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余折桂与楞伽
只余折桂与楞伽
(撰文/张国宏)
折桂寺和楞伽院是座落在庐山五老峰下的两座寺院。南宋初期庐山几乎所有的寺院都毁于兵火,荡然无存,王十朋游山时曾有感赋诗:“老僧原不服朱砂,境静心灰寿字遐。庐阜招提三百所,只余折桂与楞伽。”巧合的是这两座寺院里分别住过李姓读书人,以后都出仕为官,但境界与声誉却迥然有异。
在折桂寺栖隐的是唐宪宗时人李逢吉,陇西人,字虚舟。阴刻诡谲,嫉贤妒才,宪宗很不喜欢,放外任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时得宠,起为兵部尚书,权炙可热。敬宗时与张又新等八人结党营私,附庸者八人,号称“八关十六子”,各居要职,把持朝政。当时凡有事相求者,必先贿赂八关再最后通达李逢吉,事方能成,闹得朝廷乌烟瘴气,贿赂横行,很不得人心。当然,当年读书庐山还是很用心争气的,考中了进士,寺因之而名“折桂”,但他后来的种种恶行却令折桂寺蒙羞。后世文人雅士很少光顾此寺,王十朋也只是听老僧说起而并未实地游观。宋代理学家朱熹去后写诗将李逢吉大大地讥讽了一番:“受书彼何人,姓字不足详。竹帛有遗臭,桂树徒芬芳。”连他的名字都不愿提及。
读书楞伽院的李常却是赞声一片,不绝余响。李常,字公择,江西永修人。少年时代与弟李布同住于院内白石庵。庵在南唐保大年间就存在,但并不出名。李常出山为官后,将所积之书九千卷悉数捐献出来,供后学者研读,赢得读书人钦敬,感念不已,易庵名李氏山房。他的好友苏轼更是撰文张其事,以励后学。李常以文章政事闻名当时,司马光视为知己,苏轼引为挚友,有“何人修水上,种此一双玉”之赞语。双玉即指李常、李布兄弟,时号二李。李常的妹妹崇德君亦尝在庵中住过,善画竹,庵内钟楼藏有她的《墨竹图》,“留得妇人三墨竹,金钟声里尚扶疏。”黄庭坚是李常的外甥,对李常和崇德君是非常尊敬和崇拜的,在白石庵徜徉良久,题有《姨母李夫人墨竹》诗三首,其中一首写道:“小竹扶疏大竹枯,笔端真有造化炉。人间俗气一点无,健妇果胜大丈夫。”
李逢吉为物欲所困,早已忘却了庐山给他带来的种种美好,他也淡出了庐山的视野。不像李常,“山中之人思之”,在庵中立有三贤祠以寓祀,并将五老峰下一座不知名的山称为“李家山。”他也常常怀念庐山,忆起白石庵,寄诗庵中长老白云守端,“烦师为扫山中石,待请归时欲醉眠”,情真意切,溢于言表。虽他以后再也没有回到庐山,但他的德政善举,道德文章却长留山中,为人称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