第7窟,从这一点看,第7窟的开凿距第10窟的开凿时间不远,也应该是在明代末期。此窟的造像风格与天水仙人崖石窟的明代塑像风格较接近,所以将第6、7窟判定在明代是没有疑问的。第13窟主尊造像的风格与第7窟造像有相同之处,但袈裟和台座上的处理要简洁和疏朗些,其开窟造像的时间要比第6、7窟早一些,应该是明代早期的作品。第14窟残损比较严重,仅存台座前的袈裟下摆,其形式目前还未发现相同的造像,但从泥层的关系看与第13窟在同一层位,应该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大寺、西寺、红崖寺内的绝大部分洞窟形制都是属于同一种类型,均为平面纵长方形、平顶、敞口,两侧壁上开凿塑作小型塑像的小坛台。大寺第5窟有明嘉靖十一年(1532)的题记,所以这批洞窟包括云崖寺的第5、6、7、8、9、lO、20窟都应是明代开凿的。

  另外还有个别时代不明的洞窟,如云崖寺的第18、19窟等,由于这些窟内壁画、塑像无存,所以难以确定其具体的年代。

  陈家洞窟石窟的砖塔平面形制为六边形,《庄浪石窟》一书中根据清代碑刻文字推测为唐代砖塔,但从佛塔发展的规律看,唐代的佛塔一般为正 四边形,而少有其他形制,如众所周知的长安大雁塔和小雁塔等。宋代以后多边形塔,才开始普遍出现。无论从平面、立面形制还是用材的规格、装饰等方面判断,该塔和唐塔相差甚远。佛教在庄浪的发展,明代是发展的一个高潮期,佛塔应该是明代建造的。

  综上所述,此次调查中,我们确定了12个北魏晚期的洞窟,即云崖寺的第3、11、12、15、17窟和佛沟第1、2、3窟,以及朱林寺第3、4、5窟,还有陈家洞石窟的摩崖造像等。北周时期的洞窟有4个,即云崖寺第1、2、4窟和大寺第6窟。宋代和宋元之间的洞窟有两个,即特1窟和朱林寺第2窟。除此之外,其余绝大多数为明代洞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魏和北周时期是庄浪石窟发展的一个高潮阶段,共有16个北朝时期的洞窟,无论在规模还是造像的艺术水平,在甘肃东部地区的中小石窟中都是很重要的,这对于研究当时佛教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发展以及与周边石窟之间的交流等,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价值。而在此前的石窟研究中,对这一点是认识不够的,所开展的调查工作由于调查手段、资料、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在对北朝洞窟的调查和对比研究中,所确定的年代都略为偏晚或不甚准确。对北魏和北周时期洞窟的确定,应该是这次调查的最大收获之一。

  4 庄浪石窟的历史特点以及与周边石窟的关系

  庄浪,西汉时期属天水郡,三国时期归曹魏的秦州,十六国时期先后归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北魏属秦州,西魏时属北秦州,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唐广德元年(763)陷于吐蕃,北宋庆历三年(1043)归属宋王朝,金天会八年(1130)归金所有,元太宗二年(1230)置庄浪路,大德八年(1304)降路为州,明洪武三年(1370)隶属凤翔府,洪武八年(1375)隶属平凉府静宁州,清顺治五年(1648)归属华亭。

  庄浪石窟的发展是与各个历史时期的佛教信仰息息相关的,如信仰体系、艺术风格等与周边的麦积山石窟、北石窟等都是相联系的,有着共同的特点,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地区文化的影响,也有着自身的特点。

  庄浪石窟北朝时期的洞窟分布比较分散,以云崖寺为主,计有8个北朝洞窟,另外在陈家洞石窟、主林寺、佛沟等处都有北朝洞窟造像多为北魏晚期和北周。这与整个石窟寺的创建以及附近地区石窟寺的发展是基本一致的,北魏晚期的造像以三佛为主,如佛沟第1窟、陈家洞、云崖寺第2、17窟等,这麦积山石窟同时期的信仰是一致的,其具体形式均为立佛造像,这种立佛造像形式在麦积山石窟有宏大的摩崖造像,洞窟造像中较为少见,而在同时期北石窟寺第165窟的七佛造像均为立佛造像。所以说,庄浪地区北魏晚期三身立佛的造像形式是同时受到了麦积山石窟和北石窟寺的影响,在信仰体系上是接受了麦积山石窟的影响,而具体的形式上却接受了北石窟的影响。

  北周时期的4个洞窟中,其中3个洞窟塑造一佛二菩萨,如云崖寺第1、4窟和大寺第6窟,而三佛的内容只有一个洞窟,即云崖寺第2窟,就信仰体系而言,似乎和麦积山石窟有所区别,因为在同一时期,麦积山石窟的信仰是以七佛为主,如第4、9、12、36、26、27等窟,其次是三佛信仰,如第62窟,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在麦积山仅有个别洞窟,如第67窟,而云崖寺石窟一佛二菩萨的组合却占多数,这应该是区别于麦积山石窟而独自的特点。

  云崖寺第1、2、11、12等窟的形制都是小型平面方形平顶洞窟,这种洞窟形制是麦积山石窟北朝时期的主流窟形,从北魏中期一直延续到北周,而在其他石窟中却鲜见。另外塑像特点,北朝时期的雕塑也同麦积山同时期的塑像风格如出一辙。

  北朝之后,云崖寺石窟不再发展,目前没有发现隋、唐时期的洞窟和造像,宋、元时期仅有个别洞窟,如云崖寺的特1窟、主林寺的第2窟等,这主要是受到战乱以及其他各种人为的影响,庄浪地区在隋、唐、宋,均处于各王朝的边缘地区。隋朝是突厥骚扰,唐代是吐番入侵,宋代受金朝的影响,经济、文化等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而石窟的发展也就受到了制约。其次,经济的发展受到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制约,与秦州等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相比也是有较大差距的,石窟寺的开凿也就没有充足的经济基础。

  明代是庄浪石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寺、西寺、红崖寺等石窟均开凿在这个时期,不仅窟龛多,而且规模也比较大,有关这一时期石窟寺发展的文化、经济等背景,程晓钟先生在《庄浪石窟》中已经有精辟的论述。

  明代石窟的洞窟形制比较单一,也很简洁,形制多数为平面纵长方形、平顶、敞口的,从一些残迹判断,部分洞窟的前壁用土坯等砌筑挡墙,从而形成封闭的洞窟空间。洞窟内部,绝大多数的洞窟都在两侧壁开凿小坛台,上塑小型塑像,最多的开凿了8层小坛台(红崖寺第12窟)。这种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北朝早期,麦积山石窟北魏早中期的洞窟中普遍有这种小坛台,如第159、163、93窟等,从北魏晚期开始,这种形式便逐渐消失。庄浪明代石窟中出现的这种情况,无论在庄浪地区还是在更大的范围内,都难以寻找其来源,还须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部分洞窟是方形浅龛,如云崖寺第5、9、20窟和大寺第8窟等,从窟外崖面桩眼和其他残迹看,原来在这类洞窟的前部应该有窟檐建筑,前殿后窟的形制,武山木梯寺石窟、天水仙人崖也有这种形制,应该是明代石窟的一种普遍形制。

  就明代庄浪石窟所表现出的信仰看,仅云崖寺第6、7窟保存比较完好,其他的多为空窟,所以尚难以作整体的分析,但从大寺、红崖寺等洞窟塑像残迹看,一部分似乎不属于佛教造像,而是道教或民间信仰的造像,如红崖寺第2窟民间俗称文王百子洞,从名称上推断应该是属于民间信仰的。可以讲,明代庄浪石窟表现出以佛教信仰为主和佛、儒、道、民间信仰合流的特点。

  调查总负责:魏文斌

  参与调查者:孙小峰 项一峰 唐 冲藏全红 董广强 胡佳宁

  注:本文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程晓钟、杨富学《庄浪石窟》一书,谨此感谢。

  (责任编辑 盛朝晖)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出自: 《敦煌研究 》 2008年3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