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府志(清·乾隆)》 古 迹
《福州府志(清·乾隆)》 古 迹
分县,分代,不再分类。公署、旧迹与古人第宅、园亭,应入古迹者,各详见本类,兹不赘列。
福郡自秦汉以前,皆鸿蒙也。安问九皇六十四民与?然以秦、汉视开辟,则开辟古,以唐宋视秦、汉,则秦、汉古。由今日视唐、宋,古矣,况秦汉乎?不惟其古,惟其迹。今有陟越王之台,敂虞寄之室,剑寻欧冶,石抚玩琴,酹酒兴歌,登高作赋,是谓骚人标致,好事摩挲,而究于我何加焉?故有其迹,又有其心,得其心,斯得其迹矣。唐黄子棱《望考亭》诗,辄薄将相,重溪山,讵知紫阳之果起于宋耶?郡之古香,咫尺也。曩闽士张士贤得古圣贤石刻像,而历序之,是其心炯炯可识矣。志古迹。
闽 县
汉冶城、晋子城、唐罗城、五代闽南北夹城、宋外城,俱详见《城池》。侯官县同。
汉
越王台 在府城南嘉崇里。《闽书》:“台上可坐百余人。旧记:越王余善钓白龙处,又名‘钓龙台’,汉遣使封无诸孙丑为繇王,授册于此。宋蔡襄《钓龙台》诗:“龙在固神物,动与风云会。胡为脱渊泉?辄触钓纶害。无乃护明珠,睡目方瞢昧。而或嗅香饵,贪涎适霑霈。不尔腾角牙,自炫鳞虫最。未应川岳摇,去等蝉蛇蜕。传闻旷百世,兹事久晻瞹。空余古台石,硉矹尘沙外。湍流卷白日,岩壑动清籁。乾坤终苍茫,物理有否泰。”元雅琥诗:“自古瓯闽国富雄,南琛不与职方通。江流禹画纵横外,山入秦封苍莽中。逐鹿师还神器定,屠龙人去钓台空。海门最是潮头急,何处繁华是故宫?”明林鸿《钓台怀古》诗:“无诸昔建国,赤土疏王封。筑台青冥上,垂钓沧江龙。乘龙去不返,千载如飞蓬。只今登荒台,寂历多遗踪。我有太古怀,来吟江上峰。天晴海气灭,地古寒烟浓。潭水绿万丈,秋岑碧千重。瞻眺未能已,落日催孤钟。瓯闽古荒服,无诸汉英雄。秦项既沦没,却辞隆准翁,组练照海色,旌旗来故宫。赫矣茅土业,大哉开辟功。事往沧海变,龙飞霸图空。昔日钓龙台,尚余江水中。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气红。朝夕卷寒潮,隐隐闻雷风。登临毕余景,感叹无终穷。无诸东海上,有国在秦先。一朝逐秦鹿,戈甲纷相连。高才已得志,论封亦徒然。归来筑高台,投竿钓蜿蜒,屠龙雄按剑,拂拭沧洲烟。英风振海岳,古月亘长天。昔人不可见,踪迹长堪怜。闲来弄秋水,渔舟蔼清川。云高碧海净,日落千山妍。浩歌古台上,醉向酒家眠。”又《登钓龙台》诗:“逐鹿屠龙事渺茫,空台依旧枕崇冈。衣冠神禹传苗裔,封壤宗周列职方。南粤云来螺渚白,东瓯天接虎门苍。登临送别兼怀古,不惜狂吟倒玉觞。”王偁诗:“高台远枕大江流,江上云屏宿霭收。才子挥毫春作赋,商人酹酒晚移舟。空潭龙去山河改,古殿云寒剑戟愁。莫向此中多感慨,汉家陵树已先秋。”王恭诗:“九原鹿迹何茫茫,五星东井熙炎光。无诸功成裂汉土,组练三千还故乡。当时筑台青冥中,闲来垂钓沧江龙。屠龙技成去不返,至今百粤山河空。台外苍山落平楚,台下江流自今古。野水荒烟古戍寒,落日精灵尚来去。过客凭高眺远鸿,可怜何处听歌钟。愁云偏结谢端渚,海月长悬薛老峰。故人旧隐螺江侧,曾共吟秋吊陈迹。此日南归兴不穷,别后登台好相忆。”林瀚《越王台怀古》诗:“乘闲独上越王台,满目兴亡事可哀。宋王行宫惟绿草,考亭旧业半苍苔。楼船东去家何在?云谷春深花自开。山色不知风景别,还从江上送青来。”徐熥诗:“山河如故霸图休,台下空江水自流。岁久莓苔生庙壁,日斜葭菼满汀洲。旌旗影灭秋风冷,剑戟星沉暮雨愁。莫道钓龙人已远,精灵还向夜深游。”徐火勃诗:“寂寞高台翠色重,居人千载吊遗踪。殿前烟雨迷铜兽,江上风雷起白龙。城郭万家犹禹贡,河山八郡旧秦封。昔时霸业萧条尽,空有寒潮送暮钟。”许豸诗:“雄图消歇暮潮西,烟浸长桥柳叶齐。废井草生龙已去,荒台花落鸟空啼。江喧钓碣闽关险,雨暗穹碑汉篆迷。千载登临遥极目,海天空阔雁行低。”
曲 水 在金鸡山桑溪上流登云路下。《名胜志》:“相传闽越王流觞处,宋郡守有禊游亭。”明徐熥《桑溪禊饮》序:东郊桑溪,距城十里而近,故越王无诸流觞之所也。世代既遐,胜游久废。虽逝者如斯,沧桑未改,而吟迹罕至,榛莽可悲。万历已亥祓除之日,和风初扇,晴旭乍开,遂集诸贤禊饮其上。泉声琮琤,石势盘曲,苍林葱茜,黄鸟嘤鸣。草色叠为裀氊,松籁韵而弦管。或踞盘石之次,或席丛薄之阴,列坐不拘,浮觞无筭。临流泚笔,酒载诗成,以咏以游,穷日而返。”谢肇淛《桑溪禊饮》序:“福州行春门外三里许,桑溪之水出焉。夹涧穿石,沿回屈曲,相传越王流觞处也。宋初,王祠部逵曾修禊有诗。至于今,虽溪流如故,而游辙久荒。万历癸卯春,赵寅甫偕同社诸子题名石上,又十载矣。太守喻正之使君公事之暇,旁搜往迹,约以上巳祓饮于此。而苦雨连旬,鸥盟屡愆,至十有三日始霁,乃偕周民献司理,连镳出郭,飞简趣客。则予及林谨任都谏、王永启比部、徐兴公处士从焉。是日也,宿霭乍收,惠风鼓畅,远峰送目,鸣禽悦耳,循水穷源,列坐其次。藉草为茵,倚树成幄,近揽邱壑之胜,远吊兴亡之迹。感居诸之不奄,嗟萍梗之难聚,欣然以喜,怆然以怀,杯行无筭,主客亦已颓然矣。时溪流新涨,沮洳百亩。寻仁甫曩年刻石坐处,业在水中,而同游名姓,半堕鬼录。昔人谓俯仰之间,便成陈迹,良不虚也。日表尚高,余欢未毕,乃循阡陌而东,又四五里,达圣泉寺。丛林宝地,徒剩茅茨,香火腴田,尽归豪主。逐鹿之涧已芜,蛰龙之渊安在?彼神道设教者犹若是,况于人世之蜉蝣,沧桑之陵谷哉!所幸松根圣水,泓澈依然,竹杪青山,回合相向。于是使君顾而乐之,布席林间,淆核还至,剧谭递劝,授简赋诗,不知夕阳之在山也。夫茂林修竹,兰亭之地久墟,白蹋铜鞮,习家之池已屋。乃一时之觞咏,卒为千古之传奇。故知名无翼而长飞,德无根而永茂,则使君之游也,宁独赏心乐事,追休美于前王,亦且嘉闻流声,存遗思于奕世,登高作赋,讵直可为大夫,侔色揣称,深惭玷于宾从云尔。”徐熥《桑溪禊饮》诗:“春风载柔,遵彼长林。我有旨酒,与子同斟。幽怀既惬,玄想弥深。悠悠逝波,实怆我心。”“暮春有余闲,出郊骋游目。桑溪激清湍,澄泓递洄洑。微暄起川涘,轻阴垂灌木。群贤互箕踞,浮觞沂溪曲。周遭信堤岸,斟酌劳童仆,石矗防仄倾,流驶虑颠覆。幽赏豁尘襟,余芗散春服。尊罍犹未罄,羲轮欲回毂。俯仰成古今,动静悟往复。谁哉契我心,兰亭有高躅。”曹学佺诗:“行行东郊,深无人烟。言登崇冈,仍趋平田。双溪同源,其流溅溅。天成之沟,因为周旋。宾朋来斯,居同衿连。流觞何迟,随人而迁,遐思前人,由之无愆。”徐火勃诗:“维兹春暮,既令且和。良俦至止,载咏载歌。冥心川上,涤志崇阿。缅怀古哲,感彼流波。”陈价夫诗:“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春禽弄波,晴翠映澜。千载一集,兹游实难。觞来勿辞,请君尽欢。”陈荐夫诗:“汛汛清漪,盈盈羽觞。临流不接,凝思未遑。情怡曲渚,目睇连冈。逝川阅水,感念前王。”
善 溪 在桑溪里,鼓山之北。《闽书》:“山峡间有二潭,下潭距上潭五里,广六丈,深不可计。”《闽都记》:“越王郢时,有大鳝蟠溪上为民害。郢第三子乘白马来此地,射中之,鳝缠以尾,人马俱没,害遂绝。里人立庙祀之,名鳝溪。”《名胜志》:“宋绍兴七年秋,大雨,水暴出,声闻数十里。诘朝有石高广二丈,时庙后如堵,水左右注,庭除无恙。淳祐八年,郡守陈垲祷雨至此,谓神亲杀鳝,灵在神,不在鳝也,改名善溪。宋师《舆记》略:“孔子曰:‘仁者乐山,知者乐水。’《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闽东旧有鳝溪,分三潭,神实居之。帅守侍郎可斋陈公旱祷上潭,疑其讹,谓宜舍鱼取善。善,嘉号也,心,善渊也,兹非善者见之谓之善乎?昔唐人守占括有善政,改‘恶溪’曰‘好溪’,柳子省愚溪之对,昌黎寝恶溪之文,吉水、廉泉、慈湖、直渎,可斋,斯名尽将美谈后世,并价齐声者矣。”
都尉营 在开元寺东。《闽都记》:“吴置典船校尉,领谪徒造船于此,今为民居。[HT6SS]互见《军制》。
越王石 在府城南。《南齐书·虞愿传》:“海边有越王石,尝隐云雾。旧相传云:‘清廉太守乃得见。’愿往观视,清彻无有隐蔽。”
唐
圣 泉 在东山。《闽书》:“唐西僧怀一居此。时苦乏水,一日,二禽斗噪于地,持杖观之,杖卓处,泉缕缕出。俄而绫纹波涌。怀一环石分之,南注为池,东注供汲浣。宋蔡襄《圣泉诗》注云:俗传泉涌则民安,是泉涸十余年矣,今始涌也。”宋蔡襄《游圣泉》诗:源流出何山?涌涸兹有异。湛然盈石泓,余波下金地。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端能发茶色,博亦资农利。矧兹民俗安,湓溢尤可喜。满酌复携归,良追曲肱意。”
榴花洞 在东山。《闽中实录》:“唐代宗永泰中,樵者蓝超遇白鹿,逐之,渡水入石门,始极窄,忽然有鸡犬人家。主者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超曰:‘欲与亲旧诀,乃来。’遂与榴花一枝而出,恍若梦中,既而寻之,不知所在。”宋蔡襄《榴花洞》诗:“洞里花开无定期,落红曾见逐泉飞。仙人应向青山口,管却春风不与归。”魏万诗:“江山巧秀入禅扃,四径仙源画未真。万叠好峰侵碧落,一泓流水隔红尘。涧边鹿迹知何在?洞口榴花锦似春。自恨声名尚牵锁,无因长对洞中人。”李纲诗:“一派寒流作小池,松篁深处有丛祠,千年鳝骨专车在,百丈灵湫瀑布垂。粳稻丰穰欣岁乐,笳箫清咽报神私。更将小雨为滂润,正是农夫播麦时。”“乞得明时多病身,归来林下养天真。芒鞋竹杖未全老,药灶酒壶随分春。山寺递传钟磬晚,田家收拾稻梁新。试穷溪上榴花洞,恐有桃源避世人。”“布地金沙片片匀,深沉院宇閟只园。清凉路畔前三语,摩诘城中不二门。千种光明瞻瑞相,六根清净为还源。狻猊坐上法王子,稽首皈依众所尊。”黄裳诗:“莲社是非外,洞天空色中。一枝樵客梦,两腋石门风。尘迳踪何在?榴花信可通。此缘当邂逅,来接紫元翁。”明徐熥《寻榴花洞故址》诗:“逶迤群峰隐,纡回一迳连。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芳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不记来时路,因弃世上缘。迟回未忍去,或恐遇神仙。”袁敬烈《榴花洞怀古》诗:“胜地多遗迹,今来惬赏心。半岩苔藓合,一迳水云深。樵子何年过?仙人不可寻。涧花随步履,草露湿衣襟。水咽危桥断,烟迷古洞阴。山空遥见寺,城远不闻砧。老鹤还孤树,寒猿响碧岑。徘徊不忍去,斜日满前林。”徐[HT6,7”SS]火勃《寻榴花洞》诗:“洞门无处见榴花,麦秀渐渐古路斜。应是游人寻不到,山深元自有仙家。”“千家陵谷变沧桑,仙洞沉沉闭夕阳。碧涧乱流无鹿迹,满山秋草卧牛羊。”陈椿诗:“纡回经竹屿,窈窕入花源。地远尘稀到,山深洞自存。孤峰遥过鹿,叠嶂乱啼猿。天籁清人耳,泉声醒客魂。沧桑长变幻,丹灶几朝昏。坐惬岩丘赏,翻嫌朝市喧。松乔如可接,骑鹤觐天门。”
四彻亭 在九仙观内。《福建通志》:“唐元和中,郡守元锡建。”宋蔡襄《九仙山四彻亭》诗:“偶尔寻幽上翠微,游人啼鸟似前期。花间行印露沾纸,山下放衙云满旗。艳艳舞衣朝日处,飘飘商橹落潮时。传杯且与乘春醉,身世悠然两自遗。”
仙 亭 在凰洋山。《闽书》:“王进才飞升于此。有石床、棋盘、几案尚存。”
新市堤 在钓台旁。《名胜志》:“唐翁承赞册封闽王还朝,饯别于此。承赞诗:“登庸楼上方停乐,新市堤边又举杯。正是离情伤远别,忽闻台旨许重来。此时暂与交亲好,今日还将简册回。争得长房犹在世,缩教地近钓龙台。”
紫薇台 在方山之支葫芦山。《榕城景物录》:“唐末,有紫薇公隐此,未详姓名、爵里,或曰:避王鏻伪爵者。尝得异术,晦迹山中,煮紫薇花代茗饮,其乡人目为紫薇公。”
宋
达观亭、碧光亭 在钓龙台侧,俱宋时建。宋蔡襄《达观亭》诗:“峭峻钓龙石,飞亭压其端。扩彻四无际,因之名达观。攀云跻大庭,仙路何纡盘。秋明澄远绿,晓霁凝新寒。城郭烟火稠,水陆渔樵安。偶暇按民俗,适游心意欢。鸣弦俯清流,对酒环苍山。重拂衣襟净,从带夕岚还。”程之邵《碧光亭》诗:“寺压高台最上头,一亭新就得清游。天连远岫交相碧,地枕长江分外幽。烟际晴光浑不断,望中诗思浩难收。公余幸有宾朋乐,聊托狂杯索唱酬。”
松 坞 在东山。《三山志》:“松径极高大,国初已有之,木上有钱昱留题:‘景致逼神仙,心幽道亦玄。僧闲来出世,松老不知年。放马眠岩草,移杯酌涧泉。浮名如脱得,终待此云边。’”宋蔡襄《圣泉寺松径》诗:“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柢坚牢颜色好。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天若有意留别种,百年其下无纤草。雷霆时绕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野姿峭拔已背时,肯要藤花强缠抱。南方赤夏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槁。忽经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寄言匠者勿复顾,留作清凉除热恼。自注:“径中草不植。”
东野亭 在长乐山,宋时建,蔡襄书额。
狮子亭 在东山。《闽书》:“宋熙宁二年,郡守程师孟建于峰西涧。建炎三年,嗣濮王仲湜书额。”宋许将《和程大卿狮子亭》诗:“东山十里覆溪流,远客时时一望愁。泉近榴花深洞口,亭开狮子旧峰头。八州旗色天边出,三馆芸香海上留。南国共歌公所憩,独嗟无计共英游。”
元公亭 在鼓山灵源洞东。《福建通志》:“宋嘉祐间郡守元绛建,因名。后绍兴间,僧本才重建,更名临沧。”宋元绛诗:“谁书吾姓揭亭颜?栋宇飞腾气象完。谷口秋风吹鬓发,海东潮日上栏干。地高顿觉群山小,天近须知六合宽。三到岩扉殊不厌,异时常向画图看。”明郑善夫《临沧亭》诗:“未暇乘桴去,凭栏且放歌。天声过穷发,海气进烟波。轩组非吾愿,渔樵奈尔何。灵源意不恶,去去结云萝。”
天香台 在洋坑。《闽都记》:“石壁耸峭。宋大观中,有孝子焚香祝亲,书‘天香台’三字,并颂四句,石壁下有龙潭。”明谢肇淛《天香台》诗:“路出洋坑古石台,大观题墨半苍苔。土人爱客烹新茗,笑指龙潭万壑雷。”
小兰亭 在长乐山。《闽书》:“宋时,太守与郡僚上巳禊饮处。山阴有温泉。”
野意亭 在九仙山,宋时建。《三山志》:“亭有孟庾、韩世忠画像,建炎中塑。孟朝服,韩戎服。”
启运宫 在开元寺内。《三山志》:“景德四年,真宗诏西京建院于艺祖诞圣之地,迎奉神御。至建中靖国间,六祖神御相继祀之。建炎四年,令干办官李启迎自温州,权奉安福州开元寺。绍兴间敕匾,今名“启运宫奉迎神御所。”
三山阁 在平远台东。《明一统志》:“宋时建。”宋许敦仁《三山阁》诗:“蓬莱方丈与瀛洲,东引长江欲尽头。几处坛场浑得道,万家楼阁半封侯。名园荔子尝三熟,负廓潮田插两收。七百年来遗谶事,钓台沙合瑞烟浮。”
鳌峰胜观亭 在平远台。万历《府志》宋嘉福院地。明林濂《与宪长邹善同游鳌峰胜观亭》诗:“载酒鳌亭四望开,居然城市绝氛埃。林间五月凉飚动,座上千峰翠色来。胜地东山元著屐,炎天河朔故衔杯。群君暇日追陪忝,欲赋登高愧不才。”余翔《饮鳌峰亭》诗:“汗漫相逢秋色深,兴来高阁共登临。云开睥睨群峰出,日隐松杉独鸟吟。流水尊前调绿绮,寒花篱畔散黄金。娟娟一片城头月,相对狂歌思不禁。”
天风海涛亭 在鼓山大顶峰。《闽都记》:“宋淳熙间建。”宋林希逸《题天风海涛亭》诗:“亭后千寻屴崱峰,亭前万里见晴空。山藏落照生新月,海涨轻涛带晚风。世事浮云变今古,胜游镵石偏西东。近檐溜雨霜皮柏,却是渠曾识晦翁。”
铁冶场 在龙迳溪傍。《闽书》:“朱子以避伪学禁,至此。”
平山堂 在府城南濂浦。《福建通志》:“宋少帝欲航海时,驻跸于此。”
宝鸡亭 在易俗里。《三山志》:“洪玉父刍名并书,以东望金鸡山故也。”
侯官县
侯官故城、怀安废县城,俱详见《城池》。
汉
欧冶池 在将军山下。《名胜志》:“按《吴越春秋》,越王允常聘欧冶子作名剑五枚。允常传数世,至无疆,国灭于楚,乃徙居闽。又数世,至无诸,乃复封王。或冶剑于山,淬剑于池,故皆以冶名,但非越王与欧冶子耳。”《三山志》:“唐元和中,僧惟干浚欧冶池,得铜刀剑环数枚,送武库。当时冶灶犹有在竹林者。”《新唐书》:“贞元中,池水赤如血。”《闽书》:“宋绍兴中,有龙昼见。”《福建通志》:“旧周围数里,或风雨大作,烟波晦暝。后渐湮塞。池邻贡院西隅,为民居所侵,仅余方塘半亩。”宋黄裳《欧冶池》诗:“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风雷何处寻?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明王应山《欧冶池怀古》诗:“昔闻欧冶子,鼓铸凌飞翰。芙蓉吐精英,池上生严寒。千载委尘土,犹指斗牛看。神物终合并,一跃双龙蟠。伊予夙怀宝,际时良独难。遭逢出汉表,弃置在河干。愿言爱景光,努力且加餐。”
营头戍 《太平寰宇记》、《郡国志》云:“闽越王无诸置。”
闽越亭 在石岊江,旧怀安县前。《闽书》:“闽越王游憩之所。”
玩琴石 在越王山。《三山志》:“闽越王鼓琴处。”
饮马池 在越王山。《三山志》:“亦越王迹。”
金鸡井 在越王山。《三山志》:“越王井中有金鸡,昔牧羊儿见之,因以石投,久而闻声,后不复见。”
晋
道士井 在乌石山麓天王岭下。《闽书》:“晋时,林氏入闽,有华阳道士谓之曰:‘可凿井南山下,遇盘石则止。’林如言,有白豕跃入,泉涌出。”
梁
白龟井 在府城西。《明一统志》:“梁王霸善黄、老,登怡山,有白龟吐泉,用炼药,点瓦成金,后蝉蜕于皂荚树下。”
唐
仙 井 在乌石山。《三山志》:“仙人任放炼丹于此,凿石得泉。”
球 场 在将军山麓。《名胜志》:“唐刺史裴次元辟,北接山麓,构亭为记,称二十奇。有望京山、观海亭、双松岭、登山路、天泉池、玩琴台、筋竹岩、枇杷川、荻芦冈、桃李坞、芳茗原、山阴亭、合清洞、红蕉坪、越壑桥、独秀峰、筼筜坳、八角亭、盘椒石、白土谷诸景,又有涟漪亭、东阳坡、分路桥、乾冈岑、木瓜亭、石堤桥、海榴亭、松筠陌、夜合亭,合二十九景。”次元《自序》略:“场北有山,维石岩岩。峰峦巉峭耸其左,林壑幽邃在其右。是用启涤高深,必尽其趣,建置亭宇,咸适其宜。勒为二十咏,诗各一章,章八句。”观察推官冯审记略:“次元报政之暇,燕游城之东偏,曰左衙营,遂命开治,化硗确为坦夷,去榛棘于丛薄,以为球场。其北乃连接山麓,翳荟荒榛,公日一往,或再往焉。扪萝蹑石,不惮危峭,转石而峰峦出,浚坳而池塘见。为潭,为洞,为岛,为沼,窈窕深邃,安可殚极,凡二十九所,见于歌咏者二十篇。”
石佛像 在乌石山。《三山志》:“唐天宝八载五月六日,骤雨雷震,须臾,晴霁,石心涌出石像。唐欧阳詹《石佛像记》:“万物阗阗,各由袭沿,无袭无沿,而忽以然。苟非妖怪,实为珍庆。斯石像者,其珍庆与!始孕灵韫质,兆朕未见,则峨峨巨石,岩峭山立,镇郡城之前阜,压莲宫之上界,海若鞭而莫动,天时泐而终固。皇唐天宝八载五月六日清昼,忽腾云旁涌,骤雨来集,惊飚环骇,轩訇杳冥。雄雄者雷,騞然中震,迸火喷野,大声殷空。岑岭足夔足尼,潭洞簸荡。须臾,风雨散,云雷收,项劈轮囷,斩然中辟,南委地以梯落,北干霄而碣树。不上不下,不西不东,亭亭厥心,涌出真像三十二相,具八十种好备。列侍环卫,品觉有序,庄严供养,文物咸秩。端然慈面,俨然仪形,似倚雪山而授法,如开月殿以趺坐,异矣哉,不曰博闻乎?未聆于往。不曰多智乎?罔测其所来。且物之坚,莫坚于石,况高原广袤,又群石之杰,一朝氵瓜剖,中有雕琢,其为造物之初,致有相而外封乎?其为石之后,入无间而内攻乎?噫!不可以人事征,请试以神化察。巍巍释氏,发挥道精,其身既倾,其神不生。等二仪以通变,齐四大而有力。教于时有所颓靡,人于教有所忸怩,则为不可思议,以煦以吹,故示此无迹之迹,难然之然,俾知我存,存我之门。经曰:‘千百亿化身,盖随感而应。兹身者,则千百亿之一焉。’昔诸佛报见,皆托于有命,有命则有生,有生则有灭。曷若因其不朽之物,凭乎不动之基,形既长存,法亦随是。与夫为童男而出世,假长者以来化,元元之徼则虽一,永永之利则不侔,可以礼足而悔罪,寄影以安乐。予则求福不回者,焚香跪仰,或从释子之后,故于巉巉之余仞,聊书其所由来。贞元六年七月十五日记。”
任公台 在昇山。《闽书》:“唐天宝中,任放升举于此。《闽都记》:“按陶隐居《登真》注,玉溜山在海中,赤须子谓之地肺。晋太康中,任敦疑即任放自茅山往居之,十余年来往此山,又往玉笥,既复来闽,于王霸宅得金版仙诀,丹成上升。今台址及洗药池尚存。”
龙迹石 在十四都。唐林谞《闽中记》:“广德中,一日清昼,云雷腾震,有飞龙自地出,骤雨,石上遗迹可数寸。”
五 代
陶 灶 在清平里后山。《闽都记》:“梁开平元年,闽王审知筑夹城,陶砖于此。[HT6SS]初审知令陶者每砖上印钱文,后国归钱氏,人以为先兆云。
战 坂 在府城北十里。《闽都记》:“晋开运三年,南唐兵与李仁达战于此,荒莽中营址犹存。”
水晶宫 在府城西。《名胜志》:“闽王鏻时,据有闽土,筑室百余间,跨西湖上,命后宫从子城复道中出游,居民道上往往闻地下弦索声。”《福建通志》:“是时旧怀安县治北街,皆西湖也。岁久址失,后人指今西湖上小阜为水晶宫,非是。”
长春宫 在旧威武军门内。《明一统志》:“又有宝皇、大明、紫微、东华、跃龙宫,皆五代时闽王建。”明范汭《闽宫词》:“露华如水蘸宫墙,红豆花兼荔子香。多少蛾眉闲待月,九龙帐底贮归郎。”“四条弦上按新声,半是先皇手教成。旧事内人谁敢泄,春来燕子不呼名。”
文德殿 在府城内。《明一统志》:“又有文明、大酉甫、明威等殿,及紫宸、启圣、应天等门,皆闽王建。”
垂拱殿 《福建通志》:即闽王鏻故宫地。宋端宗航海时,建殿于此,今藩司紫薇堂,即其址也。”
宋
擢秀亭 在凰池山。《闽都记》:“宋初建,提刑喻陟赋诗,亻卒幕皆属和。”
览辉亭、凰池轩、华岩阁 俱在凰池山,宋时建。《榕城景物考》:“崇宁中,陈瓘被放后,蒙恩自便居此。”
静游亭 在昇山。《闽书》:“宋时建,明永乐七年重建。宋程师孟《静游亭》诗:“石磴高轩榜静游,度年红叶少惊秋。使君会得山僧意,不放笙歌到上头。”
笺经台 在品石岩。《榕城景物录》:“宋大中祥符间,僧可度在此笺经。明徐火勃《笺经台》诗:“城比青山故自佳,笺经台北久沉埋。逶迤路径虫形写,鼎立岩扉品字排。”
幽幽亭 在乌石山东北隅。宋蔡襄《题福州释迦院幽幽亭》序:“东阳沈子山前此十年为侯官县,政闲,颇自娱于登临之适,得院之东北隅,地方数丈,诛草茅而列树石,时游哦于其所,因命曰:‘峻青台’。今复为郡太守,其僧曰:吾使君倘一来,执事者可暴露乎?并台作亭,以除风雨。子山至其下,又名之曰:‘幽幽亭’,邀予题榜以揭之。遂作诗以赋山川之美,而序以纪其始焉。”诗:路尽得佳赏,川原何净明。周围地象壮,洒落世尘清。背郭千峰起,涵虚一水横。风帆人共远,潮屿岁重耕。晓市炊烟合,孤庵汲道萦。俯窥岩鸟过,微认野云生。香气林端出,秋容物外呈。表闲幡弄影,觉静磬传声。官舍今稀讼,车番车此驻行。唱篇知寡和,君世负诗名。
冲天台 在乌石山。万历《府志》:“即崔干放鹤处,旧名‘放鹤亭’,程师孟改今名。”互见《山川》。
威武台 在城隍庙东。《福建通志》:“宋熙宁二年,郡守程师孟筑子城,并封其址为之。”
欧冶亭 《闽书》:“宋郡守程师孟建。”正德《府志》:“宣和中,提刑俞向移欧冶亭木,植于南湖。明成化十五年,移建于欧冶池西,十九年圯。宋程师孟《欧冶亭序》略:“予至州之明年,新子城,城之东北隅,灌木阴翳,因为开通,始问此水,或对曰:欧冶池。予窃嘉其迹最古,且爱其平润清泚,又池之南,陇阜盘迂,乔林古木,沧洲野色,郁然城堞之下。于是亭阁其上,浮以画航,可燕可游。亭北踌跨壕而梁,以通新道。既而州人士女不绝,遂为胜概。”
致养亭 在乌石山。《闽都记》:“宋柯述建,以山在西南坤维云。”互见《山川》。
道山亭 在乌石山。《三山志》:程师孟作。宋曾巩《道山亭记》:“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大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纟亘,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不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土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沂氵公[HT6SS]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狭多阻,岂虚也哉!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杰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越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光禄卿直招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洲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土盍之外,其志壮哉。程公知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域,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宋刘克庄《道山亭》诗:“绝顶烟开霁色新,万家台榭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元蓝智《游乌石道山亭》诗:“江国凉风白雁初,道山秋色野亭虚。天连野水蓬莱近,霜落汀洲橘柚疏。北望每怀王粲赋,南游空上贾生书。四郊但愿休戎马,独客何妨老钓鱼。”黄镇成《道山亭晚憩》诗:“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残霞堕空阔,规月光已沉。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芰荷绿参差,嘉木悬清阴。但起垂纶想,远生江海心。小大固有殊,放歌无古今。”又《道山亭夜坐》诗:“夜久天空素月辉,飘飘凉气入纟希衣。露华欲下仙人掌,河润应霑织女机。江表尚传烽火急,闽中暂报羽书稀。草庐老我南山下,自濯沧浪理钓矶。”明林鸿《春日游道山亭》诗:“危亭临绝顶,胜概昔曾闻。野酌薰花气,闲心狎鸟群。檐前看落日,衣上见归云。半醉题诗去,仙凡下界分。”
禊游堂 在将军山下,宋时建。《闽都记》:“巅有九曲池,岁上巳日,郡人修[HT5,6”SS]衤契于此。宣和五年,提刑俞向移欧冶亭材于是堂东,建东兰堂。”
翠微亭 在凰池山。《闽书》:“建炎二年,进士题名于此。”
绝学寮 在越王山。《闽书》:“宋丞相张浚读书处。”
泉山堂 在越王山天泉池侧。《三山志》:“绍兴间,薛殿撰弼建。”
环峰亭 在越王山巅。《三山志》:“旧名,‘四见’,有太守刘瑾、罗畸诗,后更‘倚云’。乾道丁亥,太上皇赐名‘环峰’,仍洒宸翰以贲之。”
澄澜阁 在西湖上。《闽都记》:“宋丞相赵汝愚建于子城内,旧西湖楼遗址。明万历三年,按察使徐中行重建于此。明马森《澄澜阁》记:“古人体国经野,必先水利,重民食也。粤稽大禹,尽力沟洫,孔子亟称焉,有以哉!始闽福郡城外筑三湖,疏渠通河,阝是陂桥闸,立水准丈尺,而谨司之,法善而利溥也。史载晋严高凿治以为蓄泄。盖以郡东西鄙,皆受西北诸山之水,又合而东注,逆江海之潮,经略不可缓也。旱干水溢,藉东西南之湖,深蓄以灌溉。高田连堰,堤圩之障坚崇,以不淹低土,备旱涝而两利之,为谋至深远也。宋南渡间,渐多堙塞,赵忠定公汝愚疏陈兴复而修治之。沿湖威武堂故址,临水建阁,题曰:澄澜,盖重诸湖之潴矣。厥后南湖首堙,民塞而尽田之。东湖继亦土作乂矣,西湖犹仅存十之三四。按梁克家《三山志》犹云:时溉三邑民田,至一万五千余亩。先可知矣。若今之故址,能有几哉?官取鱼租,陂池尽废,遗失古意久矣。按察使龙湾徐公中行,因湖中故墟,芟而辟之,建阁其上,接前迎恩亭而桥之,以登眺焉。郡城内外,四望一览,因旧名曰:‘澄澜阁,’谓余曰:‘此赵忠定公所题也,请志之’!余曰:‘噫嘻!有心哉,兹建乎!夫湖水之聚也,澜水之湍也,湍急之流而澄之,则必其所蓄者大也,湖宁至此?今民田不可复为湖矣,有不可度[HT6,7”SS]汙下之旷土,而因之以兴利邪?龙湾公先守汀,越数载来副闽臬,转藩参,擢按察使,心存渐被,故序《郭子长集》,特重其水道书五通,以关于闽者大,乃若兹构,非义在存羊与?夫为田本高于江海,势也,而为湖必高于田,乃有益,故高筑圩岸以防涝,使暴涨无容人,广堤湖以备旱,使浸泽有所泄,此古人治高田、低田之法,大约莫详于此者,则湖利如之何其不讲耶?登斯阁也,覩斯名也,睇目间川原,明审通塞,当必勃然兴念,详故实而相度地宜,以次第举之耳。今大中丞惺庵庞公,保厘方殷,下令疏浚内外河渠,此已为之兆也。后有作者,乌乎能已。若曰:以坏兑攵民田庐为病,则有宋苏子瞻录进单锷《吴中水利书》之论,参以闽土水势,而酌量之,或亦是一左券也。”赵世显《秋集澄澜阁》诗:“画阁朱栏俯碧流,白云芳草满汀洲。岩前密树犹含暑,井上高梧忽报秋。昼静水光清入座,雨余山翠郁侵眸。归途逼夜还堪赏,马首凉生月色幽。”王应钟《饮澄阑阁》诗:“杰阁危桥跨彩虹,绮窗绣户碧霄中。景当夕照千山静,波入澄澜一鉴空。槛外松声明远韵,帘前花气散香风。清尊久待高阳侣,千里襟期此夕同。”傅汝楫《湖楼纪兴》诗:“湖开背郭楼,湖水日悠悠。地即青莲界,山仍碧树秋。杯前狎鸥渚,篱畔击渔舟。稳坐风波外,吾生乐未休。”游士豪《澄澜阁怀徐子与》诗:“高阁俯澄澜,层峦对酒看。星河临睥睨,鸥鹭宿沙滩。榻下流云度,杯前落日残。采芳人不见,湖上月明寒。”叶向高《和许中丞孚远集澄澜阁》诗:“澄澜高阁枉严旌,为爱波光四望平。桑柘几家湖上社,芙蓉十里水边城。龙台烟锁寒荒垒,鲸海秋高罢戍兵。尊俎折冲多胜暇,登楼又见赋先成。”车大任《西湖澄澜阁宴集》诗:“西湖花满楼,乘兴泛扁舟。山护云间寺,潮吞野外洲。黄鹂才盛夏,白雁又新秋。世事真环转,年华似水流。但酣贤圣酒,莫问古今愁。明日风尘里,翻然忆此游。”袁敬烈《集澄澜阁》诗:“柳色湖光满郭西,朱阑高阁兴堪携。浮烟忽散山当寺,骤雨初来水上堤。一曲采莲云外远,几行归鸟树边低。尊前不尽登临兴,独把新诗倚醉题。”喻应益《澄澜阁宴集》诗:“因开白社扣精蓝,坐对城阴看碧潭。桥锁堤边堪拟六。山横湖外旧名三。峰纹写浪晴吹濲,日气蒸花午作岚。萧鼓画船金勒马,依稀风景似江南。”曹学亻全《初夏澄澜阁》诗:“夏日试荷衣,高楼送日微。水偏此地得,山半是城围。涧色犹残雨,蝉声自落晖。定知湖月好,坐待夜深归。”
贤 场 在长箕岭。《闽都记》:宋季禁伪学,朱子避地讲学于此。有庖牺谷,山后高峰精舍,即宋儒黄幹归隐处。”
元
翠楚亭 在品石岩。《榕城景物录》:“元泰定时钱光弼建。明高濲《翠楚亭》诗:“天开翠楚卧云根,品字中分石字门。莫向此中留篆刻,古来名氏蚀苔痕。”
高风台 在凤凰山下香岩寺西圃。《闽都记》:“有旧台遗迹,元贡师泰增筑,名以高风。师泰记云:‘方山耸其前,莲峰矗其后,左沧海,右洪江。云烟苍茫,极目无际。’又欲作亭其上,未果,平章道隐捐资助之,僧悟腾、觉馨成之。师泰以凤凰山左右翼张拱,若飞鸣而来,因名其亭为‘鸣凤’云。”
明
藏春洞府 在冶山。《福建通志》:“为民居所侵,前建土神庙。明正德六年,提学副使杨子器复其地,改庙为‘藏春洞府’,束竹为十亭。”
望湖亭 在西湖上。《闽都记》:“先时危亭湖上,岁久倾圯。万历十五年,太守江铎重建。明周玄《登望湖亭寄王太史孟□》诗:“朝来一上望湖亭,湖草茫茫入望青。空判乡书凭朔雁,顿忘旅食换春星。洛阳有客缘谁赋,湘水长歌忌独醒。暂舍芳菲归潦倒,酒杯相对慰飘零。”屠本畯《四月晦望湖亭观竞渡》诗:“已失西陂雨,仍逢月晦天。鱼龙排荇渡,萧鼓竞蛟川。问节蓂全落,争标锦互传。镜光摇海阔,浪势辗涡旋。直犯波涛远,真防出没偏。准旟分日奄霭,鱼服乱车并阗。讴和千人沸,云驰五色鲜。置身冰鉴里,偷眼艳妆前。击节怜花细,霑衣爱露圆。悄回鱼纂纂,忽起鸟翩翩。雾气蒸如马,歌声散似莲。楚卿元吊屈,闽俗且迎仙。何暇挥谈麈,深愁扬酒船。亭幽杯让绿,岸曲席藏烟。稍谢区中累,来投物外缘。池台看此日,舟楫感他年。籍籍资名理,彬彬集盛筵。始知文雅会,不让永和贤。”
射乌楼未详建置。在乌石山,前临城壕。
古田废城
详见《城池》。
宋
舞雩台 在县学内。《福建通志》:“宋景德二年,县令李堪筑。宋李堪《舞雩台》诗:“舞雩台上春风起,鲁国先生讲始开。欲解陶潜印归去,心思吾道重徘徊。”
溪山第一亭 在县北。《闽都记》:“宋淳熙二年建,有朱文公书扁。明徐火勃《过溪山亭址》诗:“城东遗迹古,传是紫阳祠。亭废狐狸啸,堂空鸟雀悲。西风山寂寂,斜日草离离,惟有寒溪水,潺湲似旧时。”
四会亭 在西关外,旧有朱子书匾。
欣木亭 在溪山书院前,宋林用中建。宋朱子《欣木亭》诗:“危亭俯晴川,登览自晨暮。佳哉阳春节,看此隔溪树。连林争秀发,生意各呈露。大化本无言,此心谁与晤?真觉水菽外,一笑和乐孺。聊复共徘徊,殊形乃同趣。”
磨剑石 在保安里鸣玉桥下。《三山志》:“古谶:‘磨剑石平,上出公卿。’宋令刘元亮命工铲之,刻:‘剑石已平,公卿出焉’八字。”
屏南县
涵碧亭 在东溪古鸣玉驿前。《福建通志》:“宋景德中建,后改名平沙台。
闽清县
宋
贤良陂 在县东昇平坊。《闽都记》:“邑人陈旸拜石得泉,人获灌溉之利。旸尝应贤良科,故名。互见《水利》。
长乐县
汉
吴航头 在县水次。《闽书》:“吴王濞反,东瓯王从之,故有吴航之名。按《闽中记》:“吴王夫差乘船,略地至此作战舰,故名。”
五 代
越王禁石 在县治东北,即文石也。《闽都记》:“周余十丈,产紫菜,味美而纤细。闽王审知时,采以入贡,禁民私贩。”互见《山川》。
宋
垂露亭 在七都瑞峰寺前钓鳌石上。《三山志》:“庆历中,提刑苏才翁刻字于石屏,字法垂露体,故名。”
取翠亭 在望海亭西。《三山志》:“嘉祐中县令王企建。”
九日亭 在登高山。《县志》:“元祐三年,县令袁正规建,落成会九日,故名。宋袁正规《九日亭》诗:“峥嵘栋宇压巍峨,九日游人自在过。凰翅冈高围海国,龙鳞松古蘸烟萝。齐山景色知难比,彭泽风光几倍多?每至醉来开口笑,幽香无奈菊花何。不愧嘉名取次题,寓情仿佛古人齐。菊添细蕊金英重,松覆清幽盖影低。上戴星辰全咫尺,傍缠日月自东西。宜将斗酒频相属,靖节从来到此迷。”
天地四方宇亭 在县治东北六平山下。《县志》:“宋淳祐中里人陈合建,亭上有巨石崭立,中有小石洞,门可通往来。”
江山第一亭 在县西吴航渡头。《县志》:“宋开庆中县令吴一鸣建,面瞰江流,元季圯。
江天楼 在县西临江亭东偏。《县志》:“宋知兴化军所翁陈容建。”
登高亭 在登龙山。《县志》:“宋修撰林安上建。”
胜会堂 在县南登高山。《闽都记》:“宋时建”。
王母礁 在海中。《县志》:“宋季,杨妃偕弟亮节负益王、广王航海经此,后人思之,故名。西礁有二石如帆樯,人呼为双帆石。互见《海防》。
元
海云窟 在七都。《县志》:“元至顺中建,始名‘普明堂’。至正间,山东石道达侨寓于此,易今名。石道达《海云窟》诗:“凿破云堆置石床,空蒙一窍海天长。袈裟坐湿朝朝雨,几阅人间甲第荒。”
善坛亭 在县东隅岭口。《县志》:“元至正二年,里人林景仁建,为南北二乡人往来憩息所。旧绘《虞芮质成图》于壁,使凡争讼者观之知感劝,故名。”
连江县
秦
荻芦峡 在新安里。《县志》:“秦始皇以东南气王,凡山秀拔者悉令凿之。此山凿得芦根数丈,断之有血,朝属刂夕合。或梦神告曰:夕置锹插于根中,达旦不收,遂断矣。役者如言,果然,后水流为峡。明何其伟《荻芦峡》诗:“箓数天人尽,江川日夜流。犹悬秦地月,长照荻花洲。树色迷丰沛,芦声怨项刘。千年更惆怅,直北割鸿沟。”
宋
龙 台 在新安江侧。《县志》:“宋淳熙十六年,知县傅伯成筑台祈雨,有验。尝有舟正旦泊其下,忽风浪腾涌,烟雾晦冥,龙蜿蜒见江心。”
筠溪钓台 在濂湖山鹿。《闽都记》:“宋侍郎李弥逊忤秦桧归,筑台钓鱼于此,遗址尚存。”明陈润《筠溪钓台》诗:“悠然垂钓水云宽,千载高风想挂冠。遗疏终寒奸桧胆,荒台如峙子陵滩。丝纶收后烟波冷,日月沉时草树蟠。凭吊靖康伤底事,飞鸥片片下层湍。”
松皋龙井 在二十六都。《县志》:“巨石中窍穴为井,龙潜其下。有石,俗传为系龙[HT5,6”SS]楯。”
石八娘岩 在临济里,即紫霄岩也。《福建通志》:“宋孝子林戆孙采樵入山,遇二女,延至其家,谓林曰:‘吾石氏月华云英,遭难投水死,今主此岩。’二女各赋诗,遂别去。”互见《山川》。
永福县
唐
太原石 在县东十一都。《福建通志》:“唐永泰中,邑令潘君秩满,舣舟于此,邑人留饯,夜深未至。其室人题诗石壁。宋政和中,邑令陈武祐刻其诗,今已磨灭,惟‘太原’二字存。”宋张世南《汰王滩记》:“永福创自唐代宗时,割福、泉、建三州之地,因年号,曰‘永泰’。后避哲宗陵寝讳,改名永福。在唐新创县,后有邑宰潘君满秩,遗爱在民,攀辕祖饯,留连累日。其夫人王氏已解舟,泊五里汰王滩下,俟久不至,月夜登岸,书一绝于石壁云:‘何事潘郎恋别筵,欢情未断妾心悬。汰王滩下相思处,猿叫青山月满船。’末署:太原王氏书。诗迹已漫灭,独‘太原’二字入石,至今尚存。字方五六寸许,邑人因以名其滩。政和陈武祐虑岁久诗亡,大书,系以记文,镌之於石旁。自唐及今,流潦巨浸之所漂啮,震风凌雨之所涤荡,不知其几,而墨色烂然如新。一妇人望夫之切,精神入石,千古不变如此,则知至诚之道,感鬼神,裂金石者,讵不信然?”
宋
苏老亭 在待旦里。《三山志》:“庆历间提刑苏舜元建。宋吴栻《苏老亭》诗:“苏老行诸郡,多为洒落游。静心山共止,动意水俱流。赴社呼陶令,繙经约谢侯。高风谁复记?明月上西楼。”
石 壁 在四都。《闽都记》:“古谶,‘天宝石移,瑞云来期,龙爪花红,状元西东。’宋乾道间,天宝瑞云寺后,岩石横山而行,啮地成溪,既而石上复生龙爪花。是年,萧国梁大魁,继而黄定又魁天下。”
玩芳亭 在越峰寺侧,宋时建,邑令黄子理书额,并为记。黄子理记:由州循江西南,一潮一汐,逆溪而上百余里,得县。其地东彻侯官,西界尤溪,兴化直其南,闽清倚其北,又东南至于福清,西北抵于德化。其山岩悬蹙耸伏,叠见层出。水行于山之间,捍激回复,走濑藏石。其路之腾突而上,则寻云霓;矫折而下,则蹑夕景。非有高平广莫之野,纡萦衍迤之地。其山居之人,终身不知车马驰骤之逸也。其民火翳水耕,岩锄陇莳,将终岁仅仅以输王租、给岁供。始余受命吏部,盖已惮其远且险,间邂逅於王人,尤以为剧难治。今予之治也,奉告教于监司,受约束于大府,一夫不得其情,则堂下远於百里,躬与之辨曲直,谨期会,督赋役,简簿书,廑之於始事之宜,安之於数月之内,昔之玩分挠法者,皆睢盱而不得骋。其民约而自力其土,驯而好礼,不烦耳目。坐以无事。县之越峰,有亭构於其上,庳陋腐挠,窘於风雨。寺僧守昌率其徒易而新之,亭成乞名,因名之曰‘玩芳’,与宾僚造焉,以休其暇日余乐也。昔三闾大夫用直好修,不容於楚,周流沅湘,徜徉于山川之间,其引物以自放,多托于荪、蕙、荃、椒、蘅、兰若、江蓠、薜芷,胡绳、扬车,薜荔、芙蓉,木兰、茵桂,又以惜吾不及古人,吾谁与玩此芳草。夫自彼之不玩,芳独在也,吾何容心焉。原之所言,知者所笑也。而余于是亭,遗形放心,远览静好。翳葱茜于终日,绝坌埃而自得。坐看千峰,俱上云雨,俄顷澄霁,并含旸曦。城邑相望,结构重叠,危楼采阁,拖以霏雾,掩映乎臼与履之间,虽善绘者莫能造其彷佛也。西上沉乌,东壁涌桂,微风吹衣,万籁沉息,虽善游者莫能颐其岑寂也。至於秀水珍霞,佳橘丹荔,孤荣列植,岁寒不移,此余之所玩,其何待于外哉!彼高门县箔,红壁银缸,方有良酬,分饵行酌,铿金楔梓,吴歌蔡讴,二八要妙,便娟侍侧,明眸皓齿,含睇宜笑,更射迭代,以娱心意,阅日月,又何芳之玩焉?因余之所志者,使有考云。
福清县
五 代
祭苗墩 在县南隆仁里。《闽都记》:“闽王审知祈谷处”。
拜 井 在井得里。《闽都记》:“闽王审知筑占计塘,凿井无泉,拜而得之,故名。”
宋
军 寨 在善福里石竺山下。《县志》:“宋初,宿重兵于此,今村旁犹有名虎屋者。”
苍霞亭 在灵石寺侧。《闽书》:“朱文公书扁。”
龙 堂 在龙卧山,宋乾道九年,邑令刘敦祷雨有应,因立。淳熙二年,邑令范处义刻像祀之。”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