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天葬台及玉树藏族的天葬文化
巴塘天葬台及玉树藏族的天葬文化
林青
神奇的青藏雪域,隐藏着太多的秘密,独特而奇异的藏族天葬就是其一。静冷阴森的施尸台、黑压压的鹰鹫、形色峻酷手脚干净利落的天葬师,及周遭斑驳陆离的玛尼经石和猎猎劲舞的经幡,营造出一场场看似充满恐怖气氛,实则神秘、庄严和极其圣洁的藏区天葬盛典。天葬是一种文化形态,是奇特的高原藏民族文化。
瑞祥繁盛的天葬圣台
康藏地区最著名的天葬台是青海南部的玉树县巴塘天葬台,它坐落在一个徐缓开阔的绿色山坡上。
顺着长满青草的山坡向上步行200米,便是天葬台所在地。这个天葬台与我在玛多牛头碑山下所见的那座天葬台不同的是,解尸台不是长方的石板而是拉开一段距离的一方一圆两个大石礅,石面上泛着黑油油的光。天葬台有篮球场大小,长方形,地面平坦,寸草不生。解尸台四周地面粗糙,有很多孔眼和小坑,这是鹰鹫的利爪留下的印迹。石礅四周,还有一些白生生的碎骨片和散乱的绳索。圆形的石礅中央有比人头骨略小的一个坑窝,据说是用来敲碎死者头骨的,做成坑状是为了避免敲击时脑浆四溅。天葬台上坡方向不远处有玛尼经石墙和一些经石堆,上面刻着“六字真言”或经文、佛像,一些较大的彩色玛尼石成排地摆在玛尼堆的前面或顶部,显得格外耀眼和肃穆!
天葬,是普通藏族人奉行的一种葬俗。它是按照藏传佛教的丧葬程序,诵往生经,然后将尸体送到天葬台,经天葬师解尸后喂给秃鹫吃光的一种独特丧葬习俗,非常奇特和神秘。
据考证,巴塘天葬台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由藏传佛教直贡噶举派创始人觉哇久丁桑贡选定的,为康藏地区最大的“优胜天葬台”,风水方面,它具备了佛经中所描还的那种“地有八瓣莲花相,天有宝幢九顶相”的瑞祥。又有说,一千多年前这里地下曾伏藏有“权威十相”及上中下3个坛城等风水瑞相,可调整风水,驱凶纳吉。通常,天葬台选址,都要求后面有高山,前面有平原,山下有东水西流幸运之河,实地观察,巴塘天葬台完全与这种要求吻合。所以,自创建以来,它一直兴旺繁盛,葬典不绝。
天葬台旁边的班庆寺建于明洪武年间,这里有几座佛殿和白塔,最大的建筑是二层的藏式平顶大经堂,里面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达日如来,还有观音、文殊、绿度母和把佛教从印度传到青藏高原的莲花生大师的塑像。
引起我注意的是另一座不大的更仁堂,里面供奉的狰猛百神(即牛头马面神像),神态狞厉可怕。别看他们面目可憎,其实都是些“好人”,是他们引领亡者的灵魂从“中阴”到达安宁境地的。修建更仁堂的目的很明显,是让活着的人早早地经常拜认,以免死后遇到他们因惧怕而乱跑,投胎为各种苦行动物或坠入地狱。从美学的角度看,这些狰猛百神又是精美的雕塑艺术品和珍贵文物。更仁堂门内两旁摆放着两具一进门会吓你一跳的骷髅,他们是这个天葬台的坟主,悉心管理着这座天葬台,并把它侍弄得洁净无污。
班庆寺和天葬台的后坡,有座规模宏大的幡城,有一个足球场大,印有各种经文的风马旗(经幡)挂在几十米高的许多木杆上,层层叠叠,遮天蔽日,给这座本已很出名的天葬台增添了更多的宏伟和神秘色彩。这种大规模的经幡城,是我在别的藏区没有见过的,它是佛教信众们内心虔诚的极至张扬,也为这块风水宝地营造了一种宗教的特殊魅力。
少有改变的奇特仪轨
在玉树藏区,天葬有严格而神圣的程序,这种丧葬风俗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少有改变。
一般死者临终前,要请当地活佛或高僧念经;死后还要念让灵魂往生净土的往生经,同时将死者身上的动物皮衣服换成布料衣服,并在尸体未僵之前,将其用白布或死者的衣服及白羊毛绳捆绑好,固定成跏趺“坐化”状安放另室,设祭坛念超度经若干天。
出殡送葬日,由僧人择定,送葬的人除僧人外,都是死者家人及至亲好友。尸体运送途中由亡者亲属背尸,中途不能落地,不然阴魂就会折返或在落地的地方游荡7天,影响转生。
天葬仪式由僧人司葬,先点桑烟,诵度亡经和祷告经。奇怪的是,大群的鹫鹰不知从何得知,居然会按时飞临天葬场,等候在一旁。接下来,“洛甲巴”(天葬师)揭除裹尸布,将尸体以俯卧状安放在施尸台(解尸石礅)上,再用利刃在尸体背部划出几道花纹,然后站起身来,朝鹫群一声高喝!似是首领的一只巨大秃鹫立时腾空而起,一个威猛的俯冲扑向施尸台,在尸体背部啄取几口后又闪向一旁。这时,天葬师也退后几步,其余的秃鹫立刻像一片黑云般冲至,争先恐后你拥我挤地撕扯和吞食尸上的肉和内脏,顷刻间,一具完整的尸体就变成了一堆骷髅。这时,天葬师赶开鹫群,重又来到施尸台前,用榔头或石头砸碎剩下的骨头架,然后再把人头放到施尸台的石窝里砸碎,用糌粑和脑浆把碎骨拌和成团喂鹰。等肉和骨头全部被秃鹰吃完,鹰群重又高高飞走之后,天葬仪式即告结束。
如果尸体被秃鹫吃得一干二净,就视为吉祥,表明死者生前勤于诵经拜佛,多有行善积德,灵魂已经升天;反之说明死者生前犯有大罪孽,灵魂难以升天转世,家人就特别痛苦和不安,接着还要念经做法,为死者超度赎罪。
天葬之后,家人服丧时间为“七七”49天,因为佛教认为,死者的灵魂在“中阴”途中要游荡49天才能找到归宿。这期间,家人为了让亡灵顺利转世,要每天不断地念超度经。服丧期间,家人不能洗脸梳头,不能穿新衣,不能娱乐,当年不能宰杀牛羊……禁忌甚多。
天葬的对象是正常死亡的人。在玉树,因得怪病,或自杀或服毒或中弹死亡的人,是不能天葬的,如送到天葬场就是对佛和天神不敬,死者是无法超生的。
据一位当地藏族朋友说,玉树藏族的天葬仪式,除了亲属和好友外,是不允许其他人到场的,更不准游人观看和拍照,正因此,天葬才恒久地保持着它特有的纯洁和神秘。
玉树的天葬师,是一个独特的人群,很少有人过问和知道他们的秘密。按照教义,天葬师是人间与天国的中介使臣,是人生命轮回的助产士。一般每个天葬场有两三个天葬师,多由僧人担当。巴塘天葬台现有3位天葬师。历史上,天葬师是世袭的,现在有不少人是为了做善事,追求来生的幸福而选择此职业的,也有的仅为生存。每葬一具死尸,天葬师往往可以得到死者亲属馈赠的一些钱物,有时数量可观,足以维持生活之需。有些天葬师,天长日久,积累了不少解剖和医学知识,可以给人看病。教义上天葬师的地位不低,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对这种职业还是存有一定偏见和歧视的。
尸身无用 灵魂永恒
当然,玉树藏人的丧葬形式,不惟天葬一种,还有塔葬、火葬、水葬和土葬几种。但这几种丧葬形式有特定性:塔葬,是最高等级,只属于有很高佛位的大活佛;火葬,用于活佛、有名望的高僧或旧时的千百户等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水葬的主要对象是夭折的婴幼儿。土葬,用于死于 非命的人,如死于刀枪剑戟和各种灾祸者,或患麻疯病、鼠疫等恶疾者。玉树藏人认为,土葬把尸体埋入地下,灵魂永远不能转生,所以他们选择天葬。
天葬的独特性,体现在它奇特而神圣的宗教精神、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意义上。
天葬文化的核心是灵魂不灭和轮回转世观。藏传佛教轮回转世思想认为,人生有今生来世,灵魂是不灭的。而且,人生短暂,生了死,死了再生,永远轮回不息。人死后的尸体,只不过是“灵魂”所抛弃的不再有用的躯壳而已,所以,用它喂食饥饿的鹫鹰,是一种高尚的施舍行为,是善举和做功德的好机会。这里,透露出大乘佛教波罗密(大慈悲心)舍身布施的最高精神,有崇高的含义和象征性。“六波罗密”是大乘佛教的一种菩萨道,以大慈悲心为根本。菩萨为救人,可以把自身的一切以至血肉予以施舍,因此,佛教把“舍身”视为布施的最高境界。佛经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摩诃萨陀舍身饲虎》的故事。藏人虔诚地追求佛教“六波罗密”中的布施波罗密精神,推崇天葬,无疑是受到佛教精神的深刻影响。此外,藏人认为鹫鹰是神鸟,是空行母的化身,是来接引人的灵魂上天的。它吃了尸肉以后高飞天穹,可以把人的灵魂直接带入天国,有利于转世来生。
又据说,天葬更早的源起是藏族先民崇信的本波教。据说本教认为人死后如果灵魂能升天,到“年神”(天神)那里,就会得到“年神”的褒奖,获得来世的幸福。又据本教典籍称:世间一切神灵均源于凤鸟,凤鸟是藏族的始祖,灵魂升天自然要借助“通天神鸟”的翅膀了。
实际上,生活在藏区深山的这种猛禽鹫鹰是很善良的,它哪怕饿死也不会伤害有生命的动物甚至一只蚂蚁,它只吃死物的尸体,所以藏人特别崇拜天性慈悲的秃鹫。有说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一群鹫鸟常来到他身边。释迦牟尼问它们:“你们是不是想皈依佛门?”鹫鸟们立即点头作应。释迦牟尼就摸了摸鹫鸟的头顶说:“那就收下你们吧!”这时,鹫鸟头顶的毛立刻脱落,变成了秃顶,从此被佛陀安排执行“天葬”引领灵魂升天的重任。
从另一角度看,天葬在藏人中的盛行与雪域高原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藏族人生活在青藏高原寒冷地区,冻土给开挖墓坑带来了困难;高原和草原上也没有太多的树木,土葬显然是不可行的。天葬是环保的,无须为做棺椁而砍树伐木,也不占用土地……天葬与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相适应,是对草原生态和大自然的爱护和尊重。
出自: 《寻根 》 2009年6期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