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
梁思成
编者按
在中国文物研究所张廷皓所长.孟宪民书记的支持下.珍藏于中国文物研究所中的梁思成先生的论文才得以刊出。据查该文在2001年出版的《梁思成全集》(九卷本)及《中国营造学社》(七卷本)均未刊出。因此本次发表系对外首次公开发表。
文中所有□□及,均为原稿照录。
应州木塔的名声,在北方几乎无人不晓。塔寺名佛宫,在应县城内西半偏北。塔八角五层,距县城三四十里已遥遥见之。塔全部木造。为海内唯一孤例。立在重层阶基上;第一层重檐,以上各层皆下为平坐上出檐。第一层塔心供释迦坐像,内廊有扶梯可登。直登顶层.扶栏俯瞰,全城在望,城北一片平原,桑干逶迤:城南为翠微,雁门诸山,长城及雁门关所在,气象至为雄伟。塔前左右为配殿,钟鼓楼,山门。塔后高台上,立大雄宝殿,左右杂殿及配殿.并左右钟鼓亭,成为一部独立的局面。
史略
关于佛宫寺之创建,干隆□□□名宝宫寺之创建晋天福间(公元九三六至九四三)。但□□□福元年应□□□宝宫寺之创建,当属于辽人功□□□所谓建于后晋天福间之说,即使年代可靠于年号之用,殊欠正确。明通政使田蕙万历七年,重修木塔记碑,则称仅得石一,片上书辽清宁二年田和尚奉敕募建,数字而已。(按清宁二年为公元一O五六;所募建的是寺还是塔。却未提到。此后许多关于寺和塔的年代,凡称清宁二年者,无疑都是根据这一块残石的。
雍正四年应州志寺观志说:佛宫寺初名宝宫寺,在州治西。辽清宁二年(公元一O五六)田和尚奉敕募建。金明昌四年(公元一一九三)增修益完。塔曰释迦,(按山西通志称有木塔.道宗赐额曰·释迦·)高三百六十尺,围之半;六层八角,玲珑宏敞宇内浮图,足称第一。
元延佑二年,避御讳敕改,“宝宫”为“佛宫”。(按元仁宗名爱有黎拔力八达,蒙语称宝,曰‘额尔德尼’避讳说待考)。
顺帝时,地大震七日,塔屹然不动。明永乐帝驻驿塔上,亲书‘峻极神工’四字悬之。正德三年,武宗游幸至州,登塔宴赏,御题‘天下奇观’出帑金命太监周善修补。万历七年,寺僧明慈(按田蕙碑作明赀见附录一)募赀重修。年久倾圮,国朝康熙六十一年。知州章弘重修垩藻绘,金碧辉煌。虽塔院上下无不备美,而塔后大雄殿九间,有志未逮,终属美中不足。至雍正四年,知州萧纲捐俸首倡,士民乐助,殿宇峥嵘,门楼高耸,前后相配允称巨观。
除右录志载外,现在塔第二层南面檐下悬木牌‘释迦塔’三大字两侧各有小字三行。
右三行曰;(□□甲辰年七月十五曰重建。)木匠李庆、许录施工。
大明正统元年岁次丙辰七月□□□□□成化七年岁次辛卯七月吉日功德主闰。
左三行曰:大辽清宁二年敕建宝塔,大金明昌六年□□□
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口狱书。
惟大元?延佑七年岁次庚申四月辛巳朔一日庚戍特奉,敕建造官荣最大夫平章政事阿里伯重建。牌上共有七个年号,除去第一行甲辰年不明外,由文义上看,这牌当是金明昌重修后所制。其后元延佑重修时,阿里伯就在原牌上加题‘重建’的字。明正统元年(公元一四三六)及成化七年(公元一四七一)的题字,大概也是重修后所加。
明正德十二年(公元一五一七)七月十五曰重妆佛像,在二层南面东服乳袱下有牌题名,但木塔本身上并无关系。
清康熙六十一年知州章弘重修木塔,在南月台之南面勒石为记.在塔内同年号的匾共计二十一块,大概都是重修后所悬挂。
雍正四年所修,以塔后大雄宝殿为主。乾隆三十一年,曾有一次重修,工程大概不很大。载在应州续志卷四。
道光二十四年,知州文润重修,题名见三层南檐西侧。
同治五年大规模重妆佛像,塔前重修佛宫寺碑记说:”……自辽清宁二年至……同治二年,塔上之檐台。已就残伤;寺内之墙垣,已多颓败。……
甲子岁乡耆孙廷弼等,慨然有重修之志。……由是补塑神像彩画塔。……而寺塔后九(七?)间殿,新立看墙,又添门楼。大清同治五年,岁次丙寅,嘉平月,上溯吉日。当时施彩画人的题名版,尚悬各层乳袱下,图版。……上下共计十二方。
光绪十三年,因‘二檐佛像坐下暗檐中橼损坏,曾重修。二十年,张某‘重贴金神,彩装佛像一殿’均在二层内题名。
民国十五年,国民军自南口退五原,取道晋北,大同应县雁门一带,沦为战场。佛宫寺塔便做了一个方便的炮靶,幸而炮火不太猛烈,(或不太准确)未危及全塔之存在。这次战事,‘塔之上下,被炮轰二百余弹,柱梁栏杆,墙壁檐台无不受其毁坏’并‘炸毁塔顶之云罗宝盖等等’。民国十七年,田某等‘募款兴工……檐台柱粱焕然一新’。翌年张某等六百余人,又‘募集布施,鸠工大作,缺者添之,破者补之;佛像金身焕然一新’。第二层西北面内额上横匾及第五层南面阑额背面横匾所纪录的便是这两次的重修。
民国二十年木塔遭受了最大的厄运,邑绅门将各层灰墙及其内斜戗拆除,全数换安格子们,不惟各壁内原有的壁画全成尘土,而且直接影响到塔身之坚固上,若不及早恢复。则将不堪设想了。
外观
由怀仁县或山阴县向应县行,在桑干河平原上,距应三四个里。即可遥见木塔。我们所得塔第一个印象,是在一个九月中旬的下午;先在二十余里外,隐约见塔屹立。到夕阳西斜时,距城约十二三里。塔身反映成金黄色,衬着深紫的远山,灿烂闪烁着。暮色苍茫时;距城五六里,已不见远山,而木塔伟大的轮廓由四面平凡的低矮中突兀耸立;塔顶放出微光一点。我们到城下时,塔影便消失在迎面城墙黑影的背后。翌晨,在光耀的晨光里,天是蓝得一片云都没有,由庭院中可以望见屹立的塔身上段。塔身的木构架,油饰全脱落,显出纯润的古檀香色;构架间的灰墙反映着带红色的晨曦;而塔顶上的铁刹,更不住的闪烁,庄严美丽,无与比伦。
木塔所呈现的印象是他塔所无;在庄严稳重里带玲珑豪放。全塔所呈第一个印象是庄严,是稳重,因为是木材构架,为求横直榫接的坚固计。在平面上须要相当的舒展;因为上下各层是各自成为完整的构架而相叠的,故各层是低扁的,而层数共只五层。因为每个接榫处皆有活动的余地,使塔对于地震和风压皆有‘逆来顺受’的可能,但同时因而不宜做得太高,故构成了这庄严稳重的轮廓。但同时又因为塔是木构,檐橼柱额斗拱及其它所有的部分,都呈露豪放的姿势,尤其是深远的檐,各构材间玲珑的孔隙,轻盈的格子间等,最为砖石塔所没有。
塔平面八角形,海面三间;高五层,但外观出檐共六重,因为第一层周匝副阶成为重檐的局面,以上各层皆有平坐及檐。第五层檐八角攒尖顶,上立铁刹。各檐覆布瓦。各檐均用斗拱,但大小轻重不同。副阶用五铺作偷心双抄卷头造。第一第二两层檐用双抄双下昂,第一及第三跳偷心重拱造。第三第四第五层不施下昂,均用卷头,其铺作数为六五四。二三四层平座,均六铺作计心重拱造,第五层减一跳。各斗拱因地位之不同,各异其形制;当在下文详细分析。
塔身木构部分,油饰彩画完全脱落。呈深赭色,至为纯润。墙壁部分则二层以上,垩上旧题字迹,本尚清晰可见。但二十五年墙壁拆换格子门后,全塔已大改原形了。塔下阶基用略经斫凿的石块砌成,颇饶雅致。
全寺总平面
佛宫寺位于应县城内北部,略偏西;东距县政府约里许。口寺前牌坊立在西门内大街上。牌坊之北路长约一里,乃达山门。出门五间.前立铁狮一对;左右辟掖门;门内东西为钟楼鼓楼。钟鼓楼之北,为东西配殿各三间。山门内空院之北,巍然高耸者为释迦塔—全寺的中心—立在高阔的重层石阶基上。西配殿之北,与之并列而东面者,尚有平顶土房五间,为寺僧栖居之所。塔之北,复有高台耸起。与塔基间用券桥相联。台上正殿七间,为大雄宝殿,殿前东西为配殿。其前虽南为门,门内立木坊,左右为钟亭及鼓亭。
全寺之配置,以塔为中心,其它一切殿堂,全处于陪衬地位,然皆隘小,不称塔形。单由其大小之不相衬上,即可知当初全寺之规模,绝不如今曰之狭隘;不惟所占面计较现有的宽广,而且各座殿堂,必颇雄大。塔院四周,绕以回廊,亦大有可能。塔后的大殿,当较今殿更大。可惜归迹不存,文献无考。宝宫寺创建时的规模形制恐要成为一个永久的迷。
木塔平面
塔平面作八角形,立在重层阶基之上。阶基上层随塔形。下层正方。东南西三面.在八角形上层阶基之外,又向外砌出近于方形的月台,由月台两侧,有踏道下达下层阶基。在北面则月台踏道均缺。下层方阶基,在四面皆有长方部分向外加出。东西南三面用以承托月台,北面则平而空。在南部此台之左右,有踏道引达下层,北面踏道虽无,但土坡斜下,颇似原有踏道者;东西两面则均无踏道。
阶基全部石砌;石均不规则形,略经石斫凿,未经琢磨,全部气概颇为雄壮。踏道石较方整。南面上层月台南壁嵌石二片,称‘云母石’,下层南壁正中则嵌八角形石一片,上隐出八卦文。
上层阶基既随塔身作八角形,其大小乃随副阶出檐宽度而定,较檐出略逊。以免檐头雨水滴落阶基边上。因石块不甚方正。故基之八面尺寸亦略异。平均海面长约一四·五六公尺。南面月台阔九·三七公尺深六·六七公尺;东西两面则较小,平均约为五·二五×七七公尺半,尺寸各部不同,施工亦欠准确。
至于下层阶基。虽大致作正方形,但极不规则。北面长四一九三公尺,而南面仅三九·五五公尺,相差竟达二·三八公尺;东面长四一·O六公尺。而西面则四○·一五公尺;且海面阶基边沿,并不成一直线,其不规则殊甚,但人立阶上,并不觉其如此。
八角形的塔身,在平面上乃由内外两周柱重套构成。第一层外周柱之外,尚有廊柱一匝,成为副阶。内两周柱间砌以雄厚的砖墙,使塔内成为八角形的小室——塔心——其外为内廊亦绕以八角形墙,墙外便是副阶廊。内廊及副阶廊柱海面均分三间。
内外两重砖墙皆只在南北两面正中辟门。外墙南门更砌墙至廊檐柱,成为Vestbule状。门内之左,在内外两层砖墙之间——即内廊内之西南面——置扶梯,向西北方斜上。塔心之内则供庞大的释迦像,跌坐在八角形的须弥座上。
沿扶梯上,先达第一层上檐内暗层地位的憩脚台landina。台支于两层之间。长约等于一间除承托上一层扶梯的下端外,仅可容一二人转身。在这层高度上,可以得见第一层上檐的柱头由墙肩上露出,表示着下层雄厚的砖墙,不过是隔离墙Partition walI并不担负上面多层的荷载墙内另有柱子檐当着重负。由这层往上的扶梯,位置在正西面,可达到第二层平坐。
第二层平坐的平面由平坐内外柱的地位定出。内柱与下层内柱同在一中线上。外柱则较下层向内收入约三十公分。故上下两层塔心尺寸大致相同,而内廊一周则上层较狭于下层。平座之内并不全部安装楼版。惟在上下两道扶梯相联处。铺版两间半。其大小亦仅容数人而已。由下面上来的梯口,在此层正西面之北端,而由此层上达第二层的梯口,则在西北面之东南端。平坐楼板,全由下层斗拱上的梁袱承托。在不安楼板的部位,外槽的一部却有藻井。
第二层塔心之内,置方形佛坛广约如一间,上供释迦趺坐像。挟侍菩萨四尊,二立二趺坐。塔心各柱间施义子(栅栏)内廊一周每面三间。东南西北四面当心间均辟门,稍间及各斜面各间柱间均扎树枝抹灰墙。内廊之外为平坐,可绕行一周。梯口往下者在西北面之东北端往上者在东北面之西北端。
第三第四两层并其平坐平面大致与第二层相同。塔心大小相若,佛像也全在方坛之上。主要不同之点乃在内廊宽度向上递减。此外则扶梯的位置各层不同。佛像则第三层趺坐像四尊,各面四方坐;第四层则佛向南,菩萨罗汉挟侍。
第五层平坐内外柱皆较下层者向内移植,内柱移少而外柱移多。柱向左右两邻面以正向外投出各一柱向两邻面相交之斜角线上出一柱。故内槽一角柱,在外槽则称以三柱。至于第一层副阶,则在外槽以外每角更加三柱而成。第二层以上无副阶,而代以周围平空。线尚加一角柱。将海面分作三间。故塔心一角柱,在内廊周围则称以三柱。至于第一层副阶,则与内廊柱取中,海面也分作三间。第二层以上没有副阶,而代以周围平坐。
由平面上可以看出内槽尺寸在下四层中大致相同柱只侧脚,而位置不移动,故塔心东西之广,在第一层柱头为十三公尺,至第四层为一二·二六公尺,减少甚微。至第五层乃将内柱向内移二七公分。外柱则内移四七公分。顶层内柱的移入,大概是为避免使内廊过于狭窄。各层平面配置既略同,故将尺寸表列,以免赘述。
层位□塔心广□内廊宽□内柱内移□外柱内移□向上梯位置:
由上表所列数目可以约略看出(一)外柱连侧脚及移入总计,在约略四二·五○公尺的高度中。海面收入约二公尺整,成为将近百分之五的收分。内柱由第一至第四层,在三五公尺,经凿琢的粗石卵墁铺。上下两层阶基每角上的角石均雕角兽,至为生动。
明清以后。角兽之用便极少见。南面上层月台南壁嵌石两片,为清康熙六□□□年重修记。下层南壁正中嵌八角形石一片,隐出双鱼太极及八卦文。
构架概略
佛宫寺木塔的构架与我们以往所见许多的构架有许多异同之点,值得特别注意。我们所调查过的辽宋金元木建筑大多单层,重层者寥寥可数,惟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正定龙兴寺转轮藏与慈氏阁而已。至于多层木建筑,这塔是现有唯一的孤例。
木塔与独乐寺观音阁虽然平面,一是八角,一是长方,但皆由内外两周柱构成。各层本身自成其完备的构架。堆叠在下一层这上。略如欧洲建筑所谓Super posedorder。各层的柱,每周圈在柱头上皆以阑额或内额并普拍枋相联。各柱头上施斗拱,内外斗拱之间以乳袱或枋相联络,而使各层各自成为完整之构架。由断面上一望而此点了然。
最下第一层柱身特高,外加副阶廊檐柱一周,成为重檐的局势。第二、三、四、三层皆各由平坐及主层合成。各层的内柱皆义立在下一层斗拱之上,上下中线连贯,而微有侧脚。外柱则每层平坐柱较下一层外柱向内退入约三十余公分,骑在草袱之上。其主层外柱则义立在这平坐斗拱柱头铺作之上。平坐内柱上不施斗拱,而将未施斤斧之材契相叠,紧放在内额及普拍枋之上。其高与外柱上斗拱同,将普拍枋以上,地板以下的地位,完全填满,如同木壁一样,材契之间,亦不以散斗间隔。这些构材与许多长似华拱的构材相交,以代斗拱。长似华拱构材之中,有两材特别延长.与外柱上斗拱相联络。第五层平坐内外柱均较下层移入。大概是为避免内廊过于狭窄。在论平面时已申述过。
这些内外柱间取得联络的枋袱视各层地位之不同而异其数目及排列方法。最下一层起副阶与外柱之间用明袱及缴背各一道,自副阶斗拱第二跳上引出以达第一层外柱。第一至第四层主层内外柱斗拱之间,均用明袱一道,单材素枋一道,草袱一道,互相‘枝樘固济’。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层,明袱外端施于外檐斗拱第二跳之上,而内端则在内檐斗拱第一跳之上;故内柱净高较外柱净高实高一足材之高;而内斗拱之地位亦随之举高。至第四层,则内外两端皆施于斗拱第一跳上。第五层亦在第一跳上,但只有明袱草袱,而素枋却省去了。下四层明袱与素枋的功用专在取内外柱及斗拱间的联络,其上草袱则专以承托上一层平坐的义柱者;尤其因为外柱每层向内退入,非有坚强的草袱。不足以胜任。
至于各层平坐内柱与外柱之间,均用单材素枋两道相联络。外斗拱惟外面卷杀作拱头,后尾则不卷杀;内斗拱亦如之,但用长似华拱的木材交叠以代斗拱。第二第三层平坐,皆将第二第四两跳后尾引长达内柱一周上,以资固济,第四层平坐则将第三第四两跳后尾引长;至于第五层所引则为第二第三两跳。上述各层引长华拱后尾之居上者,即为承托各层地板的铺板方。
塔心八角形之内在每层平坐内额上重叠的枋子之上,南北向安置承重梁两道以承托楼版及其上佛像。这两道承重梁并不直接放在内柱中心上线,而略在柱之旁,与相交的内额成正角,为的是避免柱额上各方面构材相交者过于密集,而致互相损毁,其卯榫的强度。(因此之故,内廊上的袱枋,除去外端在外角柱上者由内外两角柱直接承托外。凡外端在平柱上者。其内端均由斗拱及柱头枋承托然后将其荷载转移到柱头上去。其交接的方法,在下文斗拱分析中当另述。)塔心两承重梁之两端除与重叠的枋子相交外,更有抹角粱一道在其下。分担荷载;抹角粱的两端则与替代补间铺作的短材在额枋上正中相交。此外在柱头及每间中线的地位,更伸出一材,一端直达承重梁上以作承托楼版的楞木。各层楼版的构架大致相同,无须逐层赘述了。
除去上述,柱子袱枋阑额而外,在二、三、四、五,四层平坐的内廊之内,尚有辅材斜戗。以匡构架之不足。在每层平坐里面下一层主层的草袱上,近袱的两端离平坐柱中约五十至六十余公分的分位。安枋各一,大如足材与斗拱上素枋或罗汉枋相似。由这枋之中心,向上立戗柱三根,一直两斜,分别顶在上面楼板下三根铺板枋之下,而成略如Truss之形势。在各层内柱头至外柱脚间。或内柱脚至外柱头之间,亦皆加安斜戗。所以各层主层之内虽全用正角的结构,在每层平坐之内却用有多数的三角形构架单位。这部分多加的斜戗,是否为原构之一部。尚属疑问;即使不是原有。其安装亦必甚早。其于全塔的坚固上有极大的关系,若不是因它的支撑,这塔在今日也许不能如此的完整。为避免混乱故断面图中将斜戗省去以醒眉目。蓟县独乐寺观音阎平坐之内,亦施用这种斜戗。
在各层柱的旁边多有辅柱并立项在枋袱或华拱之下,如清代所谓搛柱。这种辅柱固可辅主柱之不足但其更要的功用仍在挽救那些不胜重载的华拱。
材契
清式建筑以斗□□定一切比例。宋式则‘以材为祖’在李明仲营造法式卷四大木作制度中,开章第一句便说明。由许多与木塔约略同时的辽代建筑中,已证明辽代大木,亦以材为标准单位.见思成所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宝坻广济寺三大士殿及敦桢、思成合著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诸文中。
木塔用材最大者一七×七二六公分,小者一六×七二四公分,而以一六×七二五公分者为最多,其广(即高)与厚之比,为十五与一○·四;较清式十五与十之比略肥.兹与著者等所曾实测辽金遗物比较如下:
由上表数字中,可知木塔材契金时代其它遗物的尺寸权衡均约略相同。以尺寸论。在大同善化寺三圣殿与蓟县独乐寺山门之间,可算属于较大的尺寸。以比例论与柱高的则在独乐寺山门观音阁及华严寺海会殿之间。以我们近数年来所知,则此塔材契。与这时代正相符,将我们所知者更加一个充实的证物。(广与厚)其材之比例,约略为三与二,近于营造法所规定。而契之高,为材高之十五分之七·二,较大于法式所定,而与其它同时之惯例相同。
斗拱
斗拱在这木塔上于构及装饰两方面,皆占了极重要的位置。重重叠叠在各层不同的地位上,各将上面广布的荷载,归纳于下面柱头之上。因地位及功用之不同,全塔计有斗拱三十五种,‘各司其事’蔚为大观。
木塔斗拱各件的尺寸和比例都极标准化;除材契的大小已在上节叙述外,在将各朵铺作的组成分拆以前,先将分件长短制为尺寸图并表列如下:
除去瓜子拱及令拱外,各拱长度均较大的营造法式的规定。驼峰的长度为——六或——七公分,承托蜀柱者较高,直接安斗者较扁。栌斗有两种大小:在柱头上者方约合三十二分半,略同法式所规定,补间者约合二十六分强,小于柱头铺作,是与法式不同处。
耍头的样式可分三大类,直截,斜截(批竹昂式)翼形。翼形有简繁两种,简者翼下入一瓣,繁者入三瓣。各层乳袱尾,均斫作入一瓣翼形。
副阶斗拱
(甲)副阶柱头铺作栌斗放在普拍枋上。自栌斗口向外伸出华拱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令拱与批竹形斜杀耍头相交。令拱上安三散斗,以承替木;其上为狭而高的撩檐枋。替木在当心间一面与补间铺作上替木连续不分;在稍间一面则卷杀如通常替木头。
与华拱相交者,在栌斗口内安泥道拱,其上施柱头枋三层,承檬枋一层。下层柱头枋上隐出慢拱.中层隐出令拱,上层又隐出慢拱。上层柱头枋上又安三散斗,但三斗间的距离甚近,似按令拱长短排列,斗上安替木,其上安承檬方。
柱头铺作里转出华拱两跳偷心造。第 二跳承托乳袱之下。跳头施令拱与乳袱相交令拱上施罗汉方。乳袱外端出头即为耍头与外跳令拱相交。乳袱上另施缴背上施义手,义手上端插入寺墙内。
(乙)副阶转角铺作木塔的转角铺作,在结构原则上,虽然也如他处所见,由正侧两面的拱枋与角?相交而成,但其相交的角度,正侧两面成一百三十五度,而角拱中线则将这角度平分作六十七度半,所以列拱出跳处,颇与正角的角拱不同。
角柱上的栌斗,平面作正方形。但斗身绽横中线,不随正侧两面而随角拱成正角,正侧两面泥道拱各出跳为邻面华拱,与角拱相交于栌斗口内;正侧两面下层柱头枋则各伸出为邻面第二跳华拱。第二层柱头枋则各伸出为邻面耍头。华拱及角拱第一跳偷心;第二跳上之令拱则为鸳鸯交手拱由华拱及角拱共同承托,在角拱上且与邻面令拱及第三层角拱相交。至于里转,则惟出角拱没尾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正侧两面令拱与乳袱相交令拱在本间内之一端为拱头上施散斗以承罗汉方,但与乳袱相交后而伸至邻面则卷杀作翼形。这许多伸出至邻面的拱头,凡在柱头□线上者,伸出之一端。俱随邻面斫作头施单拱承托罗汉枋:第四跳跳头交互斗上施替木,承托着撩檐枋。因为华拱第一跳出跳的地位较柱头铺作上的高出一跳,所以第二第四跳头皆须减去一拱,以便承托全面相连的罗汉枋及撩檐枋。
后尾华拱两跳第二跳跳头施令拱.以承里跳罗汉枋。至于下昂则与柱头枋相交后;昂尾便切断后面并没有交代;全部斗拱显然呈露外重内轻的倾向,由结构方面着眼在一座诚实的建筑物上发现这种口强的部分,实在是很可惜的。
(丁)第一层内转角作塔心因地面狭小故每两角柱间不用平柱,只有转角铺作而无柱头铺作;两转角铺作间则同补间铺作一朵。
木塔各层内转角铺作的檐负比外檐转角铺作的檐负实在重得多。外檐角柱及其两旁平柱上所承托的梁,向里一端均集中在内柱转角铺作之上。由地至顶,层层都是如此分酉2。
第一层内柱立在台基上面,较外柱尚长一材一契。但因内外柱间的乳袱是平置的故外柱上铺作用华拱两跳承托袱下,而内柱上则,口用一跳。内柱上栌斗口内左右不出泥道拱而用柱头枋隐出泥道拱形:其在角栌斗彼面伸出部分则为斜华拱,因为外面三道乳袱的内端虽全集中在这转角铺作上,而同时不能完全集中在栌斗口内,故角柱上乳袱尾由栌斗,承托而左右两平柱上乳袱尾,则放在泥道拱上;从邻面伸出的斜华拱也帮同分担这部分责任。因为有这样沉重且集中的荷载,泥道拱将不胜其任。故其代以柱头枋乃结构上所必须的。
外檐铺作以向外一面为正面,向里一面为背面,内铺作则以向内一面为正面,向外一面为背面,一内外斗拱皆以向内廊一面为背面,而乳袱则为横跨内廊的联络
角柱上乳袱在正面伸出为第二跳角华拱,其上素枋伸出为第四跳角华拱;第二跳跳头施重拱素枋,第四跳跳头则直接施素枋一层,以承斗八藻井。平柱上乳袱后端与第二层柱头枋相交,施于第一层柱头枋上所隐出泥道拱头散斗口内。袱尾伸出部分,斜斫略如耍头但隐出翼形雕饰。
内角柱上的结构实为木塔结构上一太弱点,当时的匠师虽然已以柱头枋替代泥道拱翼以补救,但荷载仍过于集中,非所胜任。在将来保护上,这是个颇难解决的问题。
(戊)第一层内补间铺作海面只用一朵。普拍枋上施扁长的驼峰,以承栌斗。自栌斗口内向正面伸出华拱四跳,第一第三两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重拱罗汉枋,第四跳跳头期待斗承素枋以承藻井。最上层柱头枋及第二跳第四跳上素枋上皆施小楞,其上平铺遮椽板。
补间铺作后尾亦只出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令拱素枋,以承平棋或第二层平坐楼板。各层华拱均与各层柱头枋相交,在各层柱头枋上,也按照高下位置隐出各种拱形。
第二层平坐斗拱
(甲)第二层平坐柱头铺作平坐柱下端骑在草乳袱上,较下一层柱中线略向后退,以促成塔身的收分。平坐柱头亦施阑额普拍枋。普拍枋上施栌斗斗口内顺施柱头枋,四层相迭:出华拱三跳,计心造。第一跳施重拱素枋,第二跳施单拱素枋,第三跳不用拱施素枋。这三道素枋在同一高度上,承托平坐楼板。第四跳出直斫的出头木,与三道素枋相交。
斗拱后尾第一第三两层华拱尾皆济斫无卷杀,第二第四两层则将拱尾引出,与内柱上诸枋相交搭;第四层枋并且檐负二层楼板的荷载。
除去这平面上十字相交的枋拱之外.在这平座柱头铺作之上,尚有第二层的檐柱义立着。
(乙)第二层平坐转角铺作正面及邻面柱头枋相交之后。即伸出为斜华拱三跳,在角上亦施角拱三跳。第一跳跳头瓜子拱与切几头相列.撞在第二层角拱之上而不伸出。其上慢拱在邻近柱头铺作一端与柱头铺作上慢拱连拱交隐,其它一端亦不伸出,祗至角拱而止。第二跳斜拱头与角拱头上两令拱并列,为鸳鸯交手拱,伸出至邻面一端,帮同承托在最外一跳素枋之下。
转角铺作后尾亦将第二及第四两层角拱延长。交搭在内角柱上。
(丙)第二层平坐补间铺作结构与柱头铺作差不多完全相同,唯一不同之点只是栌斗较小其下用驼峰承托,而第一跳上的慢拱不与邻近,铺作上的慢拱连拱交隐而已。后尾的构造亦与柱头铺作相同。因为上面没有立柱,故没有义柱。
(丁)第二层平坐内转角及补间铺作平坐内柱一周上不用正式斗拱而将多层构材相迭交搭。契的分位用‘□契’填垫以代斗。材与材相搭出头处直斫无卷杀。这种结构不免有过于笨重之嫌。
第二层承托楼板的承重梁的位置,与外槽平柱上粱的位置相同,不是直接放在内柱中在线的.每层如是,这也是这塔结构上的一个大缺点。
第二层斗拱
(甲)第二层檐柱头铺作出双抄双下昂,第一第三跳偷心,第二跳跳头上施重拱,第四跳跳头施单拱。在结构上与第一层柱头铺作几乎完全相同,不同惟数点:
1、第一跳华拱头卷杀如常拱不似第一层的立斫;2、第二跳重拱素枋之上不用替木及中口的承椽枋;3、耍头之上双出耍头一件,斫杀□冀形;4、草乳袱外端伸出不到撩檐枋;5、后尾第二跳在乳袱上只施单拱素枋而不用重拱素枋,其余各部结构与第一层柱头铺作完全相同无须赘述。
(乙)第二层外檐转角铺作与第一层的比较两层的转角铺作虽然抄昂跳数相同.但也有许多变化的余地。除去第一跳华拱头的卷杀而外,角拱角昂及其上交塔的各层拱,第一第二两层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斜拱跳头上却生出有趣的变化。在第二层转角铺作上,泥道拱与慢拱在邻面伸出为斜拱两跳。第三第四跳上不出斜拱,但向正面出下昂两层,上一层昂头施翼形拱以承撩檐枋。昂尾并不压在袱不;与柱头枋相交后即斫齐,如第一层外檐补间铺作的做法。昂下向内出华拱两拱跳头施素枋,以承昂尾。转角铺作与内柱上转角铺 作之间,亦用乳袱,素枋及草袱,以相联络。
(丙)第二层外檐补间铺作结构甚为简单。栌斗甚小,在第一层柱头枋之下,其下用蜀柱及驼峰,放在普拍枋上,栌斗口内。与各层柱头枋相交者,惟斜拱两缝,缝各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施令拱并列以承罗汉枋。里外跳完全相同;但外跳有翼形耍头为里跳所无。在荷载的分配上,撩檐枋的重量并没有由补间铺作分担着。
(丁)第二层内柱头铺作与第一层内柱头铺作完全相同。没有重要的差别。
(戊)第二层内补间铺作驼峰栌斗承托着最下层柱头枋。柱头枋五层,与之相交的华拱,正面(即向塔心一面)出四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先施翼形拱,其上施令拱以承罗汉方,不似第一层之用重拱:第四跳跳头散斗直托在素枋之下,如第一层之制。在第二层这地位上两柱间的距离已减少很多,所以第二跳跳头已不能施重拱了。后尾一面只出两跳,第一跳施翼形拱,第二跳施令拱承素枋。
第三层平坐斗拱
(甲) (乙)第三层平坐斗拱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与第二层平坐者完全相同,不赘述。
(丙)第三层平坐四正面补间铺作(插图十七)在塔之四正面(即东,西,南,北四面)所用。普拍枋上施栌斗,出华拱三跳;第一跳跳头施瓜子拱,托着由铺作中心向外左右出的两斜拱。斜拱与第二跳跳头上,短令拱共同承着其上素枋。后尾第二第四跳华拱引长为枋子两道,与内柱上诸枋相固济,其不引长之华拱,则只直截,不卷杀作拱头形。
(丁)第一层平坐四隅面补间铺作与第二层平坐补间铺作大致相同。但栌斗不缩小是因为不用驼峰承托。
(戊)第三层平坐内柱上铺作,与第二层者相同,不赘述。
第三层斗拱
(甲)第三层檐柱头铺作自第三层以上正檐斗拱即不出下昂,惟用卷头华拱。柱头铺作栌斗口内泥道拱,上为柱头枋五层。与之相交者,出华拱三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为瓜子拱一层,其上慢拱近角柱一端与转角铺作上慢拱为鸳鸯交手拱.近补间铺作一端则与素枋相列,故虽在形式上尚留半个慢拱,实际上乃枋一道其上承罗汉枋。逐成重枋之形。第三跳跳头施令拱,拱上为替木,近角柱一端与转角铺作上替木相连。替木之上为撩檐枋。与令拱相交者有批竹形斜杀要头。
后尾华拱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施瓜子拱与乳袱相交。瓜子拱上素枋两层。下一层近角柱一端隐出慢拱形;上一层与乳袱上素枋相交。
乳袱及草袱之上,更有草袱一道,与最上层柱头枋相交,其上骑袱安上一层平坐柱向内稍退,如下层之制。
(乙)第三层檐转角铺作栌斗上出相交的斜华拱及角拱;斜拱乃自邻面泥道拱及柱头枋引出。第一跳均偷心。第二跳跳头瓜子拱,斜拱上者与角拱上者相列,而成鸳鸯交手拱;在斜拱缝上与第三跳斜拱相交;在角拱缝上与邻面同拱及第三跳角拱相交:伸出到邻面后,即为角拱第二跳跳头上斜拱。第三跳跳头之上,在令拱分位施长拱一;其近柱头铺作一端,所作翼形头,不与柱头铺作,上令拱相列或相犯;在两斜拱缝间,作鸳鸯交手拱,与耍头相交,然后再伸到角拱第四跳上,相交后至邻面出令拱。这拱上承替木及撩檐枋。
后尾惟角拱出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瓜子拱,正侧两缝,与乳袱相交;瓜子拱越过相交点伸至彼面后即斫作翼形。瓜子拱上为素枋两层;下层隐出慢拱形。
乳袱之上亦用素枋及草袱各一;草袱上骑袱立上层平坐角柱。
(丙)第三层檐补间铺作在普拍枋上施驼峰栌斗。栌斗之上,泥道拱与华拱相交:泥道拱上柱头枋五层,华拱向外出三跳。与柱头铺作不同,第一跳华拱是计心的:跳头施瓜子拱以承托与第三跳同高度的斜拱。斜拱长两跳。平面与柱头枋约略成正角,所以第二跳华拱头的令拱(或瓜子拱,)刚夹在斜拱角内。这令拱与斜拱头共同负着一素枋;这素枋若非因斜拱之存在,便是慢拱。这素枋与柱头铺作上慢拱相连处没有隐出慢拱或作鸳鸯交手拱形。素枋之上才是罗汉枋。第三跳跳头施令拱,老老实实的与斜斫耍头相交,其上则为替木及撩檐枋。
铺作后尾祗出两跳:第一跳跳头施瓜子拱承托斜拱;第二跳跳头施令拱与翼形耍头相交,和斜拱共同承托素枋两层。两层素枋间用一个散斗垫托。
(丁)第三层内转角铺作与后尾翼形耍头之外端即为第三跳华拱。至于外耍头及衬方头内端,祗至两层素枋而止。第二层内转角铺作大致相同,出跳在正面亦为四跳,在背面亦只用一跳,承托着外铺作上过来的乳袱角袱。乳袱尾的位置及泥道拱之由通长枋上隐出,与下层完全一样。两层的差别只有极微的几点。在正面华拱出跳的长度,因向上塔身递减。内槽面积缩小,故跳之长度,第三层较第二层减少约一材的宽度。在正面角拱第二跳上所施慢拱,在第二层为单独的慢拱,但在第三层,因与补间铺作迫近,故与邻近慢拱连拱交隐。正面角拱第二跳上所施瓜子拱,在越过角拱之后,即斫成翼形拱头。除此以外,第二第三两层的内转角铺是没有差别的。
(戊)第三层内正面补间铺作第三层内补间铺作有两种,正面(东、西、南、北四面)者较简而隅面(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面)者较繁,结构亦稍有不同,故分述之。
正面补间铺作在驼峰及栌斗之上,为柱头枋五层,第一第二两层隐出泥道拱及慢拱形,与之相交者则斜华拱两缝。每缝向前面(内)背面(外)均出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每缝各施令拱。但因相近故两令拱连拱交隐。两令拱上承素枋但在正面,在两令拱共同的散斗上。出翼形耍头,与素枋相交。
(已)第三层内隅面补间铺作较正面补间铺作稍繁,驼峰及栌斗之上,在前面及背面,各出正华拱一缝,斜华拱二缝与柱头枋相交于栌斗之上。各缝拱第一跳均偷心,第二跳三缝共同承托一材,在正华拱跳头上部分隐出翼形拱头,在斜华拱跳头则在左缝之左及右缝之右出头斫作批作昂式耍头形。其上在各缝上又施散斗。散斗上为素枋一层。这下两跳的结构,铺作之前面及背面是相同的。但在前面,正华拱第二跳以上,更出华拱两跳.共为四跳。第三跳与隐出翼形拱两端作耍头形之材相交,第四跳与其上枋一层相交.枋上且隐出令拱形。第四跳跳头上以一散斗承罗汉枋。
第四层平坐斗拱
(甲)(乙)第四层平斗拱外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与第二第三两层完全相同,详第二层平坐斗拱。(甲)(乙)两条。
(丙)第四层平坐外四正面补间铺作.即在塔之东、西。南。北四面者,与第三层平坐外四正面补间铺作完全相同,详第三层平坐斗拱(丙)条。
(丁)第四层平坐外四隅面补间铺作即在塔之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面者,除正出华拱三跳外,其左右更各出斜华拱两跳,与正华拱第二第三跳在铺作中心上与慢拱及其上柱头枋相交;第二跳斜拱头则与正华拱第二跳跳头上令拱共同承 托着平坐的中间一道枋子。第一跳跳头之上,因斜拱的阻碍,不能如柱头铺作之施重拱,故只施翼形拱头,略如清式三福云状,其向里一面。且将角斜抹以免与斜拱相犯。后尾惟将正华拱第三第四(出头木)两层引伸为枋子两道,与内柱上诸枋相固济。其余正斜诸拱后尾均直斫,不卷杀作拱头形。
第四层斗拱
(甲)第四层外檐柱头铺作自第三层以上外檐斗拱即不用下昂,但用卷头,而跳数则逐层向上递减。第四层外檐较第三层减一跳。计华拱两跳与泥道拱及隐出慢拱之柱头枋相交。慢拱却双与补间铺作上的慢拱连拱交隐。华拱第一跳跳头施重拱及罗汉枋,第二跳跳头施令拱替木以承撩檐枋。令拱与耍头相交,耍头作批竹昂式。与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极相似。柱头铺作。
柱头铺作后尾只用华拱一跳。偷心,直接承在乳袱之下。乳袱外端即是第二跳华拱。在乳袱两侧隐出第二跳华拱及其上交互斗形;并在交互斗分位上骑袱施令拱,以承罗汉枋。此外更在袱侧隐出第三跳华拱之下半,其上半则用木补足跳头上施斗,以承其上与袱平行的素枋。素枋之上便是草袱,其间有一契之隔,草袱与第四层柱头枋在同一高度上相交。草袱之上义立第五层平坐柱。
(乙)第四层檐转角铺作简单的只是两邻面的泥道拱柱头枋与各层角拱相交。第一跳斜拱之上施瓜子拱及慢拱其与角拱相交接处,只作切几头,止于角拱不伸达邻面。第二跳跳头上施令拱,由斜拱缝上至角拱上与角拱及邻面令拱相交;其上替木亦随令拱交搭,以承两面相交的撩檐枋。在角拱缝上。角拱多一跳。以承角梁。
转角铺作后尾角华拱及乳袱华袱的布置与柱头铺作相同,惟乳袱上令拱于越过袱后斫成翼形拱头。
(丙)第四层檐补间铺作除栌斗之下用驼峰承托外,其外跳与柱头铺作完全相同。里面自栌斗口出两跳,第一跳偷心,第二跳跳头施令拱以承罗汉枋。与里外令拱相交者有耍头,外端作批竹昂式,里端作翼形。在第一层柱头枋上,隐出慢拱与柱头铺作上慢拱连拱交隐。
(丁)第四层内转角铺作与第二第三两层内转角铺作大致相同,唯一的差别只在正面(里面)第二跳跳头瓜子拱上隐出慢拱的枋子,在越过第四跳角拱之后,不似下两层之直接搭在邻面柱头枋上,而卷杀为短头,承托着上面的罗汉枋。
(戊)第四层内补间铺作八面都是同样做法。驼峰栌斗,五层柱头枋隐出泥道拱慢拱等等,与第二第三两层完全相同。正面第二跳跳头上施,瓜子拱以承隐出慢拱的枋子,其上更一层为罗汉枋。背面第一跳安翼形拱.第二跳安令拱承罗汉枋.一如第二层之制,其唯一不同之点只在第四层与令拱相交伸出的翼形耍头为第二层所没有。
第五层平坐斗拱
(甲)第五层平坐柱头铺作只出华拱两跳,第一跳跳头施瓜子拱,托住承楼板的枋子;第二跳跳头以交互斗承托枋子及出头木;出头木伸出特长,所以出跳数虽减,平坐的宽度仍与下层无甚差别。
后尾将华拱第二跳及出头木都引长达内柱上
(乙)第五层平坐转角铺作角拱两跳与左右柱头枋相交而伸出的斜拱两缝相交。第一跳跳头瓜子拱,由斜拱缝上搭置角拱上,但不越过角拱出头。第二跳斜拱及角拱均用斗直接承在枋子之下。后尾亦将角拱上两跳伸出,与内柱联络。
(丙)第五层平坐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完相同。唯一的差别只在其下无柱.其上不义柱。其内端交搭在内额及柱头枋上。
第五层平坐内柱较下一层内柱退入少许,不似下面几层的上下顶贯着。
第五层斗拱
(甲)第五层一檐柱头铺作出跳之数减到一跳半;在栌斗口内出形似替木,短而且扁的小拱其背与栌斗耳背平,其长不及一跳;在这替木形短拱上又出华拱一跳跳头施令拱替木,以承撩檐枋。栌斗顺身口内,亦有替木形短拱与出跳者相交。其上再施泥道拱及柱头枋。
后尾亦出一跳半跳头施瓜子拱与乳袱相交;乳袱外端却斫成批竹昂式耍头,与外跳令拱相交。里跳瓜子拱上施慢拱,亦骑袱上,承托着与草袱底平的罗汉枋。慢拱近转头铺作一端.则与其上慢拱连拱交隐。
(乙)第五层外檐转角铺作角拱一缝,左右斜拱各一缝,各出一跳半自栌斗上出。两缝跳头上令拱为鸳鸯交手拱,在角拱缝上两面相交后,越过角拱伸出至邻面。令拱之上为替木及两面相交的撩檐方。
后尾角拱一跳,半上承角袱,跳头瓜子拱与袱相交。越过至邻面逐成冀形拱头。慢拱与柱头铺作上者连拱交隐。
乳袱之上,隔一契施草袱。这层草袱上面不承上层骑袱的柱。而承托柁橼及塔顶。
(丙)第五层外檐补间铺作栌斗驼峰放在普拍枋上。顺身口内放替木形半拱,其上施泥道拱,但无半拱出跳,却在斗背之上出华拱两跳,出跳长度极短,第一跳跳头施翼形拱头,第二跳跳头只施替木,托着撩檐枋。
后尾亦出两跳,但在第二跳跳头施令拱,与翼形耍头相交,以承罗汉枋。在以下各层,罗汉枋的位置皆较低;于撩檐枋,但在本层却较高,表示上面有不同的结构。表示屋顶向上的斜起。
(丁)第五层东面西面内转角铺作与第二第三第四各层大致相同,但正面第二跳角拱跳头之上所施瓜子拱,越过角拱之后,仍继续伸引直达邻面柱头上;在这部分上且交隐连拱。瓜子拱上的慢拱乃在枋上隐出,其上更施罗汉枋一道,实际成为双层罗汉枋的结构。第四跳跳头上施平棋枋。转角铺作上承托外槽乳袱及角乳袱的做法与下面各层完全相同。
(戊)第五层南面北面内转角铺作因为须承托两道南北放的大梁,所以结构与在东西两面的转角铺作略有不同。大梁安放在第三跳角拱之上,所以第四跳角拱的位置完全被占去。平棋枋到此亦直接交搭在大梁上。
(已)第五层内补间铺作正面出华拱四跳,背面两跳,驼峰栌斗,与下面几层大致相同。正面背面第一跳上皆施翼形拱;正面第二跳上施瓜子拱以承隐出慢拱的枋,情形与下面几层无大区别。
柱
木塔全部的重量除副阶外,完全由外柱一周二十四柱及内柱一周八柱负担起来。柱质以松木居多,其中亦间有几根木纹旋捲的柏木。
这内外两周柱,各自层层向上叠起。除第一层柱特别高长立在阶基上外,以上各层柱皆较短一各层平坐柱都骑袱立,而各层主层柱都义立在平坐斗拱上。在柱的地位上,外柱每层的平坐柱俱较下一层檐柱退入约三十余公分,内柱则下四层全在一中线上,至第五层平坐柱如退八约四○公分。
柱身大小均随木材天然的大小,大概没有经过多小斫割。柱头皆‘紧杀作覆盆状’,与别处所见许多辽代柱卷杀法相同。柱头上皆施阑额,以为左右的联络。全塔每层所用柱,大小并不一律,其中最大者径达六四公分,而最小者径仅五一公分;平均以五六至五七公分径者占最多数。第一层塔身内外两周柱,因完全收藏在砖墙
里面。未得测量,其余各层,则显然表示当时的匠师在分配木材的时候,曾用过相当的计较,将较大的柱放在下层.较小的在上。
在长度上,约略可按塔身(副阶除外)随层数位置将柱分为三种长短。第一层柱最长;第二第三第四三层次之;第五层较短;而副阶檐柱之长。又与第二第三或第四层檐柱(并义在平坐上部分)之通长约略相等。
各层柱平均尺寸列下:(公尺)
层数地位直径通长露明长:
阑额及普拍枋
每柱与其左右两邻柱之间,皆用阑额相联络。在角柱上,阑额并不出头。阑额上施普拍枋.在角柱上出头相交。
阑额及普拍枋尺寸大小相同.平均大小约为三四至三七公分乘一六或一七公分,就是一足材;但施工欠准确或木料伸缩不匀。所以大小微有不同。这尺寸较营造法式所规定‘广加材一位,厚减广三分之一’的大小不同;大概因为补间铺作较轻较少的缘故。
阑额是将木材立置,两端至柱入柱卯。普拍枋是以同样大小的木材扁置其上,两者合成丁字形断面。在角柱相交处,普拍枋头并不曾经谨慎的斫削,乃至连长短都很不一律。
梁袱
乳袱
在内外斗拱之间。有乳袱及其上的草袱为内外柱间的联络。
在副阶斗拱上的乳袱后尾搭在第一层外柱的半腰交搭的部分.虽多架都隐藏在墙内.但北面辟门处可以窥见其结构。乳袱高四二公分.约合一材两契.宽二八公分。乳袱之上更有缴背一层.大小略如一材扁置。乳袱外端斫作批竹昂式耍头.在斗拱节内已经详述这里无须再赘。内端倚柱立侏儒柱以承承椽枋.并有义手支撑。
自第一层以上直至第四层。内外斗拱上的乳袱.其长度虽向上递减,第一层与第四层差到一,一○公尺之多.但其做法却四层完全相同。乳袱高约两材(四八乃至五○公分)其上隔两契的空隙.施平行的单材一道,素枋上再隔一契的空隙施草袱一道;草袱的大小。下二层与乳袱略同上两层高较逊于乳袱,约合一材两契四二乃至四四公分。)第五层乳袱草袱之间亦留两契的空隙,但不施素枋。
因地位不同。各层袱与他部分交接处亦略有区别。乳袱的外端,大多承托在柱头,铺作华拱第二跳或第一跳跳头之上。在铺作外跳上,第一第二两层将外端伸出部分斜杀以随昂身;第三第四两层则卷杀作华拱,第五层则伸出为耍头。在向里的一端,梁尾由第一跳华枋承托。角袱则伸出至内柱头铺作上为华柱;平柱上乳袱则与内柱上第二层柱头枋相交,由隐出泥道拱的第一层柱头枋承托。梁尾伸出部分斜斫卷圆隐出翼形各层均同。
第一至第四层的草袱,除立上层平坐柱外,还在有扶梯部分,承托平坐楼板或憩脚板。此外则每层平坐内所加的斜戗及横枋,亦全由草袱担负着。
承重及楼板
乳袱及草袱虽然尺寸很大,但其机能只在拘联内外铺作及承托上层平坐柱;至于楼板及其上的活荷载,则由承重及其他多少枋子负担起来。
由第二至第五层.在塔心南北面斗拱之上,施南北向承重粱两道,及纵横枋子多道,以承各层塔心楼板及其上所供的佛像。承重的位置并不正在内柱中心线上,而向内略移,与平坐外平柱上下成为一直线。由内周重叠的柱枋承托着。南北面内额及柱头枋之上,在正中安放补间铺作的地位与邻近隅面同样的地位上面。安放抹角梁一道,以辅助承托承重梁,分担它的重量。
在两承重梁之间又施足材枋,其上更施单材枋,直接托着楼板;而内柱柱头上各枋与承重平行或成斜角者,亦施足材或单材,以承楼板。各层楼极梁架结构虽小有不同,但大致一样。
外槽楼板的构架则完全由平坐斗拱上最上一层的素枋承托。其外端伸出即为出头木内端即搭在平坐内额及柱头枋上。在内廊粱枋之施用上承楼板之材小而联络内外柱头斗拱之材大,是这塔和这时代一特点,值得我们注意的。
楼板厚度约四五公分不等,宽约三四十公分,长度多随承托的枋子定。
屋盖及其干架
木塔的屋盖除去最上层八角攒尖顶外,以下各层都是法式所谓腰檐;但是最下一层则属于副阶一类。
副阶檐即第一层周围廊檐。铺作上施乳袱,以与第一层外柱相联络。其上附缴背,义手短柱,承椽枋等等,已详梁袱节内副阶檐柱铺作与第一层檐柱之间,用檐椽一架;橡子内端交搭在承椽枋上:外端施飞子。其出檐深度,自柱中计算。约合由檐端至柱础高度之半。
各层腰檐皆一律用檐椽一架,内端交代在上一层平坐柱间承椽枋上外端施飞子一层。椽子长度因为檬有廊子,故较短。
顶层八角攒尖顶,全部有颇复杂的干架承起。在内廊周结构比较简易。其梁架以内外角柱间的斜梁和外平柱与内角柱间的乳袱为主,其上顺着塔的八面安放中下层平柁以承橡子。角袱及乳袱之上都有草袱。草袱中段用方木垫起下平专及其下攀间。但在内柱上一周,则用多块构材垫起到上专的高度。
塔心梁架以南北向的五椽袱两层为主要干架袱由南北两面内柱上斗拱承托,以华拱第二跳桃起袱与南北面外檐当心间平柱取中。并与内廊草袱衔接。袱上施缴背一层,其上在柱头地位上安长约两椽架的构材,略如柁墩.外端托着下平柁,在这长柁墩的中段,在柱头中线上用一材,沿内柱一周将各柱上柁墩左右联络其上再施五橡袱及缴背一层。上层五椽袱较下层五椽袱略大。上袱之上,更用长柁墩,安放三橼袱。
上层五椽袱之上,自袱之两端架斜梁达东面或西面内补间铺作之上。斜梁袱与栿成四个五度角,而与隅面方向平行。斜梁中段之上,也用墩木垫起,用扁置的枋子沿八面联络。其上再施实拍两材,八面相构为上柁在南北两沿,这两材的上平柁就刚好放在三椽两端之上。
三橡袱上施柁墩及平梁两道,平梁的方向是东西安放的。其间距离仅同上八角架之深度。短粱上施南北向两短梁,构成方格。其上再施斜粱构成八角架,托承着各面椽子和上面的刹座塔身八面,塔顶八脊。每脊角粱及隐角粱由两面交接的柁承托,构成塔顶主要的干架。
柁椽及角梁
木塔各层斗拱上所用以挑檐的都是撩檐枋,其断面作长方形不似后世所常见断面作圆形的挑檐桁或柁撩檐枋断面平均尺寸约为三二七二一公分,为三与二之比。
各层腰檐椽尾皆用承椽枋承托,枋大小略如撩檐枋。塔顶各架断面也全是长方形,没有一处用圆形断面的。
各层腰檐及塔顶屋盖所用椽子都是杉木,径约十五至十七公分,外端微有卷杀飞子方形,断面亦有卷杀。各层橡飞长度比较如下:椽长(自撩檐枋心出)飞子长;飞子与椽长比例:
由上表中得知木塔各层檐椽与飞子并无绝对的比例;其为原制抑或是后世修葺的结果.却就待考了。
木塔的角梁,为促成角部生出,故在平面上较当心间椽头多了约三十公分,约合两椽径尺寸。角梁断面则略小于撩檐 枋。每仔角梁端俱有青瓦套兽:梁下悬铁铎。
木塔的瓦全部为青瓦,大小约有三种。筒瓦径约十五公分,陇中至中约三十公分。瓦当作龙纹或连花。滴水瓦不作如意头形,而为宋以前所通用的拷边花。
各层腰檐及副阶埔脊垂脊。均用瓦瓦横置以代当沟;沟隙用灰勾抹。当沟之上用板瓦垒砌作脊。如法式之制,其上再覆以筒瓦。最上层顶瓦,柱明清修葺时,瓦曾更改原形,故垂脊不用板瓦垒砌,而在当沟之上,侧置简瓦,以代垂叠的板瓦,做成脊的两侧,其上置仰板瓦—陇,然后覆以筒瓦。
各层垂脊下端,多有用垂兽者,略如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垂脊上所见。垂兽之前,不用蹲兽,第一层及副阶上有用勾头向上放置者有用火焰宝珠者,大概都是原制之得幸存者。刹
木塔顶上立铁刹先在八角屋盖顶八角构架之上砌砖刹座,上砌重层仰莲瓣座。仰莲每面除角瓣外,正中只一瓣:每层上面另出扁台,高一砖,以承上面的部分。
铁刹本身,以刹柱为主。柱断面正方形。方十公分,最下端作钉头形,由南北向的两枋子夹看,交搭在平梁之上到木构八角架最上层处,又用两单材,亦南北向放置,夹看刹柱。再上则通过重层的仰莲座,向上伸出。刹柱全长一四·二○公尺莲座以上露明部分长九·八五公尺。
上层砖仰莲之上,先为铁仰莲,周十八瓣,托着近乎鼓形的覆钵。覆钵和以上的相轮,圆光仰月等,全用剔空花纹的铁片合成,其花纹为卷草,古钱不等。覆钵的本身由铁筋多道构成道架计划箍一道,将覆钵分为上下两半。立骨十六道,分作瓜瓣形。每瓣里再由剔空铁板,上下口五板合钉而成。相轮五重。也是用同样的铁板相缀而成,层层向上逐渐减小。最上层相轮顶上作成极低扁的圆锥形顶,周垂下如意头花纹。
再上为圆光仰月,也是剔空铁板做成。刹的最上一段缀宝珠四个,小圆伞一个,和其他零星部分。仰月下面垂下的铁炼,本来牵引塔顶八角的,现在徒然垂挂下来,为登刹的人攀执的方便而已。
十几年前的旧照片表示刹部颇有毁坏处。今曰所见很完整的刹,想是民国十七八年所重修。
藻并
塔内惟最上和最下层用藻井中段三层内斗拱上虽有算程方。但没有平棋或藻井。全塔上下既无藻井曾被破坏的痕迹,且最上最下层藻井都尚完整,中三层之完全不用,料属原形,并非后世所毁。
第一层内廊一周施平棋分九格或六格不等。背版方格中画团龙纹。不似旧物。当属同治重修时所作。内部门八藻井最下一周八面为算程枋;八角铺作角拱跳头上施斗八阳马.在顶心相交。阳马中段加施横枋一道,将海面画成A字形。上半三角形内。小棂与两斜边平行,相交作棱形下半梯形内,在四隅面者,小棂与底边平行及成正角,相交作正文武;在四正面者小棂与底边成四十五度角,也相交成斜置的正方形。棂子之上始施背版。
第五层内廊一周不施平棋。塔心在南北放置的两道五椽袱之外侧,及袱间之前后部分施方格平棋正中施斗八藻井门八藻井的做法。略如法式卷八之制,在两袱之间。上层五椽袱之上,架成方井,其大小略逊于袱间之宽度。方井之上,再施随瓣枋,‘抹角勒作八角’成为八角井。井上更施侏儒柱及随瓣枋一重,其上始施斗八阳马。阳马上不似第一层之用小棂,西直接钉置背版。这里所见的藻井虽无斗拱,做法却与法式所规定者大致相同。
装修
木塔第一层围廊南面当心间副阶平柱与塔身外檐平柱之间。用砖墙筑成小vestibuie;其正面全部为大门两扇两平柱之间所立的立颊(清式称抱框)紧接廊墙的里皮,上施额(清式称上槛),下施地袱(清式称下槛)。地袱两端之下施扁而大的门砧石;额上近两端安门簪两件。沿额及立颊的外周,另加起线框子一道。
北面外檐平柱之间,也安门一道,计两扇,大致与南面门相同,惟因额上距主檐阑额还很远,故须安走马板。
门扇完全无饰。没有门钉,也没有铺首。门簪只安两个为辽代特征。不似法式及后世用四个之多。南面门簪/立面长方,平面正方,每边斜抹角,下面雕出四叶花形,颇为别致。北面门簪正面却作棱形。六角形的门簪在明清时期间绕盛行起来的。
门框四周所加的边框,在宋代许多砖塔和宋元很多的木构殿字上,也常看见,而是明清以后所没有的特征。
自第二层以上,原来每层在东西南北四正面当心间辟格子门其余各间俱为篱笆抹灰墙。但去岁再度赴应调查时,则各墙已一律改作格子门。现在只就原物论。
第二层以上各层的格子门。俱不另施额。而利用塔身的阑额及地袱。阑额地袱之间立簪柱颊,颊间安格子门四扇。门上既无额,所以门簪两枚就直接插在阑额之上。门簪亦作长方形,上下面刻作四入瓣,左右作三八瓣,背面系着鸡栖木(清式称连楹),但地袱背后也用连贯的鸡栖木贴放在楼板上以承下纂,是别处所未见过的。沿柁柱颊之外,侧及额上边加安边框。如第一层南面门之制。
门扇狭而高,每面四扇。上下共用腰串(清称抹头)六根,除格眼(花心)及障水版(裙板)外,计腰花版(绦环板)三块。格眼为斜列方格,无球文等雕饰。
新改的门扇大致与原有者相同。
勾栏
第二层以上,各层平坐周围均有勾栏。勾栏的式样,为辽代所通用,见于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者。在平坐跳头罗汉枋上施地袱,地袱在八角上相交出头,相交处上立望柱。倚在望柱的两侧及望柱间,更立斗子蜀柱。蜀柱中段安盆唇。上段为斗子撮项,斗上承寻杖。地袱盆唇及两蜀柱之间,施素板,平净无华。巡杖盆唇及两斗子撮项之间,却是空的。
这种勾栏的用材及结构都极简单:地袱。盆唇、蜀柱都是用同一大小的构材。望柱圆形,项上截齐无雕饰:巡杖也是圆形,长贯全面,均属宋辽做法。
楼梯
各层间都有楼梯通达上下。由各主层到上一层平座的楼梯,距离较长。用材较大;但下到本层下平坐者则较短较小。楼梯的位置,除第一层上檐内部一段在塔之正西面外,其余均放在塔之斜面,以让出各正面辟门的位置。
楼梯的构造先在楼板上安小方台,楼梯的两颊下端放在方台上。两颊之间有拢颊幌‘卯透颊外,用抱寨’将两颊拘拢;两颊之间安促版及踏版。钩阑不用地fu,直接安于两颊上。由各主层向上梯之下端,皆安望柱,立在小方台上梯之全长用蜀柱分作若干间,有望柱处则蜀柱倚望柱立。但上端及平坐内梯之上下端均不用望柱,杖盆唇均伸出蜀柱以外。蜀柱为斗子蜀柱斗上承巡杖,蜀柱盆唇及颊间则安素版。
第五层平坐内梯上端现无蜀柱,也没有望柱,为后世修理时因陋就简的拼揍起来。梯口三面的钩栏则用地袱,素版地位,代以卧楞两根。其余各层梯口,现在均无这种三面的绕栏。是否原形,尚是疑问。
墙壁
塔身最下层内外柱两周,皆用砖墙 砌。墙的高度约合厚之三倍海面斜收,约合百分之五;颇与营造法式卷十五垒砖墙之制相似。墙下段之裙肩,高约合墙之十分之一。为辽代建筑中常见的比例。
自第二层以上,各主层檐柱一周,除四正面辟门处外,都用袱枝编为篱笆,外抹灰泥,如现代板条抹灰之制。其做法先在柱间楼板上安地袱。倚柱两侧立柁柱然后安斜戗一根。柳枝及粗绳编成篱笆,在两面抹上灰泥。这种灰泥墙壁。可避风雨,斜戗对于构架尤能增强其坚固。最近应县士绅。擅将墙壁拆除,代以格子门,不惟毁坏了可贵的古壁画,改变了古建筑的原形,而且对于塔的保固方面,尤有莫大的影响。在最近的将来,必须恢复原状,否则适足以促短塔的寿命而已。
彩画
木塔外面的油饰彩画已完全剥落,全部木构架呈现深褐色,古意苍然。各主层斗拱内面及内部粱架均画清式旋子彩画.为同治五年七月所画。各层梁下版板记着施主及画工姓名。
第一层南面内额之下有横披形的走马板,三格,画三菩萨像,颇饶古趣,也许是原绘而经后世描补的。三格门的短柱画略似卷草宝相华一类的花样,格内四周的难子(清称仔边)则画团窠。顶上一道难于,四瓣卷作壶门样。
第一层内斗拱向外一面彩画是通常的青绿退晕,向里一面却是较富于古趣的五彩遍装,与营造法式卷三十四所见者颇相似。算程枋上画卷草纹。斗八藻井上阳马的花纹,作左右相对的曲线,与高昌唐代壁画佛像背光上的纹样完全相同。藻井小楞相交处则完全节以古钱花纹。
第五层塔心五椽袱两头画清式旋子,枋心及袱底画卷草宝相华。上层五椽袱露明的一段也如此。斗槽板(?)分三格,画释迦像。随瓣枋亦画旋子,其上八角部分斗槽板画行龙。斗八背版画八角寿字锦(铰),间以四出菱花;海面近尖处,且饰以八卦。
塔内全部彩画大概都是同治五年所重画。粱架上图案多为清式旋子,其他部分则间有保存古意者,尤其是第一层内部,幽暗无比。同时又不受雨水的渗漏。保存一定相当完整,所以重修时大概无须大规模的改画。
壁画
第一层南面外廊入门处左右两壁及内室南面入门处左右两壁画四天王像拱卫。这四像并非密宗的四天王。内两像及外两像,在布局和笔法上皆血然异其趣旨。
外两像除主像外,有多数恶鬼或童子挟侍。像的姿势较内两像活动。但衣褶及云纹皆略生涩.呆板远逊于内两像,年代亦似较近。大概因为地位近门口,损坏亦较甚。
内两像画幅较狭,各祗画天王一尊.背景用云纹衬托。天王头光发出火焰,其上有宝盖。这两尊像,活动之中显着沉静,衣褶云纹皆生动流利,艺术上的价值,无疑的高过外两像,在年代上也许较古,至少有元;乃至金之可能。
第一层塔心内室的墙壁,除南北两正面辟门外。其余六面都画充满全壁的释迦趺坐像。水浪上浮着莲花,释迦端坐其上,背光头光皆作正圆形,其彩画纹样与顶上斗八阳马花纹相同,头光之两侧各有飞仙一尊,飘然挟侍,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塑像背光也有同样的花,纹正中佛像背光上亦有飞仙飘翔,虽然有绘塑之别,但有极多相似之点。至于释迦本身,其额褶,眉目,耳朵的下垂部分,颈下的皱纹,乃至衣服的褶纹,都与塔心塑像相同,两者似属同一时代。塔心内室既无光线,又不受风的雨渗漏,本是最宜于保存古壁的地位,所以这几张释迦像大有原物之可能。即使后世补描,亦必没有多改原形,因为在这地位。补描是几利不必须的。
上四层扎枝抹泥的墙壁,在民国二十四年已被拆换为格子门,原来壁画也同归于尽。二十三年秋,我们初度调查时,各斜面当心分为八两壁,梢间一壁;各正面梢间各一壁。每壁画诸天或菩萨或阿罗汉像一尊每层二十四像,上下共九十六像。由构图及笔法方面看,各像与第一层内壁入口处天王像及壁内面像佛颇相似;但许多地方显示着补描的笔迹。据县立中学王校长说,拆除的时候,壁画剥落下来,露出内面旧壁上更有较古的画像,已为无知的绅士及寺僧毁坏无遗了。现在不惟壁画失亡,且因改换格子门,拆去斜戗,危及塔身的结构,比民国十九年战争中弹时损害尤烈,可谓为木塔八百余年以来最大的厄运,然而当时的破坏却是笼罩在重修的美名下面的。
塑豫
木塔的正名为‘释迦塔’,所以上下五层所供养以释迦像为主。
第一塔正中供庞大释迦像一躯连连座通高约一二·三○公尺。像趺坐,宽额。圆脸,螺发,环形硬而长耳朵,筒形瘦而短颈,胸部坦裸,肩披袈裟。头面及两手显然经过了无数次的重桩,已非本来面目,但在全身姿态及衣褶纹路上,尚充分的表现较高的艺术标准。像下为须弥座及仰莲。须弥座颇简朴,八角形平面,并其上仰莲瓣,高逾两公尺。现在塔内墁砖地面,与下层方涩上皮平,混肚上承层颇扁的合莲。束腰部分深入,上叠涩两层,八角有力神肩擎,每面正中用蟠龙间柱一根。上叠层涩的八角且微翘起。须弥座上莲座用仰莲瓣三重;下两重瓣面画宝珠纹,最上重每瓣画释迦跌坐像一躯。
第二层在塔心正中略偏南,置方约□□二○公尺而底扁的木质佛坛。坛上偏北正中立释迦趺坐像一躯,左右菩萨立像挟侍,其前两侧则为文殊普贤坐趺像释像亦座高约四公尺强。须弥座上下各叠涩二重。束腰作四象伏驮,像首向四正面。座上仰莲三重,以承趺坐佛像。佛像全体姿态笨拙,衣褶欠流畅,头部比例小,其中能保存多少原形,已难辨别。文殊普贤两像,座之最下层为方涩两重,平面作十六瓣,每瓣为凹弧线。方涩上面,各以其兽—犼及像:替代束腰,上层叠涩省去,直接承托莲座。文殊普贤及侍立两菩萨体态衣纹虽尚略存古风.但头改面换,俗不可耐。
第三层佛坛平面作八角形,每边长约二·八○公尺,坛上坐释迦像四躯,各面向东西南北。上四层佛坛中,惟第三层做成须弥座下用混肚合莲,束腰海面作壶门九间,上叠涩。四座佛像虽大致相同,但南北两像与东西两像须弥座做法却两样。佛像的本身,除各个手势不同外,南面像的袈裟祗披在左肩,其馀三像则并右肩亦披上。南北须弥座方涩两层之上,南像以马,北像以鸽(?)替代束腰;上面没有叠涩,而由马或鸽驮着丰满的三层仰莲座;在前面几瓣上,佛的衣袍且垂挂在莲瓣上。东西两像上下涩各两重,壶门内东像为象,西像为鸟;东面莲瓣三重.西面两重。各像背光都是马蹄形,头光圆形。
第四层佛像的布置是全塔中最富于戏剧性者。佛坛为近于正方的长方形,狭面向南北,在室内位置略扁南。正中唯卢舍那像并座高约四·八五公尺,在上四层中为最大;须弥座上下两涩,莲瓣三重。迦叶阿难立侍左右。文殊普贤在两阿难罗汉之前。犰及象都是立像,作迈步走动状,背莲座上两菩萨,一足下垂,一足趺坐。此外坛上尚有四童子两番人像,都作舞踏姿势,与两兽同样的生动,但与释迦,罗汉,菩萨的幽静却是极端的反视。
第五层佛像的布置最为庄严整齐。佛坛近正方形较下面任何层的都大,几乎充满内室之全部。坛上供像共九躯,正中为大曰如来(?)佛,其余四正面及四角上菩萨八躯全体趺坐。佛像头面部分,似较下面各层佛像所保存古意多一点。须弥座则上下各两涩,束腰有瑞兽伏驮,莲瓣三重。四正面菩萨座是没有上叠涩而以花纹为束腰的那种;菩萨都有双重披肩。四上菩萨则用上下各两涩的须弥座,一层披肩,两乳上有圆甲(?)摭护。
由下至上各层塑像无疑的都是后世所重塑,但由大体上看,我们可以信得过都是就原形加塑的。最后一次的重桩,当民国十八年冬季。
匾颤
木塔上下各层,外檐或内额上悬挂牌匾约六十余方,其中较颇有历史或美术价者。
第三层南面正中‘释迦塔’牌,在全塔诸匾额中最为重要,直书竖悬;除去主文‘释迦塔’三大宇外,两侧各有方约五公分小字三行如下:
六行小字之中,共有七个年号。这匾是金明昌六年(公元一○九五),昭信校尉,西京路盐使判官王□岳(?)所书。元明重修时均就原牌上加刻重修或重建字样。
第五层檐下。南面横牌,文曰‘峻极神工’正中小字曰‘世祖文皇帝御题’。竖牌三面,东曰‘玩海’,西曰‘掛月’北曰‘拱辰’款罟‘奉直大夫协正庶尹知应州事关西薛敬之书,弘治三年(公元一四九O)岁在庚戊春三月吉旦立’南面阑额内面尚悬‘□嵩’一牌,与其他三牌同式,大概是因让避世祖御题额,故悬塔内。
第四层南面檐下额‘天下奇观’为明正德三年,(公元一五○八)武宗御题。第二层南面檐下有‘倚天独立’匾一方,万历丙戊(公元一五八六)立下款不辨。第二层西北面内额上有万历辛刻。(公元——六——)郭显忠诗匾一方。此外,各层大小六十余匾额,大多属于清康熙以后,有关史绩的,已详史略节内不必——赘述了。
出自: 《建筑创作 》 2006年4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