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藏明代白描《五百罗汉图》
南京大学藏明代白描《五百罗汉图》
作者:司开国
南京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藏有一卷白描《五百罗汉图》,为纸本、墨笔,无款,系明传世品。1986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江苏鉴定包括南京大学在内的21家单位部分藏品,认定南京大学藏的《五百罗汉图》为明代真迹,收入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的《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1988年)。2002年,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该画收入洪银兴、蒋赞初主编《文物精品图录》(科学出版社,2002年)。五百罗汉图纵37.2厘米,横1170.5厘米,画幅上计有罗汉464尊,另有侍童、居士、鬼怪等及禽、兽、鱼等数十形象,错综高下,疏密隐显,姿态各有不同。树石、水波、桥梁、岩洞、山泉、峭壁穿插分布,配合罗汉神态甚佳。
五百罗汉处于山水树林景致中,整个画卷分为五个场景画幅,每幅罗汉图既有一定的联系,又相对独立,连环成画。第一幅以罗汉降龙为中心,只见降龙罗汉顺着身旁罗汉手指的方向,左手挽住右袖,右手挥动弹指正对天上的飞龙,其他罗汉正观罗汉的降龙之举,在画幅的右下方有地方神灵应是水神,跪拜像在祈求罗汉降龙,身后有滔滔的河水。在画幅的左上方有天王,天王身后还有火焰的背光。画幅左侧的树木、山石作为罗汉的背景,画幅右侧的龙水、地方神和罗汉降龙构成画作的焦点。
第二幅以异兽为中心,在画幅左侧,罗汉持如意坐于椅子上,身旁有众罗汉,还有天王,画幅右侧一罗汉双手合十,朝向一异兽,有狮子在旁,身后也有数罗汉,画面中心异兽推测为金翅鸟。第一、二幅山林中的罗汉都把注意力的中心集中于龙或异兽身上。值得注意的是罗汉图中出现了天王的形象,尤其是第二幅一英俊的天王似为韦陀将军。
第三幅罗汉图罗汉数量较多,画面表现罗汉们渡水的情节。在波涛汹涌的水面上,有马、龙、鱼等水兽驮着罗汉,众多罗汉成三群结队渡水。 第四幅山水瀑布之间的罗汉围成一团,中间一罗汉手指中冒出一股青烟,云烟上空中有三尊小佛像,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常会出现类似的图像,应当与祥瑞有关。
第五幅表现的是繁密的山林中,一大群罗汉正盯着地上的一条龙,其中一年长的罗汉趺坐于虬形的树叉中从高处注视。还有其他几个罗汉与居士交谈。
五百罗汉图中第一、三、五幅罗汉们所表现的情节均与龙有关。佛教《长阿含经》鸟龙品云,天龙远居四天王的须弥山畔,那里有宫廷、楼观、园池、华树,气象空幻虚灵,让人捉摸不透。《增一阿含经》高幢品中有关于佛陀初成道后收服五百弟子的故事,文中描写佛陀降伏毒龙的无边法力,吓得大迦叶和他的五百弟子,不得不甘拜下风。在古代民间,中国人认为龙是呼风唤雨之神,若能降伏龙神,就能风调雨顺,佛教认为,罗汉与高僧能够担当此任。据佛典记载,龙居在四天王的须弥山畔,并且四天王下各有八将军神,韦驮是南方八将军之一,韦驮将军即韦驮天也。五百罗汉图中第一幅罗汉降龙,龙在天上,也出现了天王的形象,第二幅有个英俊的天王使人一看就认为是韦驮将军。第三幅罗汉图中,罗汉渡水以求得道,马、龙、鱼等水兽驮着罗汉,表现了罗汉的神通力。同时,画家赋予罗汉以人性,使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
罗汉是梵音阿罗汉(梵文为Arhat)的简称,指小乘佛教修行所达到的最高果位——罗汉果。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庆友著的《法住记》,此书译出注明了十六罗汉的名号、眷属和住处,带来了广大的影响。十六罗汉住世护法的传说,引起了汉地信众对于罗汉信仰的广泛崇拜。由罗汉信仰的成熟,并随着禅宗的兴起,出现了十六、十八、五百罗汉的图像。
金维诺《中国宗教美术史》认为:“罗汉像是在禅宗勃兴之后盛行的造像题材,像轨依不同佛典而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名目。” 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说:“盖禅宗自唐代以来,入宋益炽;五代新流行的《罗汉图》,至是风靡一世。不用以供奉礼拜,而成为赏玩之珍品,为吾国古代宗教绘画史上之一大变迁。《罗汉图》,原从印度输入中土,晋之戴逵,隋之跋摩,唐之卢棱伽,五代之贯休等,均有《罗汉图》之作。罗汉形象是耳戴金环,丰颐悬额,隆鼻深目,长眉密髯,全表现印度人种之状貌。服装及附属品,亦全呈印度色彩。至五代末,王齐翰等,始取吾国故有之人物风格画罗汉,大变从来式样而为中国化;仍不免运用彩色。到了宋李公麟始扫去粉黛,轻毫淡墨,高雅超绝;譬如幽人胜士,褐衣草履,居然简远,可谓古今绝艺。原来禅宗主直指顿悟,见性成佛。每一世间实相,解脱苦海波澜;故草木花鸟,雨竹风声,山云海月,以及人事之百般实相,均足以为参禅者对照之净镜,成了悟之机缘。且此等玩赏式之道释人物画,大多出于僧人,或兼长山水花卉之作家。均于简略之笔墨中,助长白描人物,及墨戏画之大发展;使中国古代绘画,随禅宗之隆盛,激扬成风于一时。”
至明,山水人物画、史实风俗画代替道释画,绘画各科呈盛衰之势。明代绘画多是继承宋代绘画的传统,明初即承宋制,复设画院,明代的画家多数继承宋画院的题材风格,而成明代绘画的旨趣。明代道释画家有吴彬、丁云鹏等人。据明传世的罗汉图,著名的有吴彬的五百罗汉图,不过吴彬画的五百罗汉形象奇异,古怪清圆,人物晕染设色,迥别于人。
南京大学藏明无款《五百罗汉图》属于禅宗罗汉水墨画题材,从画面分析应是继承了宋代李公麟的白描罗汉人物画法,即轻豪淡墨,幽人胜士,褐衣草履,居然简远,于简略的笔墨中,助长白描人物。图中表现了山水、山林中的罗汉,罗汉们或在降龙、观异兽、渡水,或与祥瑞有关,亦有民间民俗成分。山水山林用水墨法,简约清淡,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佛教中后期禅宗“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万类之中,个个是佛的佛性论。
《五百罗汉图》以山水林木作为画面背景,罗汉们共语禅机,或与异兽龙鱼相应,构图饱满丰富,既连环成卷,又独立成章。罗汉们有动有静,罗汉之间顾盼呼应,情节聚众,场景生趣。同时符合禅宗意识,人物用白描技法,山水以水墨表现,清淡简约。《五百罗汉图》富有民族绘画的传统特点,它是由顶礼膜拜的宗教画演变成欣赏性的卷轴画,展示了罗汉画的演变过程,在众多中国罗汉图中颇具特色。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