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五福文摘>> 身心灵>> 修心养性>>正文内容

慈悲与爱心:秦麦洛桑访谈录(一)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3日
来源:喜马拉雅智慧之光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编者按:喜马拉雅智慧之光网站曾在07年末邀请秦麦洛桑活佛做过一次访谈,内容是关于佛教诸多方面的理解,现在特别奉献给大家。]
  
  杨樾:我们今天说实话,大家可能对于佛教,对于活佛这样的概念会知道,其实有时候还是很模糊的。到底怎么才算是活佛,因为我们今天请来了真的活佛,大家也对佛教有一些了解,但是活佛与普通的僧人和普通人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别?

  秦麦洛桑:如果说讨论活佛这个话题的话,我本人不是活佛,也谈不出什么特别的。但是在佛教里面,“活佛”确实是非常神圣的一个话题。在藏传佛教里面,直接字面翻译过来就是‘转世灵童’,我觉得‘转世灵童’这个翻译比较合适一点。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活佛’这两个字的,大概已经有很多年了吧,应该是在比较早的翻译当中就已经出现了。


  

  当我们就佛教本来的意思来说“活佛”的时候,可以用佛教中的三身佛的概念来解释:有一个法身,法身是我们心灵本来清净的那个状态,你或许还听过,佛教有一个空性智慧的讲法,这个空性智慧也就是所谓的法身佛;从法身佛当中产生的仁慈和关爱的行为与力量,我们叫做“报身佛”;这些行为必然要落实为某一尊具体的佛菩萨的形象,化身佛呢,就是这个意义上的所谓的‘活佛’,从这个角度来讲,释迦牟尼佛等降临世间、转动法轮的诸佛才可以真正地被称为是活佛。我们拿佛教中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说明,平静无波的大海就好比是法身佛,大海蕴含着流动与激荡的力量就是报身佛,从而形成的浪花就是化身佛。
  
  现在所谓的‘转世灵童’在藏传佛教文化中非常的普遍,但是一定要明白:佛教与佛教文化是不太一样的,很多人对藏传佛教的了解并不多,甚至还盲目地追求文化式的藏传佛教,那个时候他们才对所谓的活佛比较感兴趣。
  
  我个人对现实中的活佛还有一个理解,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所谓真正的活佛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一定要具备佛教所讲的仁慈与爱,这种爱是平等的,如同母亲没有偏见的看待她的每个子女一样;第二,必须要具有智慧,真实地了悟生命与生活的真理;第三,我觉得他必须具备技巧与智慧,要能够以灵活的方式教授他的觉悟,作为一个活佛实际是心灵的导师或者灵魂的导师,必须要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到他自己的本自具足的智慧。我觉得具备了这三个条件的话也可以称之为活佛。
  
  但是一定要记住,我心目中的活佛决不是穿我这样衣服的人,也不见得是一个受戒的和尚。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不光是对自己,更多的是对全世界、全人类,乃至对更多的生命奉献爱与智慧才可以被称之为“活佛”。现在普通人心中的活佛纯粹是建立在藏传佛教的文化氛围中的。有人也说过我是一个活佛,但是我从来不觉得我与别人有什么不一样。当别人问我是不是活佛的时候,我会说:“这是西藏的佛教文化,我不懂”。
  
  因为我更注重内心的智慧和仁慈。你具有这些的话,它可以改变一个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它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烦恼,把负面情绪都净化掉,而且使他自己的潜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话,我觉得意义更大,可以利益更多的人及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并不觉得‘坐在一个很高的椅子上、有很多人伺候的人’就是活佛,这种是文化式的佛教中的活佛。但真正的活佛是给予众生幸福的。谢谢!

  杨樾:谢谢。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现在有信仰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一个信仰空白的阶段,其中信仰佛教的人也有很多,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只是迈出了他信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的迷惘、困惑,有一些在他的心里无法解释的,不知道该怎么逾越它,他接下来就会求,就会去乞求。我看您在一个访谈中也讲了,很多人去守,就是乞求原来拥有的,并且乞求原来没有的,乞求更多的东西,您怎么看待这种心态?刚刚开始有信的人他们的心态?
  
  秦麦洛桑:的确,现在信仰佛教的人不少,甚至是一天比一天多.但是佛教有它自己的宗旨,即智慧与慈悲.我们知道西方国家多年战争,甚至爆发过全球性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为了什么呢?是因为发动战争的人认为战争是带来幸福的一个途径,战争可以解救人类,创造幸福,可是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然而我们人类战争的脚步还是没有停下,这几年一直在西方和中东地区持续着不同程度的战争,结果给人民带来了无数个悲伤和抹不掉的憎恨.
  
  另外,我们人类特别渴望生活上的富裕,但是当我们拥有了期望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我们却发现没有获得期望中的快乐,我们好像觉得自己的大脑里面还少了些什么。
  
  我们唯一要明白的是我们内心中的慈悲与爱,拥有了它的时候,其实你便真正拥有了一切,所以我们人类,需要努力去发扬自我内心中的那份清净的爱与慈悲,它绝不是物质,它是你的灵魂的一部分,也就是你心灵的本质。我们需要轻轻的靠近它,它就是一盏明灯,能够点亮你自己,也点亮你周围的人,这是我们人类真正幸福、和平、安详的方向。它超越了宗教,也超越了文化。


  杨樾:现在人有一个普遍的现象,觉得越有钱的人越烦恼。
  
  秦麦洛桑:现在我看到很有趣的一个现象,一帮人没有钱而痛苦,生命一直在奔波中挣扎;一群人有钱而烦恼,自己的生命都耗费在赚钱的事情上。我们总觉得赚钱是生命的唯一,我们可以耗尽时间,甚至可以耗尽自己的生命去追逐金钱,但你是否想过,时间是否用金钱能够买到?假设你躺在床上,等待死亡的时候,你有几个亿,也没有办法买一分钟的时间。这样看来,我们人类是很可笑的一群动物。我常常说:“赚钱需要努力,花钱需要智慧,你花错了钱一辈子都要受到一种煎熬的待遇”。所以希望有钱的人,不要花错地方,其实你的钱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幸福,但是你必须具有一个分享的态度,你的分享,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成长,点燃他们生活的希望。
  
  正如我们一直在谈佛教是利益他人生命、利益自己生命的。它是在一个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关爱的思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西方也有不少人研究佛学甚至信仰佛学。我们刚才也谈到国内有不少人信仰佛教。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适合送给那些佛教的狂热份子。佛告诉众生:第一,我的觉悟无法移植给你,也就是说我的慈悲、自在、幸福、快乐等等这些没有办法移植给你。第二,你的痛苦、困惑、烦恼我没有办法代替。第三,无缘的众生佛也无法帮助,所以佛常说,无缘众生无法度,因为他没有办法为他们讲授生命觉悟的路程。
  
  很多人有了信仰之后,他们总觉得佛能够给予他什么,比如说我信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会给我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或者让我未来的生活更加的富裕、快乐。我个人觉得佛是从来没有给别人承诺过什么的。佛告诉人们,你们自己去改变你自己,一定有一个幸福的东西存在,所以现在比较狂热的佛教分子一定要记住,佛从来没有答应过或者承诺过给你什么。佛是告诉你,你应该自己改变自己,你才会获得一个觉悟的人生和幸福的人生。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敢于面对,敢于挑战,什么叫敢于面对、敢于挑战呢?让我们生命真正困惑的并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我们内心的情绪,有了众多的情绪,它会引来悲伤、痛苦、失败、挫折、沮丧等无数个烦恼,情绪就是我们的“自我”,在佛教中叫做“我执”,它的特点是永远没有安全感,它用无数个方式来寻找安全感,就像我们在地平线上奔跑追逐太阳一样,是永远没有结果的,从“我执”出发的任何行为都无法使它得到真正的安全。但是如果我们超越了这些情绪,也就是你战胜了你自己,你就真正获得了生命的安详与喜悦。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