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里藏古寺
大青山里藏古寺
常德义
兴城西北部的大青山,是一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地方。每到春天,许多人都去踏青、爬山。在那里就可以看到古旧的寺庙、残存的壁画,加上那些传说故事,足可以引发人们的寻幽探古之情。由于工作的关系,笔者多次到大青山东南侧的小塔子沟考察。那里的向阳寺村南一座残破的寺庙,隐存着一个个动人的传奇故事。
关帝庙坐落在小塔子沟里的一条季节河的西岸,残存殿宇三楹,两侧散落着一些破碎的砖石。庙的北面是一个院落,空旷而有些苍凉。殿外北墙上有一行用水泥堆塑的汉字:“大满洲帝国关圣帝君庙康德十年修”。在民国版的《兴城县志》上,对此庙有这样的记载:“关帝庙:在五区北后屯村,距县城西七十里。清咸丰六年建,正殿三楹,前殿三楹,山门一楹。”这仅存的三间殿宇,显然是前殿。
2004年5月我们来这里调查时,村里一位74岁的张久富老人介绍:晚清时,这座庙叫向阳寺。正殿里面供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塑像。墙壁上绘有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的壁画。这座寺院里还建有东西厢房各九间,西跨院还有碾坊。当时这里的香火很旺,四方的香客经常到庙里拜佛。庙里有一口300多斤重的大铁钟,每逢初一、十五,要撞钟三遍,每一遍108下。撞钟是有节奏的,要“紧七下,慢八下,不紧不慢二十下”。民国时,前殿成为供奉关老爷的庙宇。老人叹息地说,文革时,一些无知的中学生,砸坏了庙宇呀。
在清光绪年间编撰的《宁远州乡土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太平沟区:向阳寺一座,在小塔子沟。”如此看来,老人家说地很对,清代这里叫向阳寺。我们在附近找到了一小块儿石灰岩材质的残碑,上面可以看清“碑”、“有”、“德”、“佛光”五个字,这很像是一方被砸碎的清代的石碑。
在残破的殿堂内,可以看出这是一座无梁式的拱形屋顶,很具有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在东、西、南三面墙壁上,绘有多幅壁画,内容是“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三国故事。画面虽有些地方被涂抹、划破,但大部分能够看清。这座殿是康德十年(1944)修的,叫关帝庙。一座寺院,由于时代的变迁,有时名称也在变。向阳寺、关帝庙本来是一座寺院,却有两个名称。
村里的张久贵老人讲,关老爷保护咱们穷人哪。1945年5月,那是日伪统治时,党组织从关内派两名共产党员到咱们兴城西北山区,一个叫郎秀峰,一个叫魏国。他们晚上住在大青山西南的的王三沟(今碱厂乡西)杨福龄家,白天就在这座关帝庙里开会。日伪军大白天到碱厂抓人,可不敢到咱这里来讨扰,他们害怕共产党的武装。郎秀峰和魏国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非常安全。他们联系了一些贫苦农民,在这里撒下了革命的种子。
张久富老人讲,这里原来并没有庙,可以说是洪水冲来的庙。那是在前清咸丰初年,大青山一带一连下了好几天大雨,沟满壕平。山水下来了,把山里的一座古庙冲毁了。大水把石佛像、莲花座冲到了这里,不走啦!咋办?就在这里建庙吧,关老爷有神威,让他老人家镇守前殿。从此这里就叫关帝庙。前些年你们文物部门拉走的“寿塔铭”,就是从关帝庙后院的墙里扒出来的。那“寿塔铭”,是山里的古庙后边山丘上的“小塔子”。
现保存在兴城文庙内的“寿塔铭”,是一个八棱柱体,高约1.2米,石灰岩材质,上刻汉文1500多字,落款是大元至正十年(1350)。那是著名僧人圆寂后,后人将“寿塔铭”立在其下葬处以纪念。在村民张秉权、阎振辉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山里古庙遗址。
这里虽是在两山之间,但地势平坦开阔。北面稍远是大青山,近有土丘,西侧有溪流潺潺,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经过多年的经营,如今已是一片禾田,地名叫“老寺院”。我们在田间、地头儿、河边儿找到许多破碎的瓷片、陶片、瓦片,还有沟纹砖、滴水等遗物。这是辽代的寺庙遗址,距今约有千年的历史。当时寺院叫什么名称,现在还不得而知。只是元代时,这里叫“香岩寺”。据前些年出土的“寿塔铭”的记载,当时属瑞州(今绥中县前卫镇),是一处颇有盛名的寺院。
“寿塔铭”刻制于元朝至正十年(1350),十七年后元朝灭亡。到了明代嘉靖年间,“香岩寺”改成了向阳寺,或许是“香岩”与“向阳”二字发音相近的缘故吧。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巍巍大青山,就要成为与青山水库相伴的生态开发区。那时来这里观光踏青的人们,将会从这里的袅袅山霭,幽幽古寺中,品味到更多、更古老的故事。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