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佛教哲学的生态诠释与拓展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6日
来源:不详   作者:陈红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哲学的生态诠释与拓展

  陈红兵

  摘 要: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应将佛教生态思想与佛教自身的根本价值追求、基本理念结合起来进行。对虚云和尚思想的生态诠释可以从佛教生态哲学的解脱论、缘起论、觉悟论和实践观四个方面进行。虚云和尚思想中包含的生态环保意蕴既体现了佛教生态思想的一般内涵和特征,同时也吸收融合了传统儒道思想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为当代佛教生态哲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础。虚云和尚所承继的禅学思想本身是印度佛教思想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与传统儒道思想交流融合的产物,与此相应,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同样应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吸收融合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中的合理内容,拓展自身的理论视域,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佛教生态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佛教生态哲学;虚云和尚;解脱论;缘起论;觉悟论;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0)01005508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在回应生态环境危机、反思现代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存在着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趋势,相应地也存在着转向东方文化(包括佛教文化)寻求思想资源的趋势。西方生态文化思潮就曾受到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美国诗人斯奈德(Gary Snyder)曾在日本习禅十年,广读铃木大拙的禅学著作,其生态思想深受日本禅宗思想影响;深层生态学的创始人奈斯(Arne Naess)也曾指出:“佛教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适当的背景或渊源联系。”[1]其深层生态学的核心观念如自我实现论、内在价值观等便深受佛教思想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启发。由此可见,肯定佛教思想的生态意蕴,探讨佛教生态哲学是完全可能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是我们时代的重要问题,佛教也应拓展自身理论视域,关注现实的生态环保问题。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对佛教生态思想进行研究。总体而言,相关研究大多是比照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及主题,从传统佛教当中挖掘相关内容。如比照生态文化思潮中生态中心主义的整体观念,诠释佛教缘起论包含的整体意识;比照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揭示佛教“无我论”对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以佛性论比附罗尔斯顿等提出的内在价值论;从佛教六道轮回说、慈悲观念论证生态文化思潮的动物保护思想……但是,这种研究方式主要是一种表层的论证,没有将佛教思想中符合生态环保的观念与佛教自身价值追求、基本理念联系起来,将佛教生态思想纳入佛教自身的思想体系中,因而并不能真正揭示佛教思想对于解决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独特价值。笔者认为,要深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不仅应肯定佛教思想的生态环保价值,而且应追根溯源,将佛教的生态环保内涵与佛教自身的根本追求和基本理念联系起来,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佛教生态哲学理论体系。我们可以称这种研究方式为“根源式研究”。实际上,国内外已有一些专家意识到这种研究方式的必要。如台湾大学杨惠南教授从佛教缘起性空思想出发提出的建立人间佛教的深层生态学主张;美国学者艾伦?斯鹏博格(Alan Sponberg)对当代绿色佛教研究偏颇的批判,以及关于佛教思想本身存在围绕修行、心智成长的发展性维度和与缘起相关的人与自然万物一体的关联性维度的揭示;[2]329-351方立天教授的《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主张“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诠释、演绎佛教的相关哲学思想”[3],还有其他学者从佛教缘起论、宇宙图式论、因果报应论、普遍平等观及环境伦理等方面对佛教生态哲学的阐述,等等。

  学术界关于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存在的另一个缺憾是,停留于对佛教生态思想的空泛论述,没有将佛教生态思想研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佛教理论发展联系起来。因此,不能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于佛教生态哲学研究的具体价值,也不能帮助我们论证佛教走向生态化的可能与途径。笔者认为,佛教本身存在偏重精神、偏重彼岸的特征,要回应当前生态环境危机,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现实的贡献,必须继承发展大乘佛教精神,将出世与入世结合起来,而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关注人心→关注人生→关注人间的走向,对于佛教向生态化的迈进具有重要意义。虚云和尚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主张内修禅业、住持佛法的同时,也注重将佛法修行与现实社会人生联系起来,关注、参与世界和平事业。因此,我们关于佛教生态哲学的研究以及对虚云和尚思想的生态诠释同样应放在佛教思想自身的历史发展中进行。

  佛教生态哲学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传统佛教哲学的生态诠释与拓展。这要求我们一方面立足传统佛教哲学主题,揭示其中的生态意蕴;另一方面适应时代生态环保建设的需要,吸收融合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思想成果,拓展佛教哲学的理论视域。关于佛教生态哲学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佛教解脱论、缘起论、觉悟论、实践观几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佛教生态哲学的解脱论

  解脱是佛教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价值观是围绕解脱论展开的。佛教价值观具有自身丰富而独特的内涵。佛教以对解脱的根本追求为核心,在大乘佛教中发展出慈悲利生观念,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又吸收融合传统儒道思想文化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形成了中国佛教“出世不离入世”的价值理念。佛教对解脱的根本追求对于当代物质主义的价值取向具有纠偏作用;而中国佛教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则能够为佛教关注现实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自身的生态价值观提供思想基础。

  虚云和尚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禅宗巨匠。通过对虚云和尚人生价值追求的解读,我们可以对佛教价值观的生态意蕴及佛教生态价值观的内涵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关于虚云和尚的人生价值追求的生态意蕴,笔者主要从明心见性、社会治化两个方面来阐述。

  其一,明心见性是禅宗对于解脱的阐发。虚云和尚以禅宗为宗,强调“学佛当以明心见性为本”[4]273。虚云和尚虽然也根据对象不同教以参话头或念佛,然皆直指人心,教令彻悟本来面目。从明心见性而言,又贵自修自证,即虚云和尚所谓的“自己生死自己了,自己吃饭自己饱”[5]434。明心见性是自觉觉他的根本,大乘佛教兼善天下的行愿同样必须建立在自身明心见性的基础上。

  虚云和尚自身即将明心见性放在重要位置,在《年谱》中对于自身明心见性的经历所述甚详。虚云和尚对专心隐修情有独钟,晚年居云居山,曾反观自己一生,现身说法,表露深心。自云:“初发心为明自己事”,后波波一生,中兴祖师道场,造许多烦恼,为大众说法,只是“鹦鹉学舌,说几句古人典章”,其所谓“今日回想过去的事,尽觉全非”,显露出专心自修的深心切愿。[5]212,316-320如果说对于中兴祖师道场带来的烦恼只是一种无奈的话,虚云和尚对隐修的强调更突出的是对名利的超越。实际上,虚云和尚律己甚严,据怀西法师《师尊对我一生的影响》记载,虚云和尚“常谈及自己一生志愿:一不做现成的住持;二不创建新寺;三不住城市闹镇;四不修自己子孙小庙;五不重兴没历史名胜古迹及祖师道场;六不私蓄储钱财,凡信众供养果仪,全归常住公用;七不接受任何一个施主供养及建寺功德”[5]359。从虚云和尚身上,我们看到佛教以解脱为根本、超越名利物欲的真实写照。

  

  ①参见1965年12月7日天主教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颁布的《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39号。

  佛教对解脱的根本追求,对名利物欲的淡化和节制,对于当代物质主义的价值导向具有纠偏意义。而佛教对内在涅槃寂乐的追求,也为开启关注人的精神追求的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新的路向。同时,禅宗对于认识内在本来面目的探求,也表明一种健康的文化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人内在本性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只有认识到人自身内在本性与宇宙万物的息息相关,才有可能形成关注其他生命、关注我们生存于其间的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观。

  其二,虚云和尚所处的时代历经清廷覆亡、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争频仍,社会动荡。虚云和尚非常关心社会治化、世界和平事业,1952年,在上海佛教界祝愿世界和平法会期间,虚云和尚曾说:“佛教的慈悲教义,就是和平两字的具体说明。保卫世界和平是我们佛教徒应尽的责任”[5]335-336,勉励所有佛教徒积极行动起来,为世界和平而努力。抗日战争期间,他应邀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法会,以佛教徒的身份为世界和平尽自己一份努力。虚云和尚肯定佛教对于社会治化的功用,在阐发政教的关系时,肯定“政以治身,教以治心”的意义,强调要化解战争劫难,“非政教合一,不足以救苦息灾”[5]15。对于佛教社会治化的价值,虚云和尚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阐明,一是强调“救世首要救心”。认为战争根源于人的贪嗔痴,“故欲世界安宁,人民和乐,必须各净其心”。而佛法则是治疗人心贪嗔痴的良药[5]26。二是强调佛教五戒、十善对于社会治化的作用。他说:“若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宇内,则仁人百万。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百刑息于国,其为国主者,则不治而坐致太平矣!”[5]38

  虚云和尚继承大乘佛教慈悲利生的观念,又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人生的价值观,不仅注重弘法利生,帮助更多的人获得精神的解脱,而且关注现实的社会治化、世界和平事业,体现了中国佛教“出世不离入世”的圆融精神和人文精神。中国佛教的这一特征,为佛教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关注现实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应该说明的是,虚云和尚的救世度生思想,相对于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而言较为保守。基本上是立足佛教解脱思想、五戒十善观念阐明佛教的社会治化功用,这也对于我们立足佛教自身的追求和基本理念思索传统佛教思想的生态环保价值具有启发意义。虚云和尚的“救世首要救心”主张对于我们反省人类的贪欲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认识转变文化价值观对于缓解生态环境危机的意义仍具有启迪价值。而佛教五戒、十善的行为规范本身也包含慈悲利生、戒杀护生的生态意义。

  传统佛教解脱论作为一种宗教价值观,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这体现为,佛教解脱论关注的主要是个体心灵的解脱,加之生态环境危机是当代凸现出来的时代问题,传统佛教解脱论对生态环境建设缺乏应有的关注。佛教要适应当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拓展自身解脱论的思想视域。在这方面,当代基督教生态神学“人与大地共同得救”的救赎论,①及台湾大学杨惠南教授阐发的“境解脱”、“心境并建”思想①对于建立佛教生态哲学的解脱论具有启发意义。也就是说,佛教解脱论应融摄环境解脱的内涵,将心灵解脱与环境建设结合起来。

  二、佛教生态哲学的缘起论

  ①参见杨惠南:《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载《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印行,1993年版。

  学术界在讨论佛教世界观的生态意蕴时,往往论及佛教缘起论。但相关讨论或泛泛而言佛教缘起论“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关于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观念与西方生态世界观的相应,或者将《华严经》的因陀罗网喻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相互涵摄、相互映照内容单提出来,认为其中包含的全息整体观是对生态世界观的最好描述。但是,佛教缘起论本身存在一个发展过程,相继经历了业感缘起(十二支缘起)、性空缘起、阿赖耶缘起、真如缘起、性具实相、法界缘起等理论形态,不同形态的缘起论对世界存在本性、存在方式做了不同方面的揭示。佛教缘起论本身包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不仅有关于现象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而且有关于现象世界生起根据、存在本性的认识,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本体论。因此,要求我们研究佛教缘起论包含的生态意蕴时应作具体分析。

  十二支缘起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思想,其他缘起论均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虚云和尚曾在开示中对十二支缘起作了浅白的阐明:“人之一生,所作所为,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吾人自一念之动,投入胞胎,既生之后,渐知分别人我,起贪嗔痴念,成年以后,渐与社会接触,凡所图谋,大都为一己谋利乐,为眷属积资财。终日孳孳,一生忙碌,到了结果,一息不来,却与自己丝毫无关,与蜂之酿蜜何殊!而一生所作所为,造了许多业障,其所结之恶果,则挥之不去,又与蚕之自缚何异!到了最后镬汤炉炭,自堕三途。”[5]9原始佛教注重对人生烦恼痛苦根源的揭示和解脱途径的认识,对现象世界的存在方式、事物之间的关联等问题并不关注。十二支缘起主要揭示的也是无明、妄识、贪欲与人生痛苦、生死轮回之间的因果关系。不过,将这方面认识推及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我们能够认识到,生态环境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同样是由于人自身的无明贪欲造成的。在生态意义上,所谓无明,就是只看到人类自身的物质利益,认识不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一体相关;所谓贪欲,就是为了追求人类自身的利欲满足,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禅宗的思想根基是真如缘起,《楞严经》、《大乘起信论》等对真如缘起思想均有具体阐述。虚云和尚对《楞严经》极为推崇,在其《答蒋公问法书》中具体引述了无明妄觉如何依清净心性立能所,别同异,由是生起尘劳,起为世界,以及如何出现风轮执持世界,金轮保持国土,火轮为变化性,水轮含十方界,以至生成山河大地草木,而成世界相续;进而具体引述了由见闻觉知,而憎爱,而生成众生,情爱离合,而成众生相续,以及众生由杀贪而递相吞食,而成业果相续。在此基础上又阐明“真如觉性,既立真妄,于是有不变与随缘之别”[5]78-81,说明真如万法不一不二。虚云和尚还以真如缘起为依据阐发了“十界一心”的思想,说明六凡四圣“十法界皆是一心所造”、“十法界不出一心,觉与不觉之所由作也”[5]23。真如缘起论旨在阐明人生痛苦的根源及解脱成佛的根据,但从生态世界观意义而言,真如缘起论肯定众生均有真如本性,从佛教角度论证了众生皆具有内在价值的观念,表达了众生平等的思想;真如缘起论将世界万物的生成、存在与无明、妄识、贪欲联系起来,从自身角度揭示了生态环境的存在状态、质量及发展趋势与人类自身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平和行为的内在关联;其“十界一心”思想以众生觉悟程度、思想行为贯通十法界,不仅揭示了十法界共同的存在根据,而且还将十法界联系起来,说明众生完全可以经由自身的修行、觉悟,去染趣净,往生更好的生存境界,乃至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这对于我们认识生态环境与人的思想行为之间的密切关联具有重要意义。

  虚云和尚思想中包含的生态世界观内容还有其修复寺庙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风水观念。这方面的内容在《年谱》中关于虚云和尚重修云栖寺、南华寺、云门寺的记载中均有具体说明。虚云和尚认为,道场之兴废,虽然与人谋有关,但与寺庙形势、建置亦甚相关。所以,虚云和尚修复祖师道场,必先“相度全山形势”,更改山向,务令寺庙建筑整体处于自然格局的拱卫当中。《年谱》中《虚公老和尚中兴云门实纪》的记载对此所述甚明:“(虚公)乃察山川形势,精研风水利害,改正山向,仍坐西北向东南,取辛山乙向,置大殿、三门正对观音岭。如此有四利焉:一者全寺靠正主山,不形偏倚,且避免左侧背山气之冲煞。二者青龙岭高白虎山,免除右前方之威胁。三者正对观音岭,案山佳胜,诸峰罗列,并有大小旗山,形成贵人拱卫之象。四者全寺梵宇称合整个天然局势,后座稳靠,前面开展,左右拥护,凶煞尽避,吉向全收。”[4]230其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根据自然地形、地貌、水流方向、阳光和气候特点决定建筑大向,注重坐北朝南的“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格局的风水观念及尊“左”习俗。除了寺庙与山形地势总体格局的协调外,虚云和尚还注重审度山之形相,以及寺庙建置在具体格局上的配合。如南华寺靠山形相似象,虚云和尚修复南华寺时一方面注意培修靠山断裂处,另一方面注意寺院格局与象牙、象鼻等形象的配合。风水是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与天道自然、人类命运的协调关系的一种学问,虚云和尚修复祖寺过程中体现的风水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态世界观。

  关于佛教世界观的生态拓展,艾伦?斯鹏博格的《绿色佛教与慈悲式等级形式》的相关论述具有启发意义,该文曾揭示佛教中始终贯穿着两个根本维度,即发展性维度和关联性维度。所谓发展性维度,主要是指围绕修行、心智成长形成的不同等级的智慧层次及与此相关的三界、六道的世界观。从发展性维度言,世界、生命以不同的意识等级而存在;所谓关联性维度,主要是指与缘起论相关联的人与自然万物一体的世界观以及大乘佛教菩萨慈悲利他的伦理取向。[2]331从虚云和尚关于真如缘起论的阐述及相关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发展性维度在佛教中更为根本,而关联性维度在佛教中则是作为方便、俗谛存在的,佛教缘起论的这一特征是与佛教自身的根本价值追求相一致的。西方生态文化思潮关注的则主要是事物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两者存在着根本的不同。我们研究佛教生态哲学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就此而言,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佛教发展性维度对于建构佛教生态哲学世界观的价值,另一方面应注意发展佛教自身的俗谛方面,吸收融合当代生态科学及西方生态文化世界观的合理内容。

  三、佛教生态哲学的觉悟论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对现代文化的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称之为生态觉悟。觉悟本身是外在实践活动与内在反省的统一。但是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与佛教文化在觉悟方式与觉悟途径上又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差异。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主要是经由社会实践认识到人的实践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而调节自身的行为实践乃至转变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致思路向。佛教则偏重反观内省的思维方式,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往往遵循的是“由内而外”的致思路径,即通过内在的本性觉悟,进而立足本性觉悟、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

  虚云和尚的觉悟论是与其真如缘起论相互关联的。一方面,觉悟的本质就是明心见性,真如本性是本觉的,反观、证悟内在的真如本性就掌握了觉悟的根本;另一方面,真如缘起是觉悟的基本内容。以本觉真心鉴照世界万物,了悟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虚云和尚关于现象世界的基本认识。

  在觉悟方式与觉悟途径方面,虚云和尚继承了中国佛教反观内省的传统,倡导明心见性。这又具体体现在其倡导的修行方法上。在修行方法上,虚云和尚多次开示看话头用功的方法及证悟的一般过程。他说,看话头,首先“须知真话头,要向一念未萌前究,是个什么道理,于此下手追究”。其次,要“通身发疑情”,时时处处用功,“不分动静,念念不间”[5]403。“直到五蕴皆空了,身心俱寂了,了无一法可得,直见自性本体。从此以后,昼夜六时,行住坐卧,身心稳寂,寂寂惺惺,寂参惺悟,日久月深,菩提稳固,一旦大彻大悟,死如幻了矣!”[5]341强调通过“不分动静,念念不间”的积久努力,一旦达到质的飞跃,大彻大悟,亲证现象世界缘起性空的存在本性。虚云和尚在《答蒋公问法书》中曾比较了佛教“智慧觉照”与一般所谓认识的区别,认为“儒者及哲学、科学者,则以攀缘心思宇宙万物,不知宇宙万物亦是攀缘心所造成,能虑、所虑俱是攀缘心……佛则离言绝虑,以智慧觉照宇宙万事万物”[5]82。实际上否定了主客二分意义上的认识思维方式,而突出了超越主客二分进行智慧观照对于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性。从虚云和尚所述的觉悟方式和途径我们可以看出,其觉悟思想是围绕自心的参究、修行论述的。

  关于觉悟的内容,与西方文化关注现象世界存在方式、存在状态的观念不同,佛教关注的是现象世界存在根据、存在本性的认识,认为现象世界是由人的无明妄识幻现而成的,无常苦空是现象世界的存在本性。虚云和尚关于现象世界的认识同样突出的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方面的内容。不过,在强调体证内在真如本性的基础上,虚云和尚也肯定“以智慧觉照宇宙万物”,其关于现象世界的认识也存在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相契合的内容。如虽然以认识现象世界如梦如幻为究竟,但也肯定僧肇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为一”的认识[5]409,又说“天地万物者,此性之现量也。大其性,则虚空法界,居吾性内”[5]395,不仅肯定人与天地万物的一体性,而且肯定人的本性含摄天地万物乃至虚空法界,与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全息整体观相类。

  在对觉悟的理解上,虚云和尚主要强调的是对真如本性以及真如缘起的觉悟,但在牵涉到现实的社会问题时,虚云和尚也注重对俗谛的觉悟。如在抗战胜利后,虚云和尚在广州各界欢迎大会上开示说:“值兹国土重光之际,亟应兴利除弊,改恶从善,以免再受敌人欺凌。如果不顾大局,再起内乱,人民不知死于何地!在此时期,凡属有良心者,应当觉悟团结,解除劫运。”[5]22要求大众觉悟到团结的重要性,反对内战。以此推演,对现实生态环境危机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关系、人自身的生态责任的觉悟必然是生态觉悟的基本内容。实际上,佛教也肯定俗谛的存在,应该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获得的关于现象世界认识的提高,如当代生态科学、生态文化世界观关于自然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佛教均能够在俗谛层面肯定其认识价值。

  四、佛教生态哲学的实践观

  生态实践主要包括生态生产、生活方式两方面。佛教主要是一种引导人们精神追求的宗教文化,其影响社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转变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生活方式进行的,因此,佛教生态哲学的实践观也主要体现在其生活方式方面。佛教生活方式与生态实践相关的内容包括戒杀、护生、素食的戒律实践以及节制、惜福的生活实践两方面。

  虚云和尚非常看重戒杀、护生及素食的重要性,“或有请益法要者,师应机开示已,必谆谆劝令断荤持斋”[4]273。其所制定的佛门《规约》中也多有具体规定。如在《教习学生规约》中规定:“凡杀盗淫妄之戒,佛子必当遵依,不得掏捏蚤虱,损伤虫蚁及一切生命。”[6]11虚云和尚不仅从佛教慈悲观念、因果报应、众生皆有佛性思想论证戒杀、护生、素食的必要,而且还结合当时国际形势论证战争与杀生的关系,认为要消劫运,应消杀心,“杀机若息,劫运潜消矣!”[5]35

  佛教的戒杀、放生、素食实践从生态环保角度而言,不仅具有动物保护的意义,而且倡导素食对于缓解当前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及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素食的生态环保价值主要是对照肉食和畜牧业生产对全球暖化、全球粮食危机和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体现出来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一份题为《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选择》的报告,由于人类对肉类和奶类的需求不断上升,牲畜饲养业快速发展,牲畜产生的温室气体已经超过了汽车,畜牧业生产和肉食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众多影响全球暖化的因素当中的重要方面;[7]肉食的生活方式及与此相关的肉食生产把本可食用的粮食作为饲料进行再生产,本身是不经济的。畜牧业生产及肉食的生活方式反而会加剧全球粮食危机;此外,畜牧业生产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畜牧业生产除了会生产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外,其所带来的大量禽畜粪便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虚云和尚非常节俭,在云居山修复寺庙时,未等新厕所修好便拆了旧厕所,用意是要利用旧厕所的材料来修新厕所和牛栏。虚云和尚开示说:“如果现在不用,后来用在别处就怕它污秽,若弃而不用,又恐造成浪费招因果。”[5]202虚云和尚制定的《大寮规约》中开首即说:“寸薪粒米,当思来处之艰难;滴水残虀,须念作时之不易”,要求“所剩粥饭,必须尽心料理,不可损坏,留存后吃;违者罚”[6]31-32。虚云和尚在自身的行持上非常注重节俭、惜福。绍云法师《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中记载:“他老人家(虚云和尚)是很节俭惜福的,他睡的草席破了,要我们帮他用布补好。不久后,在同一个地方又破了,实在补无可补。我们就对他说,想把草席拿到常住去换一张新的……不料他老人家听后,便大声骂:‘好大的福气啊!要享受常住上一张新席子。’无论是冬天或夏天,他老人家都只是穿着一件烂衲袄,即是一件补了又补的长衫(禅和子们叫它做百衲衣)。冬天就在里面加一件棉衣,夏天里面只穿一件单褂子而已。老和尚时常开示我们:‘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5]350-351佛教节俭惜福、少欲知足、勤俭简朴的生活实践对于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虚云和尚有很强的维护自然生态意识,在隐修时即有意识地“雨后每栽松柏树”。修复寺庙时,很注重周围生态环境建设。虚云和尚还很注重山林的维护和培植。如在《鼓山涌泉寺重订安单规则》中就有“议本山森林,亟待培植。加以时世迁变,崇尚实业,若有劳资并出,发心承办者,见利后得与常住平分所得”的记载。[4]124《云栖寺万年簿记》也有“凡属寺内山场界址,须认真保守;逢年栽种各种树木;近寺周围,不得砍伐;多方培植花木,修筑道路”的要求。[6]6-7寺庙所处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优良是与出家僧众生产生活历来注重周围生态环境的维护和建设分不开的。

  关于生态实践,杨惠南教授在《信仰与土地——建立缘起性空的佛教深层生态学》一文中强调佛教环保实践应关注环保实践的社会政治经济层面,他将造桥铺路、施粥施米,或在偏远地区设立医院,在山野林间捡废纸、垃圾,或放生野鸟等看作暂时性解除众生和生态环境的苦痛和灾难的“别度”,而将反思、变革众生和生态环境的苦痛和灾难背后的社会的、教育的、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看作大乘的“普度”。认为只有从教育乃至政治制度的改革入手,以彻底免除众生和生态环境的苦痛和灾难,这才是永久性、治本的救度。[8]应该说,环保实践的深入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佛教环保实践同样不能回避环保实践的这一维度。

  五、结语

  上文笔者主要从虚云和尚的思想论述了佛教生态哲学解脱论、缘起论、觉悟论、实践观的内涵。大体而言,虚云和尚思想中包含的生态环保意蕴既体现了佛教生态思想的一般内涵和特征,同时也吸收融合了传统儒道思想对现实社会人生的关注,从而为当代佛教生态哲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想基础。与太虚法师所倡导的人间佛教相比,虚云和尚的思想更为传统,对虚云和尚思想的生态诠释,揭示了传统佛学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虚云和尚所承继的禅学思想本身是印度佛教思想在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与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交流融合的产物,与此相应,佛教生态哲学研究同样应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交流与对话,吸收融合西方生态文化思潮中的合理内容,拓展自身的理论视野,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佛教生态哲学思想体系。

  参考文献:

  [1]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8.

  [2]安乐哲.佛教与生态[M].何则阴,闫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J].文史哲,2007(4):22-28.

  [4]净慧.虚云和尚全集:第七分册:年谱[M].石家庄: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

  [5]净慧.虚云和尚全集:第二分册:开示[M].石家庄: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 

  [6]净慧.虚云和尚全集:第六分册:规约[M].石家庄:河北禅学研究所,2008.

  [7]粮农组织新闻室.畜牧业是对环境的一大威胁[EB/OL].(2006-11-29)[2009-09-25].http://www.fao.org/newsroom/zh/news/2006/1000448/index.htm.

  [8]杨惠南.信仰与土地——建立缘起性空的佛教深层生态学[C]//人间佛教与当代对话——第三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财团法人弘誓文教基金会印行,2002:1-35.

  (责任编辑 古东)

  出自: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1期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