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工巧明>> 地理>>正文内容

《福州府志(清·乾隆)》 寺观二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1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福州府志(清·乾隆)》 寺观二

  古田县

  吉祥寺 在县治后。万历《府志》:“宋太平兴国四年建,有石塔七级,成化间重修。”[HT6SS]明徐火勃《吉祥寺》诗:“旅寄岁将阑,空门且暂安。僧厨朝爨冷,禅罽夜眠寒。石塔穿云古,山钟扣月残。非因爱岑寂,寥落问归难。”陈价夫诗:“旅思秋怀夜转浓,牛窗残月照蹄蛩。二三十点过云雨,一百八声将曙钟。梦里朱花空有笔,床头赤电巳无峰。清闲谁似支公鹤,稳宿门前最古松。”

  西峰寺 在四十五都。《闽都记》:“唐开元初建,成化间重修。”明林鸿诗:“西峰云外寺,鸟道碧萝蟠。水接花源远,山藏古殿寒。石床闲听雨,野佩或纫兰。莫怪栖迟久,南宫已挂冠。”

  极乐寺 在十二都。《三山志》:“唐天宝元年置,有息见亭,目真,万历《府志》作“贞日”,《闽都记》作“自省”。轩,放生池。”县志:“亭轩久废,池遗迹尚存,寺前有万年山、喜雨桥、四会亭,后有西竹庵、半仙岩。万历《府志》:“永乐、成化、万历间重修。”县志:“明天顺间重建。”宋李堪诗:“桑门依缟云,藻宇出苍岫。天色湛瑶光,春华结朝秀。檐间绮霞披,池底星珠漏。香沉烟篆余,文荒禹碑旧。恬智殊可养,寂寞复谁扣?逍遥隐叶犭爰,盘薄穿花溜。团团槿露晞,瑟瑟桂香逗。层台太虚牛,双壑瀑流斗。苔空绿钱死,松老清阴瘦。独鹤倏飞骞,深萝苦纷纠。蹄涔待沃洲,芥子观灵鹫。净土人不来,尘寰廓然昼。”明陈价夫《清明日游极乐寺》诗:“作客逄寒食,西郊趂晓晴。露兼松子落,云傍薜衣生。对榻频挥麈,穿林独听莺。山僧疏酒禁,元不为渊明。”徐火勃《雪晴过极乐寺》诗:“雪晴山路暮寒凝,半日才闲便访僧。曲涧声喧流暗水,小池痕浅结层冰。林疏不碍云堂磬,松偃深藏石殿灯。寂寂禅关闭残照,满山驯鸟响迦陵。”

  天王资福万历《府志》作“天王资福圣禅寺。” 寺,在二都大吉山。《三山志》:“天宝六载,僧尚志自郢州来创,号“天王大中。”祥符八年,敕改“天王资圣禅院。”万历《府志》:“万历十六年重修,又名大吉寺。”宋林夔孙《资圣寺》诗:“华峰跨苍穹,下有云一壑。翚飞二百秋,蜂巢几千落。灵泉际空留,宿雾临除箔。山呈万古姿,竹陨六月箨。当年有贤令,神交契冥漠。怀哉精魄归,永矣香火托。至今书壁间,读者为嗟愕。好事继前志,刳岩成此阁。仰看斗插椽,俯听泉入铎。晤言千载心,英气凛欲作。西崖望蒙顶,跻攀计已昨。忽闻良友同,共写襟期乐。遐登破嵘山兀[HT6SS],幽讨待绰约。磅礴富蒸郁,阴衣茫纷错。再拜五华君,许莅他日约。霈威净余氛,晴宇洞廖廓。”

  灵瑞寺 在九都。《三山志》:“唐咸通元年置,有放生池。”万历《府志》:“成化间重建。”

  广胜寺 在四十四都。唐咸通元年建。

  大目寺 在四十六都,万历《府志》:“唐咸通二年建,永乐间重建。宋刘克庄《大目院》诗:“来人云虎出,留此到昏钟。寺小于诸刹,山高似众峰。未寒先得雪,已夏尚如冬。老子曾游淛,微微有辨风。”

  天王寺 在十五都,唐中和二年建。

  长生寺 在四十三都,唐光启二年建,明成化间重修。

  皈依寺 在十六都,后梁开平四年建。

  凤林寺 在三十五都,后唐天成三年建。

  牛头寺 在一都。万历《府志》:“一名大云,后唐天成元年建。有白云堂,寒林轩。”《三山志》:“冠盖往来,多憩息于此。”宋程师孟《牛头寺》诗:“前日闽都旧长官,穷冬从此据征鞍。牛头寺里千峰月,水口村边万石滩。竹叶尽来堂少暖,荔枝无处地多寒。明朝出境重回首,已约三山马上看。”张浚诗:“暮宿牛头寺,朝辞虎节门。东风知我意,送我过前村。”

  南泉寺 在三十都,后唐清泰元年建。

  幽岩寺 在四十一都,后晋天福五年建。《三山志》:“唐僧法宝自幽州来,规筑,居其所。一夕雷震,巨石裂成品字,乃卓庵其中。十二年,,赐号幽岩弥勒院,有放生池。”万历《府志》:“洪武十一年重建。”宋章孝参《弥勒院》诗:“桥通流水绿溶溶,殿阁穹然镇象龙。半壁石槽通雪窦,一龛丽室占雷峰。挂岩屋似六和塔,入路门如九里松,遥想空庭明月夜,浮屠挂树影重重。”

  秀峰寺 在四十都,后汉乾祐元年建。《三山志》:“清觉禅师开创,祥符八年赐‘秀峰崇胜院’额,有放生池。”万历《府志》:“有龙瓜石。”宋翁华诗:“香开岩桂露凄清,翠锁晴岚泼眼明。风度南枝鸟鹊啭,月斜西坞玉绳横。来游十里水云窟,偿我一生邱壑情。诗句乞君高挂壁,且容鼻息撼雷鸣。”

  上生寺 在十七都,后周显德四年建。

  宝峰寺 在十都黄蘗山下。万历《府志》:“后周显德七年建,今废。”宋许当《宝峰院》诗:“金园敌山阿,倏然隔尘土盍。晨夕钟梵音,飒沓五云外。空花无尽香,大乘有真谛。簿领得余闲,徙倚青莲地。”

  宝泉寺 在三十都,宋建隆二年建。

  保福寺 在三十七都,宋建隆二年建。

  开宝寺 在八都,宋开宝元年建。

  保福观音寺 在四十一都,宋开宝七年建。

  观音寺 在四十四都,宋太平兴国二年建。

  文殊寺 在三十都,宋太平兴国九年建。

  禅林寺 在三十六都。万历《府志》:“宋景德四年建,内有狮子石。”按《三山志》:“无建置年月。”

  凤楼寺 在十七都。万历《府志》:“宋景德四年建。”按《三山志》无建置年月。

  布金寺 在三十都,宋大中祥符元年建。

  灵圣寺 在十六都,宋大中祥符三年建。

  弥勒寺 在十六都,宋大中祥符四年建。国朝乾隆三年重建。

  瑞云寺 在三十七都,宋庆历元年建。

  瑞岩寺 在四十四都,宋庆历四年建。《县志》:“明隆庆六年再建,国朝乾隆五年重修。”

  齐云寺 在十七都,宋治平三年建,明万历间重建。

  资福寺 在八都,宋熙宁七年建。

  善庆寺 在三十都,宋崇宁二年建。

  宝华寺 在十八都,宋政和二年建。

  白云寺 在一都,《县志》:“寺建于宋绍兴间。国朝康熙二十一年,释元彻重修。傍崖沿涧,跨以六桥。中有洗钵池、讲经坛、半月潭、一片玉、流香涧、点头石、枕流矶、灵源洞诸胜。”国朝许志进《白云寺》诗:“白云翳秋崖,修篁绕崇阜。萦纡入山路,惊涛喧谷日。绝壑架危桥,藤萝络松柳。涧作灵鳌鸣,石作蹲狮吼。溪光悬洞户,岚翠扑窗牖。徘徊水竹间,白日误卯酉。耳目互鲜新,尘襟净无垢。翻忆岭南来,乱山纷相糅。急峡转逼仄,灵妙閟诸有。兀坐瓜皮船,形影但株守。高滩与石争,一瞬疑撞剖。蓬底望螺鬟,焉能辨好丑,快跻蕉兰巅,诸山穷背负。烟霞各有癖,放浪真吾偶。开襟禅室坐,姓字失谁某。达士捐形骸,渔人忘荃笱。悠然云水外,长啸对溪叟”林佶诗:“一锄兼一钵,廿载此山中。松竹皆新种,泉岩半凿空。了无禅气习,真得道家风。原结为山侣,时时驾短蓬。”陈治溥诗:“结伴过幽寺,危亭水一湾。鸟啼云外树,人踏雨中山。曲涧自洄洑,高僧独往还。秋光容易尽,难得此身闲。”

  伏虎庵 在十二都。《县志》:“元至元四年建。”明闵龄诗:“鸟道千盘上,幽寻西竹庵。僧残无虎伏,偈在有龙参。冷涧霞生嶂,云堂夕抱岚。迟回归兴晚,松月映珠龛。”张极诗:“稻花秋入半青青,楼接疏桥竹抱亭。斋罢僧闲鸣石磬,芭蕉树下诵心经。”

  紫极宫 在县东三保,宋建,元至正间再建。

  玉京观 在三十六都,元延祐间建。

  醴泉道院 在醴酬山下。《闽都记》:“元时建。院中有亭,项道人者炼丹得仙术,名其山为‘仙亭’。”

  栖真观 在五华山之巅。万历《府志》:元延祐间建,成化十三年重建。

  仙楼道院 在五华山上。万历《府志》:“邑人祈雨于此。”建置年月无考。

  鹤鸣观 在小武当山下,明隆庆三年建。

  屏南县

  天宝寺 在原二十都,唐开元二十九年建。《玉田志略》:“已废,重建。”

  双峰寺 在原二十七都,唐咸通元年建。

  景福寺 在原二十九都,宋建隆间建。

  宝林寺 在原二十四都,宋乾德二年建。内有天坪、龙井,祈雨神应。

  白莲寺 在原二十七都,宋开宝二年建。

  灵岩寺 在原二十八都,宋太平兴国二年建,明万历间重建。

  灵峰寺 在原二十五都,宋太平兴国二年建,明成化间重修。

  北岩寺 在原二十八都,距城东三里许,宋雍熙元年建。国朝康熙间重修。

  九峰寺 在原三十四都,明景泰元年,僧寂照建。

  东山寺 在美女峰下,万历间建。

  慈云寺 在十五都,明崇祯间建。

  三峰寺 在十五都,国朝顺治间建,康熙间重修。

  资福院 在一都厚洋村,国朝康熙间建。

  凌云寺 在十都,国朝雍正间建,有八景。

  栖霞观 在峤山下。

  闽清县

  天王寺 在宣政里,唐大中九年建。《三山志》:“会昌中,杨讷舍宅为基。至是,郑氏创殿宇。元丰五年,僧显寂撤而新之。”

  报恩普贤寺 在护仁里。万历《府志》:“后梁贞明二年建,有放生池、双溪堂。”

  南泉寺 在仁寿里,周显德三年建。

  积善院 在盖平里,宋大中祥符三年建。万历《府志》:“右丞许将读书处,今废。”许将《积善院玩月》诗:“爽气来天末,清光蒲域中。共怜今夕魄,不与昨宵同。漏永泠泠露,庭虚瑟瑟风。玉毫高下影,如在广寒宫。”

  白云寺 在贺恩里,宋景祐三年建。《闽都记》:“山势高耸,林木蓊郁,白云吞吐其上。中有仙峰巨石,今为第一丛林。国朝雍正间重修。明徐火[KG-*3]通《白云寺》诗:“寻僧到白云,便觉远尘氛。古道少人迹,流莺处处闻。泉声归涧寂,山色过桥分。坐听疏钟起,空林正夕曛。”

  广济寺 在十五都。《县志》:“宋绍兴间建。林木葱郁,下有龙潭梅坞,碑镌‘溪山’第一。又岩壁镌‘振衣’二大字,俱朱文公书,明观察曹学佺[HT]题曰:‘佛国天开’。”

  金沙堂 在金沙里,宋绍熙二十九年建。明正统四年修,国朝康熙间重修。

  盘谷寺 在盘谷岩,宋咸淳间建。下有乳泉,四时不涸。国朝康熙间重修。

  圆通庵 在宣政里,宋时建。万历《府志》:“又有兴福庵,宋开宝三年建泗水庵,宋景德四年建。”

  保恩寺 在九都,明嘉靖间建。国朝康熙间重修。

  芹山观 在钟南山左,称仙源道观,旧传白玉蟾炼丹处。元末废,明初重建。明徐火勃《过芹山观》诗:“草树无尘月色新,炼丹曾有白真人。云封古洞仙源杳,流水桃花岁岁春。”

  长乐县

  天王寺 在县西隅松石峰,唐大中七年建。《三山志》:“初有檀木溯江潮而上,牧童取之,夜中发光。里人林锜梦其木谓:‘我北方毗沙门天王’。遂舍宅为寺。廉帅杨公奏赐额,曰‘灵感天王寺’。寺有天王阁,檀像今存。烟萝亭、枕流轩、清心亭、乐寿台、望江亭。”夏允彝《县志》:“今俱废,隆庆四年,寺僧重建经堂、小轩。”宋林伯材《枕流轩》诗:“谁在红莲叶里行,泠泠飞玉抱轩清。几看人世兴亡梦,千古云厓黯淡声。春暖藓衣随雨到,夜深寒月落湍明。倦怀一枕清凉水,抖擞尘埃羽翼生。”陈傅《望江亭》诗:“山霭峨峨江岸深,望余亭影落江心。无风万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思远解邀无已句,流清宜步不齐琴。仙槎一棹惊秋晓,此去银河尚几寻?”明王恭《天王寺避暑》诗:“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飞阁轶氛埃,丛林绕萝迳。潭静气已秋,竹深午犹暝。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镜。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淡初性。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林敏《游天王寺》诗:“珠宫隐上方,载酒一乘兴,雨歇瀑布凉,云归古松暝。忘机野禽狎、发咏山鬼听。坐对月上时,空山响烟磬。”

  观音寺 在县东隅。《三山志》:“唐咸通四年置。本光禄大夫王想宅,宅背有岩,中有古观音像,像后芝草覆焉,因舍为寺。庆历中,监司苏邵公刻‘去华才翁’于石屏。[HT6SS]互见《碑碣》。元祐中县令袁正规建见江亭。”《县志》:“正德十五年,御史沈灼改为察院行台。”宋袁正规《见江亭》诗:“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岗,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倚栏望断暮云合,不见长安见夕阳。”

  三峰塔寺 在县西隅登高山。万历《府志》:“宋崇宁间建。建炎间,造塔七级。永乐十一年重修。”

  灵隐寺 在九都。《三山志》:“梁大通二年置。”《县志》:“万历四十年重建。”

  皇恩寺 在二十三都。《三山志》:“梁太清元年建,唐咸通九年赐额。”宋潘诚《皇恩寺》诗:“睿泽覃来数百年,海山高处有袛园。花林已是三千界,尘世谁知十二门?诗客迢迢寻义路。禅房特特起谈轩。香炉顶上观东注,万派分明出一源。”陈之邵诗:“老桧乔松路屈盘,翚飞金碧照岩端。僧寻翠巘曾挥锡,客厌红尘屡解鞍。望断四天春野阔,梦回一枕夜涛寒。阳休况是多佳句,吟罢碧云时倚阑。”

  法涧寺 在十二都,梁太清元年建,今废。宋陈毅诗:“远归沧海通舟楫,近洗山僧一片心。留与卧龙成窟穴,等闲飞出也为霖。”

  光严寺 在十三都,陈大建中建。万历《府志》:“里人严光舍宅为之。宋元丰间,建照山堂,中有仁智轩。”《县志》:“主簿陈之邵撰记。”

  灵峰寺 在十九都,唐大中七年建。《三山志》:“初,僧恩卓庵于溪潭,上有石洞,尝见龙乘云而归。里人施志为创寺,号‘龙龛山灵峰院’。八年,赐额及图画。”万历《府志》:“万历间重修。”宋蔡襄《灵峰院》诗:“天柱支南极,蓬山压巨鳌。云崩石壁险,潮落海门高。客馆闻鼍鼓,秋风忆蟹螯。凭栏望乡树,千里楚江皋。”董渊诗:“礌落弥沙界,谽谺古洞天。门邻金布地,桥枕玉鸣泉。庭鹤归迷主,龛龙去失年。扫云嫌俗驾,题壁诧诗仙。胜景无今古,居人有后先。不知游者驭,谁见海为田。”湛俞诗:“禅林潇洒倚危巅,税驾登临思豁然。万里碧光晴望海,一堂幽响夜听泉。寒龛龙卧清凉地,古洞云归黯淡天。好景自嗟吟不尽,拟凭图画寄诗仙。”

  竹林寺 在十二都,唐大中十一年建。《三山志》:“时户曹林责力观大历二年,释法照游衡州云峰寺堂食次,钵中忽五色云现,云中有寺,寺有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叹异之,以其居修篁千亩,遂舍为寺。有藏经宝函、藏经五百余函,内有宝函一,乃乾德中得之于海上,以巨螺乘之,发函,乃《妙莲经》也。前贤诗云:“昔闻僧睹云中瑞,今得函浮海上书。”龟山、寺后有山,其形若龟。蔡公襄尝至,亲笔勒于石。见《山川》。白龙岩、寺背乃唐末甘蔗洲,白龙院僧遁于此,后人志之。见《山川》。安适轩、白云亭、溪会亭、元祐中,县令袁正规立。 三十六庵。皆唐末同兴,庆历中并为禅寺,庵始废。宋唐最《安适轩》诗:“卧听潮音坐看山,烟萝静处闭僧关。都将物外红尘隔,占得壶中白日闲。吟罢寒猨号木末,定回清磬落云间。高僧隐几无余事,应笑劳生去又还。”

  龙泉寺 在十都,唐大中十三年建,即百丈禅师钵貯二龙处。事见《释老百丈禅师传》。后圯,明万历间重建。寺前有卧牛石、云梯、石莲花、石龙井诸胜。

  五云寺 在十七都,唐大中十三年建,今废。明王恭《五云寺》诗:“诗酒兰亭会,何如共远公。行看五云里,绝似虎溪中。清梵花台雨,名香竹迳风。未须论祓禊,自觉万缘空。”

  棋山寺 在二十四都,唐咸通二年建。明陈亮诗:“久耽邱壑游,未历棋山路。偶访招提居,夤缘人祗树。云林更左转,始得栖禅处。落日寒蝉鸣,蔼然松杉暮。真僧喜相接,况有平生故。秘箧散香芸,名卮酌甘露。尝怀学空理,暂喜捐尘虑。永愿依道林,惭非许元度。”

  当阳寺 在七都柏山上,唐咸通六年建,有山月、雷音二堂。宋林诰《当阳寺》诗:“何处遇幽景?当阳绝顶寺。云霞千古态,松竹四时阴。岫列天边嶂,泉鸣涧底琴。高人不游此,应负爱山心。”

  灵山寺 在二十一都,唐咸通九年建,十年赐额。明永乐十五年重修。

  祥云寺 在方安里,唐光化二年建。《三山志》:“去院三里有潭,时有毒龙。僧彦希善咒术,日诵以降之。郑堙为创院,曰龙澍。治平初改今名。”

  岩泉报恩寺 在二十一都。《三山志》:“唐天复二年,监军李柔创。《闽都记》:“有寂照轩,又宏源洞在寺后。”明王恭诗:“远公潇洒住东林,竹里闲扉隐翠岑。祗树坐来忘色相,灵花空里见禅心。白云半岭迷香界,孤磬中峰出梵音。此地从来堪习静,浮生几度得相寻。”郑定诗:“林间钟梵晓沉沉,客里残春喜盍簪。曲径行随流水转,禅房坐掩落花深。题诗把酒同幽兴,孤鹤闲云惬远心。此度胜游应不负,风流何必在山阴?”高廷礼诗:“岩头古寺入烟霞,况是春游逸兴赊。禅榻鸟来啼慧草,空台客至扫寒花。云间鸣磬青山暮,竹里残棋白日斜。支遁喜逢觞咏侣,不妨醉墨污袈裟。”

  西峰寺 在六都,后梁开平二年,里人陈礻是舍西山之地建。元至正九年重修。宋林嗣复《西峰院》诗:“参遍曹溪众所钦,玄堂虚寂砌虫吟。定回瞑目谁相顾?好鸟衔花下翠林。”明陈亮诗:“西峰郁林壑,有路始登临。入寺山偏峻,闻钟路更深。古松高倚盖,流水细鸣琴。笑问从游者,谁为净宇心?”

  秀峰院 在四都,后唐长兴二年,南安令陈鹄创,今废。宋鲍承议《秀峰院》诗:“平田千顷绿秧稠,水绕山阿出涧流。门掩落花春自晚,画檐时听鸟声幽。”

  瑞峰院 在七都。《三山志》:“周广顺间,太保王绍齐以开山僧居岩间,常有烟云覆盖,以为瑞,始创院,有垂露亭。”万历《府志》:“寺今废。”宋董渊《瑞峰院》诗:“石屏树幄白云端,溪路生苔树石间。闲访禅家问尘世,总言尘事不相干。”

  崇信寺 在二十二都大宏里,宋建隆间置。明林恕《崇信寺》诗:“巢云方丈锁潺湲,流水柴门镇日关。万壑岚烟秋雨后,一庭草色夕阳间。香殊石鼎僧初定,帘卷岩扉鹤正还。百尺高楼天外景,倚栏邀月独看山。”

  资寿寺 在九都,宋太平兴国二年建,治平中重修,有芬兰、祖意二轩。

  龙兴寺 在十一都定山之麓,宋僧智清建,明万历间重建。明蒋奕芳《龙兴寺》诗:“琳宫潇洒对禅谈,旧解《楞严》只两函。门外风幡原不动,镜中空水远相涵。法筵开处龙来护,香积分余鸟共参。何事把茆峰顶住,人间随地有瞿昙。祗林寒雨动微凉,暇日幽寻到上方。僧舍乍飞青玉钵,佛堂初试紫茸香。经声静处闻流水,塔影斜飞见夕阳。坐起暮钟归去晚,不知秋露滴衣裳。”

  珠墩寺 在十二都。明天启间,尚书陈长祚造七级浮图,并建寺。

  潮印塔寺 在二十都松下澳,明万历间,里人林继衡建浮图七级于海中盘石之上。天启五年创寺,名潮印。

  永丰寺 在首石山。明崇祯十一年旱,县令夏允彝以父老言:“云封首石即雨。”遂步祷于兹山,果雨。因建寺以祀首石山神。

  灵泉寺 在六平山。明崇祯间,县令夏允彝建。山有龙潭,重泉飞注,潭深不可测。相传有龙居之,乃创寺以祀龙神。

  宝林庵 在十四都,宋雍熙二年建。

  仙源庵 在十二都,宋乾道元年建,元至正二十三年重建。

  龟石庵 在十都,宋绍兴元年建,庵前有石如龟,故名。

  瑞应庵 在十六都,宋绍兴四年建。

  尚书庵 在二十一都。宋绍兴间郑丙读书于此,后官尚书,故名。

  宝溪庵 在十三都,元天历元年建。

  仁寿庵 在十四都,元至正二年建。

  双涧庵 在五都,元至正间建。明王恭《双涧庵》诗:“我来东林古兰若,双涧迢递七岩下。祗树山花世外开,飞泉一道天边泻。石林青壁挂双流,上界青天看欲浮。寒声半作千峰雨,凉气都涵六月秋。沙门衲子何清净,浣衣洗钵安禅定。五夜焚修礼露台,三时说法闻烟磬。骚人墨客日跻攀,谁识醉樵能爱山?诗成四壁龙蛇走,醉后高歌天地间。醉樵忽奉天书去,挥毫独到天光里。昼锦他年得赐归,共借禅扉洗双耳。”林旅诗:“翠壁晴岚晓气腾,临风高阁兴来凭。天涯尊酒何人共?屋外云山此日登。好鸟临风偏劝客,空林向晚不逢僧。扁舟要觅渔郎去,谁道桃源隔武陵。”郑定诗:“览古登高邱,秋空遍遐望。云归天宇澄,物态纷万象。飞亭控双流,涧道搴萝上。追欢企昔人,雅作谐古唱。岂无黄花情?聊复效元亮。长歌有秦声,屡舞亦豪宕。醉来信忘形,万事齐得丧。林暝晚潇潇,气酣春盎盎。题诗记曾游,为我谢叠嶂。”

  西石庵 在二十一都西石岩,元至正二十一年建。

  龙门庵 在九都桃坑。

  东林庵 在大宏里文石,明嘉靖十二年重修。

  涌泉庵 在大宏里雁峰之麓,有泉涌出,故名。以上三庵建置时代未详。

  龙兴庵 在十四都,明万历二十一年建。

  净土庵 在十四都,明万历四十年建。

  九龙庵 在十二都,明天启元年,尚书陈长祚建。

  万寿庵 在十七都。

  东华观 在县治后五十步许,宋开宝元年建,今废。明王恭《游东华观》诗:“群山飞翠下平峰,琳观依稀第几重。心远独随云鹤去,机闲应共羽人逢。三花影落坛边树,五粒春飘石上松。借问仙源在何处?白云迷却往来踪。”

  董塘观 在十四都董塘岭,宋至和元年建。

  真元观 在十六都,宋至和元年建。

  长星观 在三都岱边。《县志》:“明洪武初,有道士号月公,飞升于此。后废,天启间重建。”

  泗州堂 在十九都。万历《府志》:“唐开元中建,宋绍兴中重建。”

  连江县

  龙卧寺 在钦平上里,隋仁寿三年建,明正统中重建,久废。

  大中玉泉寺 在县西里许玉泉山麓,隋大业元年建。《三山志》:“泉出两峰之间,色味澄甘。唐天宝中,浮屠为草庵,依阇黎以栖者百余,引泉自给。其人筋强骨坚,音语铿然,而眸子碧色,寿命弥长。太守奏之,赐名‘玉泉”。宣宗时赐额。开宝二年始为十方。”万历《府志》:“永乐二年修,成化五年重修。”唐周朴《宿玉泉寺》诗:“野寺度残夏,空房欲暮时。夜听猿不睡,秋思客先知。竹迥烟生薄,山高月上迟。又登尘路去,难与老僧期。”明陈宏巳《玉泉寺》诗:“一路盘山色,孤亭出竹阴。客来春雨歇,僧去暮云深。寺废多狐迹,坛空少鹫音。徒余残碣在,榛莽岂堪寻。”吴文华诗:“巾舄相随蹑紫烟,闲从鸟迳访金仙。宦情迢递浮云外,梵影依微落照前。古殿苍鳞涵宝月,香厨清玉控寒泉。坐阑得悟如莲偈,万籁空无一事悬。”

  宝华岩庵 在玉泉山右,唐大中元年建。有石室、石洞,顶有塔、定光佛庵居其中,祈梦多验。内有石眼泉、棋盘石、伏虎石、九仙迹、羚羊洞、栖贤亭诸胜。明永乐间重修。

  护国天王寺 在钦平上里,唐大中二年建。旧名“竹林”,咸通中改今额。。宋庆历中,升为禅林,有放生池。明成化中重建,久废。

  逍遥院 在安仁里,唐大中元年建。寺旁有巨石,手探孔中,即香闻于外,故又名“香庵”。明代废,国朝康熙间重建。

  宝林院 在中鹄里,唐大中六年建。《闽都记》:“寺有独觉岩,唐宣宗时,僧法铨与涅槃、怡山大沩诸老为法空友,寺后绝峰,有巨石如覆盆,诠雅好居之,欲移其室而未能,因指之,曰:‘人实无力,神乃有功。’俄而风雨雷电,诘旦石移山下,俨然一室,诠禅栖其中四十年,坐化。又虎跑泉在宝林院内,相传僧铨建庵时乏水,俄而,有虎跑地出泉,故名。宋李弥逊《虎跑泉》诗:“唤起田翁趁晓耕,香云已带泻檐声。如何乞取摩空手,为挽天河洗甲兵。”明吴文华《宝林院》诗:“路转丛阴古寺偏,石床金像景萧然。贝花纸断难猜偈,于阗钟存孰定禅。露洗长松孤鹤下,水流深涧毒龙迁,菩提欲证无人会,余得钟声暮霭天。”

  美肇寺 在陀峰,唐咸通二年建,明崇祯间重建。

  云居寺 在永贵里云居山,唐乾符间建。《闽都记》:“山巅有塔,塔旁有云居堂,堂前有石如壁,金华赵崇杙刻‘天上云居,人间仙景’八字。互见《碑碣》。寺中有池,石梁跨之,西麓有净居庵。”按今名“云居下庵”,又寺后百余步,下瞰大海,淼然无际。国朝康熙壬申重建。明吴廷轼《云居寺》诗:“仙台寥廓自清芬,与客凭高望海氛。万壑风烟浮古木。半天钟磬落奇云。歌腾空谷诸峰应,饮彻中宵片月分。境寂心闲无一事,三乘妙悟正堪闻。”

  石门寺 在新安里,唐中和二年谢谞建。《三山志》:“光化三年,僧道遇绘山图以进,诏翰林书‘南峰石门院’额赐之。”以南峰之麓有巨石双植,道出其中,曰‘石门’,故名。按万历《府志》以唐光化为明成化,《通志》仍之,俱误。县志:宋绍兴间赐尚书李弥逊为功德院。明成化间毁。国朝康熙间募建。宋李弥逊《游石门寺》诗:“群贤嘉会走舆臣,乍喜郎星照七闽。寺近南塘钟秀丽,筵开晚水荐甘珍。放怀想尽百川饮,留客应生四角轮。我独沉疴方面壁,愈风赖有两骚人。”明吴文华诗:“隐约烟霞见佛宫,石门双峙任过从。岩头琪树寒相媚,洞口瑶泉到自逄。半月池涵苍藓色,五台石护白云踪。欲凭指点搜灵异,应辟荆榛更几重。”陈宏巳诗:“城放风花乱,山藏水石稠。言寻中浣暇,共作暮春游。石间道循源远,云林抱寺幽。洞穷才见刹,树密不遮楼。仄迳妨骑马,高峰指斗牛。攀萝穿石壁,洗药选清流。软草分曹坐,残觞次第浮。地疑绵蕞野,时似永和秋。潭暝钟声起,村空树影收。咏歌欢未极,江月巧相留。”

  光化寺 在保安里,唐乾宁元年建。万历《府志》:“宋咸淳三年,赐参知政事常挺为功德院,更名‘报国宁亲寺’,后复今名,洪武间重修。”

  龙漈报惠寺 在安义里光山,唐乾宁元年建。《三山志》:“《丹阳驿道纪》云:武陵溪经龙漈潭,昔有龙孕其间,樵采因不入者百年。僧宗王羽结茅其上,众异之,始创屋宇,表闻赐额。”《县志》:“明景泰四年修。国朝顺治间重建。”

  宝应寺 在仁贤里白岩,唐乾宁三年建。《三山志》:“张莹闻山中钟鼓音创,政和四年灾,宣和重建。”《县志》:“明景泰间重建,国朝顺治八年重修。”

  清洋寺 在贤义里东塘坡后,周广顺元年建,明景泰间重建。

  龙兴寺 在嘉贤下里,宋建隆元年建,明景泰四年重建。

  西瑞岩院 在安义里,宋乾德四年建。国朝康熙间重建。

  龙泉寺 在新安里,宋景德四年建。明吴尚诚《龙泉寺》诗:“纡徐一径上岑山,高阁岧峣抱碧湾。游客漫随清磬入,老僧长对落花闲。洞天龙见虚无里,云壑泉鸣查霭间。尽日淹留情不极,却疑身世却尘寰。”

  崇寿寺 在县西,宋天圣四年建,明宣德七年重建,久废。

  宝寿寺 在嘉贤下里,皇祐元年建。元至正二十五年,僧海月修,国朝雍正间重建。

  宝积寺 在二十七都,宋嘉祐二年建。明正统元年重建。

  报国寺 在保安里东村,宋熙宁二年建,初名“安国”。元至正十一年重修。

  荷山庵 在浦下。元初,李仕明以世受宋恩,不仕,隐于珠浦,因辟荷山院,祀其列祖像。至正四年,其子俊重建。明商琏《荷山庵》诗:“梵宇寰尘外,乾坤坦荡中。潮生沧海碧,花发紫薇红。祝发谈三昧,登云仰数公。明朝秋意动,霜信向南空。”

  观音阁 在县西二里许,明嘉靖间建。《闽都记》:“规制宏伟,面文笔峰,俯瞰鳌江。万历间张贤重修。”明王应山《夏日憩观音阁》诗:“衔书来凤邑,杰阁暂幽寻。山拥空蒙色,江涵水月心。金天消暑气,宝地结繁阴。为识禅栖近,经声度竹林。”

  龙兴观 在钦平下里。万历《府志》:“宋景定二年,常挺以龙兴废寺田请于朝,改为观。永乐十二年重修。”

  清隐观 在中鹄里,元至正四年建。

  三仙观 在安德里,元至正十五年建。

  元都观 在永贵里,小澳岭头。

  罗源县

  水陆寺 在县西笃行坊,即旧县址也。后周显德四年建。万历《府志》:“洪武二十三年,改为公馆。成化三年复为寺,内有甘泉。”

  圣水寺 在县西隅里,宋绍圣三年建。《闽都记》:“寺有八景:笔砚峰、龙虎岩、仙源泉、弥陀石、玉井、金钟潭、栖云洞、眠鹤亭。”宋白玉蟾《圣水寺》诗:“骑鹤来游众宝山,山中石室水光寒。岩前峭壁松花落,午夜月明初炼丹。山僧问我家何在,笑指浮云落日斜。佩剑朗吟明月下,落花流水是生涯。”

  信安寺 在拜井里吕洞岭,唐咸通元年建。国朝康熙间重建。

  旃檀寺 在重下里,唐广明元年建,明崇祯间重建。

  小云峰寺 在梅溪里,唐大顺间建,明正德、天启间重建。

  庆田寺 在金安里,唐乾宁元年建,光化二年赐额。明永乐间重修。国朝康熙间重修。

  凤山寺 在霍口里,后梁开平元年建。明天启间重建。国朝康熙间重建。

  光化寺 在梅溪里,后梁乾化间建,明万历间重修。

  崇寿寺 在丰上里,后唐天成二年建,有放生池。明宣德、弘治间重修,国朝乾隆年重建。万历《府志》:“又一在宝胜山中,亦曰‘崇寿寺’。”

  圣寿寺 在罗平里,后唐天成三年建,明弘治间重修。

  龙华寺 在徐公里,后唐长兴间建。

  金粟寺 在临济里,后唐清泰二年建。国朝康熙间重修。

  应德寺 在新顺里,后唐清泰间建,国朝雍正间重建。

  曹山寺 在重下里,后周显德中建。

  白塔寺 在县西南铁嶂山下,宋开宝二年建,明万历间毁,国朝康熙间重建。明谢肇淛《白塔寺》诗:“石室枕岩阿,炉烟败叶多。绣苔双鹤下,拥火一头陀。塔址春藤护,山窗夜虎过。凄凉神理尽,泉咽似悲歌。”

  龙兴寺 在罗平下里,宋建。明嘉靖间重修,国朝康熙间重建。

  龙岩寺 在梅溪里,宋大中祥符间建,国朝乾隆间重建。

  普明寺 在善化里,宋嘉祐元年建。

  仙岩寺 在新顺里,宋元符二年建。国朝康熙间重建。

  西溪庵 在丰下里。万历《府志》:“景泰三年重建。其地溪水清泚,林木繁茂。”

  洞宫天庆观 在县东北。万历《府志》:“唐天宝七载建。有八仙亭,又有普贤堂,在登高山下。”

  永福县

  重光寺 在县南开平里,唐大中二年建。《三山志》:“宣和二年改为神霄宫,建炎元年仍为寺。”万历《府志》:“有放生池、罗汉阁。隆庆三年重建。”宋吴栻《重光寺》诗:“上穷苍石蹑丹梯,祖意谁参只履西。晓阁浓阴云散岭,亥堂清影月双溪。池开今日青铜鉴,碑立何年碧玉圭。静觉官名微可笑,《南华经》里一醯鸡。”明谢肇[HT6,7”SS]淛《宿重光寺》诗:“扁舟百折石滩穷,却望丛林县郭东。幢影晓飞翀岭月,磬声寒度洑溪风。上方僧定诸天寂,下界人稀万念空。疏竹两廓荷半沼,禅关不闭夕阳中。古刹临溪半倚山,清斋留客宿云间。紫烟满地香浮篆,翠色生衣竹映关。枕上滩声随磬咽,松间鹤梦伴僧闲。半生未了皈依愿。羞向空门到复还。”

  云际院 在待旦里,唐大中五年建。有苏老亭。宋庆历间,提刑苏舜元常游此,因名。今废。宋吴栻《苏老亭》诗:“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赴社呼陶令,繙经约谢侯。高风谁复记,明月上西楼。”

  上生寺 在永安里,唐咸通二年建。

  上林寺 在永安里,唐咸通二年建。明废为书院,今复为寺。

  瑞应寺 在二十四都,唐广明元年建。

  名山寺 在高盖里,高盖山之麓,唐文德元年建,五代唐天成中赐额。明陈荐夫《名山院》诗:“萝迳绕孤峰,珠林隐梵宫。路寻白云处,人在翠涛中。古洞闭残雪,水帘开晚风,共将真妄理,闲坐叩支公。”许豸诗:“梅花历乱在岩扉,鸟道幽深转翠微。满院白云禅榻冷,半山残雨水帘飞。猿盘石树窥僧灶,叶落香坛点衲衣。不用虎溪遥送客。庐山高士已忘归。”

  能仁寺 在县西南保德里,唐天祐二年建。《闽都记》:“群峰峭拔,寺介其中,初名,‘寄林’,僧无爽结庐于此。后唐清泰二年,更名‘瑞峰’。宋政和中,更今名,有放生池。”《县志》:“明万历间,重建。”

  枕峰寺 在县东八十里,唐时建,今废。元王翰《枕峰寺》诗:“石磴招提古,松萝暝不分。排云双树转,隔水一钟闻。林影疑残雨,山光倚夕曛。醉来归路远,秋思正纷纷。”

  方广寺 在保安里方广岩下,后汉乾祐二年建,明永乐十四年重修。《闽都记》:“山峭拔千仞,上有石室,可庇千人。内构室三重,不假片瓦,宋黄非熊读书其中,有联云:‘石室云开,见大地山河三千世界,水帘风卷,露半空楼阁十二阑干。’万历间林太守春泽子应起募建空华阁于岩之下,林应宪书‘方广洞天’四大字,刻于石。”《福建通志》:“寺内供宾头卢尊者,相传有大樟木于石壁溪逆流而上,乡人异之,谋雕尊者像。适有道人至,自称精雕,刻像成,忽不见,遂舁送寺中,至今犹存。”陈鸣鹤诗:“幽邃全无日,鸿蒙别有天。水帘悬绝涧,石室倚层巅。鹤唳松门下,僧归夕照边。尘寰如可谢,高枕答风烟。古洞无尘迹,禅房闭落花。晚钟猿礼塔,远水雨烧畲。盂滴龙头水,铛鸣雀舌芽。老僧行脚久,闲坐说流沙。”陈仲溱诗:“古殿盘旋好,巉岩势欲颓。树随罗汉果,花覆祖师台。岚气纷成雨,松声巨若雷。山僧自清净,长日卧莓苔。叠嶂连云起,层岩不可攀。鸟飞清霭外,人语翠微间。涧水冰绡挂,山门烟树关。忽听孤磬响,僧自万峰还。”谢肇[HT6,7”SS]淛诗:“峰如悬玉路如绳,行到诸天几百层。岩敞全吞松杪寺,林幽时吐夜深灯。泉滋洞里长生树,雨溅床头入定僧。闲倚阑干看下界,半空烟雾锁苍藤。虚台高枕北风凉,返景时看过隙光。云绕千峰迷怖鸽,路危一线度灵羊。壁间留影金身化,檐际悬空石乳香。半夜钟声千谷响,山魈惊起礼空王。”

  方广桂院 在方广岩,宋建隆间建。

  越峰寺 在县西门外里许,宋开宝元年建。《县志》:“今改为道观,有玩芳亭。”宋吴拭诗:“野僧迎客笑开关,更拂残碑藓字斑,徐姓仙归空碧洞,汉封王去漫青山。影来秋月林千缺,声落春风水一湾。焙茗满瓯须强啜,过桥车马便人间。”

  极乐岩寺 在开平里,宋大中祥符二年建,明隆庆间重建。

  方壶寺 在二十一都。建置时代未祥。

  白云寺 在二十五都白云岩下,元至正间建。

  龙泉寺 在县东八十里官烈山,明永乐间建。《县志》:“有龙井,大旱不涸,唐百丈禅师说法处。元末,灵武王翰隐居此山,寺即其子偁建,崇祯四年毁。国朝乾隆九年重建。”

  三清观 在县东,旧名“东岳庙”,宋端平元年更今名。

  福清县

  圣迹寺 在县北隅,后唐天成五年建。万历《府志》:“有灵源洞、放生池。”《县志》:“明弘治四年、万历四十六年俱再建。国朝为祝圣道场,乾隆年重修。”

  天王寺 在县北遵义里,《县志》:“在县东文兴里。”梁大通二年建,初号‘法建’,唐咸通二年易今额。有湖亭之胜,今废。

  庐山寺 “庐”,《三山志》作“卢”。在县永福里,陈永定元年建。《三山志》:“唐会昌例废。大中初,有僧惠澄善望气,往来其间,乃丐卢氏居宅以广之,号‘卢山’。天圣初,始为禅寺,寻如初。庆历中,复为禅寺。”《县志》:“宋乾道间,僧克文重修。”

  护国寺 在六十都万石山,唐开元二年建。

  黄蘗寺 在县西南清远里,唐贞元五年建。《三山志》:“沙门正干尝从六祖学,既得其旨,乃辞去。抵此,遂创院,名般若台,今十二祖师堂,其地也。八年,于其东大辟堂宇,德宗改为‘建福禅寺’。咸平初,降太宗御书,因阁于法堂西以藏之。”《闽都记》:“国初重建,嘉靖间,倭变复毁。”《县志》:“万历间,敕赐藏经六百七十八函。崇祯十三年僧隆琦重建。”宋李弥逊《黄蘗寺》诗:“苦为扪萝行,正坐爱山僻,振衣云中树,洗耳泉上石。稍寻优钵林,偶旁瞿昙宅。溪横走羊肠,山转回龙春。两难伴搘筇,二老共飞锡。望迷落叶秋,坐断蒲团夕。云归绕窗明,香尽出檐碧。希声发岩窦,妙观生墙壁,尘缘苦推攀。胜事成今昔。离家月垂钩,归路月挂壁。师今一帆轻,我向百里役。船子罢持桡,赵州行蓦直。”林希逸诗:“黄蘗山前古梵宫,早年屡宿北山中。猿蹄十二峰前月,鹏送三千里外风。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骑鲸人去相如病,更欲跻攀谁与同。”元刘弇《题黄蘗寺息老堂》诗:“顷来法席如师少,老去生涯似此无。直寄天年谩龟鹤,却收化日到桑榆。苍环作抱三台壮,缟带明空一水纡。时拂东斋坏云衲,更开南越隐居图。买山支遁无初费,示疾维摩本不徒。夜雨龙腥飞别涧,昼烟禽口弄落高梧。斋余短促清生尘,坐久柔团煖称蒲。三乐荣期犹俗物,二毛潘岳信拘儒。禅林彪虎新眠熟,觉海乌藤旧搅枯。不学昔人悲唾远,已将兹世脱鱼濡。”明徐火勃[HT6SS]《宿黄蘗寺》诗:“青峰十二削芙蓉,黄蘗开山第一宗。阴洞有灵蟠巨蟒,古潭无际蛰神龙。门通数亩林间竹,路指千年涧底松。觅得云房聊借宿,半天残月上方钟。”

  安福寺 在清远里,唐大中元年建,宋嘉祐四年重修,有熟梅轩。宋林希逸《熟梅轩》诗:“梅子黄时四月秋,小轩流水最清幽。山僧坐到禅机熟,不挂眉头一点愁。”

  应峰寺 在县西清源里,唐大中元年建。明叶向高《应峰寺》诗:“芳溪沿尽出层阿,古寺经行感慨多。云冷法堂喧鸟雀,春归幽兴长藤萝。空花零落无僧住,暮雨凄凉几客过。乘兴欲穷天际路,数声钟磬隔烟波。”

  灵石寺 在清源里,唐大中四年建。《三山志》:“先是唐武宗时,僧元修始庵于此,后深入岩谷中,宣宗时出诣阙,贡金买山,始创精舍,名‘翠石院’,至是锡今名‘灵石俱胝院’,光启三年将死,书云:‘吾初住庵,刀耕火种,伽蓝买庄田以供僧待客,未尝缘化。茶毗之日,负院田园,足为斋供、外庄输王及支费,此外不得他营。”《闽都记》:“宋天圣初,复广寺宇,有十胜,亭榭尽废,独苍霞亭、朱文公书匾、蟠桃坞、石刻尚存。”《县志》:“明万历四十三年重修,国朝康熙三年重建。”

  敛石寺 在县西北方兴里,唐大中四年建,明隆庆间重建。

  福山寺 在县南新丰里,唐大中间建。万历《府志》:“宋郑介公侠读书处也,今废。”

  天竺寺 在方兴里,唐咸通间建,相传仙人汲泉碾茶处。明宣德三年重建。

  龙卧寺 在县东方成里,唐咸通间建,明永乐三年重修。

  涌泉寺 在方成里。《福建通志》:“五代时,孝子林安庐墓于此,石裂泉出,闽王赐额。”

  延庆寺 在新安里,后唐长兴二年建。万历《府志》:“初名‘灵曜’、宋天圣中赐今额。山泉甘冽,所产茶异常品。”

  重兴寺 在西南光贤里,后周显德二年建。《三山志》:“初为庵,名‘大悲’,至是拓之,乃更今名。”

  新兴寺 在光贤里,后周显德二年建。《三山志》:“本崇福院之废址,翁仁凯庐墓之处,至是新之,始立今额。”按万历《府志》、《闽都记》俱云:盖宋太平兴国中建。

  香山寺 在清源里,宋天圣间建。明叶相国向高、王郡守锡侯重建。

  水陆寺 在县西隅西溪,宋天圣间建,明天顺六年重修。

  福兴寺 在化南里,宋庆历四年建,明洪武二年重建。

  灵隐寺 在隆仁里,宋政和五年建。万历《府志》:“有不溢泉、平步台、小龙潭、海月庵诸胜。”明陈亮《灵隐寺》诗:“世路多喧嚣,春山自幽静。偶从澹荡人,共陟招提境。沙明日在野,林暝云起岭。憩石歌且吟,倾瓢醉还醒。方欣灵府旷,渐觉尘虑屏。预恐解携归,愁襟复难整。”

  瑞岩寺 在新安里,宋宣和四年建,明洪武二十三年重建。元林泉生《瑞岩寺》诗:“危亭跨石出层虚,咫尺阑干玩月余。春入冈原分斥卤,烟生林樾出村墟,江流浩瀚潮来去,山色空蒙云卷舒。安得一瓢供我醉,风吟月啸度居诸。绝磴盘纡路百回,只林深处月楼台。千年松色山中满,万岛烟光海上开。野鸟呼风穿树入,洞云带雨出溪来。何时岩畔镌诗去?今日寒萝掩碧苔。”明屠隆诗:“偶向名山宿,岩空不掩扉。风鸣黄叶落,江冷白云飞。潮长鱼初上,芦深雁到稀。扬帆望浦口,乡思正依依。”陈价夫诗:“上方宫殿陟崔嵬,高阁凭虚倚石开。岁久藤花侵讲席,春深榕叶暗香台。半林倒影墟烟合,几点浮空海舶来。自是登临人不乏,姓名无限翳苍苔。”陈荐夫诗:“海色苍苍白露寒,征途初倦叩禅关。似闻僧语青冥上,乍见窗开黄叶间。清梵听来山月晓,荷衣湿尽岭云还。心知净境谁留滞,坐向松间一夕闲。”

  瑞峰寺 在县东北方民里龙山上,明永乐间建,今废。山巅有石浮屠七级,可观海日,宋咸淳间建,明万历间重修。

  瑞云寺 在县东文兴里。万历三十四年,邑令凌汉翀同尚宾司丞叶成学建,寺后有塔,亦名瑞云塔。

  太平寺 在方兴里,明万历间建。国明乾隆八年,邑令饶安重鼎建。

  灵岩寺 在福唐里,明万历间,邑人太史施兆昂建。

  福庐寺 在时和里,明万历四十一年,叶相国向高建。

  福真观 在海口城。《闽都记》:“宋元祐七年建,政和赐额。中有丹井,为道士林知源修炼处,其水清冽,病者饮之辄愈。”

  水南观 一名“朝元观”,在新丰里。

  灵宝观 在石竺山,宋绍兴二年建。乾道九年,丞相史浩重修。

  玉峰道院 在县治西塘边,元时建,明永乐间重修。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