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岸禅师传
达岸禅师传
道证
一、颖悟天成 童贞入道
后梁贞明四年(公元918年)正月十一,韶州曲江的天空晴朗,众星齐现,大地静卧在平安的黑夜里。当人们还在迷迷糊糊的躺在床上时,或者还在享受着那最后的温馨与舒适,梁先生梦见有金甲神人到他们房间,向他祝贺:“明天有圣僧到你们家来暂住一段时间,这可是极为殊胜的因缘,你们赶块将房间打扫干净,恭迎圣僧的到来。” 天刚破晓,他将这奇怪的梦告诉他妻子,他妻子还没有琢磨清楚这耐人寻味的怪梦时,浑身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随即一声婴儿的啼哭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一时房间异香満室,光芒四射。伴随着刚刚跃出地平线的太阳,一个男孩儿呱呱坠地。梁家世代以耕读传家,梁先生本人禀性忠厚,熟读儒书,其妻温良贤淑,举止端庄,夫唱妇随,勤俭持家,无欲无求,过着清静平淡而又充实的日子。小孩出生后,梁先生遂为他取名志清。
喜添贵子,无论对于寻常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来说都是特大的喜事。看着小宝贝一天天的长大,父母别提多高兴了。这小宝贝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他天姿聪慧,悟性极高。他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站如松。在行住坐卧四威仪[①]中,就如同出家人一样。
时光飞逝,转眼八个年头过去了,小志清已经九岁了,父亲开始将他送入私塾,当教书的先生为他传授儒家最根本的典藉——《孝经》时,不料小志清过目成诵,而且连《孝经》的意义都明白了。他回家告诉母亲说:“《孝经》那里能比得上佛经!《孝经》中所说的‘孝’建立在三纲五常上只能光宗耀祖,而佛经不但可以了脱生死轮回,而且可以使九世的父母超升天界。光耀祖宗只是小孝,而了脱生死轮回,普渡众生才是究竟的大孝。出家是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以弘法为家务,以利生为事业;这才是最究竟的。韶关这个地方自从唐朝出了一个六祖慧能大师以后,学佛的风气渐渐地兴盛起来,尤其进入宋朝,禅宗一华开五叶,佛法在中华大地几乎普及了,在岭南一带更是广泛地传播起来。或许受家庭影响,小志清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佛法的熏陶,能说出这一番话,也在情理当中。当然他年纪那么小,能讲出这话,也就难能可贵了。父母听了志清这一番话后,觉得小志清其志不小,将来定有出息;而且他善根深厚,可能与佛门有缘。父母怕孩子在家耽误了他,只好忍痛割爱,想找一位智德兼具的大法师去教导他,一是想让他学得点知识;二是让他体验一下寺院里出家人的生活,看他是否习惯,也就是说是不是一块出家的料。虽然人各有志,但作父母的都不是很乐意让孩子过清苦的修行生活,更不希望孩子是这块料。
当地有位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慧涛法师。父母遂带小志清于慧涛法师处证明皈依佛、法、僧三宝[②],再从法师那里学习佛经及其它文化知识。小志清学习非常刻苦用功,几年后便在佛法上有了更深刻的领悟,要求受持佛门五戒[③],作一个合格的近事男[④]。每天精进诵经念佛,礼拜如来求智慧。奉事师长,不离师侧,毫不疲厌,对师父恭敬有加。佛经上说一切法从恭敬中生,法师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志清是一个佛门法器,遂授以佛教中极为深奥的一部佛经——《维摩诘经》。志清每天手不释卷,苦心参究,仔细思惟其中的义理。通过多年跟随恩师学习佛经义理,对学佛的信心更加坚固。到十八岁那年他毅然走上了出家作苦行僧的道路。
二、苦心参究 教化一方
自出家以后为了发明心地,他踏破草鞋,四处参学于大德高僧。光阴任苒,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两年。在二十岁那年,他到了广东云门寺礼云门宗开山祖师文偃禅师学习禅法,适逢传戒的殊胜因缘,又是近水楼台,于是他在那里受了具足戒[⑤]。后向南参学到了五羊城(即今天之广州市)住在了诃林(即今天之光孝寺)的风幡堂。
在唐代时慧能从禅宗五祖弘忍大师那里得了法之后,便往岭南,为了等待弘法因缘,在猎人队里待了十多年,后观察时间因缘逐渐成熟,他便到了法性寺(即今天之光孝寺),这时寺院刮起了一阵风,将寺院的庄严之具——幡,吹动了,这时有两位师父在争论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争论了好长一会儿也没有结论,慧能大师听见后,便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心动。是啊,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在追求者错误的东西。由于这些妄想执著,所以我们活在痛苦里。所以妄想执著是修行的最大障碍,能克服妄想执著是修行的下手处。后人在这讨论人生真理的殊胜地方建了一座风幡堂,以纪念慧能大师宣说这则公案的发源地。这座诃林风幡堂成了人生旅途的加油站,当人们生活上有不如意的事,有烦忧了,到寺院来思惟一下这风幡堂上慧能大师对芸芸众生的开示时,便会止息是非人我,放弃错误的追求,朝着自利利他的方向奋勇拼搏。
达岸禅师住在诃林风幡堂时,南汉的国王来寺院礼佛,被在寺院经行的达岸禅师的威仪所折伏,便主动上前请教佛法,两个人谈得非常投缘。后来南汉国王还给达岸禅师送过玉环、银钵和金襕袈裟及其它供养,国王对达岸禅师的德行非常敬佩。但达岸禅师不喜欢住在喧闹的市区寺院,很想找一座幽静的寺院用功办道。
有一次,达岸禅师路过广东顺德,快到滘镇时,江上忽然刮起了大风,船只难以在江面上正常行驶,只好先下船登岸,正好岸边有一所小寺院,禅师便入寺去礼佛。只见这座寺院藏在深山之中,茂林修竹,只听见清泉潺潺,真是太幽静了,禅师被这胜境深深地吸引,让他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留恋忘返,久久不愿离去。于是他向南汉皇帝请示,批准他去兴建住持这座寺院。由于禅师在岭南一带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自从他住在那座寺院后,跟随他学习禅法的人就更多了,寺院里面都容纳不下,只好在田间小路旁边盖起了茅蓬。后来皇上来寺院拜访他时,见寺院规模太小,难以适应当时的弘法活动,便又划出一些地方,对这些在佛教界有影响力的寺院,皇上还拔巨款进行扩建,供寺院弘扬佛法,教化信众。当时寺院规模之大,据说可与南汉皇宫相媲美。皇上见寺院如此壮观,便为寺院题名——宝光寺。直到南汉后来归顺大宋朝时,达岸禅师还在住持这座寺院,也就是说达岸禅师晚年一直住在宝光寺里。
三、功德圆满 赴感应机
宋朝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月十一,禅师自知寿命将尽,为大众最后一次开导了佛法要义,便盘腿坐化。当时丈室又光芒四射,持续了很长时间才渐渐模糊。禅师出生时是正月十一,不料圆寂时还是正月十一,并且出生与圆寂时都放光现瑞,有始有终,可见禅师出生的前一夜金甲神所说的圣僧即是达岸禅师,而且还是乘愿再来,本迹不可思议的大菩萨。
禅师住世七十二载,出家五十三年。圆寂七日后,肤色还与活人一样,弟子们不忍火化,便在禅师的丈室建一宝塔,将禅师的遗体供奉在里面,以供弟子们长期瞻仰。没想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遗体不但没有腐烂,而且还新长出了胡须、指甲,端坐如生。由于南方空气潮湿,所以弟子们便他身上涂了漆,以便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禅师活着的时候,弘扬佛法,劝人行善,圆寂之后,更是造福一方,感应事迹,不胜枚举。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秋天,岭南一带大旱,庄稼都枯死了。有人提议向达岸禅师之圣像前祈祷。于是将达岸禅师肉身从塔中请出,供于城中十字路口,当时天气炎热,向圣像祈祷的众人都袒胸露背暴晒于太阳下。真是感应道交不思议,祈祷尚未结束,天上即下起了倾盆大雨。据记载当时的降水量达到三尺之深,田地的禾苗立即得到了复苏,那一年岭南一带还获得大了大丰收。祈雨结束之后,大众准备将禅师肉身送回宝光寺,没想到再也搬不动了。人们还以为使力不够,于是再找了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起再搬,结果还是纹丝不动。有人提议,从乡下找了一群健壮的水牛,折腾了一阵子,麻绳都断了,禅师圣像还是没动丝毫。这时人群中有一位老头,说:“难道是大师在寺院静修了好多年,现在想动一动,想在这城里面来普渡众生?”。人们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何原因,找了一位民间卜卦高手,以测圣意,卜卦的结果是禅师想留在城中,普渡众生。大家当即商议在诃林六祖塔之旁边为禅师建一座龛室,将禅师圣像供于里面,人们刚说完。禅师的圣像好象被一阵旋风刮走了似的,刹那间便不见了踪影,当众人赶到诃林时,禅师圣像早已到达寺院。当众人正在向禅师圣像礼拜时,有人来报说禅师以前所居的宝光寺刚才突然全部倒塌了,大家都认为禅师有大神通,正好当日寺院里的人都到市区来祈雨了,也就没有人员伤亡。佛教不追求神通灵感,而以净化社会人心,去除人们心中贪瞋愚痴为宗旨,但达岸禅师以前教化百姓,广作善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影响。所以连好多生活的琐事都去向达岸禅师述说,让达岸禅师以定吉凶。从此以后,禅师的感应事迹就更多了。
--------------------------------------------------------------------------------
本文根据《光孝寺志·名释志》卷七,《广东省志·宗教志》等,达岸禅师感通事迹而编写。
[①]四威仪: 原指人们日常起居的四种动作,即行、住、坐、卧。佛教要求僧众避免放逸、注意举止,故以四威仪代表修行者所应遵行的各种规范。诸经论中屡屡致意,谓修行者应常调摄身心,不失威仪。如《菩萨善戒经》卷八(《大正藏》卷30,第1005页下。)云:“若行,若住,若坐,若卧,于一切行不失道心。”兹就四威仪之细部规定,分述如下︰
(一)行︰《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谓:修道之人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
(二)住︰《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谓:修道之人非时不住。若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三宝,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
(三)坐︰佛教通常的坐法是结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故《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谓,修道之人跏趺宴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
(四)卧︰《大明三藏法数》卷十八谓,修道之人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时暂卧,则右胁宴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
[②]皈依三宝:释尊开始教化时,即教人皈依三宝。皈依,有依托救济的意思。如人落在水中,发现救生艇,即投托该船而得到救济。归依三宝,即在生死大海中的有情,信受佛法僧三宝,依止三宝而得到度脱。归依的心情是内在的,但要有形式的归依,所以学者必自誓说︰“从今日,我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杂含》卷一第三十经)如通俗的说,佛即是导师,法即是真理,僧即是真理的奉行者。归依于三宝,即立愿参加这觉济人类的宗教活动,或作一般的在家众,或作特殊的出家众,以坚定的信仰来接受、来服从、来拥护,从事佛法的实行与教化。经上说︰佛如医师,法如药方,僧伽如看病者──看护。为了解脱世间的老病死病,贪嗔痴病,非归依三宝不可。归依三宝,即确定我们的信仰对象,从世间的一般宗教中,特别专宗佛法,否定一切神教,认为唯有佛法才能解脱自己,才能救拔众生。所以归依文说︰“归依佛,永不归依天魔外道”等。归依是纯一的,不能与一般混杂的。回邪向正、回迷向悟的归依,决非无可无不可的,像梵佛同化,或三教同源论者所说的那样。
皈依三宝,不能离却住持三宝,但从皈依的心情说,应把握皈依三宝的深义。皈依本是一般宗教所共同的,佛法却自有独到处。三宝的根本是法,佛与僧是法的创觉者与奉行者,对于佛弟子是模范,是师友,是佛弟子景仰的对象。修学佛法,即为了要实现这样的正觉解脱。所以皈依佛与僧,是希贤希圣的憧憬,与皈依上帝、梵天不同,也与皈依神的使者不同。因为皈依佛与僧,不是想“因信得救”,只是想从善知识的教导中,增进自己的福德智慧,使自己依人生正道而向上,向解脱。论到法,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道德的规律,是佛弟子的理想界,也是能切实体现的境地,为佛弟子究竟的归宿。初学者皈依三宝,虽依赖外在的三宝,引导自己,安慰自己,但如到达真──法的体悟,做到了佛与僧那样的正觉,就会明白︰法是遍一切而彻内彻外的缘起性,本无内外差别而无所不在的。皈依法,即是倾向于自己当下的本来如此。佛与僧,虽说是外在的,实在是自己理想的模范。所以归依佛与僧,也即是倾向于自己理想的客观化。从皈依的对象说,法是真理,佛与僧是真理的体现者。但从归依的心情说,只是敬慕于理想的自己,即悲智和谐而实现真理的自在者。
[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伤生命;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及毒品。学佛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先受三皈依,后依照自己的情况再发心受持五戒、菩萨戒等。
[④]近事男:梵语叫做优婆塞,即在家亲近奉事三宝的男子的通称。
[⑤]具足戒:一般而言,出家男众有二五○戒,出家女众有三四八戒。受此戒的仪规非常复杂。
我国僧尼自隋唐以来,皆依《四分律》受戒;并特于受持具足戒外,加受十重戒和四十八条轻微戒之菩萨戒。此外,欲受此等具足戒者,当得身体强健,诸根具足,身器清净,无有聋盲等众患,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具足戒亦仅标示主要之戒律,令持戒者由此而于一切境界中远离罪恶,趋于圆足,故谓具足戒。若就戒数而言,实系无量无边,须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出家人只有受持了这些戒律,才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僧人。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