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中期密典——陀罗尼部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中期密典——陀罗尼部

  陀罗尼部,收录的是除胎藏、金刚顶、苏悉地三大部类的经典(包括本经、同类经及其支分)以外的,以叙说各种密法仪轨为主的一类典籍。此类典籍的性质与杂部密典十分接近,因而,学界也有将两者合为一类,统称为“杂咒部”的。本部所收的典籍,主要是依据其有无受到纯正密教的影响以及翻译年代是否在唐代,大致确定的。当然,翻译年代晚的经典,不一定它的成立年代也晚;但翻译年代早的经典,却一定成立得早。

  陀罗尼部典籍极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如意轮陀罗尼经》、《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八大菩萨曼荼罗经》、《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无动尊者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等。

  (一)《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又名《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修观行供养仪轨》、《无量寿仪轨》,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为阿弥陀法的本轨。书中主要叙述了以无量寿如来(即无量寿佛,又称阿弥陀佛)为本尊,建立曼荼罗(阿弥陀曼荼罗),依次修习“三密”,特别是持诵无量寿如来根本陀罗尼(又称阿弥陀大心咒、十甘露真言、甘露陀罗尼咒,凡十句),以消除罪障,求得现世安乐,死后往生净土的阿弥陀法。

  (二)《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又名《菩提场经》、《一字顶轮王经》,五卷。唐不空译,天宝十二年(753)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为一字金轮法的本轨。全经分为十三品:《序品》、《示现真言大威德品》、《画像仪轨品》、《行品》、《仪轨品》、《分别秘密相品》、《末法成就品》、《密印品》、《诸成就法品》、《世成就品》、《无能胜加持品》、《证学法品》、《护摩品》。经中主要叙述了以一字佛顶轮王(又称一字金轮佛顶王、金轮佛顶)、白伞盖顶轮王(又称白伞盖佛顶)、光聚顶轮王(又称光聚佛顶、放光佛顶)、高顶轮王(又称最胜佛顶、尊胜佛顶)、胜顶轮王(又称胜佛顶)等“五佛顶”(又称五顶轮王)为本尊,持诵他们各自的真言,以息灾增益的五佛顶法,特别是一字金轮法。认为,只用一个字为真言的“一字佛顶轮王咒”为一切咒语中的最胜者,具有大威德炽盛的神力。另外,还叙述了各种契印。它的异译本有:唐菩提流志译的《一字佛顶轮王经》五卷(一作六卷)。

  (三)《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又名《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消灾吉祥经》,一卷。唐不空译(一说失译)。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为炽盛光佛顶法的本轨。金刚界曼荼罗根据从果向因的次第,建立了释迦佛的“三轮身”:以本地自性的佛体教化众生的“自性轮身”、显现菩萨身而以正法教化众生的“正法轮身”、为教化难以化度的众生而显现的大忿怒相的“教令轮身”。本经所说的“炽盛光佛顶”,即为释迦佛的“教令轮身”(一说,炽盛光佛顶与一字金轮佛顶王、光聚佛顶轮王为并列的轮王。也有的说,炽盛光佛顶就是一字金轮佛顶王)。经中主要叙述了以炽盛光佛顶为本尊,建立曼荼罗(炽盛光曼荼罗),持诵炽盛光陀罗尼,以祛除金、木、水、火、土等妖邪星宿的灾祸的炽盛光佛顶法。它的异译本有:唐代失译的《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一卷。

  (四)《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又名《尊胜陀罗尼经》、《尊胜陀罗尼》,一卷。唐佛陀波利译,仪凤元年(676)译出。佛陀波利的生平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二。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为尊胜法的本轨。经中主要叙述了以尊胜佛顶为本尊,建立曼荼罗(尊胜曼荼罗),持诵尊胜陀罗尼(凡八十七句,为真言行者日常持诵的咒语之一,极为有名),以消除罪障,免生恶趣(畜生、饿鬼、地狱)、延命增寿、往生极乐的尊胜法。它的异译本有:唐杜行□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地婆诃罗译的《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一卷(此为前本的重译)、义净译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北宋施护译的《尊胜大明王经》一卷、法天译的《最胜佛顶陀罗尼经》一卷。本经不仅为密教所特重,而且也为其他佛教徒所尊重。唐末五代,刻有本经的石幢遍天下。

  (五)《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陀罗尼念诵仪轨》又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仁王护国般若仪轨》、《仁王念诵仪轨》,一卷。唐不空译,宝应元年(762)至永泰元年(765)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是依据《仁王般若经》而建立的仁王护国法的仪轨。《仁王般若经》今存姚秦鸠摩罗什和唐不空的两个译本,均为八品(品名略有不同)二卷。但鸠摩罗什的译本,在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四,编在“失译杂经录”之列;在隋法经等编的《众经目录》卷二,编在“疑惑录”之列;唐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说,玄奘游印度时未闻有此经。据此,一些学者认为鸠摩罗什的译本是有疑问的。不空根据罗什的译本修订而成的新译本也被视为疑伪经。不过,《仁王般若经》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尊重而广泛流传。它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依它而建立的这部《仪轨》,下分五品:1.《明五菩萨现威德》。有东方金刚手菩萨、南方金刚宝菩萨、西方金刚利菩萨、北方金刚药叉菩萨、中方金刚波罗蜜多菩萨。2.《建立漫(曼)荼罗轨仪》。3.《入道场仪轨》。包括佛部三昧耶印、诸菩萨部三昧耶印、金刚部三昧耶印、护身印、辟除印及金刚方隅宝界印、请圣众降坛印、献阏伽香水印、献宝座印、普供养印、般若波罗蜜多根本印。4.《释陀罗尼文字观行法》。5.《陀罗尼观想布字轮》。它主要解释了不空译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奉持品》的文句,并且叙述了为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除灾攘敌等所修的仁王护国法。

  (六)《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又名《守护国界主经》,十卷。唐般若译,贞元六年(790)译出。般若的生平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二。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为守护法(用于满足众愿、延长寿命、祈雨、止雨、除鬼病、灭逆罪、济苦等)依用的经典。全经分为十一品:《序品》、《陀罗尼品》、《大悲胎藏出生品》、《入如来大悲不思议品》、《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菩萨璎珞庄严品》、《大光普照庄严品》、《般若根本事业庄严品》、《陀罗尼功德轨仪品》、《阿阇世王受记品》、《如来嘱累品》。主要论述了虚空性、心性、菩提心、陀罗尼性等义理,以及“唵”字义、坛法、金刚城大曼荼罗、念诵仪轨、祈雨止雨法、军荼利咒(修祈请息灾、增益、敬爱、钩召、降伏的军荼利明王法时念诵的咒语)等。所谈的法相义理,与《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大哀经》相同,可以视为同源于一个梵本,但《大集》、《大哀》中并无坛法和陀罗尼等事。

  (七)《成就妙法莲华经王瑜伽观智仪轨》又名《法华经观智仪轨》、《成就法华经仪轨》、《法华仪轨》,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是依据《法华经》而建立的仪轨。经中主要叙述了依《法华经》而成立的观行仪轨。内容包括:归命《法华》二十八品颂;成就法华观行应当具备的四个条件(即四缘,指亲近真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作坛法(择地、净地、涂地、加持供物、澡浴等);入坛行法;入真如法性观法;五种供养(即五供养,指依胎藏界而成立的涂香、华鬘、烧香、饮食、灯明);入实相二摩地(依金刚界而成立)等。

  (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又名《宝箧印陀罗尼经》、《宝箧经》,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等。本经为造宝箧印塔法的本轨。经中主要叙述了宝箧印陀罗尼(凡四十句)的来由,书写、读诵、造立纳藏此陀罗尼的方形七宝塔的功德。认为,造宝箧印塔,供养宝箧印陀罗尼,即是供养三世如来的全身舍利,具有消灭罪障,免于三途(畜生、饿鬼、地狱)之苦,并延长寿命的作用。它的异译本有:北宋施护译有《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一卷。

  (九)《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又名《大悲总持经》、《千手观音大悲心陀罗尼经》、《千手千眼大悲心经》,一卷。唐伽梵达摩译,永徽元年(650)至显庆五年(660)译出。伽梵达摩的生平事迹见《宋高僧传》卷二。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等。经中主要叙述了持诵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六观音之一)的大悲心陀罗尼(略称大悲咒,凡八十四句)所具有的功德,如能得所生之处常逢善王、常生善国、常值好时、常逢善友、道心纯熟、不犯禁戒、所有财宝不受他人劫夺等十五种善生,不受饥饿困苦死、枷禁杖楚死、怨家仇对死、军阵相杀死、虎狼恶兽残害死、恶病缠身死等十五种恶死,以及作为千臂象征的持握器杖或作手印的四十手的成就法和印契真言。它的异译本有:唐菩提流志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身经》一卷、智通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一卷、金刚智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本》一卷等。

  (十)《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又名《七俱胝佛母陀罗尼经》、《准提陀罗尼经》、《准提经》,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等。经中主要叙述了以七俱胝佛母(又称准提观音,为六观音之一)为本尊,持诵准提陀罗尼(又名准提咒),以灭灾、除障、延命、治病,祈求生生世世离诸恶趣,速证无上菩提的准提法。异译本有:唐地婆诃罗译的《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一卷、金刚智译的《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一卷。

  (十一)《如意轮陀罗尼经》一卷。唐菩提流志译,景龙三年(709)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等。本经相传出自没有传译的《大莲花金刚三昧耶加持秘密无障碍经》。下分十品:《序品》、《破业障品》、《诵念法品》、《法印品》(有“大莲花三昧耶印”等三十种印法)、《坛法品》、《佩药品》、《含药品》、《眼药品》、《护摩品》、《嘱累品》。经中主要叙述了以如意轮观音(六观音之一)为本尊,建立曼荼罗(如意轮曼荼罗),念诵如意轮咒并结手印,以祈求福德增长、意愿满足、罪障消除、诸苦灭尽的如意轮法。它的异译本有:唐实叉难陀译的《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一卷、宝思惟译的《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一卷、义净译的《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一卷。

  (十二)《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又名《金刚菩萨五字秘密修行念诵仪轨》、《金刚顶瑜伽五秘密修行仪轨》、《五秘密仪轨》,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等。本经为五秘密法的本轨。经中主要叙述了以金刚界的金刚萨埵、欲金刚、触金刚、爱金刚、慢金刚等五秘密菩萨(五秘密)为本尊,建立曼荼罗(五秘密曼荼罗,相当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的理趣会),转第八阿赖耶识中的一切有漏种子成“大圆镜智”(欲金刚),转第七识妄执成“平等性智”(触金刚),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爱金刚),转前五识成“成所作智”(慢金刚),合一切智德和悲德而成金刚萨埵的五种秘密法。

  (十三)《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又名《施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焰口饿鬼经》,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等。本经为放焰口法(又称施饿鬼法)依用的经典。经中主要叙述了为施食饿鬼而举行的法事活动——放焰口的来历和做法。说,佛在尼拘律国时,阿难于林中习定(修习禅定),定中见一饿鬼(名焰口)形貌丑陋,身体枯瘦,头发蓬乱,爪甲长利,喉细如针,脸上喷火。阿难惊骇而问之。饿鬼答道,由于他生前悭吝,故死后堕入饿鬼道中。并预言,三日之后,阿难也将命尽,堕为饿鬼。阿难求佛救度,佛因之而说施饿鬼法。具体做法是:于一切时,取一净器,盛以净水,置少量饭面、饼食等,右手按器,诵咒七遍,并称多宝、妙色身、广博身、离怖畏等四如来的名号,然后弹指七遍,取食器,泻食于地上,即可救拔饿鬼,追荐亡灵,得到鬼神的护佑。它的异译本有:唐实叉难陀译的《救面然(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但经中无“四如来”的名号)。

  (十四)《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又名《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千钵经》、《文殊大教王经》,十卷。唐不空译(一说金刚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等。全经分为九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根本圣教品》、《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品》、《十方大菩萨出助证悟圣力品》、《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品》、《秘密归止观照法性抉择心地品》、《一切菩萨修学如来三摩地圣性潜通加被品》、《不思议法界圣道如来真如法藏自在圣智品》、《三贤菩萨入法位次第修行回向菩提品》、《十圣菩萨入地等妙二位修学进趣圣道成佛菩提品》。经中主要叙述了千臂千钵曼殊室利菩萨(长有千臂并持千钵的文殊菩萨)的金刚三摩地法。内容包括:毗卢遮那如来说的“阿”字观(表根本清净无生义)、阿閦如来说的“啰”字观(表圆成实相无动义)、宝生如来说的“跛”字观(表法界真如平等义)、观自在王如来(即无量寿佛)说的“左”字观(表妙观理趣净土义)、不空成就如来说的“曩”字观(表金刚菩萨解脱义,以上合称“五字文殊咒”)。其中,第七、八品说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等义,与《梵网经》大致相同。可以看出《梵网经》对本经的影响。

  (十五)《金刚手光明灌顶经最胜立印无动尊者大威怒王念诵仪轨法品》又名《圣无动尊大威忿怒王念诵法》、《圣无动威怒王立印仪轨》、《不动立印轨》等,一卷。唐不空译,天宝五年(746)至大历九年(774)译出。通行本有《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等。本经为不动法的本轨。密教有“五大明王”和“八大明王”之说。“五大明王”指的是: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刚夜叉明王(或乌枢瑟摩明王)。“八大明王”指的是:降三世明王、大威德明王、爱染明王、大轮明王、马头明王、无能胜明王、不动明王、步掷明王。而不动明王则为其中的主尊。本经主要叙述了以不动明王为本尊,建立曼荼罗(不动曼荼罗),为息灾增益而修的不动法。内容包括:通用于各种密法修行的“十八道契印”;观想不动明王十九种相好的“十九种相观”;结不动明王十四种契印的“十四根本契印”;观想不动明王的十九种真言分布于修密者全身各个部位的“十九布字观”等。

  纯正密典中的陀罗尼部要典,除上述十五部以外,还有:唐代菩提流志译的《金刚光垢止风雨陀罗尼经》一卷(止雨法的本经)、阿质达霰译的《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乌枢瑟摩明王法的本经)、不空译的《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一卷(普贤延命法的本轨)、《甘露军荼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军荼利明王法的本轨)、《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一卷(大圣欢喜天法的本轨)、《不空羂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光明真言法的本轨)、《圣阎曼德迦威怒王立成大神验念诵法》一卷(阎曼德迦明王法的本轨)、《陀罗尼门诸部要目》一卷、《八大菩萨曼荼罗经》一卷、唐代失译的《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一卷(大白伞盖佛顶法的本轨)、北宋法天译的《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一卷(无能胜明王法的本经)等等。另外,日本编的《大藏经》(如《大正藏》、《卍续藏经》)中,还收有许多署名为善无畏译、金刚智译、不空译以及其他人译(或失译)的杂咒类经轨,由于它们未见于中国佛教的经录和史书的记载,故学术界也有对这些译著持怀疑态度的,认为它们是密教的撰述,而不是翻译作品。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