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心量
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宽容,当人生处于低谷时,我们要学会打开另一扇窗户,或许会有更美的风景。
学佛就是要学佛的心量。你没有佛的心量,你再怎么模仿,你都永远是一个凡夫。圣人与凡夫的区别最根本的就是心量。你有了佛的心量,才有悲心、智慧、神通!嘴巴上想学佛,心里也想学佛,可是同时还出来一股力量,使你们所表现出来的,还不如一个不学佛的人。你自己发觉不了,别人看你就是一个颠三倒四的人。凡夫又不是,学佛的也不是,结果闹成了“四不象”。
总是喜欢在对方身上找毛病,不愿从自己身上找毛病;总想从别人那里索取,不愿意自己付出。我说过,学佛是付出,不是索取。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你索取的越多,你内在本身具有的(先天本有的)失去的也越多。自己的量打不开,你在方法上做得再多也没有用,那叫做修方法,不是在修道。修道的根本方法,是把心量打开。可是学佛的人有个最大的毛病:你说他一句,他要反驳你十句。不学佛时还挺老实,学佛以后,学得比常人会说了,你怎么说他,他都觉得自己有道理。
学佛是一种“死亡”。把自己的思想死掉、把自己的看法死掉、把自己所有的念头都要死掉。只有做到这样,你灵魂里的那股力量才谈得上会出现。人为什么会活得不愉快?活得很累?因为你思想里有很多东西都没有达成。你的想法太多,说出来大家都不接受,所以你觉得很累,觉得大家跟你不和谐。你什么想法都没有、什么理想都没有,这时你会觉得跟谁都合得来,谁的意见都好。
一个学佛的人,他的内心里有一丝的力量没有打开,都没有办法进入到核心里面去。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接人、不待物、不做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很清净、觉得自己没有缺陷,有定力、有智慧,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是当做事情的时候,一听到别人发表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吻合的时候,如果你心细,在这个当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我执和种种成见都会出现。然而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一刹那发现自己,都是听到不顺耳的意见时,总是在对方身上找毛病,不在自己身上看问题。
一个人如果不学会感恩的话,他的我执是没有办法破裂的。当一个人在感恩的一刹那时,“我执”的力量才会靠边站。就在我执靠边站的这一刹那,自己内在的佛性,才有了一个冲出来的空间。要对国家感恩、要对环境感恩、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如果这个国家不太平,你怎么修行呢?如果没有这个环境,你到哪里去修行呢?没有身边的人跟你作对,怎么认清自己的我执、认清自己的心量狭小呢?
如果每天守住自己的心念,对于外面的事物就不会去执著它。之所以我们对外边的事情那么执著,别人给我们一个眼神、说一句不中听的话,甚至有一点怠慢了我们,心里都不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的心住在了外面,没有住在里面。如果时时刻刻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动念,在守自己“真心”的时候,对于外边的事情自然就看淡了。不管外面的人怎么对待你,你都不会太在意!因为你的力量注意在里面。我们之所以太在意外边,正是因为这个力量没有停留在里面、不太在意里面的起心动念,而太在意外面别人对我们的言行举止。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